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當網75億元賣身已塵埃落定,海航系天海投資為接盤者。
這個一度被稱作是 " 中國亞馬遜 " 的當當網終於還是走向了末路……
如果在幾年前,我問你,買書要去哪個網站?
你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說:噹噹啊!
那現在呢?
當當網是一個選擇,但卻不再是最唯一的選擇。
沒錯,圖書這個標籤,的確是當當網根深蒂固的一張牌。
曾經因為這張牌,它無限榮耀;但如今同樣是因為這張牌,它變得尷尬無奈。
與京東的「官渡之戰」
1999年,當當網上線。
不同於劉強東「六年住在農民搭的四處漏風的工棚裡」,李國慶和他的夫人俞渝住在亞運村的一個公寓,周末在永和豆漿約見投資人,投資人9點到,他們睡懶覺10點姍姍來遲。
李國慶那時人送外號李大嘴,其實主要還是噴劉強東和他的燒錢戰略。
世界上確實有無緣無故的恨,但李國慶對劉強東不是。
在2011年到2012年,那場註定被載入中國網際網路史冊的兩屆「噹噹京東價格戰「中,劉強東逼得李國慶陷入人民幣戰爭的汪洋大海。
「對一切價格戰的競爭者,我都會採取報復性還擊」。李大嘴一舉投下四千萬,狙擊京東在圖書市場的布局,又把火燒到京東賴以起家的3c領域。
這場被稱作網際網路版的「官渡之戰「,當時結果眾說紛紜,值得一提的是《創業家》雜誌執行主編申音評價:
「打到今天,勝負已分。劉強東有霸氣有膽略,經此一役,已可雄踞一方。除了淘寶,國內電商同業再無可以對撼京東者。至於噹噹,雖佔據天時地利,一手好牌卻出得毫無章法,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這是三國志裡對袁紹的評價! 」
在2011年年底的一天,當當網的一位高管說:「跟京東耗不起,我們認慫了!」
成也圖書,敗也圖書
一個眾所周知的段子是,上市的那天,李國慶問紐交所主席自己能不能敲兩下,對方說敲一下是開市,再敲一下就是閉市,引起混亂怎麼辦?
李國慶不緊不慢地解釋,我們的名字叫「當—當」嘛,應該敲兩下。
「從現在來看,當初上市是一個失誤。」
2016年,在當當網宣布私有化進程正式完結後,李國慶告訴媒體,噹噹用了六年,讓自己市值縮水四分之三還多。
李國慶認為上市後「各種盈利的要求」,束縛了噹噹施展的手腳。
有人說過,「李國慶和俞渝兩人就想做圖書,不知道怎麼做3C,也不知道該持多少股。」
事實上,在2014年,李國慶就「因佔股比例及交易價格等原因沒有談攏」拒絕了同屬BAT的百度。
噹噹不是沒有嘗試過轉型,上市後的五年裡,噹噹有整整三年花在轉型時尚電商上,為了提升時尚形象,李國慶在內部定下《當當網員工的二十二條時尚軍規》。
比如,同一身衣服不允許穿兩天,去補妝間的頻率必須高過洗手間等。還一度放出豪言,要在6000億元的服裝市場中拿下600億元。
但此時它的競爭對手不光是淘寶和京東了,唯品會、聚美優品、小紅書……後起之秀們開始攻城掠地,噹噹卻因為毛利率的問題犯慫。
「業務層面瞻前顧後,考慮的關鍵是能不能掙錢?幾個月內能掙錢?或者只給你一段時間,不掙錢就砍掉。」噹噹的一位中層總結公司抉擇的前提。
因此,當電商巨頭們紛紛燒錢圈地的時候,李國慶夫婦卻拼命躲著錢。上市後的當當網儘管已在拓寬業務板塊,但仍有近70%的營收來自於圖書和音像業務。
「夫妻店模式」
作為和太太一起的創業項目,李國慶對於這家企業傾注了太多感情,某種程度上有點偏離商業理性的感情。
所以當面對早期亞馬遜、百度、騰訊的收購,他都毅然決然的拒絕了,當然後來也後悔了。
在天海投資發布重組消息之前,李國慶發了一條朋友圈:"所謂的婚姻就是……有時候很愛他……有時候想一槍崩了他……大多時候是在買槍的路上遇到了他愛吃的菜……買了菜卻忘記了買槍……回家過幾天想想還得買槍…… 」
這種糾結體不止出現過一次,據「AI財經社」報導,為了做成一件事,李國慶會花上足夠多的時間說服俞渝,或者反之,如果兩人意見統一不了,就再推遲三個月。
在情感上,李國慶對劉強東是有優越感的,他曾告訴媒體:「劉強東就羨慕地老跟我說,你看看你老婆,紐約大學MBA,又是華爾街回來的,能幫你做事業。」「我每天回家不跟老婆聊一個小時,她就睡不著。」
夫妻之間需要的是感性,商業需要的理性。兩者交織在一起,對於公司決策的速度和準確性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李國慶是個有情懷的人,因為他始終執著於「圖書」這個門類,也始終執著於與夫人同進退。
但如果情懷和商業理性不能很好嫁接,那可能就是一種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