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窮,我覺得對不起孩子

2020-09-14 親子育兒說

再苦不能苦孩子!

孕育一個生命,就要為他負責,給他力所能及最好的一切。傾其所有,說得就是對孩子無私的付出吧!

讓孩子過得不好,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原罪?

沒有給你優渥的生活,我很抱歉


那些想為孩子傾其所有,卻無能無力的窮人,他們是怎麼想的?

泰國一部短片講述了三位窮人父母的故事:他們分別是曾坐過牢找不到工作的摩的司機、縫一顆紐扣只能賺1.5泰銖的女工和腿部有殘疾的收銀員。




人生疾苦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承受著生活摧殘,鉚勁全力活著……

孩子在貧窮中自卑、怯懦,窮人父母其實心知肚明,他們無法提供優渥的物質生活,只能儘快可能地將最好的給孩子,小心翼翼地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和體面。

能力就那麼多,哪怕是最好,也不過爾爾……

生活各有各的苦,他們卻有個共同點:覺得對不起孩子。

「我怕我的兒子覺得很丟臉。」

「我很對不起孩子,害他過得那麼辛苦。」

「想跟我女兒說聲抱歉,如果她出生在別人家,會生活的比較好。」

因為「對不起」,他們心懷愧疚。

「同學們都有」就像魔咒,窮人父母哪怕飯都吃不上,也要擠出錢來給孩子。因為他們不想孩子低人一等,這樣的滋味並不好受。

孩子的自卑被無限放大,窮人父母的心酸無人問津。

孩子,也嫌你窮



電視劇《少年派》中有一幕戳痛了無數父母的心。林妙妙因爸爸在殯儀館工作而覺得丟人,怒吼道:你知道他在外面幹的活有多瘮人?他掙得是死人的錢!你知道我同學都怎麼看我嗎!

戲劇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跟生活比狗血,電視劇還是輸了。

韓國一綜藝裡,主持人問孩子們一個問題:富有但忙碌的父母VS貧窮但顧家的父母,你會選誰?



這些孩子居然全部選擇有錢父母。不能說這些孩子「物質」,畢竟他們本身生活在物質裡。

他們本身是富人家庭或者有一定經濟水平的工薪階級,並沒有窮人父母。

如果是窮人父母被孩子如此嫌棄該是多難過啊!父母窮真的是令人丟臉嗎?

綜藝《少年說》中,一男孩當著全班的面說:「我的媽媽每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裡穿梭,她就是一名外賣配送員,但她也是我爸爸捧在手裡的小公主。」


他沒有嫌棄媽媽是配送員,也願意表達對媽媽的愛。

不點媽看過這樣一則視頻,有一位媽媽被女兒同學嫌棄:「你媽媽是掃垃圾的!」

女兒則霸氣回應:「我媽媽不掃,你們能有乾淨的路嗎?」


這位女兒沒有嫌棄媽媽掃地,還會維護媽媽的自尊。

窮不是影響孩子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韓國綜藝中選擇忙碌但有錢的父母的孩子們,他們既有物質基礎又有父母的愛和陪伴,自然不知道陪伴的價值。


窮,不是影響孩子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不讓孩子因為經濟自卑,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

01姿態平等

人生而平等,無論貧富貴賤。讓孩子明白這一點,需要家長以身作則,在面對孩子時就要將他當做獨立的個體去尊重,同時自己也不要因為自己的經濟自卑。窮有窮的過法,富有富的過法。

02和諧的家庭環境

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是孩子獲得幸福感的基礎。孩子對父母的情緒有非常敏銳的感知,父母如果因為錢而發生爭吵,孩子也容易因為錢而自卑。

