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聊齋系列140篇《司訓》)
這篇聊齋故事,也是刻畫學官們醜態的,而且狐狸精還摻和進來了。不過,狐狸精只是一個配角,在整篇故事裡,處於可有可無的角色。故事裡的學官們,可恨到了極點,不但好色,還貪贓枉法徇私舞弊,而且是那麼地泰然,就好像例行公事一樣。這篇諷刺學官的故事,真是入木三分。這群人哪裡是學官,分明是一群徇私舞弊的妖魔鬼怪,一群有辱斯文的跳梁小丑!
話說古代有這麼一位學官,姑且叫做聊齋生。他年紀漸漸大了,突然得了耳病,耳朵聾了,聽不清楚別人說的話。所幸的是,來了一隻狐狸報恩。這隻狐狸是聊齋生年輕時,從獵人手裡搭救下來的,已經修煉成精。
狐狸精隱藏在聊齋生的身邊,別人對他說的話,狐狸精聽見後,湊近聊齋生的耳邊小聲說給他聽。奇怪的是,聊齋生聽不清別人的話,卻能聽見狐狸精的話。聊齋生能看見狐狸精,別人卻都看不見。有了狐狸精的幫助,別人都不知道聊齋生耳朵聾了,他在工作上也沒有出現絲毫差錯。
就這樣過了五六年,狐狸精要去修煉,不能陪在聊齋生的身邊了。臨走之時,狐狸精叮囑說:「你現在耳聾聽不見,就好像一個傀儡一樣,只能受人擺布,不能自理。與其他日因為耳聾獲罪,不如趁早辭職退養,還能保全自身。」
但是聊齋生聽不進,他貪戀學官這點權力和俸祿,捨不得離開。這以後,聊齋生回答上司的提問時,常常是驢唇不對馬嘴,答非所問,鬧出很多笑話。學使大人很是氣憤,公然下令趕他走,要剝奪他的學官職務。於是,聊齋生苦苦哀求熟識的高官們幫忙說情,才得以留下來。
這一天,到了鄉試時候,聊齋生被抽調到考場執勤。學使點完名後,考生們開始答卷,學使就和各位學官們坐下閒聊。學官們趁機從靴子裡摸出紙條,交給學使。這些紙條上,記錄著需要走後門的考生名字和籍貫。學使會按照名單,優先錄取。
別人都交了名單,就剩聊齋生沒有交了。學使笑著問道:「貴學為何沒有呈進上來?」聊齋生沒有聽清楚,滿臉茫然地看著學使。旁邊的人忙用胳膊肘捅他,把手伸向靴子暗示他。聊齋生恍然大悟,忙點點頭,把手伸進靴子裡。
聊齋生的內弟會醫術,善於調配催情的藥物,同僚們有一些好色的人,常常託他找內弟索要。聊齋生嫌麻煩,常常事先準備了一份放在靴子裡,誰要就可以馬上拿出來送人。學使是個老色鬼,聊齋生素有耳聞。他以為學使找他要這個東西,一邊從靴子裡拿出來,心裡一邊偷笑,想不到這個老色鬼,竟然公然索要,臉皮真厚!
聊齋生雙手恭恭敬敬地把東西遞到學使面前,嘴裡說道:「卑職早有呈進之意,這個很好使。」不少學官看見聊齋生手裡捧著的東西,忍不住捂著嘴偷笑。結果可想而知,學使接過來一看,眾目睽睽之下,臉色當即變得難看起來。他劈手將東西扔在聊齋生的臉上,喝令將他趕出去。
後來,學使罷免了聊齋生的學官職務。
讀罷故事,不由得陷入沉思,為蒲松齡叫屈。蒲松齡作為童生試的成績優異者,考了一生的鄉試,都沒有被錄取,或許這篇聊齋故事揭示了真正的原因。這篇故事裡的亮點,就是學官們從靴子裡掏出徇私舞弊的名單交給學使,原來鄉試是這樣暗箱操作的,名單是這樣出爐的,蒲松齡是這樣沒有考上的。何其哀哉!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