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衡量保險公司財務狀況和履行賠償給付責任能力的重要指標,償付能力一直是保險監管機構重點考核險企的一個關鍵點。
近日,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披露了今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其最新一期風險綜合評級被評為C級,根據銀保監會《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的要求,該險企目前屬於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將接受相應的監管措施。
▲永安保險資料圖 圖據東方IC
淨現金流連續為負 風險綜合評級降至C
據了解,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分為A、B、C、D四類,其中,C類公司指償付能力充足率不達標,或者償付能力充足率雖然達標,但操作風險、戰略風險、聲譽風險和流動性風險中某一類或幾類風險較大的公司。根據中國銀保監會《償付能力管理規定》的相關要求,償付能力達標的保險公司需要同時符合3點。首先是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50%;第二是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00%;第三是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不符合其中任意一項要求的則被認定為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
永安保險披露的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截至到6月30日,該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都為247.03%。僅從數據上看,其償付能力充足率完全能達標,但其一季度的風險綜合評級卻從以前的B級下調至C級。據了解,永安保險被下調風險綜合評級,主要因其操作風險、戰略風險、流動性風險、聲譽風險的部分評估項目實際執行情況與監管評估標準存在差距。針對這些具體問題,銀保監會要求公司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並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
先被監管談話後收監管函 永安保險業務存在問題
根據剛發布的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披露的信息顯示,該險企5月4日收到了監管談話通知,6月4日又收到了銀保監會下發的監管函。
▲永安保險發布的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部分截圖
業內人士透露,永安保險被監管要求談話的原因是,其在2017年度保險公司投訴處理考評中排名落後。而今年6月4日,銀保監會下發監管函指出,永安保險在2017年-2018年的意外險共保業務,存在核心業務系統缺少被保險人信息、「聯共保」信息不準確,保費分攤比例與承擔的保險責任比例不匹配,以及支付畸高經紀費等問題。
業內人士透露 業績波動與人士震動和股東矛盾有關
據保監會數據顯示,作為一家經營了22年的財險公司,永安保險目前由三大股東分別持股——持股20%的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19.83%的上海杉控投資有限公司以及持股16.18%的上海復星工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永安保險取得保費收入50.11億元,同比增長了14.15%;其中,車險業務保費收入34.78億元,同比增長了6.30%;財產險保費收入為4.64億元,同比增長了8.59%;意健險收入為8.45億元,同比增長了97.61%。2017年公司實現淨利潤約為3億元,同比下降了50.2%。
保險業內人士認為,業績大幅波動,與其近兩年面臨的人事震動和股東矛盾有關。從永安保險「建議加強股東協調溝通工作,努力就章程修改等事項達成一致」的表述來看,股東之間對公司的發展存在不同意見,公司章程修改進展不順。同時在股權方面,凱撒旅遊7月31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將持有的永安保險2260萬股股份以每股2.57元的價格轉讓給陝國投,交易金額5808.2萬元。根據《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本次交易尚需銀保監會批准。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田園
編輯 楊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