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炎熱,很多的家長都會給孩子開空調避暑。可是關於空調的溫度一直都眾說紛紜。有的人說只要空調不低於26℃,那麼對於孩子來講,就是非常好的。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不少人都應該聽說過空調病,所謂空調病並不是實在命名的某一種疾病,而是因為人體長期處在空調房內,身體機能因為吹空調吹得過多而衰退。這就是所謂的空調病。如果空調吹不對,那麼孩子很有可能就會得上這種空調病。
夏天孩子究竟應該在多少度的空調下呢?26℃是否真的適宜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查閱了大量資料,而得出的結論卻有很多。
有的人表示人體是具有一定自我調節能力的。因此只要室內外的溫差保持在5到6℃之間,那麼人體就會較為舒適。而又因為夏天天氣普遍炎熱,所以室外的溫度基本上都在30℃以上。經過換算之後,我們可以發現,按照這個說法26℃的確非常適宜。
但是還有人表示,在夏天時人體最適宜的溫度應該在25℃到28℃之間。小孩子更是堅決不能低於24℃。室內外的溫差不能超過5℃,就算是在夜裡,室內也不能低於25℃。
在一本有關產婦和新生兒具體護理的書中提到,夏天的室內最適宜的溫度應當是23℃到28℃之間,溼度則應該保持在40%到60%的區間內。
而在另一本名為《蝦米媽咪育兒寶典》書中,溫度則是在25℃左右為宜,溼度處於55%到65%之間。
通過以上這些調查論據,我們可以發現,在生活當中並沒有一個準確的空調數值要求。家長對於室內的溫度和空調溫度不能墨守不變,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和孩子的狀況來調整。但是一定要切記一點,就是無論天氣有多麼熱,也不要把溫度調得太低。
空調溫度太低確實是會傷害孩子,對孩子的身體不好。
那麼在使用空調的過程當中,家長應該注意一些什麼呢?
一、每天的睡前都要定時
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如果開著空調入睡的話,那麼一定要記得給他定時。如果沒有給孩子的空調定時,那麼空調極有可能會工作一個晚上。電量事小,但是孩子很有可能會吹生病。在時間設定上,通常情況下都是2-4個小時。這樣既可以保證孩子能夠開著空調涼爽的入睡,也不至於整夜吹著空調。
二、在空調模式上應當選擇先製冷降溫之後再除溼
很多的家長都忽略了空調模式這一問題。其實在空調模式的選擇上應該是先製冷降溫,之後再開啟除溼模式。製冷降溫模式可以讓屋子快速涼快下來,而除溼模式則會讓屋子裡面的空氣變得更加舒適宜人。
如果一直開著製冷降溫模式的話,屋子會變得越來越冷,在這種環境下久居對孩子的身體也是不好的。
三、要避免孩子被空調直著吹
空調吹出來的是涼風和冷氣,如果直接對著孩子吹的話,孩子很有可能會著涼。免疫力不太好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會感冒了,而腸胃狀況差的一些孩子,則很有可能就會壞肚子。越是這樣直著吹孩子的腸胃和免疫力就會越差。
四、可以在屋裡面放一盆水
在空調房裡待過的人應該都知道,空調開久了,屋子的空氣會變得非常乾燥。如果在這種環境下待的時間太長,那麼很有可能就會患上呼吸道疾病。空氣過幹得氣管炎的風險也會大大提高。孩子還小,呼吸道非常的嬌弱,所以就更不能不管了。在屋子裡面放一盆水,可以讓屋子裡面的溼度適當的增加。
五、不要讓孩子一直待在空調房裡面
有一些家長覺得夏天室外實在是太熱了,就很少帶孩子出門。其實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孩子一直待在空調房裡面固然涼快,但是缺少了太陽的照耀,孩子也會變得不健康。太陽給予萬物能量,孩子應該走到戶外去。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吸取自然間精華與養分。
六、給孩子開空調的同時,也應該給孩子注意保暖
有不少的孩子在空調房裡面穿的衣服非常單薄。而空調房的溫度又很低,這樣讓孩子總是著涼。更有一些孩子在空調房裡面都不穿衣服,小肚子總是被空調的冷氣打著。
空調房裡面不像外面,涼快的同時也應該注意保暖。不然的話夏天更容易得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