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 全國流感監測結果顯示,每年10月開始我國各地陸續進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節。同時,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蔓延,疫情輸入風險持續存在。為確保全國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流感醫療救治工作平穩有序,進一步提高流感規範化治療水平,11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
流感起病急,雖然大多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因出現肺炎等併發症或基礎疾病加重發展成重症病例,少數病例病情進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急性壞死性腦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併發症而死亡。重症流感主要發生在老年人、年幼兒童、肥胖者、孕產婦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也可發生在一般人群。
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
流感病毒主要通過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播,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物品也可通過上述途徑感染。在特定場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閉或通風不良的房間內,也可能通過氣溶膠的形式傳播,需警惕。
人群普遍易感。接種流感疫苗可有效預防相應亞型/系的流感病毒感染。
年齡小於5歲的兒童;年齡大於等於65歲的老年人;患有慢性呼吸性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等;肥胖者;妊娠及圍產期婦女等為高危人群。
新冠肺炎與流感不易區別
新冠肺炎輕型、普通型可表現為發熱、乾咳、咽痛等症狀,與流感不易區別;重型、危重型表現為重症肺炎、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礙,與重症、危重症流感臨床表現類似,應當結合流行病學史和病原學鑑別。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推薦60歲及以上老年人、6月齡至5歲兒童、孕婦、6月齡以下兒童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慢性病患者和醫務人員等重點人群,每年優先接種流感疫苗。
一般預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助洗手、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在流感流行季節儘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息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上臂或紙巾、毛巾等遭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儘量避免觸摸眼晴、鼻或口,出觀流感樣樣症狀應當注意休息及自我隔離,前往公共場所或就醫過程中需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