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科研竊取,中山大學交換訪問的留美博士生面臨十年有期徒刑

2020-12-11 高校網大秀

29歲博士留學生面臨十年有期徒刑

近日,一位來自中山大學在美國哈佛大學做交換訪問的鄭姓博士留學生由於在回國的行李中夾帶實驗室的樣本,被海關人員懷疑攜帶了「高風險未申報生物材料」而攔截下來。美國海關在鄭灶松的行李箱裡發現用厚厚的襪子包裹著的21個小玻璃瓶,後經查實,這21個棕色玻璃瓶裡是裝著癌細胞的棕色液體。當面對在海關人員詢問時,他再三否認有攜帶任何生物製劑或實驗材料,後來海關人員搜查出玻璃瓶後,又謊稱是幫朋友攜帶的實驗樣品,然而經過美國海關調查,這21瓶裝有癌細胞的棕色液體是該名博士研究生偷偷從他在美國交換訪問學習期間的貝斯以色列醫院實驗室帶出來的,貝斯以色列醫院實驗室負責人表示並不知情,鄭灶松最後承認自己偷偷攜帶樣品主要是計劃把這些樣本送到中山紀念醫院的實驗室進一步研究,然後以自己的名義在中國發表研究結果的論文。根據美國法律規定,該名交換博士留學生面臨十年有期徒刑的判罰。

中山大學醫學科研表現搶眼

中山大學的鄭姓博士生是受到美國哈佛大學的資助,作為交換訪問的博士留學生在貝斯以色列醫院實驗室進行科研工作,也是中山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合作交流的一部分,由於受到該名鄭姓交換博士研究生的偷盜行為,未來中山大學前往美國哈佛大學交流訪問留學的研究生將會被嚴格的審查,未來的留學哈佛大學的名額估計也會被削減。最近幾年中山大學技術廣東省的政策支持以及深圳市的大量經費投入,中山大學用豐厚的待遇吸引來眾多名校的海歸青年教授,海歸教授團由於和海外高校和實驗室的先天優勢,讓中山大學和海外名校間的交流合作也變得非常頻繁,尤其是醫學領域,中山大學醫學院在2019年發表多篇重磅科研論文,讓中山大學的綜合科研指數插隊華東五校。

偷竊的背後是恐慌

其實該名鄭姓博士的科研偷盜行為背後是目前國內高校青年教師們的恐慌情緒,就拿中山大學為例,由於最近幾年引進的青年教授數量眾多,大家都很優秀,因此校園內部競爭也非常的激烈,從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就可以看出中山大學強勁的科研實力,加上國內高校研究生名額的劃撥制度,造成中山大學的教授們需要科研競爭才能招到研究生,而科研競爭的數據主體就是看論文的質量和數量,這也是為何中山大學校長在兩會期間吐槽研究生名額的問題,在中山大學很多學院,很多青年教授由於學校研究生名額有限,很難獲得研究生招生資格,甚至很多青年教授手中有項目有錢,就是沒有招生名額。反而在國內很多普通高校,導師沒有項目,也沒有錢,卻有大量的研究生招生名額!

