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孩子嫌父母不撐面子的現象已經非常少了,但並沒有消除。
在十幾二十年前,這種讓人難堪的現象還是不少的,主要出現在農村孩子中,多發生在家長參加學校活動之際。
比如說,家長從地裡直接去見老師,或者家長灰頭土臉突然出現在同學面前,又或是家長送孩子去上大學等等。
在這些場合中,有極少數孩子會表現得極不自然,對父母不理不睬,有的甚至都不叫一聲,將父母說成是親戚。
在活動結束後,等待父母的將是一通埋怨與斥責,覺得父母沒有給自己撐面子,讓自己在同學或老師跟前丟臉。
這種情況在以前的農村確實是有的,但大多都是在初中時期,等到高中畢業上大學,這種情況就會發展成個例。
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家庭缺乏對孩子的引導,二是這類孩子都有一種虛偽及愛慕虛榮或喜與人攀比的心態。
絕大多數情況下,父母都是最大受害者,他們也想給孩子撐場面,無奈家中情況就是這樣,可能學費都是借的。
說實話,這種事情的發生,與父母的關係真的不大。有些家庭確實很貧困,但即將步入大學校門的孩子並不管。
在連學費都沒著落的情況下,還以考上大學為由,要求父母給自己換裝備,必須穿著一身名牌才能去學校報到。
不僅如此,他們還會要求父母也換裝打扮,哪怕是借錢也不能有失自己的面子,沒有實力的父母只能進行自責。
在父母看來,只有事後不斷地自責,才可能換得孩子的不埋怨。「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這句話有多麼諷刺。
類似這樣的學生,註定不會有什麼大的成就,心思都花在了愛慕虛榮上,就算日後學業有成,也會是有才無德。
連自己父母都「嫌棄」的人,我不覺得他有通天徹地之才。有人認為父母可能不修邊幅,這個說法實在是不靠譜。
沒有哪個父母是不修邊幅、灰頭土臉的去送孩子上學,誰不想給孩子掙面子,洗漱乾淨、穿著整潔誰做不到。
家中貧困,能做到如此,已經是父母的最大能力了,怎麼還能去埋怨。
狗都不嫌家貧,子女豈能嫌母醜?其實這種事情,城裡人也會遇到,城裡同樣有低收入家庭,這種事在所難免。
講一個筆者初中時的經歷,當時父母為補貼家用,在果園種了幾畝西瓜。在成熟後,父母與妹妹都會上街賣瓜。
那時我們學習就在街道旁,每次上學我都要躲著家裡的瓜攤走,有一次妹妹看見我後大聲喊,我竟裝著沒聽見。
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不想讓同學知道父母在賣瓜。但這種心理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高中、大學變得很坦然。
我的大學是軍校,樸實的父母當時親自將我送入宿舍,整理物品,打掃衛生,問候新同學,讓我感到特別自豪。
在送父母走時,我竟偷偷落淚了,感恩父母為我付出的一切。虛榮心可能每個人在青春期都會有,但不會持久。
針對題目中的這種情況,主要原因在於孩子本身,當然有些家庭父母也是有問題的,那就是一味的嬌慣與縱容。
父母對孩子從小的正向引導非常重要,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當然孩子愛慕虛榮是主因。
希望經過寒窗苦讀即將步入大學的學子們,要有一顆感恩父母的心,這是做人的基本底線,只有會做人才能做學問成大事。
不要讓父母再發出這樣的自責聲,這不是一種好事而是一種極為諷刺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