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考7分,爸爸放煙花慶祝!一流的父母,不讓孩子活在差評裡

2020-10-16 鑫妍的教育專欄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

別人誇你時,你臉上波瀾不驚,心裡誠惶誠恐,「沒有啦」、「還好啦」、「真的嗎?」「你也很棒啊」……

你需要用很久的時間,才可以學會在別人稱讚時,自然的說一句「謝謝」。


別人批評你時,你很容易把這種批評放大,覺得自己糟透了,或者好委屈。

如果是當眾批評你,你的情緒會更大。可能眼淚就巴拉巴拉往下掉。

你是那麼的臉皮薄,要面子,心態容易崩,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



大街上摔一跤,你不是檢查有沒有受傷,而是馬上想怎麼優雅的爬起來、然後迅速的消失。

做地鐵坐過站,要若無其事的裝作自己就要在這裡下車一樣。

不管是熱情推銷辦卡的tony小哥哥和美容院linda小姐姐,還是幾百年不聯繫的同學找你借錢,你都拒絕得那麼艱難。

你希望自己是受所有人喜歡的。



為什麼你會這樣?

在心理學上,這是典型的「自我價值感低」的行為表現。


為什麼自我價值感低?

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你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母的足夠肯定

所以我們成長為了今天的樣子。

而如果這樣的教育方式繼續下去,我們的孩子,可能也會重複我們的性格和人生。


研究表明,18歲之前,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父母的3000次肯定

(還有個說法是5000次,僅供參考)

可能有人說,這有何難?我一天可以說10次「寶貝你真棒!」

這是沒有用的,想像一下,要是有個人成天在你身邊說你真棒你可太棒了,你會不會覺得一臉懵逼,內心毫無波瀾,甚至還有一絲厭煩?



真正有用的肯定是高質量的。

高質量的肯定講究:有理有據,真誠合理

舉例說,如果孩子主動給了路邊的乞討者一元錢,你想誇他時,

別誇「你真棒」,而是「寶寶,媽媽看到你給了他一元錢,寶寶是不是覺得他很可憐,想幫助他?從這件事情上,媽媽看到了寶寶的愛心還有樂於分享的品質,媽媽為你感到驕傲。」



當然,在我們小的時候,別說高質量肯定了,就連「你真棒」這種敷衍式肯定,都聽不到幾回。

我們那個年代的父母,相信的是「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同時他們默認孩子一誇就會驕傲,所以不能誇,千萬不能誇。

那個年代的父母,還相信「父愛寡言」「沉默是金」。他們也許會在心裡為你感到驕傲,但當你抬著小臉眼巴巴的看著父母心裡希望聽到他們的一句表揚時,他們卻會說「這有什麼好誇的,這都是應該的」。


相反,得到誇獎很難,指責卻很簡單

「又粗心了」、「怎麼不認真檢查下」「你看人家膽子多大」「老師又表揚xxx了」。

每個人小時候,都在反覆的被比較和被打擊、被糾錯中度過。



當「自我價值感」低到極致會怎樣?

在我們的療愈課程裡,有過這樣一個案例。

案主小時候每天聽到爸爸不斷的指責,上學的時候指責他學業,工作了指責他事業,結婚了指責他家庭。總之在爸爸眼裡,他沒有一樣東西可以讓爸爸滿意。

一直到他四十多歲,好不容易過年回趟家,又是從進門開始,喋喋不休的指責。

他說,他一生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尋求爸爸的認可。因為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做事就會優柔寡斷。之前所有事業的選擇,都是聽從父親的安排。離婚也是因為父親對太太不滿意……



當然,這並不是讓我們去指責父母,「你看,都是因為小時候你不表揚我,我現在這麼不自信!」

別忘了,在父母還是小孩子的時候,那個50~70年代,他們能健康活下來已是幸運,他們比你更少的得到過表揚和肯定。

過去不能改變了,我們現在能做的是什麼?救救孩子



我也想起來一則看到的新聞:

