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不同SOC狀態的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系統安全?

2020-12-09 新能源Leader

鋰離子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特性,但是同時也存在著安全風險。化學體系設計、製程方面的缺陷,可能會導致電池出現不可預期的失效。有關不同SOC對鋰離子電池的安全綜合評估很少報導。在本工作中,作者對不同形狀(圓柱和軟包電池)、正極體系(NCM,NCA,LFP)和容量的電池進行研究。考察了電池在最惡劣的非標稱條件(即加熱產生高溫和低阻抗外短路)下的安全性能。除此以外,研究了不同SOC下長達9個月的電池電壓穩定性。結果表明不同SOC下的電池安全級別不同。

圖1. 從不同生廠商獲得的測試樣本。

表1. 測試樣本的基本信息。

圖1和表1是本研究所用電池和系統樣本的基本信息。用於加熱和外短路測試的每種電池的樣本量均為3。採用加熱方法激發電池的熱失控。使用40W的K聚醯亞胺薄膜膠帶加熱器誘導熱失控。加熱器的尺寸取決於電池形式和電池尺寸。加熱速率恆定為5.6℃/min。當電池電壓降至0V時,表明熱失控開始,此時關閉加熱器。電池的初始狀態分別設置為100%、50%、40%、30%、15%和0%SOC。對於2P2S的電池系統,通過對電池系統中的1隻電池進行加熱,以誘導熱失控。

在不包含內部PTC裝置的電池中執行外部短路測試。短路所用的負載為8-10mΩ,短路持續3h或者直至觀察到熱失控。對生廠商B,D,E和F的電池進行6種不同SOC(同加熱測試)的外短路測試。此外,對不同SOC下存儲9個月的電池進行容量保持率測試,確定自放電率。在同樣的6種SOC下,取每個生廠商的2組電池和系統樣本進行常溫存儲,以進行加熱和外短路測試。在第一個月內,每一周記錄一次電池和系統的開路電壓(OCV),後續每隔一個月分別記錄一次開路電壓。

圖2的加熱測試結果顯示,生產商A的電池在6種測試SOC下均出現電池排氣現象。實驗過程可見從電池頂部通過排氣閥排氣,然後電池溫度下降。100%SOC時電池的排氣溫度最低為118℃,0%SOC時電池的排氣溫度最高為143℃。排氣之後,由於加熱還在繼續以及電池內部發生放熱反應,導致電池的溫度繼續升高。當電池的電壓降至0V時關閉加熱器。不同SOC下熱失控的起始溫度不同(0%SOC沒有發生熱失控除外)。在100%SOC加熱測試時,生廠商A電池在熱失控排氣後出現起火、燃燒。15%SOC時的熱失控溫度為213℃,更高的SOC下,電池的熱失控溫度更低。100%SOC下的熱失控溫度為174℃。更高SOC下能觀察到產氣、電解液釋放以及起火,而15%SOC下的電池沒有發生起火。

圖2. 不同生產商的電池在不同SOC下的加熱測試時的溫度曲線。

生產商B電池的測試結果。生產商B電池和生產商A電池較難區別,從廣告宣傳來看幾乎類似。但是實測容量為1.8Ah,而廣告宣傳容量為3.2Ah(表1),足見生產商B電池是低質量的產品。其排氣的溫度從100%SOC的96℃變化至0%SOC的177℃。只有部分電池排氣之後能觀察到電解液洩露。15%SOC和0%SOC測試電池沒有發生熱失控。100%、50%、40%和30%SOC電池的熱失控溫度分別為191、141、177和182℃。熱失控的起始溫度與SOC並非線性關係。從電壓曲線以及拆解分析可知,生廠商B電池沒有傳統18650電池(生產商A電池)內部的保護特徵。除了汙染物,所有電池均有煙霧產生。只有100%SOC測試電池發生了起火。生產商B電池的低實測容量,可能正是電池沒有發生災難性行為的原因。

