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與媽媽出現這幾類情況,需要停止母乳餵養

2020-12-22 娘子幫母嬰

寶寶出生後,自然需要加以呵護和關愛,但不是每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寶寶在長大成人時,也會遇到各種危險,這就需要每位爸爸媽媽留意了。

最適合寶寶營養攝入的自然是母乳,但有些寶寶出現這些情況之後,媽媽是需要放棄對寶寶的母乳餵養,用奶粉來替代母乳,雖然寶寶得不到母乳,還是能夠健康成長的。

下面跟隨我看看哪些情況不適合母乳餵養:

1.胺基酸代謝異常

胺基酸代謝異常主要侵犯神經系統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導致孩子智力低於同齡人。但胺基酸代謝異常的發病率並不高,在人群中的總發病率是萬分之一到五千分之一,爸爸媽媽也不需要太擔心,只是若真的遇到這個情況,就需要停止母乳餵養,用其他方式代替。

2.苯酮尿症(PKU)

PKU是胺基酸代謝異常引起的一種疾病,輕微時只會出現嘔吐、生長遲緩、易激惹等情況,如果未經治療,嚴重時可幹擾腦組織代謝,最常見的表現是智能障礙和語言發育障礙。寶寶如果出現這類情況,最好早點送到醫院檢查與治療,因為有25%的患兒患有癲癇發作,約90%寶寶皮膚和毛髮逐漸變為淺淡色,皮膚乾燥,常有溼疹。

3.乳糖不耐受綜合症

乳糖不耐受綜合症是由於寶寶體內乳糖酶的缺乏導致乳糖不能被寶寶消化吸收,主要表現為寶寶吃了母乳或牛乳後出現腹瀉。長期的腹瀉會直接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還可能造成寶寶的免疫力低下。

如果您家裡的寶寶出現這類情況,應暫停母乳或其他奶製品的餵養,需要用不含乳糖配方的奶粉或大豆配方奶進行餵養。

但這類情況有點特殊,寶寶出生時是正常的,但餵奶以後,若出現嘔吐、據食、不安、腹瀉等情況,甚至出現肌張力低下、肝脾腫大、黃疸等症狀就需要停止哺乳。如果繼續攝入乳糖,可出現肝硬化、低血糖等,還伴有營養不良,白內障、體格發育和智力發育障礙等問題。

4.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會讓寶寶變得消瘦,這個問題不大,媽媽自己餵養母乳時,需要注意,停母乳48小時左右之後,就可恢復母乳餵養,如果黃疸再次加重,需要再停餵1、2天,經過2、3次這樣的過程,寶寶就不會因為吃母乳而出現黃疸了,可以繼續母乳餵養。

除此之外,寶寶遇到上面幾個情況不能餵養,媽媽身上如果出現幾種情況,也是不能用母乳餵養寶寶的。

1、如果媽媽身上有嚴重的心臟病、心功能不全的,嚴重的腎臟疾病、嚴重的肝臟疾病、精神病、癲癇病等情況都是不能餵養寶寶的,因為這樣會增加媽媽的負擔,還會讓媽媽的病情惡化。

2、處於細菌或病毒急性感染期的媽媽也不宜哺乳,因為乳汁內含致病的細菌或病毒,可通過乳汁傳給寶寶。而在感染期內,媽媽經常需要使用應用藥物,因大多數藥物都可從乳汁中排出,如紅黴素、鏈黴素等,這些都對寶寶產生不良的後果,因此,才需要暫時中斷哺乳,以配方奶代替,定時用吸乳器吸出母乳以防回奶,待媽媽病癒停藥後可繼續哺乳。

其他類疾病也是不適合餵養母乳的,我不一一贅述,只用遇到的情況來簡單闡釋:服用哺乳期禁忌藥物、急性或嚴重感染性疾病、乳頭疾病、孕期或產後有嚴重併發症、紅斑狼瘡、精神疾病、惡性腫瘤、愛滋病。

