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燒魅力何在?一窯僅存數十隻 除了珍貴還有「真貴」

2020-12-20 建盞收藏

柴燒,在百度百科中是指利用薪柴為燃料燒制而成的陶瓷製品,主要分為上釉和不上釉兩種。在古代,柴燒是主流燒制方式,但到了現在,因柴燒需要大量的木材與現下的政策相悖,所以柴燒已不再如以前那般大肆燒制了。雖然柴燒已經不再大規模燒制,但人們對於柴燒的喜愛卻一點也沒減少。

▲金繕結合犀皮漆髤飾柴燒茶器

說到柴燒瓷器就不得不提柴燒建盞,建盞成品率低,柴燒建盞成品率更低,但近年來想要入手柴燒建盞的人卻越來越多。有人說,正是因為這樣低的成品率才使得柴燒建盞的魅力越來越大,畢竟物以稀為貴,但事實是這樣嗎?

▲孫福昆·天賜四俊(龍窯柴燒)

一、 柴燒與柴燒建盞

1、 柴燒

但凡以薪柴為燃料的燒制方式都可以稱之為柴燒,古代瓷器燒制方式單一,主要為柴燒,直到宋朝,才出現了新的燒制方式——煤燒。柴燒是一種極為古老的燒制方法,燒制時需罩住瓷胎,將木灰和火與之隔開,避免其直接接觸瓷胎,否則釉面成色不一致,釉面有了灰或者火的痕跡,那就要被判為"瑕"了。不過,這個在中國古代社會正統制瓷標準中在技術允許的情況下不被欣賞的"瑕",卻在現代受到了人們的追捧。

柴燒的難度極大,不可控因素極多,除去溫度不易掌控外,土、火、柴、窯、人任何一方稍有差錯可能都會影響到最終成品。

▲松木

2、 柴燒建盞

柴燒建盞,顧名思義,就是採用柴燒方式燒制而出的建盞。在現代,建盞的燒制方式已經不再局限於柴燒,電燒和氣燒的發展為建盞的燒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與柴燒相比,電燒和氣燒相對來說要簡單得多。

▲陸金喜·柴燒黑釉彩滴

三者燒制出的建盞各有特色,電燒與氣燒因更易控制溫度,達到恆溫的條件,所以其盞身氣泡大小均勻,但柴燒因燒制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加柴,溫度時高時低,所以其盞身氣泡大小不一且有一定的層次感;釉面上,電燒與氣燒因可以恆溫控制,所以其盞釉面顏色較為穩定,形成花紋變化較小,而柴燒則因溫度差異大,致使其盞身釉色出現深深淺淺的效果,頗具層次。

▲孫莉·柴燒兔毫

▲卓立旗·電燒油滴

▲呂竹興·氣燒仿古油滴

二、 柴燒建盞之美

1、稀缺美

因建盞獨特的燒制技藝,即便是同一時間的相同原料、窯口燒制的同一批,出窯後也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兩隻盞,每一隻都有獨屬於自己的魅力;柴燒建盞的高難度燒制,加上建盞礦釉的特殊性,使得建盞的成品率極低,成品率有多低呢?曾有建盞藝人一窯燒制了500隻建盞,但最後的成品只有幾十隻,剩下的四百多隻都是瑕疵品。

極低的成品率是建盞數量上的稀缺,萬般無二的斑紋釉色使每一隻建盞都獨一無二,二者疊加使得建盞量少且獨特,這就成就了柴燒建盞的稀缺之美。

▲孫莉·柴燒兔毫

2、自然美

古代柴燒,為了保持瓷器釉面的一致性避免其成為"瑕"品,燒制時會罩住瓷胎,不讓灰與火痕破壞瓷器的釉面。但到了近現代,由於審美觀的變化,柴燒時產生的落灰與火痕與釉面自然結合後留下的印記,也就是自然灰釉,卻恰好是當代人們所追求的。這種自然灰釉使建盞釉面更加古樸自然,自有一番獨特韻味,這正是一種自然之美。

▲孫建興·復古茶葉末(古法柴燒)

3、紋理釉色之美

柴燒建盞美就美在其不可控制的"獨一無二",與其他講究均勻和對稱的物件不同,柴燒建盞主要講究變化和偶發。柴燒建盞釉面變化多且具有偶然性,所以其釉面有無數種變化的可能;落灰與釉面的結合,使柴燒建盞釉面古樸且富有韻味,釉面自然沉靜,古韻十足;窯溫的高低變化使紋理釉色變化較大,層次豐富,質地粗獷而有力,整盞給人以渾厚古拙的美感。

