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資本,但我是寫小說的」|專訪八月長安

2020-12-19 娛樂資本論

作者/思涵

在電影《最好的我們》首映禮上,導演、製片人、演員悉數到場,穿著T恤牛仔褲的八月長安是唯一一位沒有參與電影創作的出席嘉賓。

這已經不是八月長安第一次以小說作者的身份出席類似場合——就在去年,在網劇《暗戀橘生淮南》製作期間的校園推廣活動上,她和男女主演共同出席,現場的粉絲數量甚至不輸兩位主演,燈牌、手幅、長短鏡頭應有盡有;更早幾年,她也參加過網劇《最好的我們》的校園活動。

在正片未播時,八月長安往往成為改編影視劇唯一的「流量擔當」。顯然,購買八月長安的小說改編版權,收穫的不僅是一個經過市場驗證的故事,還有她作為人氣作者的個人影響力。

而IP影視化對作者來說,既是助推也是消耗。

《暗戀橘生淮南》至今開播15天,前12集播放量2.2億,與同系列IP劇《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相比表現平淡。

而在《暗戀橘生淮南》前期宣傳階段,官博每一條微博第一個@的人都是八月長安;甚至在一些營銷號的微博裡,八月長安被誤傳成是「親自選角」,播出後關於劇集的評價幾乎全部直接指向她本人,而不是導演、製片人、平臺方甚至演員。

《暗戀橘生淮南》的確是八月長安介入自己作品的影視化改編程度最深的一次——她帶領團隊承擔了編劇工作,後來還意外地擔任了補拍部分的導演。

這讓外界猜測,八月長安是否在有意識地深化自己與影視製作環節的聯繫、試圖轉型;但深入了解後,河豚影視檔案(id:htysda)發現這其實是一個被影視行業青睞、同時也被裹挾的故事。

成立編劇公司:作者與IP劇的互惠

儘管知道影視公司看中IP的影響力,但直到《最好的我們》開拍,八月長安才第一次體會到原著作者在劇集宣傳上的威力。

網劇拍攝期間,有一次八月長安和幾個主演聚餐,從他們那裡收到了一張剛拍好的劇照,什麼logo都還沒打。那時的她還不知道影視劇物料不能隨便洩露,隨手就發了微博,結果一下子被轉了幾千條。

看到傳播效果很好,後來片方乾脆把劇照都同步給八月長安。在網劇官博成立前,八月長安的個人微博幾乎成了《最好的我們》的宣傳主陣地。

在改編劇播出以前,用八月長安自己的話說,屬於「作者去奶影視作品」的階段;直到劇集直接面向C端市場,作者才開始從IP改編中獲利。

目前還沒有數據能夠證明,影視劇的影響力對八月長安原著的圖書銷量產生了可觀的作用。她能感受到的,主要是影視行業對她的信任和熱情上漲:她開始接到一些與劇本相關的工作,其他小說IP的影視改編資源也在變好。

這種體現在B端的影響力,作者往往會當作轉型成為製作人的敲門磚,享受資本和觀眾的雙重青睞;而八月長安的選擇相對保守,她把自己在B端的影響力與在C端的影響力做出切割,選擇成立編劇公司。

目前,八月長安的編劇團隊有8個人,他們之前的職業有小說作者、記者、遊戲策劃等等,大都是八月長安自己在微博上聯繫到的。《暗戀橘生淮南》是公司團隊創作的第一個劇本,但八月長安並不希望編劇們為自己打下手、專注改編自己的小說,公司主推的仍然是各個編劇提出的原創項目。

八月長安給公司起了一個有趣的名字,叫"懷才不遇"。「我自己實際上是因為在網上隨便瞎寫一寫,大家看到了覺得寫的不錯,於是慢慢發展到現在。」八月長安希望能用影視行業對自己的信任把這些原創編劇「帶」起來,而自己仍然把重心放在小說的創作上。

成為《暗戀橘生淮南》聯合導演:

只是「救場」

「以我的退縮和謙遜,絕對不可能走到補拍導演這一步。」如果沒有《暗戀橘生淮南》這個意外,八月長安應該會長久地安於以作者和編劇身份同影視行業交手。

2017年11月,當很多讀者興奮地傳遞著「二熊(八月長安暱稱)當導演啦」的喜悅時,八月長安卻正在經歷一場計劃之外的殘酷試煉。

作為網劇《暗戀橘生淮南》的主要編劇,劇本交稿是原本八月長安工作結束的那個時間節點。隨後,她的新書籤售行程與劇組拍攝時間重合,也無暇探班過問。直到9月,她和片方、平臺一起看到了劇集的粗剪版。

