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結婚份子錢的那些事兒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遇到過一些尷尬
份子錢封多少 心意到就行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梁如雪 實習生 李豔
核心提示
每年10至11月,都是婚宴喜事的高峰期,不少市民發現,近段時間以來,這婚宴真的是一輪接著一輪,有的時候一周還要趕上兩三場。
伴隨著婚宴高峰期而來的,就是關於給份子錢的各種問題:與新人的關係並不密切,到底該不該隨份子錢?以前自己結婚時,新人隨的份子錢不多,那現在得隨多少才合適?……這一連串關乎人情世故、風俗禮儀的尷尬問題,相信每個人都曾遇到過——
1
尷尬
當年沒給自己隨份子錢的同學發來喜帖
「我的一個初中同學11月份要結婚了,這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可對我來說,卻總是有那麼點小尷尬。」老家在南寧市一個周邊縣份的楊女士告訴記者,她高中畢業後考上了南寧的一所高校,上學時和一位師兄戀愛,兩人一畢業就成立了家庭,當時只簡單地擺了個喜酒。
楊女士說,結婚的時候她也才20來歲,周邊的朋友和老家的同學大都還沒組建家庭。所以,她把喜帖發出以後,來喝喜酒的人並不太多。這位即將在這個月結婚的初中同學,以前跟楊女士關係挺不錯的,當時楊女士結婚的時候,她還在老家找工作,可喜帖發過去以後,楊女士沒有收到她隨的份子錢。由於當時一邊忙著操辦婚禮、一邊又忙著應付工作,楊女士慢慢地就把這事給忘了。
幾年後,楊女士有了孩子,工作也穩定了。一個偶然機會,得知這個同學調到了武鳴工作,還在那裡找了個對象。「慢慢地,我們恢復了聯繫,還找到了原來的一些同學,建了個群。」沒想到這個群建起來不久,這位同學就在群裡宣布自己要結婚了,還邀請大家都到武鳴參加她的婚禮。這一下,楊女士突然想起當年這位同學在自己結婚的時候,既沒有祝賀也沒有隨份子錢,這可讓她犯了難,這個婚宴,她到底該不該去?這份子錢是隨還是不隨呢?
【市民觀點】
網友「長風破浪」認為,如果心裡不情願,就不要勉強自己,可以說自己因為工作到不了,隨後再轉帳表示心意就行了。市民盧女士說,照這樣的情形,楊女士不隨份子錢也是理所當然的,不過基於同學之情,可以買一份禮物送給那位同學,這樣也不失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