▲孫莉·柴燒兔毫細節

4、燒制技藝的歷史文化之美

柴燒是一項古老的燒制技藝,傳承至今已有數千年,;拋開其燒制難度不說,柴燒所代表蘊含的是古人一代又代的智慧,是陶瓷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濃重一筆,是陶瓷歷史發展的見證者,如果是對這方面有興趣的盞友自然可從中有所收穫。

▲孫建興·復古茶葉末(古法柴燒)

三、 柴燒復燒存爭議,柴燒發展之難

柴燒雖是一項傳承數千年的古老技藝,但曾經也一度被冷落停燒,直到近些年才又重新被啟用。柴燒的復燒有著不小的爭議,所以雖然柴燒已經復燒,但想要大肆發展卻不容易,這是為什麼呢?

1、 與政府政策相悖

柴燒是以薪柴為燃料的,而且不是隨便的柴就可以,柴燒需要的是松木。柴燒每次燒制都是大工程,幾百上千隻盞一起進窯燒制,燒制過程持續三到五天,期間需要不眠不休的輪班投柴,這樣算下來每次柴燒都是需要極大量木柴的。而我國森林資源緊缺,所以為了保護森林資源,國家制訂了一系列的方針,其中就有明令禁燒柴窯,如果沒有經過審批,是沒有松木供應的。除開我國森林資源不豐富,柴燒一定程度上與當下的環保理念不相符合,所以其發展必然不易。

2、 成本過高

上一點提到過每一次柴燒都需要相當大數量的松木,還需要有人不間斷的盯著窯口,盯窯的人卻不是隨便一個人都可以,而是需要一群經驗豐富的燒窯師傅集體協作才能勝任,除此,燒窯前還需要請專人對窯口進行檢修。所以就算拋開政策不說,柴燒也並不容易,過高的成本勢必會影響其發展。

3、 風險較大

▲葉禮旺·大撇口紅毫

建盞燒制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成品率、精品率都較低,就算是相對簡單的電燒、氣燒都有著不小的挑戰,更何況是燒制難度更大、不可控因素更多的柴燒呢。柴燒建盞燒制困難,成品難以把握,同時還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投入與回報不一定成正比,這使得不少建盞藝人有心無力。

▲陳大鵬·精品禪定鷓鴣斑

柴燒發展不易,喜愛柴燒的盞友卻不減反增,柴燒的魅力讓人們難以抵擋。可是柴燒建盞的魅力難道只是因為其一盞難得嗎?並不是,柴燒建盞的稀缺性只是其中一方面的魅力,而柴燒粗獷卻復古雄厚的特徵與建盞自身的萬般變化二者的疊加才是柴燒建盞的魅力所在。

