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匹茲堡大學的3名研究學者在其發表的研究論文中指出,電子菸危害遠小於捲菸,應將「電子菸可用性」作為一項菸草減害戰略。
「電子菸可用性」,是一項建議菸民改用電子菸的群體性幹預措施。
論文作者指出,「電子菸可用性」得到了公共衛生倫理和生物醫學倫理兩大倫理框架的支持。「電子菸可用性」能幫助菸民減少健康風險和危害,並讓菸民自己做出健康決定,符合尊重個人權利和自主權原則,促進了社會公平和正義。同時,用「電子菸可用性」實現公共衛生目標,比傳統的控煙做法,遇到的限制少。
近日,美國匹茲堡大學的3名研究學者在其發表的研究論文中指出,電子菸危害遠小於捲菸,應將「電子菸可用性」作為一項菸草減害戰略。
「電子菸可用性」,是一項建議菸民改用電子菸的群體性幹預措施。
論文作者指出,「電子菸可用性」得到了公共衛生倫理和生物醫學倫理兩大倫理框架的支持。「電子菸可用性」能幫助菸民減少健康風險和危害,並讓菸民自己做出健康決定,符合尊重個人權利和自主權原則,促進了社會公平和正義。同時,用「電子菸可用性」實現公共衛生目標,比傳統的控煙做法,遇到的限制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