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丨中國式教育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2020-08-21 第一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貧窮和富有本身不是一種罪過,只不過是每個人佔據的社會資源不同,可怕的不是貧窮,而是沒有能力正確看待貧窮。

「孩子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這樣的想法是教育的失敗,對孩子不好,對父母也不好。

關係疏遠

父母會在兩種狀況下說出「孩子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這樣的話,第一種情況是孩子感受到了自卑,然後對父母發脾氣,父母於是說出了這樣的話。

第二種情況是父母感受到了自卑,主動對孩子說出了這樣的話。

無論是第一種情況,還是第二種情況,都會造成父母和子女的關係的疏遠。

在第一種情況中,父母會因為孩子的話感到非常愧疚和自卑。

在想念孩子的時候,就會有所顧慮,不敢和孩子聯繫,並且父母再也沒有辦法成為孩子心目中的權威,去引領孩子成長。

在第二種情況中,往往會發生心理學中的投射反應。

孩子本身是沒有覺得父母給自己丟人的,但是聽到父母這麼說,孩子會認同父母的想法,轉而認為父母給自己丟人了。

總之,這樣的說法首先會造成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出現隔閡,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很容易發展成為白眼狼一樣的自私的人,只知道索取和抱怨,不懂得感恩。

自尊水平低

感到自卑並不是最糟糕的結局,這樣的說法最大的局限是,它會讓一個人在乎別人的看法,這個人的自尊的高低將來自他人的評價——這是毀滅性的打擊。

因為這個孩子在和他的同齡人相處的過程中,他會非常地重視他的同齡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覺得自己的爸媽丟人,意味著覺得自己的出身低人一等。

那麼他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一定會流露出卑微的氣息,他的同齡人也會感覺到這一點,對他的評價也就不會很高。

一個將自己的自尊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上的人,面臨的危險是非常大的,只要別人對他的評價變低了,這個人的自尊也會跟著變低。

覺得丟人看起來只是一件小事情,實際上覺得丟人的人會在人際關係中失去自由,他的腦海裡全部都是別人會怎麼看待自己剛才的行為的想法。

父母給孩子說自己丟人反映了父母不善於教育孩子,沒有給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父母的錢是靠自己的努力掙來的,為什麼要覺得自己靠努力獲得的收入是丟人的呢?

更何況孩子靠的是自己的努力考的學校,為什麼又要去覺得自己不如別的孩子呢?

窮人的窮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真正可怕的是因為窮感到自卑。

感到丟人的人應該想一下又不是那些光鮮亮麗的人養活的自己,為什麼自己要覺得丟人一等呢?

在金錢觀上,雖然絕對值的增加會讓人感到開心,但是只要是憑藉自己的努力掙來的錢,無論多少,它都是非常寶貴的,不應該被輕視的。

愧疚感

經歷過青春期的人大多數都會有一個相同的感受,那就是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敏感的,這個階段的孩子非常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家境貧窮確實是會讓一個孩子產生自卑感的,但是我們不應該忽視了父母的作用,父母應該肩負起引導孩子正確看待不同家境的觀念。

很可惜的是,父母本身都沒有辦法克服自己的自卑感,又如何能夠教育好孩子呢?

當父母給孩子說這樣的話的時候,孩子是會產生愧疚感的,愧疚感不會帶來真正的成功,只會帶來無盡的壓力。

當愧疚感產生的時候,覺得自己不配的心理也會產生。

這個孩子在將來的人生道路上,每次到了快要成功的時候,他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意外的事情變得失敗。

他的父母會說「我給你丟人了」這樣的話,這說明了他的父母是喜歡給孩子營造愧疚感的,這個孩子是沒有辦法接受自己成功的,因為他的父母是失敗的。

如果他成功了,就意味著對於他的父母的背叛。

並且,這個孩子也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配不上成功,所以他自己也是沒有辦法接受自己真正的成功的,成功對於他來說是一種永遠需要追逐的夢想,但是他不可以得到這個夢想。

愧疚感是非常可怕的,一個人的愧疚感最嚴重的時候,這個人甚至會覺得自己不配活著。

父母說這樣的話還會讓孩子形成一個妄想,那就是只要自己的穿衣打扮和那些讓人羨慕的人一樣了,自己就不會感到丟人了,這樣會讓這個孩子對於自己消費能力以外的商品具有執念。

總之,父母如果對孩子說自己丟人,這是會培養出一個離不開他人的看法的人的。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相關焦點