表2. 加熱測試期間,不同SOC的電池熱特性。

生產商C電池的實測容量為5.0Ah,為圓柱26650電池。100%SOC測試時在135℃觀察到排氣,隨著SOC降低,排氣的溫度升高。0%SOC的排氣溫度最高為154℃。排氣之後,電池釋放液體電解質,溫度繼續升高。電池進入熱失控的溫度是SOC的函數關係。100%SOC的熱失控起始溫度為177℃,隨著SOC降低,起始溫度有增加的趨勢。15%SOC的熱失控起始溫度最高為193℃。0%SOC的測試電池沒有發生熱失控,只有少量的煙霧,而高SOC電池產生了大量煙霧。在熱失控之後,100%和50%SOC的電池還發生了持續的起火。

生產商D電池為軟包電池,隨著SOC降低,排氣溫度升高,從77℃增加至96℃。相比圓柱電池,軟包電池的排氣溫度較低,歸因於軟包電池較低的爆裂壓力。更低的爆裂壓力表明不需要太高的溫度就可以產生足夠的氣體,導致軟包電池裂開。隨著電池溫度繼續增加,在117-124℃發生了二次排氣(除100%SOC以外)。100%、50%和40%SOC的熱失控溫度分別為113、169和171℃。儘管電池在測試期間受到約束,但是仍然觀察到鼓脹。電池沒有發生熱失控,表明電解液從電池的極耳區域洩露。對於發生熱失控的電池(40%SOC及以上),軟包電池裂開,產生大量的煙霧。只有100%SOC測試的電池發生起火。30%SOC及更低SOC的電池只有少量煙霧,沒有起火。

生產商E的所有電池均發生了排氣,發生排氣的溫度區間很窄,為146℃-160℃。考慮到不同SOC時的窄溫度區間,作者認為氣體體積和壓力是溫度的強相關關係,而非SOC。40%SOC和更高SOC的電池發生熱失控。100%、50%和40%SOC的電池熱失控起始溫度分別為210、224和221℃。所有電池均沒有起火。在頂部區域,從排氣口中觀察到電解液洩露和沸騰現象,以及產氣和隔膜材料的排放。釋放的煙霧和氣體與SOC直接相關。100%SOC下有大量的煙霧產生,而0%SOC下的煙霧量最少。

生產商F的軟包電池測試結果顯示,SOC和排氣溫度沒有關係。所有電池的排氣溫度在88-99℃之間,並且均從電池的一個角落出現電解液洩露。100%SOC電池出現熱失控的溫度在132℃左右,產生大量煙霧,電池從側邊打開。50%和40%SOC的熱失控溫度較溫和,為154℃左右。30%SOC以及更低SOC的電池沒有發生熱失控。電池產生的煙霧量與SOC有關,隨著SOC增加,煙霧量增加。

生產商G的軟包電池排氣溫度與SOC沒有關係。30%SOC以及更高SOC的電池出現熱失控。100%SOC的熱失控起始溫度最低為129℃,且隨SOC的降低而增加,在30%SOC時的熱失控溫度為182℃。排氣和熱失控的起始溫度以及最大溫度見表III。最大溫度與SOC的增加有很好的對應關係。100%SOC的最大溫度為608℃,並且隨SOC降低而降低。

生產商H的電池包含4個18650電池,通過加熱其中一個電池進行加熱測試。不同SOC的電池溫度曲線見圖3。當誘導電池的SOC≥30%時出現熱失控。在誘導電池達到30%SOC時,熱失控沒有蔓延至其他電池。然而,當SOC更高時,熱失控會蔓延至其他電池,電池系統中所有的電池均出現熱失控。在80%和100%SOC時,電池系統出現大量的煙霧,持續起火超過5min,而在較低SOC時,電池系統沒有著火。在100%SOC和30%SOC之間,熱失控發生的起始溫度為171-182℃。在100%SOC時的最大溫度為704℃,接著溫度降低;在0%SOC時的最大溫度為232℃。

