臺灣美食地圖-E-ma 柴燒窯烤歐式麵包

2020-12-17 騰訊網

E-ma 柴燒窯烤歐式麵包 | 一周只賣四天的比臉大麵包,結合在地食材超有料,還有神秘隱藏版賣完等明年!!

去年我們發現一間超美的苗慄秘境景點,裡面還可享用剛出爐的手工窯烤麵包,去過一次就對好吃的麵包念念不忘!但畢竟苗慄離我們蠻遠的,就比較少機會再過去,其實店家也提供宅配服務,讓住在外縣市的朋友都能品嘗到超有料的比臉大麵包,最近還研發出隱藏版超臺在地味,菜單上找不到,今年沒搶到就要等明年囉~

E-ma 窯烤麵包的特色在於製作過程中把油、糖、蛋、奶都拿掉,以天然酵母長時間發酵,堅持用最傳統的方式來做麵包,還結合臺灣在地的水果與食材,呈現出食物最原始的味道。然而一周只賣四天麵包並不是因為老闆太傲驕,而是想要做出美味的麵包,等待時間少不了

袋子外頭會幫你標好麵包口味,甚至還有可愛小插圖,一顆麵包足足有600g重,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一顆就可以吃上好幾天!拿到麵包最多就是放三天,或是你切片後冰冷凍可以放一個月,想吃的時候先用蒸爐解凍,再以烤箱回烤、電飯鍋加熱、平底鍋幹煎都可以,每顆均一價300元,但吃過就會知道以這樣真材實料的質量來說並不貴

E-ma 柴燒窯烤歐式麵包 | 當日限定口味

E-ma 窯烤麵包一周只賣四天,每天都有固定口味出爐,周四跟周六口味相同、周五跟周日口味相同,有特別想吃的要注意時間呦,最近還推出一款隱藏版的超臺在地味,菜單上可是找不到,後面再跟大家介紹。這次關關訂到星期四的麵包,剛好把上次一些遺珠之憾補齊了

E-ma 柴燒窯烤歐式麵包 | 三種起司

自己覺得三種起司是E-ma 柴燒麵包最經典的味道,老少鹹宜、百吃不膩!麵包上面放雙色起司去焗烤,袋子一打開就能聞到濃濃奶酪香,吃起來鹹香鹹香的,起司控超愛~

上次品嘗剛出爐的口感就很喜歡,除了能吃到酥脆的麵包外皮,中間奶酪還呈現半融爆漿狀態,看起來有夠邪惡!而外層這圈酥脆麵包皮,也是窯烤麵包讓人回味無窮的魅力~

收到宅配麵包後再回烤,就會像剛出爐的口感,如果懶得烤直接吃也很美味,麵包裡面白色的是法國起司,超大塊的奶油奶酪,吃起來奶香超濃鬱,搭配融化在麵團裡的荷蘭起司,每一口都有醇鬱起司香非常好吃

E-ma 柴燒窯烤歐式麵包 | 福菜橄欖

福菜橄欖是E-ma麵包推出的新口味,剛剛說的隱藏版就是它!這批食材用完,想吃就等明年囉~ 老闆一直想把三義的特色跟麵包做結合,才研發出這款很有臺灣在地味的福菜橄欖麵包,超乎想像地讓中式福菜跟西式橄欖結合在一起,吃完一塊手上都是滿滿麵包香

使用臺灣三義當地的福菜(梅乾菜) 加上臺灣綠橄欖,最後還加了一點點的奧勒岡葉,入口會有很濃鬱的梅乾菜香氣,懷念起梅幹爌肉的滋味,而夾雜其中的橄欖,就像蜜餞一樣鹹甜鹹甜、吃完還會回甘,跟其他比起來算是重口味的一款但卻相當特別,歐式麵包外表卻有超臺灣味的靈魂

輕輕撕開可以感受到麵包的細緻組織,相當有彈性,壓下去還會回彈,裡面則是滿滿真材實料,吃過就會知道老闆做的歐式麵包用料絕不手軟

E-ma 柴燒窯烤歐式麵包 | 亞麻杏仁

這款是以亞麻仁、南瓜子、杏仁片做成的麵包,用這幾種最簡單養生的食材去做麵包,更能品嘗到麵包最單純的味道,吃下去會有一股淡淡的亞麻仁香,一口咬下還有瓜子和杏仁在嘴裡的顆粒感,以及長時間發酵而帶出來淡淡的獨特香氣

鬆軟Q彈的麵包中不時能咬到雜糧顆粒口感,吃起來有帶天然面香,越嚼越香很耐吃,而且因為沒有添加油、糖、蛋、奶,吃完麵包雙手還是很乾爽,不會黏黏的

他們也有幾款麵包是以臺灣在地水果入餡的,女生會很喜歡!

