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熟的人,是人生三個層次的善良

2021-01-17 見習情騎士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並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後來雖然開竅了,但他仍然善良與赤誠,不斷尋找同類,最後變成最孤獨的一個。

這是莫言《晚熟的人》裡面的一段話,很多人以為這是一句話,其實這是三句話,折射的是善良的三個層次。

第一句:「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並且是被劣人催熟的」。沒有人是真正的傻子,哪怕傻如《士兵突擊》中的許木木許三多,也能修成一條團長都佩服的草原公路。本性善良的人並非愚笨,只是過多地將智慧消耗在才華上,而少了一些人情世故、名利的追求,所以直到有一些早早成熟,早早懂得專注於名利的劣人「冒犯或者刺激」到善良的人時,善良的人才會成熟。

第二句:「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並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後來雖然開竅了,但他仍然善良與赤誠,不斷尋找同類」。本性善良的人,他的善良是刻在骨子裡的,即使被傷害,依然不改善良的本心。莫言曾被故鄉的人嘲笑「相貌醜陋」,也因醜被欺負,但是直到如今,依然對故鄉抱以情愫,將故鄉當作自己創作的源泉。「大衣哥」成名九年,也被吸血了九年,可即使如此,在疫情嚴峻的今年春天,家門卻依然被鬧事的人踹開。事後直播回應稱:「門能修好,別嚇著人家」。

第三句則是完整的句子:「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並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後來雖然開竅了,但他仍然善良與赤誠,不斷尋找同類,最後變成最孤獨的一個」。千裡覓知音,若得見,則當為「高山流水、伯牙子期」,若不得,則孤僻終老。所以,很多才華橫溢的人,總給人一種孤僻的感覺。