粗剪版的問題在於,劇本寫的很多場戲實際上沒有拍,導致情節缺少連貫性。當時,唯一的辦法是綜合考慮目前還可以用的景和演員,重新寫一版劇本把拍攝時缺失的情節想辦法連起來,「像是分子結構模型。」

從未涉足過影視劇拍攝的八月長安為了「救自己的孩子」,就這樣成為了補拍部分的導演。

補拍甚至比正式拍攝的難度更高:從夏天到冬天,很多外景的樣貌已經變化;群眾演員早就消失在人海,無法參與補拍;補拍部分還要和原片保持服裝、道具、燈光、化妝的一致以保證不穿幫……八月長安面臨的難關,比一個普通新人導演更為艱巨。

冬天的天光短,位於東部的青島日落更早,《暗戀橘生淮南》補拍時無時無刻不處於「搶天光」的焦灼中。

早上五點半開拍,晚上還要在內景折騰到深夜。一次半夜拍攝時,工作人員們趁演員補妝的空檔,紛紛癱倒在別墅的床上,開始抱怨這個劇組太坑太累。所有人都知道還開著的錄音杆就立在一旁,但他們已經不在意了。

已經一個月沒怎麼睡覺的八月長安坐在導演監視器前,耳機裡清楚地納入劇組人員毫不掩飾的不滿。對於一個習慣於獨立創作的作者來說,這是一種從未體驗過的煎熬。

影視製作是集體生產,但不可能每個環節的人都飽含創作作品的熱情。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太多妥協、權衡和取捨,比獨立寫作更加複雜。這次補拍經歷改變了八月長安——「我終於成為了一個只做好事不做好人的人。」

資深編劇方先生告訴河豚影視檔案(id:htysda),像《暗戀橘生淮南》這樣的情況,只要平臺還願意收這部片子,一般都不會再用拍攝手段去補救——畢竟,連續劇是to B端的生意。「從個人角度上我理解她(八月長安),她把網劇當成一個作品;但從產業角度上,我認為這是越權的。」

八月長安當然清楚,影視改編是獨立於原著小說以外的另一次創作,因此從未干涉過此前幾部影視劇的拍攝;她也了解影視製作的邏輯,並不是以作品質量為唯一準繩。只是這一次當編劇和原著作者的身份重疊時,佔上風的是保護故事本身的衝動。

《暗戀橘生淮南》的補拍是「作者」八月長安對影視製作最深的一次介入。在外界看來,這是一次野心勃勃的轉型;然而事實上,它可能恰恰映射出了八月長安與影視製作環節的「水土不服」。

謹慎介入影視

回歸作者身份

其實與大多數作者相比,八月長安與影視圈的天然距離並不遙遠。她畢業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商科思維讓她對資本抱有善意,也理解資本推動下不得不做出的內容取捨。

在影視市場最火熱的那段時間,她身邊也有一些同學投身進來。一群原本用高級審美品味來展現精英身份的人,忽然就開始吹捧一些他們以往絕對不會喜歡的東西。

「錢改變了一個人的審美。」八月長安認為,這是因為從業者需要釋放一種信號:我認同這些熱門作品並且能夠做出比它們更賺錢的東西。「但我不想釋放這種信號——我是寫小說的。」她強調,「我理解資本、我學商科,但我是寫小說的。」

作者是八月長安自認的第一身份,甚至可以為此拒絕更多的可能,這在IP改編熱潮中幾乎是一種逆潮流的選擇。她並沒有把這個選擇烘託得過於清高,只是覺得當對資本的體諒、對錢的把控與其創作的本職工作形成衝突時,「我不確定我能搞得定。」

與並不多麼豐厚的稿費和版稅相比,作者面臨的誘惑還有很多。而八月長安的微博從未接過任何產品推廣。

「作者是要說真話的,我們跟我們的作品連接很緊。當我們傻乎乎地去背書,透支的是讀者的信任,是你下一部作品的可能性。」八月長安相信,資本看中的是自己的影響力,當粉絲散去,資本也同樣會離開。

對於作者這個身份,八月長安格外愛惜羽毛。這一方面源於個人行事風格,另一方面可能與她的作品儲備並不多、仍將長期處於創作階段有關。

更早一批的網文作者往往在個人的創作高峰後才迎來了IP熱,因此他們的身份轉型與影視改編紅利的到來是同步進行的。例如匪我思存於2015年成立了自己的影視公司,而在此之前她已經有20多部出版作品,其中12部已經或正在進行影視改編。

