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事跡:
林其鑫,男,1978年12月出生,漢族,本科學歷,重慶市永川區何埂鎮聯盟村農民,重慶琪金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以土豬養殖為主,先後帶動2500多戶村民實現增收。2019年,帶動養殖出欄生豬3萬多頭,全市貧困區縣300餘種產品產能增收2.2萬噸。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提前復工保證生產並先後捐贈豬肉罐頭和物資合計53萬餘元。曾獲中國肉類食品行業先進個人、重慶市優秀民營企業家、重慶市青年企業家等榮譽。公司被認定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重慶市重要商品重點保供企業。
▲2020年度「全國十佳農民」林其鑫
9月22日迎來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當天,2020年度「全國十佳農民」揭榜,其中有一個重慶農民的身影:永川區何埂鎮走出來的新型職業農民林其鑫。
41歲的林其鑫從一間豬肉鋪子起家,如今創立的公司年營收已超過11億元,利稅超過2000萬元。他創立的重慶琪金食品集團,也被認定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
逆襲的背後,有什麼鮮為人知的故事?
11歲小腦瓜萌生經商念想
▲林其鑫
工作日早上6點半,要是沒其他事耽擱,林其鑫準是第一個到公司。嫻熟地沏好一壺茶,茶水漸溫輕呷一口,便開始一天的忙碌。
他創立的公司集生態豬肉養殖、收購、屠宰加工、銷售為一體,創業道路並非一帆風順。
改革開放初期,林父在農村張羅了一間豬肉攤。從小耳濡目染,林其鑫10歲時就已經能獨立切分豬肉,還漸漸萌生創業經商的念想。
11歲那年,林其鑫萌生開紙製品公司的想法。當時,賣豬肉又苦又累,關鍵是讓他看不到前景。
他拉堂哥入夥,為攢啟動資金,兩兄弟做了個「只進不出」的存錢罐。大概存到30元左右時,存錢罐被堂哥打碎,並私自挪用了這筆「創業資金」。
林其鑫第一次萌生的創業星火被掐滅。
「那麼早有創業意識,是打小受見父親開攤賣肉的影響。」林其鑫說,「父親是個老實人,短斤缺兩的事不幹。」
15歲初中畢業,林其鑫被介紹到大渡口一肉鋪當學徒,這讓第一次走進大城市。
林其鑫說,坐著拉豬肉的柴油車,躺在裝滿豬肉的車鬥裡,腦袋下枕著一隻裝著豬肚的口袋,心裡全是對大城市的想像。
進城的第一個晚上,林其鑫暗下決心:一定得闖出個人樣!
在大渡口拜師學藝,讓他的豬肉屠宰和切割水平技高一籌。
投資失利決定重操舊業
剛到重慶時,生活比較苦,租住在大雁的一個樓梯間,租金一個月15元。最艱難的時候,一包湯圓吃了三天。
當時的夢想也簡單:有能力買套房子,再添一輛摩託車。
與豬生意打交道到19歲時,林其鑫有了要脫離這個行業的想法。
「當時都喊『肉娃』,感覺遭到了歧視一樣。」林其鑫說,但事實上,他一直都沒有離開過這個行業,一段時間裡豬生意成了他的兼職。
在重慶闖蕩的年頭,他一邊上函授班學習,一邊在尋找新出路,幹過牛奶銷售員,跑過電器業務,也當過包工頭。
2002年,他如願掙到了第一桶金。
當時,林其鑫內心排斥與豬生意打交道,把掙到的「第一桶金」投資到農村客運汽車上,還期望把生意做大。現實是,這筆投資全賠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投資失利那段時間,林其鑫回老家的路上遭遇車禍,脾臟破裂被人緊急送到醫院搶救。
躺在病床上的林其鑫,將數年的闖蕩「復盤」,剖析失敗原因,並決定「重操舊業」,打算在用土豬肉品牌殺出一條血路。
在大面積調研之後,林其鑫堅定了走「土豬肉」品牌路線。當時,市面上銷售的豬肉90%以上是飼料餵養的瘦肉型豬,優質、綠色的土豬肉稀缺。
一個小肉鋪變成600多個店
▲琪金集團開設的「重慶·扶貧超市」
2007年前後,林其鑫正式「回歸」豬肉銷售市場。「下了決心,不再想太多,不管別人怎麼看。」林其鑫說。
真正的土豬肉,是老品種靠糧食餵出來的。為解決供應問題,他第一步是在永川農村收購土豬,當時農村養豬的散戶多。
剛開始,他瞄準一般肉攤髒亂差的「痛點」,開了一個豬肉專賣店,每天10頭豬,門還沒開顧客就開始在門外排隊。
2008年9月又投入5萬元,在渝北兩路開了個連鎖店。他的想法很簡單:將從永川運來的土豬在兩路屠宰,縮短上市時間,保持肉質新鮮。
意外的是,連鎖店一開業也火爆了,早上6點多鐘就有人排隊,上午9點過肉就賣光。
在林其鑫的精心運營下,豬肉門店從一家變成了兩家、三家……
漸漸地,林其鑫有了自己的加工屠宰場,生意越做越大。當初的一間小鋪子,已發展成集保種、能繁、育肥、屠宰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生豬全產業鏈國家級龍頭企業,600多個店遍及重慶、四川、江蘇,年營收超過11.5億元。
「保護地方民族品牌是我的責任和義務。」林其鑫說,榮昌豬是世界八大名豬之一、中國三大名豬之首,是具有400多年歷史、品牌價值超過36.81億元的名貴豬。他要努力讓榮昌豬走向全國,讓全國乃至全球的消費者可以吃到放心、美味的榮昌豬。
截至目前,琪金集團獨家擁有榮昌豬種豬235頭,已啟動西南地區唯一的高標準、智能化榮昌豬資源保護場。
此外,琪金集團決定投資8億元,在榮昌區投資建設「琪金·榮昌豬」全產業鏈項目,為全市唯一的集產、研、遊、購、展於一體的產業綜合體。
帶動2500多名貧困戶增收
▲位於綦江的養豬場
林其鑫帶領集團主動投身於脫貧攻堅大潮。他以發展土豬養殖為主,先後帶動2500多戶村民實現增收。
2019年,公司在酉陽、彭水實施「琪金生豬產業扶貧計劃」,為貧困戶提供優質仔豬、養殖技術、購買保險,籤訂保底收購協議並以適當高於市場價(扣除仔豬)回收商品豬的方式,帶動當時年內養殖出欄生豬3萬多頭。
同時,他也大力實施100家「重慶·扶貧超市」計劃,帶動銷售全市貧困地區8大類別超過300個產品產能約2.2萬噸,實現年銷售收入5.5億元。
「目前有10家「重慶·扶貧超市」,今年底將超過30家。」林其鑫說,與貧困地區生產基地、大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建立合作關係,讓其產品直接進入「重慶·扶貧超市」達到為貧困戶增收。
今年疫情期間,林其鑫帶領公司屠宰加工廠和門店527名員工主動放棄休假,大年初二提前返回自己工作崗位,無條件全力支援抗疫工作,加班加點為市場供應安全、放心的鮮肉。
疫情期間,公司產能從去年同期的每日200多頭生豬,提高到每日不低於1000頭豬,每天可向市場投放豬肉100餘噸,供市民購買。並且,非常時期,公司堅持絕不提高肉價。
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保障豬肉市場供應的同時,林其鑫帶領公司積極捐贈物資支援前線,先後向多家單位捐贈共計價值53.3萬元的琪金黑土豬午餐肉罐頭和物資。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郭發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