03別對著孩子哭窮

為了孩子懂事節儉,而故意在孩子面前哭窮,這種匱乏感將伴隨孩子成長。面對孩子並不過分的物質請求時,能答應的情況儘可能答應,超出經濟實力的就明確告知家庭狀況即可。

04不要將改變經濟狀況的壓力傳遞給孩子

窮人父母最可怕的不是窮,而是窮人思維,他們總對孩子說:「你要努力、要懂事,這樣才能擺脫窮人身份,改變全家人的經濟狀況。」

將自己的經濟壓力傳遞給孩子,逼著孩子去拼搏,一旦他達不到預期,就會產生愧疚感。

相關焦點

  • 三年多來,今天我覺得特別對不起孩子
    一整天其實都挺高興的,晚上從姥姥家出來,遇見樓上的爺爺打著手電出門,兒子就想買一個一模一樣的紅色的手電,家裡有一隻黑色的金屬殼手電了,我就哄著他不想給買,後來想想不如去五金商店買點電線燈泡什麼的和孩子一起做一個,既能陪孩子玩兒會又能培養他的好奇心和動手能力,一路上孩子特別高興,先後去了五金店和超市,沒有適合小製作的燈泡,我打算從網上看看材料包,也和孩子說了,還好,沒怎麼哭鬧。
  • 對不起,因為我是廚師!
    ——對不起,我上班。我們出去唱K? ——對不起,我上班。明天我結婚,一定要來參加啊?——對不起,我上班。明天我離婚,你看著辦吧! ——對不起,我上班。作為一名廚師漸漸的,朋友們都不再聯繫我了,因為知道我沒空,我在上班。
  • 臥底偷拍「常熟童工」:他們打工不是因為窮,而是覺得讀書無用
    (不要說老闆暴利,在成本面前你我這種普通消費者都是受益人)招來的孩子和視頻裡拍攝的差不多,都是十幾歲的年齡、削瘦、眼神無光、穿著文明人無法忍受的服裝。這些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家裡窮。窮到什麼地步呢?曾經一個孩子跟我說,他拿到第一個月的工資時激動的哭了,因為長那麼大,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錢。
  • 教孩子說「對不起」有用嗎?怎麼讓孩子真正學習到對不起的含義?
    孩子每次犯錯,總是很快地笑嘻嘻說:「對不起」?或者是孩子每次犯錯,無論如何都不開口說:「對不起」?孩子問:媽咪,為什麼別人弄痛我了,他都不跟我說對不起呢?究竟該不該要求孩子學會說:對不起?要如何引導他們了解「對不起」三個字的真正意涵呢?
  • 心理學:哭窮真的是因為窮嗎,但是哭窮多了真的會窮
    要說現在社會中有幾個真正意義上的窮人,窮的吃不吃飯?少吧,那麼是什麼促使很多人哭窮呢,答案就是貧乏感。所以一定要分清窮和貧乏是兩碼事。貧乏是心理層面的,會導致一個人感覺不幸福、不滿足。貧乏不止是物質方面,更多的是精神和情緒上的一種緊張和焦慮。以至於讓很多人錯誤的認為自己好窮,好可憐。
  • 我是職場媽媽,我才不欠孩子什麼對不起
    前幾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名為《每一個職場媽媽,都欠孩子一句對不起》。文章頗為催淚,不少媽媽讀罷對我說:是這樣的,我覺得我欠孩子的太多了~   But, Way?   一篇很成功的讓你掏錢買買買的軟性廣告而已,卻變成了刀筆,批鬥了一大批職場媽媽……   難道所有的職場媽媽都要辭職回家帶娃才稱得上「對得起孩子」嗎?
  • 「媽媽,我不買」:窮養孩子要有度,別讓「假窮」變成「心窮」
    但是現在家長們貌似都把窮養演變成另一種方式:一直給孩子灌輸一種家裡很窮的狀態,對孩子哭窮,一味的拒絕孩子在物質上的需求。而且她的那個朋友還很樂意分享她的育兒觀念:「我從小就告訴我兒子申申要懂事,不給你買一定是有道理的,你要也沒用。我們所有的『窮養』其實都是為了你好。」
  • 憑什麼我要向孩子道歉?多少孩子,在等父母一句「對不起」
    我覺得很清爽,可是小毛寶當場就哭了,覺得好醜。最後沒辦法,老師反饋到我那裡,我只能又一次對小毛寶進行思想教育。這時候小毛寶崩潰了,大哭:都怪你,害我變得這麼醜,讓我被同學嘲笑。萬般無奈下,我只好道歉:對不起,媽媽沒有考慮你的感受,以後就聽你的啊!
  • 「孩子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丨中國式教育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孩子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這樣的想法是教育的失敗,對孩子不好,對父母也不好。關係疏遠父母會在兩種狀況下說出「孩子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這樣的話,第一種情況是孩子感受到了自卑,然後對父母發脾氣,父母於是說出了這樣的話。