E-ma 柴燒窯烤歐式麵包 | 金棗紅豆

金棗紅豆做成像吐司的形狀,但絕對比一般吐司紮實很多,吃個一兩片就好飽!用新鮮的金棗皮加在麵團裡去烘焙,讓金棗味道很突出,麵包一切開就能聞到水果的酸香味,裡頭再包上蜜紅豆,吃起來有種酸中帶甜酸的感覺,我也很喜歡他們的紅豆,大顆飽滿、帶著松松的口感,微甜不膩,相當好吃

E-ma 柴燒窯烤歐式麵包 | 甜菜芒果

這款麵包底是將甜菜根打成汁製作的, 呈現甜菜根淡淡的甜味,裡頭加上店家自己烘焙的愛文芒果乾跟臺灣種的楊桃幹。水果乾都沒有裹任何的糖跟油,直接烘焙的果乾,入口都是最自然的香氣與甜度

麵包一切開,馬上就能看到真材實料的大塊水果乾,愛文芒果烘烤後的香氣相當渾厚,搭配楊桃幹的特殊果酸味 ,很協調的搭在一起不會搶味道,是一款滋味豐富的水果麵包

E-ma 柴燒窯烤歐式麵包 | 番石榴香焦

這款第一次吃到時也讓我很驚豔,跟名字呈現的感覺有很大反差,番石榴香蕉這個名字聽起來就有點在開玩笑,但實際上是很用心的產品

裡面的紅心番石榴跟香蕉幹都是店家自己烘焙的,香氣馥鬱、溼潤度也控制得很好,要是果乾單賣我也覺得很可以 !而且這款麵包切面超級美,窯烤的均勻火力,不僅讓麵包有酥脆外皮,連內心都很柔軟,包在裡面果乾也能保有充足水份與維持美麗色澤,是一款果香層次很豐富的麵包,個人很推薦

E-ma 柴燒窯烤歐式麵包 | 蔓越莓巧克力

這個口味是第一次吃到,是一款大人跟小孩都會喜歡的麵包,唯一缺點就是巧克力豆很多吃完手會髒 XDD

這款採用50%的巧克力豆,吃起來微微苦香、不會甜膩,裡面蔓越莓都是特別挑選過比較大顆飽滿的,搭在一起是很清爽的酸甜滋味,有別於印象很硬的歐式麵包,E-ma 柴燒窯烤歐式麵包內部都柔軟保水,餡料也是真材實料。而且每一款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滋味,不用另外抹醬或料理就超好吃!近期還推出很特別的福菜橄欖新口味,隱藏版超限量,今年吃不到就等明年啦

