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二季度末5家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為C類 1家為D類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網

原標題:銀保監會:二季度末5家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為C類 1家為D類

中國網財經8月31日訊 日前,中國銀保監會召開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工作會議,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主持會議。會議分析了2020年第二季度保險業償付能力、總體風險等情況,審議了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和對部分公司的監管措施,部署下一階段償付能力監管和風險防控工作。

2020年第二季度末,納入會議審議的178家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2.6%,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0.4%,人身險公司、財產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的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36.4%、276.7%、286.1%;99家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被評為A類,72家被評為B類,5家被評為C類,1家被評為D類。

會議指出,今年第二季度,我國經濟穩步恢復,保險業主要經營指標回升,呈現出較強的抗周期特徵;償付能力充足率小幅下降,仍保持在合理區間。當前,外部環境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保險業實現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面臨不少困難,風險防控任務較重。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三季度末5家保險公司風險評級為C類,1家為D類
    銀保監會:三季度末5家保險公司風險評級為C類,1家為D類 日前,中國銀保監會召開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工作會議,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同志主持會議。
  • 一季度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C類和D類公司增至5家
    今日,證券時報記者從保監會官網獲悉,5月19日,保監會組織召開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第三十八次工作會議,保險公司第一季度償付能力整體情況出爐。其中,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結果顯示,在參加評估的170家保險公司中,5家公司被評至C、D級,較2016年四季度增加了2家。
  • 銀保監會:風險評級C類和D類險企各2家 是誰
    金融1號院獲悉,中國銀保監會最近召開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工作會議,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主持會議。會議分析研究了2018年保險業償付能力和風險狀況,審議去年四季度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和對部分公司的監管措施,部署下一階段償付能力監管和風險防控工作。  會議指出,當前保險業償付能力充足穩定。
  • 一季度險企償付能力風險評級:C類公司3家 D類公司2家
    中國網財經5月23日訊 19日,中國保監會組織召開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第三十八次工作會議。會議分析研究了2017年第一季度保險業償付能力狀況,審議了一季度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對下一階段保險業風險防範工作做出安排部署。  會議指出,當前保險業償付能力狀況總體良好。
  • 二季度末保險公司償付能力:2家C類公司 2家D類公司
    中國網財經9月13日訊 日前,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召開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第43次工作會議。會議分析研究了2018年第2季度保險業償付能力和風險狀況,審議了第2季度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和對部分公司的監管措施,對下一階段償付能力監管工作和風險防控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  會議指出,當前保險業償付能力充足穩定。
  • 5月剛被約談6月又收監管函 永安保險最近一期風險評級降至C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償付能力充足率沒有問題,但永安保險的風險評級卻被降為C類。根據銀保監會《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償付能力管理規定》)的要求,永安保險目前屬於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將接受相應的監管措施。然而,永安保險不僅僅是風險評級不合格,其還接二連三地收到監管函。
  • 現金流、償付能力等指標正常 都邦財險風險評級降為C
    都邦財險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二季度末,都邦財險保險業務收入為10.47億元,近一年的綜合流動比率均高於10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201%,但在業務經營穩定和現金流風險較低的情況下,都邦財險的風險評級卻將為C類。
  • 先被談話再收監管函 ,永安保險風險綜合評級降至C級