但從2009年開始出版作品的八月長安,至今只有振華系列的三部小說出版。因此,儘管她也收到了影視行業對的正向反饋,但她還遠遠不到弱化作者身份、轉向其他領域的時刻。

事實上,時隔八年,八月長安已經重新開始在晉江文學網上連載小說了。計劃連載的作品有三本,分別是都市愛情題材的《狼狽為歡》、奇幻校園的《同桌的我》和《白鶴報仇》。

《同桌的我》是八月長安近年來最喜歡的一個作品,講的是30歲的張小漫穿越到高中,成為了17歲的王平平,和17歲的張小漫做同學。

這屬於八月長安擅長的青春校園題材,但和「振華三部曲」以當事人的視角講述青春完全不同,《同桌的我》是在用成年人的眼光回溯青春。

文中有一個細節是,語文老師叫王平平的名字,於是30歲的張小漫抬頭看向講臺。臺上的老師氣得要命,身後的同學就捅她後背提醒她站起來。

「成年人被喊的時候不會噌地一下起立,這種本能反應你早就沒有了,像這種細節我是很喜歡的。」如果說「振華三部曲」是帶了濾鏡的青春,那麼《同桌的我》就是摘掉了濾鏡,用真正成年人的眼光去回看青春時代裡沒那麼美好的真實角落。

八月長安對自己工作重心的選擇,涉及到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作品受到影視改編青睞的作者是不是必然要走近影視圈?在編劇方先生看來,這本就不該成為一種常態。「作者提供的價值和編劇、導演提供的價值是不同的,這是兩種語言。」

在付費閱讀始終式微的時代,影視行業給作者帶來了最多的回饋;但作者與影視圈之間始終存在著一定的安全距離。這個距離是由不同的創作邏輯和運作模式形成的。作者的最佳位置,或許仍然是立足小說領域打造出有影響力的IP,等待合適的人選來推動IP的影視化。

儘管人人都說IP熱減退,但相比市場風險更大、只能先看前幾集的原創劇本,影視行業對小說IP的偏愛仍然堅挺。

方先生提到,在早年間積累了大量讀者和知名度的頭部IP消耗殆盡後,現在開始流行一種「造IP」的做法,即購入版權的影視公司把無名網文的站內數據刷高,然後用注水的數據背書、獲得開啟項目的投資。

而對於像八月長安這樣已經有人氣積累的作者來說,她們創作的小說天然就是「真IP」。繼續以作者的身份輕車熟路地向影視行業輸送IP,比盲目湧入和轉型更有利於網文和影視兩個產業的健康發展。