11歲的兒子,考試經常考0分,後來有一次考了7分,爸爸為了激勵他,開車帶他買了1000多元的煙花,放煙花慶祝

機智的網友在評論裡說「要是我考7分,我爸可能把我綁在煙花上一起放了」。

而在記者聯繫到爸爸(宿遷姓周的先生)時,爸爸說,孩子現在考到57分了



也來看看更多的例子:

「語文考了0分,爸爸給了我兩毛錢說買東西吃吧,後來語文是考的最好的!學到最好的!」

「考9分,老爹差點沒把門給踹開,後來父女關係冷了一兩年。」

「作文被當範文讀,開心的回家和爸媽顯擺,一個表情都沒給我。後來老師再表揚我,我從來沒有多開心過。」



事實就是如此。

過多的指責批判否定,只會讓孩子身心越受影響。

批評要有,教育要有,但要有藝術。

檢驗的標準是:孩子在接受您的批評和教育後,是更努力積極,還是更自卑消極。


積極的肯定和正面管教,能讓孩子開朗向上。

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您不妨試試,表揚孩子的時候大方點,批評孩子的時候謹慎點,看看孩子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因為在每一份肯定裡,孩子感受到的,其實都是父母對他無條件的愛、接納、欣賞


只有如此,他才能在童年積累足夠的自信,成長為一個愛自己,接納自己,欣賞自己的人。

這也是我們所有父母,可以為孩子的一生送上的最好的禮物。


我是鑫妍,這是我從事家庭教育和心理治療的第五年。

我擅長從心理學的角度,幫助您解決的孩子的焦慮自卑抑鬱等心理問題,和厭學網癮遊戲叛逆等行為問題。

這裡有我的更多教育視頻,推薦所有有遠見的父母看看

孩子屢教不改,父母憋出內傷,不妨試試陶行知的「四塊糖」教育法

北大新生調查:30%厭學自殺抑鬱網癮,是什麼毀掉了我們的孩子?

