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嬰幼兒溼疹引起的過敏原及表現

2020-12-23 寶寶知道

嬰幼兒溼疹以牛奶等食物過敏引起最為常見,然而,寶寶在某階段會對哪些食物過敏通常是不可預測的,食物過敏可以引起速髮型過敏反應(遇到過敏原30分鐘~2小時內發生過敏症狀),也可能引起遲髮型過敏反應(遇到過敏原12小時後發生過敏症狀)。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過敏反應的常見表現。

速髮型過敏反應表現:

揉眼睛(過敏性結膜炎);

打噴嚏、流鼻涕(過敏性鼻炎);

突然咳嗽、氣喘(過敏性哮喘)等

遲髮型過敏反應表現:

消化系統表現:腹痛、腹瀉、便秘、腹部脹氣、口腔潰瘍等;

呼吸系統表現: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鼻炎、鼻竇炎、打呼嚕等;

皮膚表現:溼疹、蕁麻疹、乾燥、過度角化、痤瘡等;

泌尿生殖系統表現:尿頻、尿急、陰道瘙癢等;

心血管系統表現:胸痛、血壓升高、心律不齊等;

神經系統表現:頭暈、偏頭痛、睡眠障礙等;

運動系統表現:關節疼痛等;

此外還可能有焦慮、憂鬱、多動、注意力渙散、暴躁易怒等症狀

寶寶發生過敏後,很多家長會帶寶寶到醫院做過敏原檢測,但是檢測結果常常會讓家長們感到更加困惑。其實,過敏原檢測只能大體給家長作為參考,因為:

1. 過敏原檢測只針對IgE介導的速髮型過敏反應,並不針對所有的過敏反應。

2. 過敏原檢測只能反映對已經接受過的食物是否存在過敏,無法預測對未接受過的食物是否存在過敏。

3. 過敏原檢測必須是IgE濃度在體內增高到一定程度才可被檢測得到。

所以,基於上述這些原因,1歲以內或過敏症狀發生較短(6個月內)的嬰幼兒,常常不能得到可靠的陽性結果。

診斷過敏並確定過敏原其實主要還是要通過觀察孩子的生活和飲食為依據。

如何確定過敏原?

以停止接觸或進食某種物品、食物作為迴避實驗,以再次接觸或進食某種物品、食物為激發實驗,如果迴避實驗中症狀有改善,激發實驗中症狀又出現,則可診斷為過敏,並確定過敏原。

文章摘自《蝦米媽咪育兒正典》

=====================

醫生介紹:

蝦米媽咪,本名餘高妍,兒科醫生,知名公益科普作者。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兒童保健碩士。先後學習工作於上海市環境與兒童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兒童醫院、上海市兒童保健所。蝦米媽咪是新浪微博上最受家長信賴的兒科醫生媽媽之一,長期熱心於公益科普,為寶寶代言心聲,為父母答疑解惑。著有《蝦米媽咪育兒正典》——4年科普力作,最適合中國人的育兒方法首次集結公開!