圖3. 不同SOC時加熱速率的電池溫度曲線。

圖4. 在100%SOC下進行加熱測試,(a)電池和電池系統和(b)不同生產商的電池電壓曲線。

商業鋰離子電池中增加了安全組件來保護電池,以防出現熱和電危害。當電池發生大的溫度上升時,通過增加PTC組件的阻抗,PTCs能限制通過電池的電流。其他安全組件,如電流關斷組件(CID),通過增加電池的內壓來激活,切斷內部電路,防止電池過充。通過比較有/無這些組件的電池(圖4a)和電池系統(圖4b)的電壓曲線,評估加熱測試時安全組件的激活行為。

生產商A的電池以及生產商H電池系統中的電池均有PTC和CID。通過激活PTC,電壓曲線出現下降。接著電池電壓出現短暫的穩定,CID激活後造成開路,電壓突降。電池廠商B,D和G沒有PTC和CID,電壓曲線明顯不同。只要在電池熱失控時,才能觀察到延遲的電壓響應。由於熱逃逸反應的揮發性,造成電壓傳感器和引線的運動,導致圖4中不穩定的電壓響應。沒有匹配PTC的高倍率電池,其功率可能會受到限制。中等倍率和低倍率電池匹配了PTC作為保護,以應對大電流放電或短路。因此,LFP體系的電池內部沒有PTC。生產商B的高能量18650電池應該有PTC和CID;然而從電壓曲線的分析以及破壞性分析可知這些電池沒有安裝PTC或CID。缺少內部保護裝置,以及實測容量只有宣傳容量的50%,這些數據說明電池很可能不是來自原廠商,有可能是仿製品。

對不含PTC組件的電池和電池系統進行不同SOC的外短路測試。生產商B電池的外短路測試時,電流直接增加至最大值,伴隨電壓下降。最大電流為30A(15%SOC電池)和18A(30%SOC電池),與電池的SOC沒有關係。接著出現短暫的電池電壓和電流穩定期,然後電池開始放電(因為此時負載還在電池上,總時間為3h)。更高SOC的放電曲線更明顯。表明隨著SOC降低,殘留的電池容量降低,更短的時間就可使電池電壓接近0V。高電流下連續放電,導致內部溫度增加,以及電池內部的傳質受限。高SOC下電池內部溫度上升更多,結果見表VI。100%SOC的電池最大溫度為149℃,0%SOC的電池最小溫度為54℃。SOC越高,電池發生熱失控的起始溫度越低。SOC越高,電池越有可能發生熱失控。

生廠商D的軟包電池在外短路(圖5)測試時,最大電流隨著SOC降低而降低。100%SOC的電流最大為114A,而0%SOC的電流最小為41A。在峰值電流和初始電壓降低之後,電池繼續高倍率放電,直至電壓降低至0V。在此期間電池的溫度繼續增加,直至當放電完成時,電池溫度達到最大值。最大的溫度在極耳處。電池溫度隨SOC的變化見表VI。100%SOC的溫度最大為132℃,0%SOC的最大溫度為52℃。在靠近負極極耳處發生電池膨脹和破裂,電解液洩露,從極耳區域冒出煙霧。正極極耳材質是鎳,而負極極耳材質是鍍鎳的鋁。負極極耳的發黑和損壞明顯。特別是高SOC(50%和100%)時,極耳發生熔化。

生廠商E的電池在電濫用 vs.外短路測試時的最大電流與電池的SOC無關。50%SOC的最大電流略高於40A,0%SOC的最大電流在20A以上。在出現電壓降低以及最大電流之後,電壓和電流變得穩定。在此期間電池溫度繼續增加,直至當電壓降至0V時,電池溫度達到最大值。隨著SOC降低,最大溫度降低,具體見表VI。100%SOC的最高溫度為93℃,0%SOC的最高溫度為37℃。高溫導致極耳過熱,但是沒有其他的危害發生,如煙霧,破裂或者釋放電解液。

表IV. 加熱測試時,不同SOC的電池測試結果。

圖5. 外短路測試時,電池的溫度和電壓曲線。

表V. 加熱測試時,不同SOC的電池測試結果。

生產商F的軟包電池的最高溫度在極耳附近。100%SOC時的電池電流最大為196A,40%SOC的電流最小為163A。在100%到30%SOC之間,電池的正極耳燒盡。電池的正極極耳材料是銅,而負極極耳材料是鍍鎳的銅。正極極耳區域產生火焰,由於過熱而被燒黑。