相關焦點

  • 父親放煙花慶祝兒子考7分,稱以前都考0分,網友:以為是雅思
    近日,宿遷周先生為慶祝兒子考試得了7分,竟放一車煙花進行慶祝。據周先生介紹,兒子以前經常都考零分,這次竟然考了7分,實在不容易,有進步。於是就買了1000元煙花來慶祝,同時激勵孩子。周先生說兒子以前考試從來都不認真去做,但是現在特別認真,自己激勵自己,上次考試還考了57分。
  • 兒子100分考了7分,老爸放了1000元煙花慶祝!
    昨天傍晚,一段視頻上了微博熱搜:為慶祝兒子考了7分,江蘇宿遷周先生竟放了一車煙花慶祝。
  • 兒子,即使這次只考了7分,但老爸還是要恭喜你
    一江蘇宿遷的一位爸爸用小轎車拉了一車煙花爆竹在鎮上燃放,看熱鬧的人以為他們家發生了什麼喜事,可隨口一問卻都傻眼了,原來這位爸爸是為了「慶祝」自己11歲的兒子考試考了7分。這位爸爸說:「孩子以前都考0分,這次考7分了,得恭喜一下。
  • "復旦教授錢文忠兒子考20分也無所謂":父母,不要拿孩子當面子
    《你好爸爸》節目採訪時強調,父母千萬不要拿孩子作為自己的面子,那是一件非常荒誕的事情。確實,很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目的是光宗耀祖,這是&34;的想法,特別是相對於貧困的家庭,指望孩子出人頭地,帶著全家人走出生活困境,那是他們的夢想和願望。但是,錢教授認為,父母不該覺得孩子成績好,自己就驕傲;孩子成績差,自己就丟人。因為孩子不為家長而活。家長倒可以為孩子活一點,至少他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能夠接受兒子考20分的現實,且真的考過,他覺得那沒什麼,無所謂。
  • 英語考了96分還被責怪,孩子寫作文吐槽,媽媽看哭了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沈蒙和上個月,記者看過最歡樂的一則教育新聞,莫過於「兒子考7分,父親放一車煙花慶祝」——放煙花的爸爸是江蘇宿遷的周先生,因為孩子以前成績不好,經常考零分,得知孩子這次考了7分,想激勵下孩子,便買了1000多元的煙花,在安全地帶燃放。
  • 高考693分,查分瞬間爸爸比兒子還激動:孩子優秀最值得父母開心
    文/歆小迪看了個視頻,7月23日,湖南常德一家三口在一起查詢孩子高考成績,看到分數後,全家人高興大笑,爸爸比一旁的兒子還要激動。媽媽說,兒子考了693分,全家人對分數很滿意。649分,同事說起她女兒時,一臉滿足,那種喜悅和自豪之情溢於言表,我喜歡看父母這種感覺,我覺得那是她們最美最欣慰的樣子,由衷的為她們高興。
  • 陳冠希創意慶祝女兒周歲生日,蛋糕放煙花驚呆Alaia
    陳冠希和秦舒培雖然沒有領結婚證,但是兩人已經跟夫妻沒有什麼區別,有了女兒後,之前愛玩的陳冠希也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名寵愛女兒的好爸爸、疼愛孩子媽的好丈夫。只見兩人都穿著白色T恤衫,陳冠希胸前還印有女兒笑臉,布置了一片寫有「celebrate(慶祝)」的背景牆,並在正中央安置了一把嬰兒椅,只是Alaia坐在那裡有點蒙了:爸爸媽媽為什麼讓我一個人坐在這裡?
  • 兒子考98分媽媽抑鬱,真正有智慧的父母,從不怕孩子平凡
    兒子考98分媽媽抑鬱,真正有智慧的父母,從不怕孩子平凡期末考試早已結束,暑假來了並且孩子們的成績都已經出來了。如果作為家長,你的孩子一科考試成績是98分,你會覺得孩子考得怎麼樣?如果班上有一半同學這科考試都考了100分,但是你的孩子考了98分,你又會覺得孩子考得怎麼樣?
  • 總是被父母「差評」的孩子,長大後有多苦!
    為了不惹媽媽著急、生氣,她開始疏遠媽媽,不跟媽媽說話,也不願意跟其他人交往,經常一個人躲在房間裡跟玩具熊說話。如果父母一直否定孩子,給孩子差評,無限放大孩子的缺點,甚至把孩子的缺點、錯誤常常掛在嘴邊,久而久之,孩子會受到無法想像的心理傷害。
  • 做孩子喜歡的父母:即使孩子考了低分,也不要覺得孩子對不起自己
    那天,爸爸喝過酒,身體陷進沙發裡,對兒子說:「兒子,把你的考卷拿過來,讓爸爸看看!」兒子拿過試卷,爸爸看看到成績是個赫然的「65分。」怒火燃燒起來了。他用力拉過兒子,用食指點著兒子的腦門說:「你這個孩子,怎麼才考了這麼一點呀!」那語氣,就像無良小老闆在役使自己非法僱來的小工人。
  • 總是被父母「差評」的孩子,長大後有多苦
    媽媽這些情急之下無意的口頭禪,在孩子心中居然成了嚴厲的責罵。為了不惹媽媽著急、生氣,她開始疏遠媽媽,不跟媽媽說話,也不願意跟其他人交往,經常一個人躲在房間裡跟玩具熊說話。如果父母一直否定孩子,給孩子差評,無限放大孩子的缺點,甚至把孩子的缺點、錯誤常常掛在嘴邊,久而久之,孩子會受到無法想像的心理傷害。
  • 兒子期末考100分,爸爸看完卷子想打人,媽媽卻說道:我的好兒子