=====================

相關焦點

  • 臉上溼疹什麼引起的 不同溼疹的表現和區別
    臉上溼疹什麼引起的 不同溼疹的表現和區別 時間: 2019-04-25 11:09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溼疹這種皮膚問題非常普遍,基本上每個達人小孩都長過,多見於剛出生到3歲期間的嬰幼兒,而成人多見於臉上。
  • 益生菌與嬰幼兒溼疹
    溼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明顯滲出傾向的炎症性皮膚病,伴有明顯疹癢,易復發,是嬰幼兒期最常見的過敏性疾病之一,往往也是過敏進程的第一步。3.攝入食物性變應原:消化道攝人食物性過敏原,使體內發生Ⅰ型過敏反應。4.母體雌性激素影響:有些嬰兒,尤其在新生兒時期,由於母體雌性激素通過胎盤傳給胎兒,以致新生兒皮脂增多,易致脂溢性溼疹。5.菌群紊亂:腸道菌群紊亂在溼疹的發生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過敏原怎麼查,過敏原檢測有什麼項目
    說到過敏,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最常見的有溼疹、過敏性鼻炎、哮喘、過敏性結膜炎、食物過敏等,這些過敏性疾病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而在臨床實驗中,很多過敏患者發生過敏多與過敏原有關,只有找出真正的過敏原,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與過敏原接觸,從而導致過敏現象的發生。那麼怎麼查過敏原?過敏原檢測有什麼項目呢?
  • 嬰幼兒溼疹
    嬰幼兒溼疹是嬰幼兒的一種常見皮膚病,多見於面部、頸部及會陰部(尿布皮炎),是由於過敏體質引起,治療有效,容易反覆,對多種蛋白過敏。常應用水解蛋白奶粉替代普通奶粉。在嬰幼兒患病期間,如果是輕症,一般不用特殊治療,注意餵養即可,如局部症狀明顯,可加用中藥洗劑及外用抗過敏膏藥治療,必要時服用抗過敏藥物。另外還要改善腸滲漏的問題,腸滲漏是導致嬰幼兒溼疹的一個原因,中醫可用健脾去溼類中藥,西醫可應用益生菌,都有相應的改善作用。
  • 耳部溼疹,一般由過敏引起,治療過程中會出現丘疹、糜爛及結痂
    導語:耳朵出現溼疹,一般是由於塵蟎等因素導致的,經常發病於兒童的身上,本病的主要發病原因可能和它有關。此外,和我們的精神狀態,以及內分泌以及代謝障礙等也有關。先天過敏性體質為主要病因。耳溼疹也可由藥物或其它過敏性物質刺激耳道外部和周圍皮膚引起。水分,熱量,羊毛,化妝品,皮疹,耳環,魚蝦,牛奶等都是可是導致過敏的因子。外耳道長時的膿液刺激也能引起,一般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 嬰幼兒溼疹都是過敏導致的?闢謠:弄懂疾病原理才能找對好辦法
    嬰幼兒溼疹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疾病,多發生在嬰幼兒期。患兒多會伴有瘙癢,故很容易影響患兒睡眠,導致哭鬧情緒,嚴重影響患兒皮膚及身心健康。而家長對此也是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聯想起瘙癢等症狀,所以有不少家長認為這是皮膚過敏導致的,那嬰幼兒溼疹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又該如何正確的進行處理呢?
  • 關注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 雀巢健康科學倡議科學餵養
    雀巢健康科學有限公司總經理顧欣鑫女士表示:「今年是雀巢健康科學連續第三年聯合全國兒科過敏領域專家舉辦義診活動,我們希望藉此機會,向家長傳播兒童過敏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知識,引起家長對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的重視,幫助受到過敏疾病困擾的嬰幼兒得到科學餵養指導,較大程度地幫助他們恢復健康。」
  • 讓寶寶遠離溼疹的關鍵:規避過敏原
    專家表示,想要寶寶遠離溼疹,關鍵還是得找到過敏原因,進行有的放矢的治療。引起溼疹的病因包括內外兩個因素。1.內因:有過敏體質家族史(如父親、母親、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員有過溼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食物過敏和藥物過敏等)的寶寶容易發生溼疹。2.外因:寶寶皮膚角質層比較薄,毛細血管網豐富,對各種刺激因素非常敏感。
  • 溼疹止癢妙招,溼疹怎麼引起的?答案都在這!
    一般情況下,造成寶寶出現溼疹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引起寶寶溼疹的三大誘因  1. 先天過敏體質  孩子的溼疹怎麼引起的?或與遺傳有關。如果寶寶的爸媽有先天的過敏性疾病,如哮喘、過敏性鼻炎、溼疹等過敏性疾病的,寶寶患上溼疹的機率會提高。  2. 寶寶皮膚屏障功能發育尚不完善  溼疹怎麼引起的?