相關焦點

  • 人們知道八月長安寫青春派小說,卻不知道她的散文裡有青春的珍珠
    寫作是一件長期並且需要耐心和閱歷的事情,八月長安寫青春,寫愛情,寫那些記憶裡的緩慢時光,知道八月長安的人大都知道八月長安的青春派言情小說,卻很少有人明白她散文裡藏有的才是青春最珍貴的珍珠。八月長安的散文集《時間的女兒》主要記錄了她上學時候的事情,從小時候的升學到大學的友誼和戀情,很虔誠很平靜。八月長安在《時間的女兒》簡介上也這樣寫道:誠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實的自我就像月光下的海。龐大,安靜,想證明給別人看的時候,卻只能拍出一團焦糊的黑暗。但我覺得這一定是有意義的,以我還不成熟的筆力去勾勒人生旅途未眠的花,他們成為過風景,也裝飾過我的夢。
  • 八月長安暢聊寫作情感「那些事兒」
    2009年,以「八月長安」為筆名出版了第一本長篇青春小說《你好,舊時光》的哈爾濱女孩劉婉薈,備受80、90後喜愛。2016年,由她同名小說改編的網劇《最好的我們》,更是掀起不小的話題狂潮。20日下午,這位青春文學的領軍人物,攜首部散文集《時間的女兒》回到家鄉,在中央書店進行了籤售。
  • 八月長安推新作《最好的我們》:青春值得反覆書寫
    她稱,這並非是自己對過去有著非常深的記憶,只是為寫小說重新進行了搜索。   談及書名,八月長安說她想表達這樣一種主旨——長大之後如何成為最好的我,如何去尋找最好的我們。她最愛的段落是多年以後男女主角的再次重逢:「與高中時代相比,耿耿更加勇敢、成熟,勇於面對自己的內心。高中時,耿耿常常需要餘淮幫忙,長大後,她擁有了為餘淮分擔壓力的勇氣和能力。」
  • 八月長安——用筆勾勒美好青春
    八月長安的原名叫劉婉薈,1987年8月12日出生於哈爾濱。2006年,她憑著文科661分的成績成為哈爾濱市高考狀元,進入國人心目中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成為光華管理學院的一名學子。讀她的書先於見她的照片。
  • 八月長安的振華三部曲,你們都看過哪一部,看到最後一部我懂得了
    《最好的我們》網絡劇《最好的我們》改編自八月長安的同名小說《最好的我們》,是由譚松韻、劉昊然、王櫟鑫、董晴、陳夢希等主演的校園青春劇。講述了由譚松韻飾演的學渣耿耿意外與劉昊然飾演學霸餘淮同桌,開啟了高中同桌三年的故事,他們經歷了成長、經歷了分離,最後再次重逢。
  • 八月長安《橘生淮南》:暗戀是一個人的兵荒馬亂
    ——八月長安《橘生淮南》暗戀,永遠是個令人心疼的話題,也是永遠不會過時的話題,因為它時刻都在發生在我們身邊。《橘生淮南》這是一個關於暗戀的故事。只是這場暗戀的時間太漫長,長到足以喚醒每個有過暗戀經歷的人的記憶。
  • 八月長安9本小說:耿耿餘淮餘周周林楊洛枳盛淮南,你喜歡哪本?
    今日安,推薦八月長安的9本小說,希望你也喜歡。八月長安是2006年哈爾濱市的文科高考狀元,以優異的成績被北京大學光華學院錄取,學習金融專業。大學畢業從事了3年金融行業,離職後全職進行文學創作。八月長安的小說,偏現實向的校園文學,文字清新,溫暖從容,不為虐而虐,不為傷而傷,能夠觸發內心。她的文字以現實生活為基底,總是可以把讀者輕易拉入她構建的世界,能夠勾起少男少女的憧憬,也能讓人在字裡行間發現動人的回憶。在人物刻畫上,主角的人設並不完美,她筆下的主角更富有人性,會逃避會自私會猜忌會遲疑,總體非常值得一看。
  • 八月長安的5本小說可封神,《最好的我們》上榜,受到北大稱讚!
    很高興和大家見面了,歡迎大家關注我的百家號,也很感謝各位讀者朋友能夠在忙裡偷閒的閱讀小編的文章,小編無勝感激,為了感謝各位網友的關注,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精彩的小說,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今天給大家推薦八月長安的5本小說可封神,《最好的我們》上榜,受到北大稱讚!
  • 身為普通人,她如何成為作家,成為八月長安
    那時候,她白天連軸轉,晚上寫小說,還沒有人能把「劉婉薈」這個名字和那些散落在晉江文學城上的、挖坑不填的筆名聯繫起來。那個月底,《你好,舊時光》登陸噹噹和卓越網絡書城,首印兩萬冊很快售罄。第二年再版,新添八萬字番外,分上下兩冊上市。之後,以「八月長安」為筆名,她接連出版了《暗戀·橘生淮南》與《最好的我們》,從公司辭職,自創工作室,以寫作為「天職」。
  • 八月長安《你好,舊時光》
    《你好,舊時光》改編自八月長安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幾個性格迥異 家庭背景有很大的差距的少年的青春故事。看完劇,仔細回味後,不得不佩服八月長安的細膩和睿智。林楊 餘周周 凌翔茜 蔣川大多數人的青春故事大都是平平淡淡的,沒有言情小說裡狗血的懷孕,墮胎。
  • ...語言小天才|八月長安|暗戀·橘生淮南|時間的女兒|日語|日本_娛樂