  • 對不起,我只是個老師!
    作為老師,我對於這些華麗的讚美感到非常的惶恐,因為站得越高,摔得越慘。人們把老師們捧得高高的,容不得老師有一點不是,一旦老師的所作所為不符合人們對老師這個職業的期許,就會被拉下神壇,摔得粉身碎骨。對不起,我只是個老師不是無欲無求的聖人五一期間,四川巴中一名老師兼職送外賣受到極大爭議。目前,該老師已辭去外賣兼職,回到學校正常任教,因為有網友質疑,教師從事兼職是不務正業。
  • 孩子犯錯不能只說「對不起」
    >最近我的學生到學校去當實習老師,回來很感慨的分享,覺得現在的孩子很難教。孩子的父母看到了,立刻大聲訓斥孩子,要求孩子道歉,兩個孩子說了「對不起」,然後他們就回座位去了。我開始跟兒子一起蹲下來撿菜,邊撿邊抬頭看到那兩個孩子正在看我們,我問他們「你們要不要來幫忙?」兩個孩子愣了一下,較大的孩子回答「可是我們已經說過對不起了。」較小的孩子則轉過頭去看媽媽,他媽媽看了我們一眼,說「眞的很不好意思哦!」
  • 我讀陳情之四十二——對不起,謝謝你
    對不起——你明明丰神俊朗,卻穿著破衣爛衫;你明明錦心繡口,卻窮得連土豆也吃不上;你明明渾身都是傷,卻硬笑成最燦爛的模樣;你明明想念師姐想念藍湛,卻只能大醉一場……謝謝你,對不起——你留在這裡,無關愛情,只為恩義,不說委屈,不說苦痛,是我人生最難得最溫情最幸福的時光。
  • 一雙1299的童鞋引起家庭戰爭,媽媽:再窮不能窮孩子,我錯了嗎?
    這不禁讓人感嘆,是孩子太有錢還是父母太溺愛?昨天,鄰居家就因為一雙1299的童鞋,全家吵了起來。鄰居家全家一共有5口人,月收入僅僅只有8000元,房貸3000,車貸2000,剩下也就只有3000元作為一家5口人的生活費。
  • 對不起,我失約了,因為我真的很累了
    聽過見過說過了很多關於愛情的雞湯,我曾真的信誓旦旦的想過和你永遠的在一起,自此相依再不分離。我們知道我們的相遇太過不容易,所以如果真的錯過了你,那麼我會覺得異常的可惜。此刻,我還依然地愛著你,只是再不似往昔那般,想努力的向你靠近了。
  • 你會和孩子道歉嗎?「對不起」和「我愛你」一樣重要!
    晚上,我工作忙到10點才上床,而女兒因為在等我還沒有睡著。她摟著我的脖子,我們甜蜜的看著彼此的眼睛,這感覺可真好。我突然覺得很抱歉,於是對女兒說:「對不起,媽媽最近太忙了,好久都沒有陪伴你了,是媽媽做的不夠好。」沒想到聽到這裡,女兒突然轉過身去,輕輕的啜泣起來,我一摸她的臉,臉頰上全是淚水。這時我才感受到女兒的委屈和壓抑,以及她對媽媽愛和陪伴的渴望。
  • 不敢生二胎的我,僅僅是因為窮嗎?
    多個孩子多一個有個伴啊!……」我內心OS:一個孩子你說孤單,兩個孩子你也會說太吵。但問題是,你怎麼知道我家的一個孩子會孤單呢?我白天上班他上學,晚上全心全意地我陪著他,孩子孤不孤獨,不能用我們大人的肉眼去看。我個人認為,兩個孩子被父母偏心一方,還不如一個孩子自我獨處的孤單更孤獨。
  • 當孩子覺得家裡窮,父母的第一反應很重要,孩子長大了也不自卑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對於所有家庭而言,父母總想把最好的東西給孩子,可是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開始有了比較,身邊總有其他孩子物質生活比自己好得多,孩子逐漸對「窮」和「有錢」等敏感詞彙有了概念,有時候會偷偷問父母,媽媽,咱家是不是很窮?父母要如何回答他呢?
  • 雖然窮但是比誰都富有,因為我有一個好媽媽
    金老闆很尷尬,說強強:「你病好後到我辦公室工作。」強強說,不行,我沒那個福分,也沒那個能力。「我是公司的法人代表,你是我的兒子,十七年前拋棄你們母子倆,是我錯了,我對不起你,更對不起你媽。」強強說:「我沒有父親,父親早就死了。」
  • 給孩子買1299元的鞋,老公和我吵起來:不想窮孩子,我錯了嗎
    01.再窮不能窮孩子?正在刷網時,看到一位媽媽在線求助:我們夫妻倆一個月總收入8000,昨兒帶孩子出去買了一雙1299元的鞋子,回家後老公就和她吵了起來,因為他們每個月房貸3000,還有2000養車,還要養2位老人和孩子,一個月下來的生活費不到3000,還買這麼貴的鞋子。
  • 明道這樣一個長了有錢人臉的窮孩子
    明道哥哥林明弘因為負債千萬無力償還,勒死妻子孩子然後自殺。這條新聞讓人很震驚。熒幕上演慣了強勢霸總的明道,現實中還是無法撫平千瘡百孔的原生家庭。哥哥的死,不是明道的錯。他已經幫忙償還過好幾次債務,每個月也定時給家用,但是哥哥在賭博裡越陷越深,已經無法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