  • 溼疹久治不愈,過敏反應不斷發生,很可能是這種小蟲子在作祟!快看看
    皮膚點刺試驗:把塵蟎過敏原的提取液滴到前臂皮膚處,用點刺針輕輕刺破皮膚到不出血的程度,讓過敏原提取液慢慢滲入皮膚的真皮層,15~20 分鐘後觀察結果。如果出現明顯的水腫和風團,並超過陰性對照直徑 3mm 以上,就判定為陽性反應。 這種檢查方法的優點是便宜、快速,可能會有輕微的疼痛,大部分兒童或嬰幼兒都能夠耐受。
  • 嬰幼兒溼疹重在護理,你知道多少?
    患有溼疹的孩子起初皮膚發紅、出現皮疹、繼之皮膚發糙、脫屑,撫摩孩子的皮膚如同觸摸在砂紙上一樣。遇熱、遇溼都可使溼疹表現顯著。嬰兒溼疹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疾病,因其有病程較長、反覆發作的特點,使其治療成為臨床難題。
  • 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表現有3方面,該怎麼辦
    嬰幼兒的免疫系統處於發育階段,功能尚不完全,胃腸道也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發揮免疫屏障作用, 然而嬰幼兒胃腸道屏障發育不完善,牛乳蛋白這種大分子物質可通過嬰幼兒胃腸道屏障進入血液中,作為過敏原引發一系列
  • 嬰幼兒得了溼疹不能洗澡或不能使用沐浴露?
    卜璋於副主任醫師說,嬰幼兒溼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與變態反應有密切關係的皮膚病,好發於小嬰兒,部分老百姓俗稱「奶癬」,已成為大家口中最常見的疾病,多發生於生後1-6個月,1歲半以後大多逐漸好轉,部分患兒遷延至兒童、青少年、成人期,其中一部分發展為持續性的「特應性皮炎」。
  • 溼疹是怎麼引起的,嬰兒溼疹怎麼辦
    >溼疹是怎麼引起的,嬰兒溼疹怎麼辦2019-02-25 18:08:2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最近這幾年,有越來越多的寶寶降生到了家裡,但是幾乎都逃不過溼疹的魔咒,溼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炎症,在嬰幼兒時期高發,嚴重的時候會有明顯的紅腫。
  • 溼疹為何久治不愈?京兒膚樂霜解讀溼疹膏的秘密
    溼疹是一種很常見的、具有多形性及滲出性特徵的皮膚疾病。這個病真的讓人十分討厭了,患處會伴隨著難忍的瘙癢,不僅影響皮膚外貌,發展到慢性期時,還非常容易反覆,真是令人飽受折磨。  溼疹為何反覆?  溼疹一般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滲出傾向,慢性期則浸潤、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現為慢性溼疹。
  • 新生兒溼疹的過敏源怎麼確定?該怎麼辦?
    其實嬰兒溼疹是因為體外的一些過敏的諸多因素的誘發,以及寶寶自身發育的免疫系統不夠成熟而導致,不一定就是明確的某個過敏原所引起。即便做了過敏原的檢測,能夠查到,也可能完全查不到。
  • BB頻繁嘔吐長溼疹 警惕牛奶蛋白過敏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家長注意了!BB頻繁嘔吐長溼疹 警惕牛奶蛋白過敏 丁丁2個月大了,出生之後人工餵養得比較多。最近媽媽發現,餵完奶後,丁丁常會嘔奶。開始以為是餵得太飽了,減了一點量後,丁丁還是會嘔奶。醫生開始懷疑是胃食管返流,給予胃腸動力藥治療之後仍不見好轉。
  • 「奶粉過敏」有什麼症狀?如何快速識別?
    「奶粉過敏」會影響皮膚、呼吸道、消化道等系統,其中後者的症狀容易被忽視或誤判,例如喝了奶粉之後會起皮疹或者溼疹會聯想到過敏,但是吐奶、腹瀉、便秘等就很難想到是過敏/不耐受引起的。(圖片來源於網絡)溼疹是遲發性過敏反應,一般是接觸過敏原以後有一段時間才會發病,一般3天–1周,或是更長。
  • 嬰幼兒為什麼會有溼疹?溼疹的專業體系在這裡,拿走不謝
    過敏原四、嬰兒溼疹類型及症狀嬰兒溼疹按皮膚損害可分為三種類型:1、溢脂型溼疹乾燥型溼疹多見於6個月~1歲小兒,或在急性亞急性期以後。皮膚表現為丘疹、紅腫、硬性糠皮樣脫屑及鱗屑結痂,無滲出,常見於面部、軀幹及四肢伸側面。往往合併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
  • 嬰幼兒過敏你還不提前幹預?專家:過敏歷程一旦啟動,很難治癒
    過敏是什麼因素引起的?中國城市嬰幼兒過敏流行病學調查項目研究成果表明,嬰幼兒患過敏性疾病主要與以下三方面因素有關。相關建議: 當開始給寶寶引入固體輔食(斷奶)時,一次只添加一種可能誘發過敏的食物,這樣的話你可以清楚了解是哪種食物引起了過敏反應。常見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包括:牛奶,雞蛋,小麥,堅果,種子,魚類和貝類。不要嬰兒不滿6月齡時添加上述種類的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