相關焦點

  • 柴燒麵包夯 竹科太太團購百條
    「薪石窯」的柴燒麵包廣受竹科人的歡迎,圖為人氣商品「蜜橘小吐司」。   據臺灣媒體報導 新竹市「薪石窯」柴燒麵包廣受竹科人歡迎,有竹科太太團購上百條吐司,各式果醬採用新竹在地農特產品製作,健康美味,但因窯烤產品數量有限,常一開窯就被搶購一空。   「誰說健康與美味不能在一起?我們做到了!」
  • 不思議極品麵包,現烤披薩,最幸福的滋味
    導語:不思議極品麵包,現烤披薩,最幸福的滋味大家好,我是本期美食編輯,我將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美食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點讚關注額!喜歡歐系麵包、披薩餅皮咀嚼時散放的小麥香氣嗎?除了香氣,讓人時常想要咀嚼的感覺才是今天要介紹的重點。那麼,我想你一定不想錯過這間有意思的鄉村柴燒卡帕尼,另有歐式鄉村麵包的意涵;柴燒卡帕尼自豪於他們的長酵製程、柴燒烘焙及原始食材,為的就是呈現麵包最原始美好的風味。
  • 柴燒|柴燒窯建造基礎材料
    柴燒前提條件是必須要一座屬於自己的柴燒窯,一座好的柴燒窯對今後的柴燒工作會非常重要。今天就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建造柴燒窯主要的一些耐高溫材料。陳朝超柴燒建造高溫柴燒窯一般需要準備以下幾種耐高溫材料:硬質耐火磚、隔熱磚、高溫耐火棉、高溫水泥及耐高溫砂漿。
  • 柴燒窯
    南投市中山公園的迷你「柴燒窯」去年底舉行「開窯」儀式,百餘件南投市陶藝界人士的處女作品出爐,大夥像挖到寶礦一樣喜悅。「南投陶」終能薪火相傳,一代接一代,像是一場「陶藝」總體營造,創造新的文化契機。 九二一大地震以後,南投市大部份私人「蛇窯」被震毀殆盡,市長李朝卿為傳承文化,決定在中山公園建造一座傳統「柴燒窯」,慶祝南投升格縣轄市廿周年。
  • 柴燒窯的窯汗、窯淚
    窯汗、窯淚柴窯窯倉的頂部由於長時間的燒制使用,窯倉頂部會形成厚厚的積釉,偶爾就會滴落下釉水到壺或杯子身上,如果窯淚落的恰到好處,會形成特別有意思的藝術感官。柴燒窯年代越久遠燒制的次數越多其窯倉的頂部或者窯壁上所積累的積釉越多,形成結晶,在燒制的過程中達到一定的高溫就會融化滴落在陶器上,於此同時也會有更多的草木灰從新附著在上面繼續積累,每個窯口所形成的窯汗和窯淚都不一樣,很大程度取決於窯口的形狀。
  • 美的麥香窯麵包機 讓「窯烤」麵包香飄雙十一
    如今,很多人喜歡DIY自製美食,不僅健康衛生還能在親自動手操作中體驗到成就感,為生活增添新的樂趣。近幾年,自製美食需求,讓麵包機這種實用的小家電產品開始風靡市場,為用戶的DIY飲食生活帶來了便利。美中不足的是,一些用戶反映普通麵包機烘烤的麵包缺少傳統手工「窯烤」麵包的味道。
  • 陶主坭興陶柴燒窯新的一窯來咯
    我們的(陶花島)陶主坭興陶柴燒窯一直是由我們廣西工藝美術大師廖強,廖老師親自裝窯和燒制的石瓢壺純手工高溫裸燒柴燒茶壺,石瓢壺,窯變顏色獨特,灰藍色的迎火面,自然落釉,無任何人工釉。松木燒制,窯內溫度達到1350度以上。
  • 何為柴燒建窯建盞?龍窯與倒焰窯柴燒又有何不同?怎麼區分兩者?
    柴燒歷史較為悠久,建盞的燒制一開始就是採用柴燒法,用最傳統的木材進行升溫,而柴燒又分為傳統龍窯柴燒與倒焰窯柴燒。有不少盞友剛看到看到這個兩個詞,不知道如何區分兩者,所以我們就來談一談龍窯柴燒與倒焰窯柴燒。
  • 紐西蘭毛利人展示傳統美食「窯烤」
    這是8月3日在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藝術節上拍攝的「窯烤」現場。當日,在2019年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藝術節上,來自南島一個部落的毛利人展示大型「窯烤」製作。「窯烤」是毛利人一鍾傳統的烹飪方法。人們在地面的土坑內放上燒紅的圓石,把肉類和蔬菜包裹好放入坑內,最後覆土填充空隙,保持坑內熱量不散失。出爐後的「窯烤」美食鮮美可口,帶有煙燻風味。新華社發(朱其平攝)8月3日,在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人們在「窯烤」前準備食材。
  • 陶主坭興陶柴燒窯火熱進行中
    上次小編為大家介紹了陶主坭興陶柴燒窯的裝窯現場,那麼今天繼續為大家帶來他們家柴燒窯的燒制過程。陶主坭興陶的柴燒窯是全部採用松木為原材料燒制,大家都知道為什麼用松木作為燃料嗎?燒窯人在燒窯時不斷添加柴火後窯內溫度上升,柴燒器皿表層釉受熱軟化;同時,燃燒過程中松木揮發出來的松油脂與窯爐內存在的細微水汽有機結合,對胚胎有滋潤的作用,使得作品含蓄、溫潤。
  • 品柴燒之美,探索臺灣最古老的水裡蛇窯
