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到學習、工作,從嗷嗷待哺的嬰兒到步入社會的長大成人,父母的付出只有在結了婚生了孩子之後的我們才能體會到這份艱辛!老話常說:「父母在,不遠遊。」便是告訴我們要懂得珍惜父母的養育教導之恩。今天,我們就來看幾則古代的孝親故事,看看他們是如何感恩父母的吧。
朱壽命贖母
這是出自於《清稗類鈔》的一個小故事。講述的是清朝康熙年間,名為朱壽命的少年在一次不留意之中與母親失去聯繫!他終日茶飯不思、痛哭流涕,感覺生活沒有盼頭。但是他始終相信母親就在身邊,幾年碌碌無為而又難熬的時光過去了,他找到了他母親的線索。是神靈給他託的夢,告訴他母親健在,在一個大戶人家為奴!他與眾親戚辭別離家去尋找失散的母親,並且發誓,找不回母親,他便不苟活。於是衣衫不整,生活困難的他踏上了沿途乞討尋母之路。他要找到母親並且湊夠錢用來贖來母親。有飯就吃,沒飯就餓肚子,有錢從不花,縫在衣服上。
終於,他找到了這個大戶人家,但是天價讓他望而卻步。他便日日跪在門口哀求,雙腿已經腫痛不堪,還是無濟於事。在母親誕日那天,為母親準備湯肉麵,跪著伺候母親吃完!一個學士被他的精神感動,幫他贖回母親,並讓他們寄居家中。而他的母親性子特不好,對他打罵不斷!而他從不生氣,還怕打疼他母親的手!他們在學士家中生活不便,有機會便帶母親回到家中侍奉。
崔沔孝順瞎母
這是出自於《集福消災之道》的一則小故事,他名為崔沔,天生孝順,他的母親卻在他小時候便雙目失明,他為母親四處奔波尋找郎中來治眼睛,但郎中都無能無力!他便常伴母親身邊,侍奉她三十餘年,非常的認真小心,晚上睡覺入睡很淺,還不脫隨身衣物,為的是母親有動靜之後他能做到及時起身!每到傳統節日、遇到美麗風景或是吉時良辰,他都會帶著母親出外探親訪友或是觀賞風景,所說是母親看不到這一切,但是在與人交流快樂的同時,能讓母親忘卻失明的悲傷!
但不幸的是,好景不長,母親便離開人世,他悲傷到吐出心血。他牢記母親的言語,愛他的兄弟姐妹,就像愛自己母親一樣。對他們的孩子也關愛有加,比對自己的孩子都好!他將他的薪資俸祿全都分給家裡至親,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母親在天安息。他考取功名,做得大官,兒子也成為當朝的宰相!功成名就的他很大願意是因為他的孝順感動天地,讓他得到了福報。對比現在很多在身居高位或是錢財富餘,卻對待父母及兄弟姐妹之間如若陌路人的這些人,看了此篇故事,會不會感到有點羞愧呢?
孝子堂前生芝草
這也是出自於《集福消災之道》的一則至孝的小故事。唐朝盛世,天下太平,一個少年名為李迥秀,從小便孝順父母,但因為出身貧賤遭到富貴人家的妻子的嫌棄!她的妻子脾氣古怪,不孝順母親,還常罵侍女,讓他的母親很是難過!他再三的勸說妻子,要孝敬父母,賢良淑德,但是妻子從來不聽他的話。他一紙休書將妻子給休了,路人不解,問他緣故,他說我娶妻便是為了孝順自己的母親的。
他的妻子不能善待家中侍女,對母親大人態度極差!所以,他認為這樣的妻子是不適合過以後的日子的。他的妻子也得到了她應有的報應!他的侍奉母親的孝舉感動了上蒼,讓他家堂前生長出了治癒萬症的名貴芝草。從此,他的生活變得富裕,他的孝舉也在唐朝廣為流傳!皇帝還親自下詔書表彰他的孝行!
一起來看看這三則故事吧?看完這些故事你們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歡迎各位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