    在採訪中,八月長安也透露過:「這麼說可能有點欠扁,我的目標其實是省狀元,結果只考了個市狀元。」她說,自己學生時作文扣題好,但今天看來言之無物。「可怕的是現在很多讀者把我高中作文翻出來,拿著學寫文章,那真是相當強烈的羞恥感啊,我寫的那些比如不能讓英雄遇冷的題目,就是站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啊……後來我的一位外教分析過為什麼中國學生GRE作文難寫?他說你們文法華麗,卻迴避討論問題。應試教育極大地影響了我們,不只是在寫作上,現在為了顧場面,我也會選擇說廢話。
  • 八月長安再當編劇,影視化改編進行中
    ▲ 八月長安 出自@攝影師暴暴藍 八月長安為作家Pano的新書《殘像》作序:> 「我很喜歡Pano創造的『殘像』這個概念,不知是不是因為他是攝像師,很善於捕捉瞬間的光彩,相應也善於書寫人生斷章。
  • 作家八月長安15日將現身上海書展
    8月15日下午16:00—18:00,擁有超高人氣的青春小說作家八月長安將來到上海書展,在西陽光棚與前來讀者進行演講互動及籤售活動。據悉。本次籤售活動中,備受大眾關注的兩本新書分別為,「振華高中三部曲·三」的《最好的我們》,以及由白百何、張孝全、範瑋琪聯合主演的電影同名小說《被偷走的那五年》。新書《最好的我們》 保持了八月長安一貫清麗的文筆,將學生時代羞澀的愛情與發生在校園中的點滴趣事躍然紙上,這本書也是所有同桌好友在畢業季互相饋贈的懷念。
  • 高考狀元被北京大學錄取:因為八月長安,我堅定選了文科
    初三至今四年沒改的QQ個籤:學會找尋光明,我是我的觀音。 5·18成人禮結束後大家在清北班的黑板上塗鴉、寫祝福,我寫的其中一句是:我相信世界那麼大,我的野心再大,它也一定裝得下。 學生會生活部主辦的高考祝福活動,橫幅上小鳥替我寫了大大的:知名作家八月長安祝周君柔高考658!
  • 八月長安的代表作,你更喜歡哪一個?
    八月長安的代表作,你更喜歡哪一個?八月長安,畢業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中國青春小說作家。今天小編將大家走進她的作品中。《你好,舊時光》青春共鳴文本由八月長安著作,一部盛大的記憶共鳴曲,寫給每個女孩的「成長之書」,帶你重回「最美的時光」,網絡原名《瑪麗蘇病例報告》,2009年12月由新世界出版社初版。《被偷走的那五年》類別:愛情,情感《被偷走的那五年》是2013年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小說,作者是八月長安。
  • 美女作家八月長安,人生充滿爭議,既有緋聞又有黑料更有天賦
    說起諸多的青春文學小說,例如《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這些小說是極其經典的,隨後又被翻拍成青春劇,口碑和收視率簡直爆棚。那麼這麼精彩的小說,這麼精彩的劇本,究竟是由誰寫出來的呢?關於八月長安,你的了解有哪些呢?
  • 八月長安振華三部曲:關於暗戀,盛淮南愛洛枳,全世界都知道!
    八月長安振華三部曲:關於暗戀,盛淮南愛洛枳,全世界都知道!各位小夥伴小編又來給大家推薦精品小說咯!書荒的寶寶們有沒有心急呢?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八月長安振華三部曲。小編推薦必屬精品,好的小說總是讓人意猶未盡,保管你看了還想再看第二遍!《你好,舊時光》作者:八月長安作品簡介:在初中餘周周逐漸放開手腳如魚得水,並且和兒時最親密的小夥伴奔奔重逢。
  • 八月長安很精闢的青春名言,其中10個字,一針見血,寫得很透徹!
    那那說起青春,我們不妨看一看八月長安很精闢的青春名言,其中10個字,一針見血,寫得很透徹!文字如下:青春就是這樣,好得像是無論怎樣度過都會被浪費。 那麼,不如浪費在你身上。——八月長安《最好的我們》八月長安把青春得很一針見血,很透徹。特別是這十個字「那麼,不如浪費在你身上」,讓很多讀者讀完不禁感嘆:這是我聽過最好的情話!是啊,青春不管怎麼樣度過,都會一去不回,都會被浪費。也只有收穫了愛情的人,才不覺得是浪費。但多數人的青春,還是被浪費了。
  • 八月長安超好看的4部小說:《最好的我們》上榜,第3部是暗戀的故事
    八月長安超好看的4部小說:《最好的我們》上榜,第3部是暗戀的故事1.《最好的我們》(網絡原名《流水混帳 [1] 》)是八月長安的振華系列作品之一,於2013年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其以懷舊的筆觸講述了女主角耿耿和男主角餘淮同桌三年的故事,將懷舊記憶寫到了極致,是80後青春校園紀念書。你總是說青春從不曾走遠,而那時候的年華,就是我們最美好的記憶。
  • 漳州17歲高考文科狀元情定北大 緣起80後美女作家「八月長安」
    出自漳浦一中的陳雅芳選擇北京大學,源於喜歡80後美女作家「八月長安」,她還曾在高二的時候跑到廈門去參加「八月長安」的新書發布會並與其合影。  因為喜歡北大女生選擇北大,她還讀東野圭吾小說  對考上北大,陳雅芳用「念念不忘,終有迴響」來概括。她喜歡看《萌芽》雜誌,喜歡「八月長安」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