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言語「軟化」後再說出來,人際愈加和諧
人生有許多地方需要轉彎,不能直來直去,言語表達也是如此,關於年輕人來說,婉轉的說話,婉轉的表達,更是一種真本事,它能更有用的防止因為生硬和直率帶來的各種弊端,讓你的人際交際愈加順利。
婉轉,或稱委婉、婉曲,是一種修辭手法,它是指在說話時不直陳原意,而用婉轉之詞加以烘託或暗示,使人思而得之,並且越揣摩意義越深越遠,因此也就越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婉轉是說話的藝術,它體現了說話者駕御言語的技巧,並且也體現了對聽眾想像力和理解力的信賴,日子中有許多事情是「只需意會,不用言傳」的,假設說話者不相信聽眾豐富的想像力,把一切的意思言無不盡,這種詞意淺薄,平淡無味的言語不光會使人不悅,並且會使說話失掉魅力。
現代文學大師錢鍾書先生是個自甘孤寂的人,居家耕讀,閉門謝客,最怕被人宣傳,尤其不肯在報刊、電視中揚名出面,他的《圍城》再版以後,又拍成電視,在國內外引起轟動,不少新聞機構的記者都想約見採訪他,均被錢老固執謝絕了,一天,一位英國女士十分困難打通了他家的電話,懇請登門拜見錢老一在婉言謝絕沒有效果,他就妙語驚人地對英國女士說:「假設你看了《圍城》,像吃了一隻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要知道那個下蛋的母雞呢?洋女士終被說服了。
錢先生的回話,雖是借喻,但從言語效果上看,卻是達到了「一石三鳥」的奇效,其一是歸於語義廣泛,賦有彈性的含糊言語,給聽話人以考慮悟理的彈性地步;其二,是與外賓女士外交中,不宜直接明拒,選用廣泛婉轉的言語,尤顯得有禮有節;其三,更反映了錢先生超逸盛名之累、自比「母雞」的這種謙遜淳樸的品格之美,一言既出,不只無懈可擊,且又引人領會言語中的深意,分外令人敬仰錢老的大家風範。
可見,委婉含蓄首要具有如下三方面的效果,首先,人們有時表露某種心思,提出某種要求時,常有種羞怯,難為心思,而婉轉的表達只能處理這個問題。其次,每個人都有自負心,在人際交往中對對方自負心的保護或損傷,常常是影響人際關係好壞的直接原因,而有些表達,如回絕對方的要求,表達不同於對方的定見,批判對方等,就極簡單損傷對方的自負,這時,婉轉的表達常能取到既能達到表達使命,又能保護對方自負的意圖。再者,有時在某種情境中,例如礙於某第三者在場,有些話就不方便說,這時就可以用婉轉的表達。
這便是說話婉轉含蓄的美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