就像在知乎中的科研青椒們的吐槽一樣,國內的科研考核一年一算,而在國外是三年綜合計算,在海外是有項目有錢就可以隨意招募研究生,而在國內卻是計劃招募,即便有錢有科研項目,但是也沒有研究生招生名額!科研偷竊的背後其實一種心態的恐慌!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留美博士因偷拿科研樣品被捕,他的話可能害他坐牢十年
    中山大學博士研究生鄭灶松意圖從哈佛走私21種癌症細胞研究樣品,結果在美國登機回國時被捕,有人認為這種行為是為了國家的科研事業,實則不然,他的行為完全是個人行為,是為了個人利益,鋌而走險觸犯法律的行為,跟中山大學,跟國家沒有半點關係,反而是抹黑母校的行為。
  • 哈佛中國博士走私癌症研究樣本回國被捕 中山大學或被加進黑名單
    但是,總有些人因為一己私利而不惜鋌而走險,去偷去搶去撒謊!據美國《華盛頓觀察家報》等媒體報導,在2019年12月30日,美國波士頓法院聯邦舉行的聽證會上法官宣布,一名正在哈佛大學進行交換學習的來自中山大學的中國博士留學生鄭灶松面臨多項指控,而此中國留學生目前的籤證已經被吊銷,還可能面臨10年的有期徒刑。
  • 中山大學全日制博士生可100%獲獎助學金
    中山大學從2007年開始實行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昨日,中大正式公布了改革的具體政策:對碩士生,學校提供獎助的名額與改革前的公費指標基本持平;而博士生則100%可以獲得獎助金。同時針對當前考生對這次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所存在的疑問,中山大學研究生院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考生的提 問。該負責人認為,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不是「全面收費」,最大受益人其實是研究生自己。
  • 美媒又炒「中國竊取生物醫藥數據」,專家:憑隻言片語就扣帽子,不負...
    美國《紐約時報》7日報導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日前發布報告,警告該國高校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人員,他們的實驗室有可能成為中國間諜竊取情報的目標。對此,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媒體對於報告的解讀值得商榷,僅憑報告中尚未查清的個案就給整個中國留學生和訪問學者群體貼上標籤,甚至給中國扣上「間諜」帽子,這是不負責任的。
  • 互借鑑,促發展,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訪問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
    互借鑑,促發展,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訪問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花都區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邱樂偉一行5人來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訪問。
  • 中國正面臨人才流失,赴美留學暴增,79.4%博士畢業打算留美發展
    近期,《美國博士學位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正在面臨人才流失的情況,要知道《美國博士學位調查》可是美國高等教育數據的權威機構,其數據帶來的影響度也不小。數據顯示從2006年開始,中國前往美國留學生的數量在翻倍增加,而美國前往中國的留學生數量卻保持多年不變。
  •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領導訪問威海校區
    哈工大報訊(張玉芹 文/圖)1月17日,哈工大(威海)黨委常務副書記唐安陽親切會見了來訪的中山大學珠海校區黨委書記唐燕、管委會主任卞瑜一行4人。唐安陽向客人們介紹了威海校區的創辦和發展歷史,雙方就共同關注的名校異地辦校區的管理體制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哈工大(威海)學校辦公室主任梁春景和後勤工作處副處長王洪志參加了會見。
  • 中山大學北校區
    中山大學北校區  學院地址:廣州市越秀區中山二路74號中山大學北校區  學院網址:http://med.sysu.edu.cn/  學院簡介:  中山大學北校區佔地0.39平方公裡,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原東山區
  • 荷蘭瓦格寧根大學博士生代表團訪問過程工程所
    荷蘭瓦格寧根大學博士生代表團訪問過程工程所 2015-04-28 過程工程研究所 【字體: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馬光輝、多相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葛蔚及相關科研骨幹和博士研究生參加了會議並與代表團進行了交流。  葛蔚、馬光輝分別代表實驗室做了相關學術報告,瓦格寧根大學教授Harry Bitter代表訪問團對其大學及此次學術訪問活動的背景、安排等情況做了介紹。同時,遴選了相關博士生代表對其科研工作做了介紹,雙方開展了充分地交流和探討。
  • 中山大學雷射與光譜學研究所所長佘衛龍教授來物理系訪問
    哈工大報訊(王玲/文)應物理系主任孫秀冬教授邀請,中山大學雷射與光譜學研究所所長佘衛龍教授於近日訪問了我校,並於12月24日下午作了題為「來自經典電磁場的光量子」的學術報告。    佘衛龍教授1992年7月在中山大學超快速雷射光譜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得了博士學位並留在實驗室工作,1994年晉升為副教授,1998年破格晉升為教授,同年獲博士生導師資格。主要從事與非線性光學有關的項目和課題研究,特別是電光效應新理論、新型電光開關和調製器、全光開關、光孤子物理及其在光子信息處理器件中的應用。
  • 中山大學院士張培震:紮根土地做科研,立身講臺吐芬芳!
    他們在教學上同樣嘔心瀝血,從本科生課堂到博士生實驗室,都有他們的身影。身為學術大師的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老師」!近日,我們採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我校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培震老師,讓我們聽聽張培震院士的故事。
  • 他們是中山大學輔導員:奧運冠軍、學術男神、博士生導師……好優秀
    李世剛老師在學院院長黃新飛教授的帶領下,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致力於推動實現四個100%的「科研育人」目標:100%的國金本科生學生參與至少一種形式的科學研究;100%的國金教師全過程參與科研育人的指導過程;100%的學術資源和交流活動面向所有學生開放;100%的科研成果和研究項目吸納學生參與其中。
  • 科研論文 | 中山大學劉靜豔教授發表一A重要核心期刊論文(一)
    近年來,我院科研成果豐碩,高水平論著持續湧現。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微信公眾平臺將陸續推出中大管院2020年科研力量系列文章,向大家展示管院近期的科研成績單。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走進管院科研世界。,博士生導師,管理學院副院長,美國康奈爾大學高級訪問學者,世界旅遊酒店教育協會亞太區理事,中國代表(APacCHRIE Board member, China representativ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副主編,《China Tourism Research》編委會委員,《旅遊科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 廣東中山大學將與香港交換學生
    人民網香港11月12日電 廣東中山大學目前正與香港數間大學商談,希望以「2﹢2」的模式,共同培養本科生。在這個模式下,中山大學的本科生可以自費形式、首兩年和後兩年分別在內地和香港就讀,汲取兩地所長,中山大學預期最快明年招生。
  • 【安全圈】新的 Linux 惡意軟體從 VoIP 軟交換系統竊取通話詳細信息
    網絡安全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名為「 CDRThief」的全新Linux惡意軟體,該惡意軟體針對IP語音(VoIP)軟交換,旨在竊取電話元數據。
  • 臺灣國立中山大學教授李晁逵訪問福建物構所
    臺灣國立中山大學教授李晁逵訪問福建物構所 2017-10-19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字體:   10月13日,臺灣國立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教授李晁逵應中國科學院光電材料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邀請訪問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 博士後回國的他對中山大學「一見鍾情」,今在科研上做出了成果!
    中山大學和廣大的科研人員一道,共享著灣區發展的紅利,共同締造學校事業快速發展的「中大速度」,共同見證中山大學新的輝煌!科研工作時,他嚴謹細緻;日常生活中,他親切隨和,他身上有一股大男孩的衝勁,又有一份陽光暖男的貼心,實驗室的同學們都親切地喊他一聲「曙哥」。
  • 14名留美博士生獲國家獎學金
    據新華社華盛頓5月4日電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教育處4日舉行「2006年度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頒獎儀式,有14名中國留美博士生獲得這一獎勵。  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為獲獎博士生頒發了榮譽證書和每人5000美元獎金。
  • 2020年大學實行合同制,沒有了編制,博士生就業面臨新選擇?
    當前,很多高校招聘任課教師的學歷要求都在博士以上,很多博士也都願意留在高校任職,甚至有部分人讀博士的目的就是要留在高校,例如,筆者有一位同事之前在高校做行政工作,是學校的人事代理合同聘任,後來果斷辭職考博畢業後到了一所大學任教,雖然過程很艱辛但是她還是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成為一名有編制的大學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