  • 「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
    又到大學開學季,成千上萬的父母們不遠千裡、萬裡,不辭辛勞送孩子去上大學。送到學校還不行,還得送到宿舍,送到宿舍還不行,還得還行李收拾好,把床鋪鋪好……眾多送孩子讀大學的父母中,總有那麼一部分卑微的身影,因為自己能力(有限雖然他們已經竭盡所能把最好的都給了孩子),和其他孩子的父母相比較,總覺得對不起孩子,甚至覺得給孩子丟人了。「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多麼心酸又無奈!
  • 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大學新生報到,是父母問題還是孩子問題
    大學新生報到,真是家庭的一個百相的真實流露,在大學新生裡,有富裕家庭的孩子、也有中等條件的家庭,更有貧困家庭的孩子,當報到的這一天,來自天南海北的家長和孩子聚在一起的時候,每個人心裡是如何想的?會發生哪些微妙地變化,恐怕只有當事者最為清楚。
  • 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大學新生報到,撕開無數家庭的真面目
    不少家長已經開始為孩子準備大學的必需品,回憶幾年前小編帶入學校的一包包的行禮,其實都是父母重重的關懷和期待。一句」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讓我駐步。記得幾年前我作為迎新隊伍中的一員,在接待新生的時候,看到了一樣一幕。
  • 「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大學新生報到撕開無數家庭的真面目
    「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什麼叫丟人?沒做違法犯紀的事兒,沒做違背道德的事兒,就談不上丟人與不丟人。大學新生報到,開著豪車和扛著大包小包的父母們,根本沒什麼區別。父母再優秀,孩子們考入同一所學校,那就是平等。
  • 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大學新生報到這句話刺痛了多少人的心
    一年一度大學開學季,大學新生陸續報到,其中不少來自偏遠地區的孩子。他們第一次出遠門,在父輩陪同下,扛著行禮包,連夜坐火車來到仰慕已久的大學。踏入寬敞的校園大門,看到許多家長開著豪車,孩子穿著名牌衣服,瀟灑地拉著拉杆箱。
  • 「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新生報到,撕開無數家庭的真面目
    不少家長已經開始為孩子準備上大學的必需品,回憶當年入大學的一擔擔行李,其實都是父母重重的關懷和期待。一句「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讓我駐足。但女兒一次一次地甩開了她的手,並大聲回應:出門前就跟你說了,你只要跟著我就行,別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似得,太丟人了。而母親只是反覆地說著:對不起,是媽媽給你丟人了。
  • 「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新生報到,撕開無數家庭真面目?
    「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這與其說是一道【農村大學生「身份認同」】的問題,不如說是一道有關於【如何正視「階層固化」】的問題。其中,最糟糕的孩子當屬萬斯的母親。,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他們的人生任務已經基本完成了,剩下的要靠你去拼、去爭取,要珍惜當下,個人出路和家庭榮辱繫於一身,這是一個成年人應有的責任感。
  • 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
    有人說:「怎麼不能嫌棄父母,天天攀比孩子,總會有攀比父母的一天!」這不是父母的問題,更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社會差距帶來的,有自卑,也有不自信。當然父母表達的方式不同,內心都是相似的。懂事的孩子也會通過學習期間的不斷努力縮小這個差距。
  • 「爸媽,別送我了,丟人」,孩子一句話,揭穿了多少家庭的真面目
    碰巧,這兩天在網絡上看到一個類似的帖子:「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大學新生報到,撕開無數家庭的真面目,是父母的問題還是孩子的問題?在「懂事」的父母說出「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之前,勢必有讓人傷心的孩子,首先指出父母給自己「丟人」的事實。如果沒有開始的「爸、媽,別送我了,怪丟人的」,也就不會有父母的後半句。
  • 「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如何看待大學新生報到中的怪現象?