    不是水裡的蛇,其實水裡是地名,它是南投縣水裡鄉最古老的窯口。水裡蛇窯是由制陶師傅林江松於1927年建立的,坐落在臺灣南投縣水裡鄉頂崁村、鄰近日月潭,臺灣現有最古老、最傳統的柴燒窯,目前已傳承四代。除窯本身之外,現有陶藝工作室、陶藝文物室、921地震紀念室等設施,目前是臺灣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 獨特的柴燒工藝,能讓紫砂壺「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這本是形容鈞瓷變化無窮的圖形色彩和奇妙韻味,而這句話,也可以用來形容柴燒出品的紫砂壺,在不同溫度之下,展示出千差萬別的眼色肌理。什麼是柴燒?柴燒是我們陶瓷最古老的窯燒方法,最早可追溯到千年之前。
  •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柴燒 ·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柴燒是我國陶瓷最古老的窯燒工藝,可上溯至千年之前,凡利用薪柴為燃料燒成的陶瓷製品都可稱之為柴燒。柴燒是乾柴與烈火、灰飛與煙滅共存包容的一個過程,作品的成敗取決於土、火、柴、窯之間的關係。柴燒窯三、為什麼要選擇柴燒?
  • 溯源古典陶藝美學 探秘青島首座柴燒窯口(圖)
    青島唯一的柴燒窯口被命名為「玉窯」。柴燒一爐作品需要44個小時青島新聞網5月16日訊 昨天,「2013青島玉窯柴燒基地國際創作營」正式啟動,25位中韓知名陶藝家雲集嶗山,交流制陶技藝,推廣陶瓷文化。與此同時,新落成的、青島唯一一座柴燒窯口也首次對公眾開放。「柴燒」,是一種古老的燒陶方式,也是最正宗、最受推崇的陶瓷創作方式。柴燒窯口採用薪柴作為燃料,古樸優雅。青島唯一的這座柴燒基地去年完工,坐落在山清水秀的嶗山北宅上噶村,被命名為「玉窯」。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李梓源、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陶瓷委員會秘書長毛增印等知名藝術家參加了昨天的開營儀式。
  • 2000多件邛窯柴燒作品驚豔出窯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新聞客戶端 今日,小錦從邛崍市獲悉,經過近半月的辛勞和等待,「邛窯柴燒藝術季」系列活動之邛窯柴燒窯迎來了「開窯」,2000多件柴燒窯作品陸續出窯。
  • 吉州窯段敏瑞柴燒作品入選「中日陶瓷名家精品聯展」
    2019年5月,本覺坊坊主、吉州窯陶瓷燒制技藝非遺傳承人段敏瑞5件柴燒作品入選"2019中日陶瓷名家精品聯展"。這5件作品,分別為吉州窯柴燒烏金盞、吉州窯柴燒玳瑁盞、吉州窯柴燒木葉盞、吉州窯柴燒虎斑盞、吉州窯柴燒剪紙貼花盞,都是柴燒陶瓷領域難得一見的絕珍,現已被中國福建文化海外驛站·日本站收藏。段敏瑞投身吉州窯陶瓷燒制,已有十年之久。
  • 掌門說瓷--什麼是柴窯、氣窯、電窯,柴窯與柴燒的區別,及我們做...
    所以景德鎮的傳統陶瓷青釉系風格是用可以燒還原氣氛的窯爐燒成的。而電爐只能燒氧化氣氛。所以在景德鎮,電爐只能在素燒坯胎和烘烤陶瓷釉上彩中使用,而不能當作燒高溫傳統高溫陶瓷使用(傳統高溫銅紅釉等顏色釉同理)。故,景德鎮沒有電窯一說。
  • 柴燒丨窯火流竄的未知世界
    柴燒,指的是以木材為燃料而進行的陶瓷燒制方法。凡是利用薪柴為燃料燒成的陶瓷製品,都可稱之為柴燒。現代陶藝中的柴燒作品,多採用柴窯裸燒的方式,釉面和火痕都是在燒制過程中自然形成。因為木材在燃燒的過程中會不斷分解形成灰燼,其中包含豐富的鉀、鈉、鈣等成分,它們在高溫下與器物泥料中長石,石英等元素的結合會形成自然的落灰及釉面。
  • 無恙窯 柴燒建盞丨每一隻都是獨一無二的孤品
    #建盞#無恙窯位於福建南平市建陽區,是一座隔斷式的格柵龍窯,公司特聘請楊建平為此窯的燒盞大師。楊師傅在龍窯柴燒建盞的燒制技藝上尤為擅長,同樣的原料,在相同的龍窯,置於不同的窯位、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天氣,燒出的建盞釉色光彩變幻莫測,截然不同。每一隻都是獨一無二的孤品入窯一色,出窯萬彩。楊建平師傅的每隻龍窯柴燒建盞都有不同的臉譜,每隻建盞都具有獨特的個性,都是獨一無二的孤品。
  • 柴燒魅力何在?一窯僅存數十隻 除了珍貴還有「真貴」
    柴燒的難度極大,不可控因素極多,除去溫度不易掌控外,土、火、柴、窯、人任何一方稍有差錯可能都會影響到最終成品。▲松木2、 柴燒建盞柴燒建盞,顧名思義,就是採用柴燒方式燒制而出的建盞。柴燒建盞釉面變化多且具有偶然性,所以其釉面有無數種變化的可能;落灰與釉面的結合,使柴燒建盞釉面古樸且富有韻味,釉面自然沉靜,古韻十足;窯溫的高低變化使紋理釉色變化較大,層次豐富,質地粗獷而有力,整盞給人以渾厚古拙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