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貧窮和富有本身不是一種罪過,只不過是每個人佔據的社會資源不同,可怕的不是貧窮,而是沒有能力正確看待貧窮。
「孩子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這樣的想法是教育的失敗,對孩子不好,對父母也不好。
父母會在兩種狀況下說出「孩子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這樣的話,第一種情況是孩子感受到了自卑,然後對父母發脾氣,父母於是說出了這樣的話。
第二種情況是父母感受到了自卑,主動對孩子說出了這樣的話。
無論是第一種情況,還是第二種情況,都會造成父母和子女的關係的疏遠。
在第一種情況中,父母會因為孩子的話感到非常愧疚和自卑。
在想念孩子的時候,就會有所顧慮,不敢和孩子聯繫,並且父母再也沒有辦法成為孩子心目中的權威,去引領孩子成長。
在第二種情況中,往往會發生心理學中的投射反應。
孩子本身是沒有覺得父母給自己丟人的,但是聽到父母這麼說,孩子會認同父母的想法,轉而認為父母給自己丟人了。
總之,這樣的說法首先會造成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出現隔閡,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很容易發展成為白眼狼一樣的自私的人,只知道索取和抱怨,不懂得感恩。
感到自卑並不是最糟糕的結局,這樣的說法最大的局限是,它會讓一個人在乎別人的看法,這個人的自尊的高低將來自他人的評價——這是毀滅性的打擊。
因為這個孩子在和他的同齡人相處的過程中,他會非常地重視他的同齡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覺得自己的爸媽丟人,意味著覺得自己的出身低人一等。
那麼他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一定會流露出卑微的氣息,他的同齡人也會感覺到這一點,對他的評價也就不會很高。
一個將自己的自尊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上的人,面臨的危險是非常大的,只要別人對他的評價變低了,這個人的自尊也會跟著變低。
覺得丟人看起來只是一件小事情,實際上覺得丟人的人會在人際關係中失去自由,他的腦海裡全部都是別人會怎麼看待自己剛才的行為的想法。
父母給孩子說自己丟人反映了父母不善於教育孩子,沒有給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父母的錢是靠自己的努力掙來的,為什麼要覺得自己靠努力獲得的收入是丟人的呢?
更何況孩子靠的是自己的努力考的學校,為什麼又要去覺得自己不如別的孩子呢?
窮人的窮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真正可怕的是因為窮感到自卑。
感到丟人的人應該想一下又不是那些光鮮亮麗的人養活的自己,為什麼自己要覺得丟人一等呢?
在金錢觀上,雖然絕對值的增加會讓人感到開心,但是只要是憑藉自己的努力掙來的錢,無論多少,它都是非常寶貴的,不應該被輕視的。
經歷過青春期的人大多數都會有一個相同的感受,那就是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敏感的,這個階段的孩子非常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家境貧窮確實是會讓一個孩子產生自卑感的,但是我們不應該忽視了父母的作用,父母應該肩負起引導孩子正確看待不同家境的觀念。
很可惜的是,父母本身都沒有辦法克服自己的自卑感,又如何能夠教育好孩子呢?
當父母給孩子說這樣的話的時候,孩子是會產生愧疚感的,愧疚感不會帶來真正的成功,只會帶來無盡的壓力。
當愧疚感產生的時候,覺得自己不配的心理也會產生。
這個孩子在將來的人生道路上,每次到了快要成功的時候,他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意外的事情變得失敗。
他的父母會說「我給你丟人了」這樣的話,這說明了他的父母是喜歡給孩子營造愧疚感的,這個孩子是沒有辦法接受自己成功的,因為他的父母是失敗的。
如果他成功了,就意味著對於他的父母的背叛。
並且,這個孩子也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配不上成功,所以他自己也是沒有辦法接受自己真正的成功的,成功對於他來說是一種永遠需要追逐的夢想,但是他不可以得到這個夢想。
愧疚感是非常可怕的,一個人的愧疚感最嚴重的時候,這個人甚至會覺得自己不配活著。
父母說這樣的話還會讓孩子形成一個妄想,那就是只要自己的穿衣打扮和那些讓人羨慕的人一樣了,自己就不會感到丟人了,這樣會讓這個孩子對於自己消費能力以外的商品具有執念。
總之,父母如果對孩子說自己丟人,這是會培養出一個離不開他人的看法的人的。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