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的下午,小小的咖啡館裡,Winter守在暖氣邊抖動著肌肉,取暖……
(一)
Candy捧著一大杯熱呼呼的奶茶走了過來:
『抖完之後,感覺暖和點沒有?』
『還在努力中,這次寒潮來得比較猛,暖氣都不夠力了』
『那你繼續,我還是覺得熱熱的奶茶更有效果』
『好吧,我也做一杯奶茶喝喝』
(二)
看著煮到沸騰的紅茶,Candy問:
『奶茶不是可以用綠茶做嗎?為啥你不試試綠茶呢?』
『呃,因為紅茶的屬性溫熱,天冷喝紅茶更暖啊』
『這麼說綠茶是比較高冷的唄?』
『確實可以這麼說,所以夏天喝綠茶,更有消暑的效果,冬天還是喝紅茶比較養生』
(三)
看著紅色的茶湯,Candy問:
『紅茶和綠茶泡出的茶水會有紅綠之分,是因為茶葉長成之後顏色本身不同嗎?還是說新葉是綠色的,老一點的葉子變紅了?』
『呃……摘下來的茶葉肯定都是綠色的,茶湯顏色不同是茶葉採摘之後,加工方式不同導致的』
『怎麼個不同?說來聽聽』
『話說,我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商朝,就有資料記載,茶葉被用作術士煉丹的材料。可能是因為茶葉富含的咖啡因能提神醒腦吧』
『這說得有點久遠啊,和茶葉加工方法有關係嗎?』
(四)
Winter先喝了一大口奶茶,才回答:
『別急,我主要是想說,經過三千多年的不斷研究、反覆試驗,到了今天,茶葉的加工方法已經相當成熟了』
『呃,兜了三千年,還沒說到重點』
『馬上、馬上就到重點,無論紅茶(Black Tea)和綠茶(Green Tea)都是採集自樹形灌木(tree-like shrub )的茶樹樹葉……』
『等一下,茶樹是灌木?不是高大的喬木?』
『沒錯,我們喝的茶葉都是採集自灌木或者小喬木。雖然自然生長的茶樹也可以達到10米高,但是為了採摘方便,茶園裡的茶樹一般都控制在1到2米左右』
『好吧,重點呢?』
(五)
又喝了一口奶茶,Winter不緊不慢說到:
『影響最終成品茶葉在衝泡之後呈現不同色澤的秘密就是加工過程不一樣:綠茶是在採摘後立即進行烘焙,通常是炒制或者蒸製,在高溫下綠色的茶葉會停止氧化過程,保持原有的綠色。因為沒有經歷發酵過程,所以綠茶按加工方式分類屬於「不發酵茶葉」』
『那麼說,紅茶是要發酵的?』
『對的,紅茶在製作過程中需要對茶葉進行完全的氧化或發酵。這一處理過程會不停的翻滾茶葉、或者將茶葉揉捻,使之與空氣充分接觸,完成發酵過程。這跟蘋果削皮後很快變成棕色的原理類似。最後會把發酵完成的茶葉進行烘乾。這時的茶葉也會由綠色變成黑色了』
『這也是紅茶的英文叫Black Tea的原因唄?』
『完全正確』
『好像我國還有黑茶吧?黑茶的英文名稱還叫Black Tea嗎?』
『確實有黑茶,經過後發酵的普洱就是黑茶,黑茶的英文名叫Dark Tea』
『嗯?黑暗茶葉?大家常說的黑暗料理不會是加了普洱的吧?』
『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