表VI. 電池和電池系統不同SOC的最大溫度和電流。

去除BMS,對生產商G的電池系統進行測試,結果見圖6。當電池內部溫度增加時,電池系統繼續高倍率放電,直至電池完全放電,電壓達到0V。40%SOC時的電流最大為39A,100%SOC時的最大電流最小,為21A(表VI)。在100%SOC下測試時發生熱失控,最大溫度達到410℃。隨著SOC增加,最大溫度降低。50%SOC的最大溫度為118℃,0%SOC的最大溫度為27℃。除了0%SOC以外,其他情況下軟包電池均發生膨脹。

生廠商H電池所產生的危害最輕。首先對有保護電路板(即BMS)的電池系統進行外短路測試,結果發現BMS能起到應對外短路的保護作用,因此電流或溫度均沒有增加。因此隨後將電池系統中的BMS移除繼續測試。當保護板移除後,電池系統具備短路條件。然而,匹配了內部PTC的電池能防止電池發生災難性事件。所有SOC下的最大電流接近,大概為44A,除了0%SOC時的最大電流為30A左右。所有測試電池的溫度均在82℃以下(圖6和表VI),0%SOC的溫度大概在41℃。

圖6. 在外短路測試期間電池系統的溫度和電壓曲線。

電池在室溫於不同的SOC下進行存儲,並監控9個月存儲期間的OCV。結果發現在極端的SOC下(100%和0%),電池的自放電率高。生產商B和E的0%SOC電池在9個月存儲期間的開路電壓降低最多,達到148mV。生產商B電池在所有SOC下的存儲電壓降均較高。其他測試樣品在極端SOC時的開路電壓降歸因於電池副反應造成的衰退。

圖7. 在不同SOC下,於室溫存儲9個月後,電池的OCV變化。負值表示電壓降低。

電池系統在存儲期間的電壓降明顯高於電池的電壓降。電池系統具有功能性的BMS,需要連續的功率來保證工作,這部分功率來自電池,因此會導致電池在存儲期間出現緩慢的電壓流失。生產商G的電池系統在更低SOC下顯示大的電壓降,但是電壓仍高於2V。生產商H的電池系統在15%SOC和0%SOC分別存儲6個月和3個月,電壓均降低至0V。這歸因於當電池系統電壓降低至特定值時,保護欠電壓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MOSFET)開關的激活。當將電池系統重新連接充電器時,MOSFET激活能被重新設置。對於不同生產商,雖然匹配了BMS的電池系統,但是其關斷機理的閾值不同。

圖8. 不同SOC下室溫存儲期間不同生產商的電池系統電壓的變化。

綜上,本工作研究了不同電池形式、正極化學體系商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系統的熱穩定性和熱失控特性。使用加熱和外短路測試考察了SOC的影響。正極為LFP的電池具有比NCA和NMC正極更好的熱穩定性。更高的SOC更易使電池發生熱失控。然而,發生熱失控的最小SOC因電池形式和化學體系的不同而不同,圓柱NCA和NMC電池在15%SOC時就會發生熱失控。長期存儲測試表明在本研究的存儲條件下,不同SOC的電池都很穩定,但是電池系統的電壓會受到BMS的特性影響。

參考文獻:Safety of Lithium-Ion Cells and Batteries at Different States-of Charge;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20 167 140547;Tapesh Joshi, Saad Azam, Carlos Lopez, Steven Kinyon, and Judith Jeevarajan .

