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感慨這不是一個文學的時代,總有人忙碌疲憊不知生活滋味卻以為這世間都是食色男女。然而無論外界多麼嘈雜彷徨,總有人做得到靜下來,慢下來,做好自己。寫作是一件長期並且需要耐心和閱歷的事情,八月長安寫青春,寫愛情,寫那些記憶裡的緩慢時光,知道八月長安的人大都知道八月長安的青春派言情小說,卻很少有人明白她散文裡藏有的才是青春最珍貴的珍珠。
八月長安原名劉婉薈,是2016年的哈爾濱文科狀元,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高考給了她一個比別人高的起點,她卻獨闢蹊徑選擇成為了作家。北京晚報評論八月長安時,說她文筆清新、爽朗又非常細膩,她在生活中大概也是這樣一個陽光溫和的模樣,所以她的小說和散文也有這樣的氣息。散文是生活經歷的一部分,許多記憶在時間的打磨下已經模糊了,能想起來的那部分的美好與否已經不是事件本身能決定的了,有太多東西是視角、眼光、心態、性格修飾過的了。
八月長安的散文中有一種寧靜,對往事的虔誠和對未來的期待。八月長安的散文集《時間的女兒》主要記錄了她上學時候的事情,從小時候的升學到大學的友誼和戀情,很虔誠很平靜。八月長安在《時間的女兒》簡介上也這樣寫道:誠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實的自我就像月光下的海。龐大,安靜,想證明給別人看的時候,卻只能拍出一團焦糊的黑暗。但我覺得這一定是有意義的,以我還不成熟的筆力去勾勒人生旅途未眠的花,他們成為過風景,也裝飾過我的夢。
八月長安已經三十一歲了,但是生活中的她和她散文中的感覺一樣,年輕、自由、無限生機。2018年4月3日八月長安轉發《橘生淮南》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的信息時附一句話:兩個陌生人墜入愛河,只有一個知道這並非巧合。2018年6月6日八月長安為高考的同學加油說:希望結果比你預想得更好一點,希望你是六月的風,穿過這窄窄的峽谷,天地開朗,暢快走四方。八月長安對生活的虔誠影響了她的散文風格,她的散文沒有很強的哲理性,只是輕輕淺淺的反應青春的模樣。
八月長安在散文集《時間的女兒》中提到了自己的成長之路,或許所有走得遠站得高的人都有一顆晶瑩剔透的水晶心,能面對生活撲面而來的璀璨也能承受人生不可或缺的挫敗。八月長安發過一條信息迎接2019年:我從來沒有這麼期待過新的開始。2018於我而言是倒黴加病痛的一年,它給了我很多挫敗、委屈與遺憾,我統統平靜地接受了,沒有跟任何人說。我二十歲的時候許願做一個自由自在的廢物,2018年竟然實現了,才明白當時不過是少年強說愁,我並不真的甘心做自由而無用的人。2019年快點來吧,我已經準備好了。重新開始需要鄭重的形式,所以我們才會慶祝節日。人生總有新氣象。新年快樂。能承受得住不好的才能配得上好的。所有人都覺得八月長安的一生和開了掛一樣,看看八月長安的散文集《時間的女兒》就會明白,有些人面對生活的態度就是一種成功。
喜歡八月長安的小說,更喜歡她的散文,相比較故事的美滿相信大多數的人願意看看青春該有的色彩。如八月長安自己發的話一般:人的命運比江河遼闊,我們都想奔赴對岸,好像那邊有更遠大的前程,但真正晃晃蕩蕩坐在輪渡的一路上,念著的其實只是最微小的心願,希望它即刻實現,或者明天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