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爸爸喝過酒,身體陷進沙發裡,對兒子說:「兒子,把你的考卷拿過來,讓爸爸看看!」
兒子拿過試卷,爸爸看看到成績是個赫然的「65分。」
怒火燃燒起來了。他用力拉過兒子,用食指點著兒子的腦門說:「你這個孩子,怎麼才考了這麼一點呀!」
那語氣,就像無良小老闆在役使自己非法僱來的小工人。
我考了100分
兒子心裡有些不悅。
還嫌分數低!這是全班最高分呢!這次題目那麼難,能考這麼多分,很不容易了!
眼淚在兒子眼裡打晃晃,他心底有點恨自己這個爸爸!
他討厭爸爸那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也不問自己喜不喜歡,就為自己買回了鋼琴!
還到處炫耀,兒子5歲就給買了鋼琴,無奈這小子根本就不學!弄得自己那麼沒面子!
在別人眼裡好像自己就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人呀!
爸爸來勁了,「我每天辛辛苦苦不都是為了你嗎?你怎麼這麼不爭氣呀!你說說,我什麼時候12點之前進過家門?」
兒子生氣了,摔門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爸爸還在那裡生氣。也不知道這孩子怎麼了?學習成績下降!
認真答題
父母體諒他每天上學讀書很辛苦,周末推掉事情,想帶他去郊遊一天,去他最喜歡的湖邊,釣釣魚,誰知他連一聲謝謝都不說就一口拒絕了。
說什麼,有什麼好玩的,還不如讓我在家裡玩玩電腦、睡睡覺呢?
他小的時候,可是一天到晚吵著要父母帶他出去玩呢?現在怎麼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呢?
當孩子考了個低分的時候,家長勃然大怒,嚴厲斥責甚至打罵孩子,很霸權地要求孩子下次一定要考到多少分、提高到多少名次,都不是恰當做法。
這麼做,無異於讓每月賺2千元的人一下子賺到2萬,很顯然,這個夢想,實現起來很難。
我考得好嗎
家長向孩子提出過高的期望,除了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也容易把心理不成熟的孩子逼上絕路。
比如,篡改試卷上的分數、考試的時候抄襲、考不好不敢回家露宿街頭等。
一旦發生這樣的事,孩子的品質就可能出現問題,成為問題少年後更難教育了。
冬冬再偷了幾次東西後,被抓到了。
冬冬說,他的父母工作不錯,家庭條件很寬裕。偷竊不是因為缺錢花,而是覺得不偷就對不起父母。
我做得好嗎
初一的的時候,冬冬數學考了70分。爸爸媽媽覺得很沒面子,很嚴厲地教訓了他!
從那以後,冬冬便學會了以抄襲的方式獲得高分,不明原因的父母看到高分很高興。
直到老師把冬冬抄襲的情況告訴父母,他們才明白自己的孩子在做什麼!
那天,他們狠狠地打了冬冬。
冬冬心裡不痛快,他想不明白,自己在父母眼裡的地位,竟然是有分數決定的!
哪怕那些分數是偷來的他們也開心!他恨死自己的父母了!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結識了幾個不愛學習的孩子,便加入了這個偷盜群體。
家長異想天開地向孩子要高分,或者貶低分數低的孩子,會刺傷孩子的自尊心,會引發孩子以反常的行為來顯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反抗心理,惹出事端。
我不會做,困了
日本池田大作說:「即使是孩子,也有人格,也是一個獨立的人,這個前提必須明確。孩子絕不是父母的所用物,他的人格是構成社會的組成部分之一,人格必須用充沛的愛來培育。」
沒有天生成績差的孩子,如果孩子智力正常,成績特別差,一定能找到原因。
可能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不正確,懶惰,缺少學習的動力,等等。
耐心找原因,找到原因後,對症下藥,就能慢慢改變。
舉個例子。
晴晴上課不注意聽講,經常擺弄小物品,動物轉筆刀被老師沒收了。
我們一起努力
晴晴用零花錢又買了一把新的。拆包裝的時候,媽媽問:「買新轉筆刀了?」晴晴說:「哦!」媽媽見女兒不想繼續說,就沒再問。
數學摸底測試,晴晴考了75分,讓媽媽籤字的時候,神情蔫蔫的。媽媽仔細看過試卷,指著其中一道應用題說:「這道題,你不會做?」晴晴點點頭。媽媽翻開課本,找到了那道題。
「這是書上的例題?」晴晴自言自語。媽媽說:「如果你有完整的課堂筆記,那麼你的筆記本上也會有這道題!這道例題,老師應該作為主要內容講過!」晴晴翻出筆記本,找到了,當即無語。媽媽說:「上課沒有用心聽講,是嗎?」晴晴低頭。
媽媽接著說:「課堂是老師傳授知識的地方。如果不注意聽講,就聽不懂老師所講內容,把握不住當堂課所講重點,無法記出完整的筆記。怎麼能掌握所學知識呢?」
晴晴低聲說:「以後上課我再也不擺弄東西、東張西望了!」媽媽笑著點點頭!
再舉個例子。
孩子放學以後,喜歡打開電視看動畫片。
為了防止看久了影響學習,家長可以對孩子說:「看半個小時的動畫片就寫作業吧!媽媽去做飯!你寫完作業以後就吃飯!這樣多輕鬆啊!」
好難啊
如果兒子不同意,媽媽給可以告訴他:「學習是孩子的天職,比什麼都重要!完成學習任務後,再玩會更輕鬆!」
如果孩子嘴裡答應,不行動。
媽媽可以把孩子抱離電視,抱到書桌前,然後關掉電視。
以後呢,乾脆就拔掉電視電源,不寫完作業不準看電視!
小學階段,父母早點這麼做,孩子還聽話。如果等孩子大了,再這麼做,孩子定然反抗。
當孩子養成上課注意聽講、放學後按時寫作業的好習慣後,學習效果就會變好,學習成績就有所提升。
所以,當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家長不要威逼利誘地盲目給孩子要高分,而是找到導致孩子成績差的原因,科學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讓孩子積極主動地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