大師建盞推薦

弦上光曜變盞

曜變尊盞

曜變高足盞

有關於建盞的任何問題,可以後臺私信筆者,筆者將會第一時間為你解答

相關焦點

  • 臺灣美食地圖-E-ma 柴燒窯烤歐式麵包
    E-ma 柴燒窯烤歐式麵包 | 一周只賣四天的比臉大麵包,結合在地食材超有料,還有神秘隱藏版賣完等明年!!去年我們發現一間超美的苗慄秘境景點,裡面還可享用剛出爐的手工窯烤麵包,去過一次就對好吃的麵包念念不忘!
  • 柴燒|柴燒窯建造基礎材料
    柴燒前提條件是必須要一座屬於自己的柴燒窯,一座好的柴燒窯對今後的柴燒工作會非常重要。今天就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建造柴燒窯主要的一些耐高溫材料。陳朝超柴燒建造高溫柴燒窯一般需要準備以下幾種耐高溫材料:硬質耐火磚、隔熱磚、高溫耐火棉、高溫水泥及耐高溫砂漿。
  • 柴燒窯
    南投市中山公園的迷你「柴燒窯」去年底舉行「開窯」儀式,百餘件南投市陶藝界人士的處女作品出爐,大夥像挖到寶礦一樣喜悅。「南投陶」終能薪火相傳,一代接一代,像是一場「陶藝」總體營造,創造新的文化契機。 九二一大地震以後,南投市大部份私人「蛇窯」被震毀殆盡,市長李朝卿為傳承文化,決定在中山公園建造一座傳統「柴燒窯」,慶祝南投升格縣轄市廿周年。
  • 獨特的柴燒工藝,能讓紫砂壺「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這本是形容鈞瓷變化無窮的圖形色彩和奇妙韻味,而這句話,也可以用來形容柴燒出品的紫砂壺,在不同溫度之下,展示出千差萬別的眼色肌理。什麼是柴燒?柴燒是我們陶瓷最古老的窯燒方法,最早可追溯到千年之前。
  • 柴燒建盞那麼貴,竟然是受它影響
    每隻建盞都是獨一無二,好比枯落的樹葉。柴窯燒制非常不易恆溫控制完全用木柴升溫,因此柴窯燒制時間長;燒制時間長,還原焰時間也長。萬斤松柏枝燃燒時釋放的柏油及混合物附著在器具上形成的釉色,珍貴天然,不帶一點化學顏料。約7噸松木才能燒出一窯。因火候極難控制,且需連續燒制三天兩夜,每窯的成品率極低,故產品極其稀少珍貴。
  • 柴燒窯的窯汗、窯淚
    窯汗、窯淚柴窯窯倉的頂部由於長時間的燒制使用,窯倉頂部會形成厚厚的積釉,偶爾就會滴落下釉水到壺或杯子身上,如果窯淚落的恰到好處,會形成特別有意思的藝術感官。柴燒窯年代越久遠燒制的次數越多其窯倉的頂部或者窯壁上所積累的積釉越多,形成結晶,在燒制的過程中達到一定的高溫就會融化滴落在陶器上,於此同時也會有更多的草木灰從新附著在上面繼續積累,每個窯口所形成的窯汗和窯淚都不一樣,很大程度取決於窯口的形狀。
  • 陶主坭興陶柴燒窯新的一窯來咯
    我們的(陶花島)陶主坭興陶柴燒窯一直是由我們廣西工藝美術大師廖強,廖老師親自裝窯和燒制的石瓢壺純手工高溫裸燒柴燒茶壺,石瓢壺,窯變顏色獨特,灰藍色的迎火面,自然落釉,無任何人工釉。松木燒制,窯內溫度達到1350度以上。
  • 榮昌陶柴燒窯即將開窯!明天下午2點鎖定上遊新聞看直播
    記者看到,「老梁家」的柴燒窯呈階梯狀。梁先才說,此次的柴燒窯是一個三倉的階梯窯,階梯窯裝燒量大,可以燒制較大器形的陶器。 古法的柴燒與如今常見的電燒、氣燒有啥區別?梁先才說,柴燒與現代的高溫燒制技藝不同,柴燒因為使用的燃料是木材,難度就在於火候的掌握,火候過旺或稍欠都不行,這其中全憑多年的燒制經驗掌握。同時,在柴燒窯裡,泥胎、火候和木灰的交融,會形成柴燒陶體表不可控的自然色澤,燒制過程中產生的火痕,也是人工難以描摹的美妙紋路。
  • 揭秘九龍窯柴燒青瓷
    當時,此窯所產「珠光青瓷」曾大量出口日本及東南亞國家,並深得當時的日本僧人喜愛。近日,武夷建盞再次邀請到了:九龍窯傳承人危威為我們解答「九龍窯柴燒青瓷」的知識。所以古時九龍窯便既燒青瓷也燒黑釉茶盞。如今,危敏捷老師團隊重拾先祖的技藝,重新燃燒熊熊窯火是謂傳承。(關於九龍窯建盞、青瓷的更多知識可添加v信:武夷建盞)
  • 掌門說瓷--什麼是柴窯、氣窯、電窯,柴窯與柴燒的區別,及我們做...
    所以景德鎮的傳統陶瓷青釉系風格是用可以燒還原氣氛的窯爐燒成的。而電爐只能燒氧化氣氛。所以在景德鎮,電爐只能在素燒坯胎和烘烤陶瓷釉上彩中使用,而不能當作燒高溫傳統高溫陶瓷使用(傳統高溫銅紅釉等顏色釉同理)。故,景德鎮沒有電窯一說。
  • 何為柴燒建窯建盞?龍窯與倒焰窯柴燒又有何不同?怎麼區分兩者?
    柴燒歷史較為悠久,建盞的燒制一開始就是採用柴燒法,用最傳統的木材進行升溫,而柴燒又分為傳統龍窯柴燒與倒焰窯柴燒。有不少盞友剛看到看到這個兩個詞,不知道如何區分兩者,所以我們就來談一談龍窯柴燒與倒焰窯柴燒。
  • 柴燒,真的只是一個「噱頭」嗎?