相關焦點

  • 這7種情況必須停止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是指用母親的奶水餵養嬰兒的方式。有研究顯示,用母乳餵養的嬰兒發育更為健康。但是堅持母乳餵養,媽媽的身體必須是健康的,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媽媽就應該暫時或完全停止母乳餵養。1、患傳染病時媽媽患有嚴重傳染病時不能餵奶,以防傳染給寶寶。如媽媽患有肝炎、肺病時,就必須停止母乳餵養。
  • 母乳是最好的 可這5類媽媽並不適合進行母乳餵養!
    現在我們都越來越意識到母乳餵養對寶寶的好處,母乳是對寶寶來說營養的來源和哭鬧時的撫慰。但是產婦並不是什麼情況下,都可以哺乳的。今天家有寶寶小編要告訴各位準媽媽,以下幾類情況注意不要哺乳,不僅對自己的身體有損害,也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 寶寶溼疹,母乳餵養的媽媽需要忌口嗎?
    昨天台寶兒科的公益直播間特別熱鬧,媽媽們問的諸多問題,我們的郭醫生都為大家一一解答了,其中這樣一個問題不止一次的出現在寶媽群和直播間,:「寶寶溼疹,母乳餵養的,媽媽需要忌口嗎?該怎麼忌口?」 春季來臨,這也是溼疹的高發季節,很多寶寶一旦有了溼疹症狀,媽媽們都擔心得束手無策。
  • 新生兒護理篇3,寶寶出現黃疸就要停止母乳餵養嗎?
    寶寶出現黃疸就要停止母乳餵養嗎?這是很多媽媽都很糾結很疑惑的事情。今天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大家有什麼見解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希望能幫到有需要的人。其實母乳性黃疸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發生得比較早的,叫做早發性黃疸,常常是發生在寶寶出生後一周左右的時間,或者說是一周以內。像這種早發性黃疸常常是母乳餵養不足引起的,這種情況應該繼續母乳餵養。發生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孩子剛出生的頭幾天媽媽的奶還沒有完全下來,孩子的吸允次數又少,所以寶寶是吃得不夠的。寶寶吃得不夠反過來又影響媽媽泌乳,所以母嬰雙方是相互影響的。
  • 母乳餵養的寶寶出現這些情況,還能繼續餵母乳嗎?
    ……知道母乳餵養有很多的好處,但在母乳餵養的路上,新手媽媽卻是遇到重重困難,那麼,母乳餵養的寶寶,在出現上面的幾種問題時,還能不能繼續餵母乳呢?對後面兩種類型的乳糖不耐受兒,如果不做其它處理,只是等待寶寶腸道自行恢復到能夠分泌足量的乳糖酶,從而使腹瀉情況逐漸好轉的話,時間可能比較長,一般為2周~2個月,而我們不可能在這段時間不給寶寶吃奶,那樣有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生長發育。那出現乳糖不耐受的寶寶,還能繼續母乳餵養嗎?答案是可以的,不過要在每次餵母乳之前先給寶寶餵點乳糖酶,以幫助其消化吸收乳汁裡的乳糖。
  • 餵養誤區解讀 | 母乳性黃疸需要停止母乳嗎?
    為什麼有些寶寶母乳餵養後會出現黃疸呢?醫生研究發現: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與新生兒小腸對膽紅素的吸收有關。專家認為:母乳性黃疸是由於母親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別高,使膽紅素在寶寶的小腸中被重複吸收,於是,寶寶便出現了黃疸並持續不退。
  • 錯,真正應停止母乳餵養的是這5種情況!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她突然發現自己來了大姨媽,於是就把這個情況告訴了婆婆,沒想到婆婆卻因此讓她停止給寶寶餵奶,還說來了月經就不能餵奶了,在這段時間母乳會變成水,一點營養都沒有。那麼這是真的嗎?錯,這完全是沒有道理可言的,月經是子宮內膜脫落產生,而乳汁則由乳腺產生,兩者之間可以說是一點關係都沒有!其實,寶媽真正應該停止母乳餵養的是這5種情況。
  • 母乳餵養遇到這些情況,須暫時停止,乳汁可能護理師
    可是母乳餵養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有些媽咪會遇到諸多的問題,甚至在某些情況下,不得已須停止餵養。案例柳柳是一個崇尚母乳餵養的新手媽媽,在寶寶出生後,她堅持母乳餵養,可是僅僅餵養了兩個月就出現了「小插曲」,前段時間,
  • 媽媽感冒不能餵母乳?關於母乳餵養,這些情況一定要注意!
    如果體溫高於37.5°C,應暫時停止哺乳,因為媽媽發燒時乳汁濃縮,可能會引起寶寶消化不良,出現腹瀉等症狀。如果感冒較重,需要服用較大劑量或藥性較重的藥物時,要諮詢醫生,能不能繼續哺乳以及如何哺乳要聽從醫生囑咐。有的時候需要停餵幾天,有時候則可以通過儘量拉大餵奶與吃藥的時間間隔而降低藥物影響。餵奶暫停期間要注意吸奶。
  • 即使有這些特殊情況,媽媽還是可以母乳餵養