來源:新能源Leader,作者:逐日

相關焦點

  • 鋰離子電池的低溫性能如何,制約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因素
    打開APP 鋰離子電池的低溫性能如何,制約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因素 鋰電池UPS 發表於 2019-12-20 15:57:59
  • 鋰離子電池狀態跟蹤與容量預測的改進算法
    然而鋰離子電池在循環使用過程中,由於電極活性材料的不可逆溶解、鈍化膜的形成生長、電解液的分解以及進而引起的電池內部晶體結構變異破壞,都會導致其性能逐漸衰退,最終會間接引起用電系統(設備)的功能下降或故障。因此,快速準確地估計電池健康狀態並實現實時在線預測其荷電容量與剩餘使用壽命等參數信息,對提高鋰離子電池和用電系統(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義。
  • 解析48V鋰離子電池系統的關鍵技術及應用現狀
    48V系統是對12V微混自動啟停系統的改進,該系統電壓為48V,用能量小於一度電的功率型鋰離子電池代替傳統的鉛酸電池,用BSG電機代替傳統的啟動電機和發電機,相當於一個增強版的自動啟停系統,除了自動啟停的功能之外,還能夠在必要的時候,提供輔助動力。
  • 鋰離子電池熱性能評價:電池材料導熱係數測試方法研究
    1.問題的提出鋰離子電池在各種應用中用於能量轉換和存儲,包括消費類電子產品、電動汽車、航空航天系統等。圖1-1所示為典型的鋰離子電池的結構,鋰離子電池主要包括電極材料、電解質材料、隔膜材料、電池堆和熱管理高導熱相變複合材料。
  • 航模用鋰離子/鋰聚合物電池使用和保養 電池的種類 基礎知識
    1)充電:鋰電安全工作電壓範圍是2.8~4.2V,低於或高於這個電壓範圍電池中的鋰離子變得非常不穩定,甚至造成事故。為保證電池處於安全範圍,因此需要專門的充電器。這些充電器會自動根據電池當前狀態而調整充電方式。在鋰電中普遍採用三階段。
  • 電路之全隔離式鋰離子電池監控和保護系統
    圖1所示電路中的6通道AD7280A器件充當主監控器,向系統演示平臺(SDP-B)評估板提供精確的電壓測量數據,而6通道AD8280器件充當副監控器和保護系統。兩個器件均採用8 V至30 V的單電源寬工作電壓範圍,工作溫度範圍為-40℃至+105℃工業溫度範圍。
  • 手把手帶你認識鋰離子電池
    作為電池技術的一種,鋰離子電池的相關理論研究,近年來也沒有什麼突破性進展,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材料、配方、工藝等方面,也就是如何提高產業化的程度,研究出性能更優異的鋰離子電池(存儲能量更多,用的更久)。
  • 鋰離子電池未來的市場空間和技術的展望!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新能源汽車和電池方面的總結報告,我認為報告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全面,即包括各種電池,新能源汽車產銷情況,也包括先進 鋰離子電池 開發進展,以及對未來的市場和技術的展望。內容提要: 1.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和鋰離子電池的增長情況 2.中國xEV動力電池的主要研發活動和取得的成就 3.對2017年市場,新型技術開發的展望 1.1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歷程
  • 鋰離子電池領域中國實力幾何?
    有了更好的基本理論,就可以更好地預測能量密度的提升會對整個系統,包括電池的其他性能以及電池的成本,帶來怎樣的影響。成會明:我也同意鋰離子電池還有很多發展和完善的空間。進一步的發展可以從三個層面來展開:首先,不斷改進已有的材料;其次,不斷發現新的材料;第三,還可以開發新的體系,從傳統的液態電池,逐漸向半固態、固態,甚至其他的電池體系發展。
  • 什麼原因導致鋰離子電池爆炸?我會給你一個詳細的分析
    但它給我們帶來了方便,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安全隱患,消息偶爾也有一些關於鋰電池爆炸的報導,那麼為什麼鋰電池爆炸,我們今天將詳細分析原因。鋰離子電池原理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負極,隔膜和電解液組成,正負極層緊密軋制在一起,層與層之間用絕緣體隔開,正負極浸入電解液中..
  • 鋰離子電池用不了的原因有哪些?
    鋰離子電池用不了是指由某些特定的本質原因引起的電池性能衰減或使用性能異常,它可能發生在生產、運輸、使用中的任何一個環節,不僅會影響電池的性能,甚至會引發起火、爆炸等安全問題。鋰離子電池用不了根據影響類型的不同,可以分為性能失效和安全性失效。