這種孤僻,有些才子用行為習慣記錄,有些才子用日記記載,而作家,一般用書籍文章。

舞文弄墨的人最好懂,因為字裡行間藏著他的身影。

相關焦點

  • 莫言: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 好書推薦《晚熟的人》
    轉眼多年,老師出版了這本《晚熟的人》。故鄉人事,但面貌全新,篇幅緊湊,卻各有曲直,從《紅高粱》到《晚熟的人》,從歷史深處到當下現實,從開天闢地到氣象萬千,依然是讀者熟悉的那個莫言,帶給我們陌生全新的閱讀體驗。《晚熟的人》,其中有一句話特別感同身受。
  • 《晚熟的人》: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
    這時,喜子的妹妹歡子拿著衣服趕了過來,擋在喜子面前,有一團泥巴擊中了她的胸膛,她哭了,哭著喊:你們不要打了,他是個傻子!這是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的第一部作品《晚熟的人》中的一個故事,田逵因為年幼時欺負喜子和歡子兄妹,被父親砍了一隻手,他並沒有心存怨恨,多年以後,當歡子的哥哥和父親都不在時,他為了彌補心中的愧疚,依然擔起了照顧歡子母子的責任。
  • 莫言: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
    莫言在新書《晚熟的人》中說:「一個人,特別想成為一個什麼,但始終沒成為一個什麼,那麼這個什麼也就成了他一輩子都魂牽夢繞的什麼。」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當別人聰明伶俐、追求務實的時候,我們又呆又傻,追求理想和星空。
  • 莫言:晚熟的人,即使被催熟開竅,但仍善良與赤城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並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後來雖然開竅了。但他仍然善良與赤誠,不斷尋找同類,最後變成最孤獨的一個人。早熟即較早的被世俗化、功利化,從而失去自我,在做一件事之前會從利益、風險、能力、結果的角度去考慮應不應該做、值不值得做;而晚熟則體現為風淡雲輕、有條不紊地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對時間更加有耐力,把自我和他人區別開來,對一些為人處世、待人接物顯得有點木訥抑或比同齡人更晚體悟。
  •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早安晚安語錄,ID:zaowanyul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成為更好的人,即使是在那些糟糕又孤獨的日子裡。如果沒有溫暖的懷抱,記得多加衣裳。「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並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後來雖然開竅了,但他仍然善良與赤誠,不斷尋找同類,最後變成最孤獨的一個。」——莫言《晚熟的人》很多事情都不必追問,細節即是答案。一定會有場遇見,讓你原諒生活所有刁難。
  • 晚熟的人,都很好!
    這世界上,多得是大器晚成的人。人生有些人早熟,成功的比較早;而晚熟的人,總要等到下半場,才慢慢搞懂人生的軌跡,才能看清自己要走的路。沒關係,人這一輩子,哪怕前半生活得懵懵懂懂,後半生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晚熟的人,天性善良莫言說:「我不夠成熟,不夠圓滑,不夠老練。沒關係,我只不過是一個晚熟的人。」
  • 晚熟的人:心善的人都晚熟,後來開竅也是壞人催熟的
    前言前段時間,莫言先生的新書《晚熟的人》,特別的火,很多人都有同感,我記得書裡面,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後來雖然開竅了,也是被壞人催熟的,但是他們仍然善良赤誠,然後再不斷的,尋找自己的同類,最後卻成了最孤獨的一個。
  •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莫言《晚熟的人》
    —莫言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莫言的《晚熟的人》是莫言系諾貝爾文學獎之後首部小說集。故鄉人事,但面貌全新。篇幅緊湊,卻各有曲直。新浪讀書的評價是:《晚熟的人》中莫言根植鄉土,聆聽四面風雨;塑造典型,挪借八方音容。用12個故事講述獲諾獎後的裡裡外外。十二個故事有喜有悲,有荒誕有現實,從上個世紀到當下社會,從歷史深處步入現實百態,壁立千仞,氣象萬千。
  • 善良的三個層次——是非分明,是高階的善良
    對於「善良」,我的理解共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字面意思「善良」在《現代漢語詞典》裡解釋為「心地純潔,沒有惡意」,也指和善而不懷惡意的人,出自《禮記.學記》。我們從小被教育要善良,對人存有善意。更有甚者,甚至宣揚「以德報怨」,當別人打你左臉時,應該同時送上右臉,以便感化別人:我這麼善良,你有沒有自慚形穢,展開深刻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從此洗心革面做一個好人?相信周圍的人都一樣。我抱著這種相當變態的「善良」觀,竟然也順利度過人生的前二十年。
