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搖滾樂,沒有人繞得過一個叫做「黑豹」的樂隊。一首《無地自容》,一首《Don’t break my heart》,讓這支成立已30年的樂隊成為搖滾樂壇上神話級的存在。可是,他們上次在北京開演唱會還是1998年,上一張專輯還是2013發布的《我們是誰》。太多樂迷在盼,太多樂迷在問:這幾年,黑豹在做什麼?
終於,他們要給出答案:9月2日,黑豹樂隊三十周年本色演唱會將登陸北京工人體育館,闊別19年後,重登北京的舞臺。
這個傳奇的樂隊居然已經30歲了,時間都去哪了?那是1987年,在一家北京的福利工廠藝術團裡,郭傳林、李彤、王文杰、丁武等幾個少年不想再安於平靜的生活,決定組一個搖滾樂隊。就這樣,「黑豹」誕生了。
1988年,竇唯加入黑豹樂隊,擔任主唱。1989年,趙明義從部隊轉業後,加入黑豹,擔任鼓手,同期欒樹加入黑豹擔任鍵盤手。1991年,黑豹樂隊在一場演唱會上一舉成名,又在王菲的介紹下,黑豹籤了第一家公司。這一年3月,黑豹樂隊首先在香港、臺灣發表了首張專輯《黑豹》,其中包括歌曲《Don’t break my heart》《無地自容》。
1992年,專輯《黑豹》才在內地發行,但早在這之前,內地的很多年輕人已經通過香港的相關音樂節目、甚至是盜版的途徑,成為了黑豹的鐵粉。《黑豹》正式發行後,創下150萬的發行記錄,他們成為一個時代人們心中「搖滾」的標誌。
這是一張經典得不能再經典的老照片了,王菲與竇唯的相戀,在當時是一個爆炸性新聞。也正是在《黑豹》專輯於內地正式推出之前,主唱竇唯於1991年宣布離開黑豹。
竇唯離開後,鍵盤手欒樹接任主唱一職。欒樹,這也是一個音樂圈中神奇的存在,他酷愛騎馬、馬術,自己還經營馬場。可當時的黑豹依舊火得一塌糊塗,可演出逐漸增多,在時間安排上就與欒樹有了衝突。
樂隊鼓手趙明義回憶,最嚴重的一次是一個贊助商贊助了一批當時相當昂貴的樂器,按照合約,黑豹必須參加他們在上海的一個活動,但剛好那天欒樹在內蒙古有馬術比賽。「一邊是巨額的賠償,一邊是夢想,最後實在沒辦法解決,我們就商量換主唱。」
1994年,欒樹離開黑豹,追尋他的馬術夢想,1997年,欒樹獲得了第八屆全運會馬術冠軍。不過,欒樹也沒有完全脫離音樂圈,曾為電影《非誠勿擾2》演唱過主題曲。
欒樹退出,秦勇成為新任主唱。從1994年到2005年離開,秦勇時期的黑豹是一唱就是10多年,《黑豹》系列專輯的Ⅲ、Ⅳ、Ⅴ都出自這一時期。
比起竇唯的「成仙」、欒樹的馬術,秦勇的故事更讓人感慨。很多人在秦勇離開黑豹數年後才知道,秦勇在孩子四歲時,發現他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樣,經測試孩子智商為零,確認為感覺統合失調症,他不得不告別歌壇守護家人。箇中辛苦,只有他一人知曉。
秦勇離開後,吉他手李彤找來張克芃(大鵬)頂上了黑豹空出來的主唱位置,可在他擔任主唱的8年中,黑豹沒有新作品。2013年,李彤又找來了比自己年輕17歲的張淇擔任主唱。他與黑豹是因電影《離別也是愛》結緣。該電影主題曲《愛你是我的呼吸》由李彤作詞、作曲,演唱者是張淇。於是,黑豹有了第10任主唱。
時隔19年在北京開專場,黑豹的成員們也知道,不唱那些經典作品,歌迷們恐怕是不會讓他們下臺的。可作為一支走過30年風風雨雨的樂隊,樂隊元老、吉他手李彤更希望歌迷聽見的,是他們的最新作品,「尤其是最新一張專輯中的作品,這些最能證明我們目前的音樂狀態。」