    近日,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披露了今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其最新一期風險綜合評級被評為C級,根據銀保監會《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的要求,該險企目前屬於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將接受相應的監管措施。
  • 渤海財險最新風險綜合評級「不達標」 資產負債不匹配風險加大
    中國網財經8月7日訊(記者 郭偉瑩) 近日,渤海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渤海財險」)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報告顯示,渤海財險最近一期風險綜合評級為C。按照《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渤海財險將列為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
  • 2017年三季度風險綜合評級出爐 3家公司不及格!
    近日,2017年三季度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結果披露。 先來看評價結果~  65%的壽險公司評級為A,相比二季度提高11個百分點。  2  「老三家」的風險評級均為B  三季度,人保、平安和太保的風險綜合評級均是B。
  • 銀保監會將直接監管39家人身保險公司
    銀保監會網站1月12日消息,日前銀保監會發布了《人身保險公司監管主體職責改革方案》,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銀保監會將直接監管39家人身保險公司。監管職責分工明確《方案》綜合考慮公司系統重要性、資產規模、風險狀況等指標,將91家人身保險公司劃分為銀保監會直接監管和銀保監局屬地監管兩類。其中,銀保監會直接監管39家公司,銀保監局屬地監管52家公司。而在《方案》實施前,人身保險公司均由銀保監會直接監管。《方案》還對銀保監會、銀保監局的監管職責進行了明確分工。
  • 銀保監會提出穩妥化解信保存量風險!業內呼籲對財險業實施分類監管
    銀保監會:穩妥化解融資信保業務存量風險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信用保證保險領域發生涉刑案件20起,涉案金額15億元;風險事件7起,涉及多家保險機構。隨著信保業務風險的不斷擴大,銀保監會於今年5月和9月分別下發《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辦法》、《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前管理操作指引》和《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後管理操作指引》,著重強化對融資性信保業務引導。
  • 銀保監會:前三季度商業銀行淨利潤同比下降8.3%
    【大河財立方消息】11月10日,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1.5萬億元,同比下降8.3%,平均資本利潤率為10.05%。商業銀行平均資產利潤率為0.80%,較上季末下降0.02個百分點。
  • 91家人身保險公司分級監管:銀保監會直接監管39家,屬地管理52家
    1月12日,中國銀保監會研究制定了《人身保險公司監管主體職責改革方案》(下稱《方案》)。《方案》實施前,人身保險公司均由銀保監會直接監管。調整後,綜合考慮公司重要性、資產規模、風險狀況等指標,將91家人身保險公司劃分為銀保監會直接監管和銀保監局屬地監管兩類。其中,銀保監會直接監管公司39家,銀保監局屬地監管公司52家。
  • 保險資管公司分類監管來了 C、D類機構或被叫停新業務
    1月12日,銀保監會官網正式發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這意味著,保險資管行業終於誕生了符合自身發展特色的「統一度量衡」,分類監管時代正式來臨,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須「有多大能力幹多大事」。
  • 公司治理評估曬結果 4家「重點關注類」公司
    為完成此項任務,保監會動用36個保監局監管資源,對全部中外資保險公司法人機構共計181家(中資130家,外資51家,涉及集團公司、財產險公司、人身險公司以及保險資管公司),「全覆蓋」地開展公司治理現場評估,無論是從規模上,還是從方式方法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以後也不可能年年如此。
  • 3家險企被評高風險等級 包括剛加入阿里系的國泰產險
    北京晨報記者昨天從保監會召開的二季度償二代風險綜合評級工作情況發布會上獲悉,2015年以來,不達標公司持續減少,已由償二代運行初期的13家減少到2季度末的3家。「償二代」是《中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建設規劃》的簡稱,該體系用來監控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相比於以規模為導向的「償一代」,「償二代」以風險為導向。
  • 2020年二季度保險公司消費投訴排名,你買的公司排第幾?
    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由銀保監會公布的2020年二季度保險公司消費投訴排名,希望能為大家的選擇提供一些依據。一、投訴總量排名從整個保險行業來看,二季度保險消費投訴同比增長明顯,人身保險公司投訴同比增長46.03%,比19年增長近半。
  • 中國大地保險獲保險公司經營評價A類評級
    中國大地保險獲保險公司經營評價A類評級   早報訊(記者冷宏偉)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了2016年保險公司經營評價結果,中國大地保險在68家參評的財產險公司中脫穎而出,獲得A類評級。
  • 15萬億資金迎風險評級,保險資管步入分類監管時代
    來源:北京商報國內金融市場積累十餘年經驗後,以風險為導向的分類監管終於在保險資管行業吹響了「號角」。1月12日,銀保監會發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建立實施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監管評級制度,同時根據評級結果,在市場準入、業務範圍、產品創新、現場檢查等關鍵領域採取差異化監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