  • 鋰離子電池的核心技術是什麼?
    其中,隔膜是一種具有微孔結構的薄膜,是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中最具技術壁壘的關鍵內層組件。作為鋰電池四大材料之一的隔膜,儘管並不參與電池中的電化學反應,但電池的容量、循環性能和充放電電流密度等關鍵性能都與隔膜有著直接的關係。
  • 伊莉莎白·沃倫如何回答有關鋰離子電池的難題?
    轉向電動汽車和太陽能將需要鋰離子電池,內華達州在公共土地上擁有大量的鋰儲備。內華達州洪堡縣的Thacker Pass是鋰的潛在來源之一。加拿大鋰公司Lithium Americas一直在計劃開發該場地,該公司估計這是美國最大的鋰礦床。
  • 航天鋰離子電池均衡充電技術綜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89404.htm鋰離子電池充電關鍵技術  用鋰離子電池替代鎘鎳、氫鎳電池不能套用簡單的「即插即用」方式,這是因為鋰離子電池與鎘鎳、氫鎳電池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點:鋰離子電池嚴禁過充電。因此,必須結合鋰離子電池特性設計新的充電管理電路。
  • 鋰離子電池熱失控原因及對策研究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本文主要從電解質和電極的高溫穩定性方面介紹了鋰離子電池熱不穩定性產生原因及其機制,闡明了現有商用鋰離子電池體系在高溫時的不足,提出開發高溫電解質、正負極修飾以及外部電池管理等來設計高安全型鋰離子電池。
  • 詳細分析鋰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選擇
    鋰離子電池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夠進行二次充電,屬於一種二次可充電電池,主要工作原理為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的反覆移動,無論電池的形狀如何,其主要組成部分都為電解液、正極片、負極片以及隔膜。目前,國際上鋰離子電池的生產地主要集中在中國、日本和韓國,主要的鋰離子應用市場為手機和電腦。隨著鋰離子電池的不斷發展,應用領域也在逐漸的擴大,其在正極材料的使用方面已經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的方向轉變,其中包括:橄欖石型磷酸亞鐵鋰、層狀鈷酸鋰、尖晶石型錳酸鋰等等,實現多種材料的並存。 從技術發展方面能夠看出,在日後的發展中還會產生更多新型的正極材料。
  • 談談鋰離子電池使用安全性
    自從鋰離子(Lithium-Ion, Li-ion)電池取代鎳氫(NiMH)電池以來,越來越常應用在手機、平板計算機、超輕薄筆電及其他可攜式電子產品,近幾年來這些電子產品對電池容量要求越來越高,但同時要求電池體積要更小和更薄,這使得鋰電池要具有更高容量密度。
  • 在50年後 鋰離子電池的難兄難弟鈉離子電池終於實現量產!
    鋰離子電池,則是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由正極、隔膜、負極、集流體(極耳)、電解液組成,以圓柱形的電芯為例,正極,隔膜和負極會像一個三明治一樣疊在一起,隨後整個浸泡在電解質液中,它主要依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
  • 振動環境對鋰離子電池熱失控危險性的影響
    1.2實驗方案及流程為探究振動條件對鋰離子電池熱失控危險性變化的影響,利用自主搭建的測試平臺,首先對鋰離子電池進行一定頻率的振動處理,再放入實驗艙內利用外部熱源觸發其熱失控。研究對象為21700鋰離子電池,其中正極材料為三元材料(NCM),負極材料為石墨,額定容量為4000mA·h,電池荷電狀態(stateofcharge,SOC)均選擇為100%。
  • WNEVC 2020 | 加拿大國家工程院張久俊:全球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
    五個大標準衡量電池,首先是能量密度,當然是越高越好,能量越好續航能力越長;二是功率密度,功率密度是電池多長時間內完成充放;三是循環壽命;四是價格,價格越低越好,再好的電池如果太貴了沒有人買;五是安全性,電池一定要安全,如果不安全肯定不能用於產業化。這個表是根據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列出的電池,包括鋰硫電池等,他們的循環壽命、價格等在這裡面可根據不同的應用、要求選擇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