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續,準大學生就要進入到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啦。不少家長已經開始為孩子準備上大學的必需品,回憶當年入大學的一擔擔行李,其實都是父母重重的關懷和期待。
一句「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讓我駐足。
記得當年我作為迎新隊伍中的一員,在接待新生時,看到了這樣的一幕。
校園門口,一個女孩兒氣衝衝地走在前面,後面的母親提著大大的行李袋,明顯腳步有些跟不上,卻還是小跑著試圖幫女兒拿她手裡僅有的行李箱。
但女兒一次一次地甩開了她的手,並大聲回應:出門前就跟你說了,你只要跟著我就行,別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似得,太丟人了。而母親只是反覆地說著:對不起,是媽媽給你丟人了。
每年的新生報到季,校園裡隨處可見拖著大包小裹的三口之家,你們是否發現了他們很多共同特點呢?
事例一
圖片中的這位父親手裡捧著重重的行李,火熱的太陽曬得他黑黝黝的皮膚汗珠直流,他騰不出手擦汗,而旁邊的女兒只背了一個書包和一個斜跨裝飾包,兩手空空卻沒有給父親擦汗的準備。
多希望這時能走過去一個人說:叔叔,我幫你一起抬吧。
事例二
圖片中的這位母親直接把嶄新的行李箱扛在了肩上,重重的行李箱和她瘦小的身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後面追上來的女兒不停地勸她放下來用軲轆拉著走,但仿佛母親更害怕弄髒弄壞新買的行李箱,當女兒又一次提出要幫她一起抬時,她卻說:你別碰,別弄髒了你的衣服。
事例三
圖片中的這位父親可能是早上出門太早,穿的衣服有些厚重,背著重重的行李更顯著吃力,但絲毫不影響他送女兒上學的好心情。
在他心中,大學是女兒的夢想,也是他的夢想。而旁邊的女兒手裡只拿了些輕輕的小包,父親愛女兒的心顯而易見,但總覺得這是溺愛。
事例四
這是一張拍攝於新生接待站的照片,父親扛著重重的行李袋,母親提著千裡迢迢帶過來的特產,而兒子手中只有個帶軲轆的行李箱。
我似乎能看出來父親母親因舟車勞頓而疲憊的眼神。或許他們的兒子想拿些重的行李,但都被父母拒絕了,或許他們的兒子覺得父母拿重的是情理之中。
被撕開的這些家庭面具下,錯在誰?
觀點一:錯在父母
有網友說,錯在於父母的溺愛,孩子已習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只有真正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後,才知道心疼人。
觀點二:錯在孩子
這位網友則覺得,就算父母過度溺愛,孩子一直以來接受的教育也不允許他們看著父母受累。
曾看過一個僅有10歲的小男孩兒在學校義正言辭地對同學們說:我的媽媽是一位快遞員,她每天早出晚歸,穿著普通、長相普通、文化也不高,但她是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賺錢,是我和爸爸手心裡的寶兒。
其實,一個家庭的錯誤,父母和孩子都是有責任的,讓我們向這位10歲的小男孩兒學習吧。
來源:教師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