    ,所以生完寶寶後都會堅持母乳餵養。但是有些媽媽可能會因為自身的一些原因,害怕影響寶寶,就放棄了母乳餵養。其實如果媽媽有下面這些情況,仍然是可以母乳餵養的。而感染C肝的媽媽也是可以母乳餵養的,沒有證據表明母乳會讓寶寶感染C肝。但是因為血液傳播是B肝和C肝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之一,如果媽媽在餵養的過程中發生了乳頭或周圍的乳暈破損出血,為了安全起見,媽媽可以暫時停止母乳,用配方奶先代替母乳,等乳頭或乳暈破損癒合後,再恢復母乳餵養。
  • 不母乳餵養有錯嗎?不是媽媽自私,這幾種情況還是喝奶粉更好
    的確,不管從寶寶健康還是媽媽產後恢復來說,母乳餵養相比配方奶粉餵養都有著一定的優勢,很多媽媽在母乳不足的時候還會想各種辦法去催乳。但是,凡事都有特殊情況,如果有以下幾種情形的最好還是給寶寶喝配方奶粉為好。
  • 母乳餵養的媽媽不得不知道的,5個關於母乳餵養的誤區
    什麼時候斷奶合適,我自己會根據自身情況和寶寶的情況來判斷,別人說再多也動搖不了我。斷奶的合適時機從醫學角度來看,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孩子從出生到6個月,都盡力保持純母乳餵養。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寶寶出生到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6個月之後添加輔食,並繼續母乳餵養到2歲或兩歲以上。
  • 母乳餵養的媽媽要了解的,5個關於母乳餵養的誤區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母乳餵養到什麼時候還得根據媽媽自身的情況來決定。如果媽媽以犧牲自己的工作、健康來堅持母乳餵養,或者餵抑鬱了,不想餵母乳了,那就沒必要堅持了。二寶現在17個月了,母乳餵養一切順利,現在奶水還很足。大家都在勸我斷奶,我也不為所動。對於二寶,只要我條件允許,寶寶需要我,我會堅持母乳餵養到兩歲或者等寶寶自然離乳,這才是最理想的狀態。別人不會成為我母乳餵養的阻礙,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 新生兒黃疸,需要停止母乳餵養嗎?
    閨蜜家小公主出生,檢查出寶寶患有黃疸,初為人母的閨蜜十分著急,到處諮詢要不要停止母乳餵養。其實這種情況在我們身邊常常發生,今天就與大家一起來科普科普吧。為什麼嬰兒會黃疸過重?具體原因有哪些?黃疸的特點是生理性黃疸後持續不退或生理性黃疸消退後又出現持續性黃疸。阻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膽道閉鎖較為常見,其黃疸特點是生後1-2周或3-4周又出現黃疸,逐漸加深,同時大便顏色逐漸變為淺黃色,甚至呈白陶土色。母乳性黃疸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病理性黃疸。
  • 什麼媽媽不宜母乳餵養
    所謂母乳餵養,是指媽媽用奶水餵養寶寶,母乳是最理想和最天然的寶寶食物來源,但實際情況是有些媽媽卻不宜母乳餵養。有科學研究表明,母乳餵養的寶寶能更健康地發育,但是如果媽媽的身體不健康就很容易汙染母乳,不但不能提供營養還會損傷寶寶的身體,這樣的情況不宜進行母乳餵養,現在我們來數數什麼樣的媽媽不宜母乳餵養。
  • 在母乳餵養期間出現感染性疾病還能不能給寶寶餵奶?
    在母乳餵養過程中,如果寶媽媽出現了感冒、細菌感染或者是其他常見疾病。寶媽媽就會擔心,還能不能給寶寶吃奶,會不會因吃奶也患上這種疾病。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一旦寶媽媽生病,出現了相應的症狀,寶寶就會不可避免地接觸到這種疾病。
  • 母乳餵養難題知多少?媽媽生病能繼續母乳餵養嗎?
    媽媽感冒能母乳餵養嗎?周菲菲表示可以繼續母乳餵養,建議媽媽哺乳時戴口罩,因為感冒可能通過呼吸系統傳播。如果媽媽和寶寶在同一個空間裡可能會被傳染,但是母乳裡有對抗感冒的抗體,對寶寶來說是好事。 母乳餵養能預防乳腺疾病?
  • 寶寶三個月餵養情況,母乳餵養、混合餵養、人工餵養你選哪個
    一般寶寶到了三個月餵養次數會形成會有規律的變化,有些寶媽可能在寶寶三、四個月後面臨工作事宜而不能再進行母乳餵養,那麼會可能改變寶寶的餵養方式,一般嬰兒時期的餵養方式主要分為母乳餵養、混合餵養和人工餵養,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這三種餵養方式變化。
  • 母乳餵養,是媽媽給寶寶最好的禮物
    【原標題】8月1日至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專家表示——母乳餵養,是媽媽給寶寶最好的禮物  8月1日至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母乳是嬰兒最理想、最安全的食物,也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珍貴禮物。
  • 這5個母乳餵養誤區,寶媽要及時"跳過",給寶寶健康餵養
    現在很多人建議媽媽對寶寶進行母乳餵養,因為母乳含有比奶粉更多、更利於吸收的營養。而關於母乳餵養也有是有很多誤區,有的新媽媽在母乳餵養的問題上,也會老人發生分歧。剛生完寶寶的同事小王就出現了這個困擾,婆婆覺得她的母乳顏色太過於清淡,認為奶水太稀,沒有充足的營養,不讓小王給孩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