    在現今的建陽水吉遺址處還可以看到長長短短數十座龍窯,其中最長的龍窯長達135.6米,一次可以容納建盞數萬隻,可見宋時燒制規模之大。 隨著當今技術的發展,燒制建盞的方法也多了起來,卻依然有匠人一直選擇柴燒。準備期長達三、五個月,辛勞五至七天之久,投入五、六位數的花費,最後所得精品不足百隻。如此折騰,為何?
  •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柴燒 ·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讓冰冷的紫砂多了一份生活的煙火氣息每一件成品都是一個美麗的意外一、什麼是柴燒?柴燒是我國陶瓷最古老的窯燒工藝,可上溯至千年之前,凡利用薪柴為燃料燒成的陶瓷製品都可稱之為柴燒。柴燒是乾柴與烈火、灰飛與煙滅共存包容的一個過程,作品的成敗取決於土、火、柴、窯之間的關係。
  • 2000多件邛窯柴燒作品驚豔出窯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新聞客戶端 今日,小錦從邛崍市獲悉,經過近半月的辛勞和等待,「邛窯柴燒藝術季」系列活動之邛窯柴燒窯迎來了「開窯」,2000多件柴燒窯作品陸續出窯。
  • 柴燒建盞憑什麼價格是電燒的十倍,貴在哪,你更喜歡柴燒還是電燒
    並且就目前的市場來看,柴燒建盞普遍比電燒盞來的貴,那究竟柴燒建盞貴在哪裡?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分析下。遵循古法技藝燒制首先柴燒是一種延續宋代的古法燒制方式,以松柏木為燃料。這種既古老又傳統的技藝燒窯難度相當高,單純依靠萬斤松柏枝燃燒時釋放的柏油及混合物的附著成色,並且只有10%-15%的成品率,伴隨著不少成品有瑕疵、火紋、灰塵顆粒等,這樣一來就使得建盞的燒製成本高居不下。
  • 陶主坭興陶柴燒窯火熱進行中
    上次小編為大家介紹了陶主坭興陶柴燒窯的裝窯現場,那麼今天繼續為大家帶來他們家柴燒窯的燒制過程。陶主坭興陶的柴燒窯是全部採用松木為原材料燒制,大家都知道為什麼用松木作為燃料嗎?柴窯燒制選用松木作為燃料就是因為松木燒出的火焰長、熱量高、灰粉少,有利於窯內溫度、氣氛更均勻地分布,從而保證窯內的器皿燒得多、快、透,而且更省柴,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松木含有的松油脂也很豐富,這是一種可燃性很強的油脂,可以達到滋潤陶坯,出現豐富釉面的目的。
  • 除了受到盞友追捧的柴燒 建盞還有哪些燒制技藝?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目前建盞市場的三大主流燒法:傳統的柴燒以及現代的電燒、氣燒。1. 柴燒柴燒是一種延續宋代的古老燒制方法,以松柏木為燃料。靠萬斤松柏枝燃燒時釋放的柏油及混合物附著在茶具上形成釉色,在燒制盞器時用匣缽罩住核胎,將木灰與火隔離開,避免與之直接接觸,使產品的釉色面貌儘可能保持一致。
  • 華禹鈞瓷——帶您鑑賞珍貴柴燒之美
    珍貴的柴燒作品富有哲理,充滿美學與藝術魅力。我們應著眼於材料、工藝、落灰火痕、意境、格度,用心去感受鈞瓷。材質做工:材料做工是最基礎的,工藝質量不僅僅是成型和修胚的詳盡規格。從觀賞和鑑賞來看獲得的大多數審美偏好無法以偏論全。
  • 《柴燒之美》徐五一
    柴燒陶當繪畫之美有了多種體驗後,柴燒應是個人藝術之旅的延伸。利用薪柴為燃料燒成的陶,是一種古老的技藝,其成敗取決於土、火、柴、窯之間的關係,在高溫烤制下形成溫澤光潤、層次豐富的自然灰釉,熔化或未熔化的木灰,在陶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質感,及各種顏色的變化,意在回歸自然,無粉飾之氣,有一種質樸、渾厚、古拙的原始之美……。
  • 柴燒建盞的五大特點!
    隨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也使人們對瓷器的要求越來越高,更多人崇尚自然,追逐古樸;而柴燒又是符合這樣的審美標準,燒制出的建盞古樸脫俗。但是,你真的了解柴燒建盞嗎?一、什麼是柴燒?依照古法,經三天三夜高溫龍窯柴燒,最後幻化成絢麗奪目的精品,成品於萬分中之幾。故有說龍窯是瓷器搖籃。影青、黑釉瓷等大都是在龍窯裡燒成的。柴燒盞釉面光滑完全來自窯內火候,土胎,草木灰的融合,成為一件件巧奪天工的瓷器藝術品,燒制過程留下的火痕,是柴燒盞人工難以構成的玄妙之處。一捧坯土的鳳凰涅槃猶如激蕩起伏的人生,歷經千錘百鍊,方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