    近年來,孩子嫌父母不撐面子的現象已經非常少了,但並沒有消除。在十幾二十年前,這種讓人難堪的現象還是不少的,主要出現在農村孩子中,多發生在家長參加學校活動之際。比如說,家長從地裡直接去見老師,或者家長灰頭土臉突然出現在同學面前,又或是家長送孩子去上大學等等。
  • 「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大學新生報到,無數父母心酸
    可是父親的工作被同學嘲笑了,林妙妙回到家裡指著父親的鼻子咬牙切齒:「你知道你的工作有多瘮人嗎?你掙的是死人的錢!你知道同學們是怎麼看我的嗎?你讓我在同學面前蒙羞,讓我抬不起頭!」林妙妙理直氣壯地數落父親的職業讓她覺得丟人,她說到甚至想到父親的職業的時候,沒有絲毫的尊敬和驕傲,反而覺得是自己自卑的來源,她心裡充滿了嫌棄和厭惡。電視劇中,林妙妙被母親的一個耳光打醒,可是現實生活中像林妙妙一樣的孩子們,又該如何理解父母的心酸呢?
  • 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大學報到,揭開多少新生家庭的真實狀況
    「孩子,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一句心酸的話馬上就要到9月份的開學季節了,學生們都紛紛的來到學校了。開學季真是令人大開眼界的時候。不管什麼樣家庭都會有,有錢的家庭,沒有錢的家庭,都會聚集在大學的校園中。
  • 「孩子,爸媽給你丟人了」,大學新生報到,撕開無數家庭的真面目
    所以你看家庭條件也決定了孩子的學歷教育,所以當一個大學新生報到的時候,看著一些父母把所有行李扛在自己的肩上,汗流浹背,而孩子卻兩手空空。大學是一個小社會,孩子也越來越在乎自己的面子,其實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有些人出生在富裕家庭,有些人出生在普通家庭,這些都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 中國式父母的道歉:比「我愛你」更難說出口的是「對不起」
    難道一句「對不起」,真的比「我愛你」還要難說嗎?好像,的確如此。生活裡,家長常常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即便明知道傷害到了孩子,也不會去好好道歉。中國式的父母,在道歉這個方面,一句「對不起」,比「我愛你」還更加難說出口。
  • 「爸媽給你丟人了」,大學新生報到,孩子嫌棄父母,該如何反思
    的確,家是孩子成長的園地,父母用愛心和耐心,將嗷嗷待哺的嬰孩撫育長大,又引導孩子學習知識、明白道理。孩子長大成人後,無論走到哪裡,取得了怎樣的成績,都應當銘記父母養育、教育自己的恩情,不能因為家庭條件不夠好,父母身份不夠顯赫,就嫌棄自己的家、看不起自己的父母。
  • 中國式父母的另類道歉:想說「對不起」不容易!
    最近在網上看到「中國式道歉」這個話題,先發幾條對話讓大家感受一下:1.我媽從不會跟我說對不起,她給我道歉的方式,就是喊一句「吃飯了」,要不然就是說「洗個手過來吃飯吧」。…… 甚至就「道歉」,大多數父母即使知道自己做錯了,有時候也很難張嘴去說一句「對不起」。在網上曾有個調查——「你的父母會向孩子道歉嗎?」80%的人都表示「絕對不會向孩子道歉」。今天跟大家聊聊,關於咱父母的「花式道歉」。
  • 別強迫你的孩子說「對不起」,孩子犯錯後,爸媽先要做這5件事
    當孩子之間發生哭鬧爭執,猶如「法官」的爸媽出現了,你的裁斷或許是說「某某小孩,是你做錯了,你不該……快說對不起!」這種場景很熟悉對嗎?然而我想80%的爸媽並未真的教會孩子學會「真誠」的道歉,你強迫孩子說的那些「對不起」,往往是不走心的。雖然緩解了當下的矛盾,但是孩子並未真的從你身上或者從事件當中,學到他該學到的一樣東西——「真誠」的道歉。
  • 「對不起,爸媽給你丟臉了」,新生開學,暴露了許多家庭的真面目
    每年新生開學,家長都會送自己的孩子去學校報到,但是父母的出現也暴露了很多家庭的實際情況。你幹嘛離我這麼近?」臉上還能看出有那麼一絲絲嫌惡。這位長輩臉上的表情有點掛不住,還有點不知所措,慌張的停下腳步不敢再往前走了,嘴裡說著「對不起了,爸爸給你丟人了!」
  • 看肖戰採訪:正能量的中國式教育,從教會孩子好好說話開始
    看了我之前文章的應該知道我持續從這件事情裡面分析了不少中國青少年教育存在的現象和問題,初衷是我希望進行自己對孩子的網際網路行為意識教育的反思,所以之前的文章一直帶著批判的濾鏡看待中國式教育和中國式父母。但是昨天看完xz的採訪,我突然意識到,這種批判式的濾鏡是對中國式教育的誤讀,xz父母就是普通的中國式父母,他們能夠教育出面對逆境仍心存大愛的中國式好青年,就說明中國式教育本身是一個不帶主觀色彩的東西,是我們每個父母的教育理念和做法了決定了它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今天我就來研究下的xz父母的正能量中國式教育。
  • 「我媽從不會跟我說對不起」:不會道歉的中國式父母,做錯了什麼
    爸媽不會直接向我道歉,而是採用另一種方式補償我,有時候是多給零花錢,有時候是買衣服,有時候是買好吃的。看起來,父母和孩子之間鬧矛盾後,永遠不會有直截了當的一句「對不起」。01逃避錯誤的家長,是傷害孩子的源頭知乎有人提問,「父母對你傷害最大的一件事情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