李彤說的新專輯,是指他們在今年四月剛剛推出的《本色》。用鍵盤手惠鵬與貝斯手王文杰的話說,這張專輯是給歌迷、也是給他們自己的一個交待。在這張由惠鵬和主唱張淇包攬大部分曲目的專輯中,這隻「老豹子」卻把審視的目光投向了這個網絡化時代。
「誰在操控圍觀的力量,網絡遍布冰冷的目光。」一首《鍵盤·狹》,把在網絡上肆意發言、中傷他人的「鍵盤俠」拎了出來,用搖滾的重拳擊碎網絡暴力。
一首《低頭士》,把天天低著頭、只用手機和世界交流的人當成「患者」,用搖滾的調子追問:「是什麼,是什麼,綁架了生活?!」
在曲風上,他們依舊走熟悉的流行搖滾路線。這一點,從「60後」貝斯手王文杰,到「80後」主唱張淇都有默契。30年前,還有人質疑「流行風格的搖滾到底是不是搖滾」,可30年後,不知道有多少當年的搖滾樂隊,單飛的單飛,解散的解散,可黑豹依舊存在。
他們似乎用自己的存在說明:黑豹在哪裡,哪裡就有搖滾。
趙明義曾說:「作為音樂人,沒有專輯出來是最致命的。」而他們這張新專輯的誕生,距上一次發唱片過去了4年。在這個動不動就有歌手發數字單曲刷存在感的時代,這隻老牌搖滾樂隊相當淡定。
「籌備時間其實挺短的。」2013年成為樂隊新任主唱、也是擔任黑豹歷史上第10位主唱的張淇反而說,「很多專業音樂人會用很多年做專輯,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是啊,用樂隊30年的歷史去丈量,這張專輯的籌備時間不長,卻顯得那麼有分量。
同樣,在數位音樂的時代,這隻「老豹子」也有他們的執著:堅持發實體唱片,根本不在乎銷量。
「實體,必須發實體。」哥幾個異口同聲,沒有一點猶豫。其實,他們的小動作早已暴露了他們的內心,一說到專輯,惠鵬隨即用手比劃出一個唱片大小的圓,張淇和李彤也一邊說一邊做了個翻書的動作,像是在翻動手中唱片的插頁……
看得出來,從最輝煌的唱片工業時代走過來的黑豹,對音樂、對實體唱片滿懷著敬畏,就像他們在新歌《孤獨的靈魂》中所唱:「就讓我放聲吶喊,直到黑夜的邊界。哪怕還剩一點力量,微弱的脈搏,仍不放手的執著。」
黑豹樂隊的30年,也是中國搖滾樂的30年。他們留給聽眾太多的歌曲,也承載著太多的歷史。
30年間,竇唯、欒樹、秦勇等10任主唱的更迭和他們各自的情感故事,成為「吃瓜群眾」熱衷的話題。可這紛紛擾擾的故事中,卻隱藏著一個無形的成見:搖滾樂隊=主唱+伴奏。
「很多人現在還沒有搞明白,樂隊是怎麼一回事。」回顧30年來路,李彤經歷過搖滾最輝煌的時代,也在幾次起起落落中摸爬滾打。近幾年,他也聽無數人說起「搖滾又火了」,可他卻總覺得,不少人對音樂的理解就等於「歌」,對搖滾樂隊的理解,就簡化為「主唱」。
這種情形在近幾年搖滾樂上電視時表現得尤其明顯,負責切鏡頭和打追光的工作人員,始終盯著的永遠是主唱的表現。「對於一個搖滾樂隊來說,成員之間不是主次關係。就像一首歌,除了演唱者,還有他背後的創作者。」李彤說。
在黑豹的演出中,現任主唱張淇就被王文杰和惠鵬戲稱為「引火蟲」:吉他獨奏時,舞臺追光要還停留在張淇身上,他就會走過去,讓追光照亮吉他手;鍵盤手獨奏時,鏡頭若依舊對準主唱,張淇就指著鍵盤,對著攝像說一句「應該是這!」
「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從張淇的一句話就看得出,為什麼是他這個選秀出身的80後,加入了叱吒樂壇多年的黑豹樂隊,他的看法和團隊裡的老哥哥們完全契合。而這也恰恰是黑豹能堅持30年,依舊凝聚在一起的緣由。張淇說,「觀念會慢慢改變,一代一代傳下去,觀眾會開始關注歌曲背後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