  • 莫言《晚熟的人》,裡面的一句話,說中多少「養家男人」的無奈!
    《晚熟的人》是我唯一讀過的莫言著作,我一讀就讀了三遍,很喜歡裡面的一句話,說中了多少「養家男人」的無奈!《晚熟的人》不是一篇長篇小說,而是由12個看似不相關的故事組成的短篇小說集合,書中莫言用第一人稱,將我們帶入了故事的場景,在故事中,看似荒誕卻又連接了現實,不僅是人生悲喜,更是時代的風雲變遷!《晚熟的人》我一讀就讀了三遍,尤其喜歡裡面的一句話,因為這句話說中了多少「養家男人」的無奈!
  • 你只是個晚熟的人
    (1)有的人,小時候膽小,後來膽越來越大;有的人,少時膽大,長大後膽越來越小;這就是早熟和晚熟的區別。當別人聰明伶俐時,我們又傻又呆;當別人心機用盡漸入頹境時,我們恰好靈魂開竅;我們晚熟的人,要用一年的時間幹出那些早熟者十年的業績;沒背景的孩子要給自己挖一條跟有背景的孩子一樣的河渠才能開始緩緩流入江海;這是莫言在最新著作《晚熟的人》中的金句。
  • 心理學:真正層次高的人,都有這三個特點,人生會順利
    據生活觀察,層次高的人,都有這三個特點,你有嗎?一,懂得照顧他人的情緒在我們的周圍,會跟很多人打交道,聰明的人我們見過很多,但是真正聰明又懂得照顧別人情緒的人卻很少。而一個層次高的人,大多會規避這點。心理學分析,他們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不該說,也懂得照顧別人的情緒,所以這種人往往有好的人際關係。同時,別人也會對他產生好感。二,內心善良,懂得去幫助他人層次高的人第二特點,是懂得去幫助他人,這種人的內心很善良。
  • 夜讀|晚熟的人,有多好?
    河馬夜讀誦讀經典 品閱人生朗讀者:尚 可當今的時代,到處都有速成的機會和浮躁不安的人群。早熟的人,往往能夠抓住機會實現躍遷;晚熟的人,卻總是被落在身後慢慢追趕。但是,晚熟的人未必不能成為贏家。0 1晚熟的人,感情最真前段時間,綜藝《明日之子4》收官之際,導師樸樹的一句話上了熱搜。他對臺上的年輕人說:「以後我不會當老師了,為人師表和冒充長輩實在太累了,因為我覺得我也是個孩子!」也許換個人來講,大家根本不會買帳,但樸樹確實有歲月帶不走的少年模樣。他說話直白,卻句句坦率,保持幾十年如一日的真性情。
  •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真正晚熟的人,更應當成熟
    大概我想,晚熟是一個正面的褒義的詞,代表了一種求新、求變、不願意過早的故步自封的這麼一種精神。」《晚熟的人》由12個故事組成,第二個故事便是《晚熟的人》,今天就從這個故事,來淺略地品讀一下莫言的這本新作。
  • 對莫言《晚熟的人》的一點兒感想
    莫言的新作《晚熟的人》已經讀了兩個星期了,聽說快的人5個小時就讀完了,自愧不如。建議大家讀這部書一讀再讀,讀一遍一個理解,讀一層一個意思,就像一顆老樹的年輪一樣,一圈一圈的向外擴展,欲想探個究竟,讀個明白,還真挺費勁的。「早熟」的人讀不懂「晚熟」的小說。
  • 莫言《晚熟的人》:早熟與晚熟之人的比較,究竟哪種人會更有成就
    莫言的新書《晚熟的人》是繼他在201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八年之後,所出的第一部中短篇小說集。莫言說,他是一個講故事的人,有的人是用嘴巴講,說出來給人聽,而莫言卻是用心講,用文字寫出來給讀者看。《晚熟的人》裡面匯集了12個中短篇故事,地點依舊是在他最熟悉的老家山東高密鄉。
  • 煙火漫捲中的精神守望與《晚熟的人》
    儘管很難把標題中的前三個字和後三個字截然分開,小說敘事過程中二者之間彼此的交互穿插,毫無疑問是一種客觀的事實,但相對來說,「一把刀」更多地對應著上半部,「千個字」更多地對應著下半部,這樣的一種判斷也不能說就完全沒有道理。事實上,王安憶在上半部裡所集中講述的,乃是男主人公從少年時代開始就不斷地四處漂泊的人生故事。
  • 善良過頭變軟弱:一個善良的人,要避免4個「人生陷阱」
    做個善良的人肯定沒錯。但人也不可過於善良,一味善良。善良過頭變軟弱,就不是好事。「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一個善良的人,要避免4個「陷阱」,別讓自己太吃虧。一是被人看輕善良的人,往往不惹事,不多事。這樣,一些喜歡搞事情的人就覺得善良的人可以不被重視,甚至無視善良的人的存在。被人忽略、被人看輕總不是好事。善良的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自己的聲音。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獨立的人格。
  • 潘凱雄丨拉開距離說「晚熟」 ——看莫言中短篇小說集《晚熟的人》
    《晚熟的人》上市不足三個月,銷量直逼60萬。僅此三點,絕對就足以稱其為當下中國文學圖書市場上的一個典型案例。 ——比如從話語流行角度。《晚熟的人》中的「晚熟」二字迅速成為一個可以從諸如人生、處世、反諷、自嘲……等各個角度進行解讀的社會流行語,一時間「晚熟」成為人們交流時的一種談資。
  • 《晚熟的人》出版兩個半月加印5次,莫言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莫言在今年8月份推出了自己的最新作品《晚熟的人》,這本書兩個半月加印了5次,發行總量超過50萬冊。得到市場認可的同時,中國文學界也給予了這本書高度的讚美,「2020年有了《晚熟的人》,就是中國小說創作的一個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