    兒子期末考100分,爸爸看完卷子想打人,媽媽:不愧是我的好兒子導語一提到帶孩子,大部分男士會非常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是妻子的任務。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孩子對男人的改變似乎並不大,對於很多爸爸們來說,孩子們的到來對他們的業餘生活幾乎沒有影響。
  • 一男生偽造清華通知書,實際只考了235分,父親:別叫我爸爸,以後你是我爸爸
    據悉,男孩名叫曹某,他是家裡最小的兒子,上面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都結婚了,他的父母通常忙於農活,都是他做飯做家務,因此,在父親眼中:兒子一直很乖。然而,曹某總騙父母說他成績很好,高考結束後,他向父母謊稱自己考了700多分,為了繼續騙下去,他花3000元偽造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 爸爸帶女兒等地鐵圖火遍全網:這才是最高級的教育
    小男孩的父母說之前孩子考試只有77分他們對孩子許諾只要孩子期末考試考得90分以上>就給他買一輛自行車小男孩每天都在家跟用功學習最後每科都考了90分以上老師還給他發了獎狀而父母也為孩子兌現了承諾。03江蘇宿遷一位11歲孩子考試得了7分爸爸不僅沒有打罵孩子還帶他放一車煙花慶祝!
  • 《太太推薦閱讀》「兒子,我要你考0分」,這位不尋常的爸爸,最後把娃送進了哈佛
    他有與一兒一女,兒子劉軒考入哈佛,現在是著名的心理學家、作家、演講家。女兒劉倚帆,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兒子,我要你考0分!」劉墉的一雙兒女都如此優秀,但是這份優秀並非是一直延續的。劉墉的兒子劉軒曾經說,自己小時候的成績非常不好,每一次都是考到「C」。而且自己的心思其實一直都不在學習上, 每天就愛做白日夢,希望自己成為麥可·舒馬克那樣的F1賽車手。
  • 父母的肯定,是孩子一生的底氣!別讓差評毀了孩子
    01多少孩子,活在父母的差評中幾米也曾在自己的漫畫中說的:「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綜藝節目《老師,請回答》中,有一個因為媽媽差評,而痛苦的小男孩。結果顯示:有5.85%的孩子曾經有過自殺的計劃;有34.39%的孩子曾有過「活著不如死了好」的想法。這背後的根源,就是來自於父母的差評,重點是大多數父母對此一無所知。有句話說:你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我們總以為罵幾句無所謂。甚至覺得,罵孩子是為了孩子好。
  • 佛系老爸走紅:不在「起跑線」上焦慮的家長,更能讓孩子贏在終點
    1暑假期間,一篇名為《我半年工資,養不起一個暑假裡的孩子》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一位孩子正在上小學的媽媽,短短2個月的暑假,就給孩子報了11個補習班和2個夏令營…共計花費5.7萬元。補習班開銷太大給家庭帶來了經濟壓力,一家人只好省吃儉用。有人提出質疑:給孩子報那麼多暑假班,自己卻過得緊巴巴,有這個必要嗎?
  • 大同小學舉行爸爸的期末考試 爸爸考孩子考卷平均66.8分
    前天,大同小學舉行了這樣一場爸爸的期末考試,50位該校三年級學生的爸爸參加了考試,結果,100分的考卷,爸爸們平均得分66.8分,勉強及格。  其實,這是一家網絡媒體最近推出的一檔名為《考不好,沒關係?》的綜藝節目。簡而言之,這一節目是讓父子互換身份,孩子帶著爸爸考試——父親答題,孩子觀戰。
  • 兒子不學習, 爸爸乾脆叫兒子考零分, 卻改變孩子一生!
    所以,我的成績很糟糕,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的成績變成了雷打不動的「C」,這讓教過我的所有老師都無計可施。劉墉終於忍不住找我談話了,在我12歲之後,他就跟我說,我可以直呼他的名字,當然我想叫他爸爸,他也很歡迎。鑑於他對我一直比較寬鬆,所以我多半時侯稱呼他為爸爸,偶爾覺得心情不好的時候,才會叫他劉墉。
  • 父母的差評,是給孩子最深的傷害。
    總是給孩子「差評」大多數的父母總是以打擊、批評和否定的方式教育孩子,卻沒有想過,這樣的行為給孩子帶來了致命的傷害。著名主持人董卿曾在訪談節目中說:「小時候,我爸爸對我非常非常嚴厲。每一次談到童年,就會淚流滿面地說:「小時候最害怕的就是吃飯,因為吃飯時,爸爸總會說你這個不對,那個不對。」她經常是邊吃邊哭。她一直在父親嚴厲的教育方式中成長,即使到現在成為了「央視一姐」,也無法扔掉身上自卑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