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2021-02-13 昌寧印象

    在幼兒一日教育教學工作中,日常生活課程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內容,但生活本身就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常識,智慧和哲理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為了進一步深化園本課程,把生活教育融入到幼兒一日生活當中,貝思科國際幼兒園為孩子開設了生活體驗館。

   

    招收小學預備班1個,25人,6至7周歲適齡兒童 

    教師配備:2教1保

    招收小班2個,共50人,3周歲適齡兒童

    教師配備:2教1保         

    招收小託班2個,共40人,2至3周歲適齡兒童

    教師配備:3教1保      

   1.一寸照片6張(底板顏色不限)

   2.戶口本複印件(戶主與孩子)

   3.父母雙方身份證複印件

   4.入園體檢證明

   5.預防接種證原件

   6.出生證明複印件

         

    2020年6月15日至8月28日(上午9:00-11:30,下午14:00-17:00),學位有限,報滿即止。

李老師,電話:15912147496

楊老師,電話:15198840664

昌寧貝思科幼兒園簡介

    昌寧貝思科幼兒園成立於2018年,2019年被評為「教育工作先進集體」、「二級一等幼兒園」,幼兒園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築面積4380平方米,戶外活動場地4400平方米。室內包括17間教室(每間教室配備鋼琴及多媒體設備,擁有獨立衣帽間及衛生間)、200多平方米獨立廚房1個(360度無死角監控)、陽光圖書室(2000餘冊繪本)、音體室、科學探索室、DIY室、木工坊、國學堂、琴房、保健室、財務室、會議室、接待室、教師辦公室、園長室。戶外活動場地包括水的旅行體驗區、跑酷專區(跑酷設備、攀巖牆)、茶樹梯田體驗區、農作物體驗區、高爾夫體驗區、中小型遊樂設施(滑梯、坡地攀爬、大鞦韆、藤蔓步道、攀爬設備)、球類運動場、彈力體驗區、沙地探索區、30米折返跑道、綠化區等。    目前幼兒園配備專職專業人員37人。其中專職教師22人(含專職體能男教師1名)、外教1人、保健醫1人、其他人員13人。

昌寧的水

【回憶】昌寧人童年的那些順口溜!

【配音秀】昌寧方言——三騙美女

【真相】昌寧人會說不會寫的17個字!

相關焦點

  •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
  • 「生活即教育」與「教育即生活」理論辨析
    (1)「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他的理論認為,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決定教育,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生力量成為真正的教育。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義。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的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其次,實際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 第四十《生活即是教育 教育即是生活》
    第四十《生活即是教育 教育即是生活》昨天自己來到了鄭州母親大學分享《敬天愛物》,對於自己來說是很難得的機會,也是自己這幾年來第一次外出分享
  •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vs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認為教育必須依賴於生活並改善現實生活,通過教育來使兒童獲得更好的發展,具備構建美好生活的知識和能力。2.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一文中寫道:「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因而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生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
  • 「教育即生活」與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之比較
    生活與教育———杜威「教育即生活」與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之比較 生活與教育,一直是人們無法迴避的話題。二者的關係經歷了籠統整合———分離———重新整合三個階段。 在近代,對教育與生活之關係探討較多的應首推杜威,其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等具有遠見卓識的教育主張;在我國,生活教育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陶行知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以及「教學做合一」等流傳至今,仍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觀點與陶行知的觀點只是語序作了變換,那麼,二者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它們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
  • 杜威:教育即生活
    作為美國進步主義運動的代表,他首次提出實用主義教育思想,並倡導「教育即生活」,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一書中,他提出:「教育是生活的必須。」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認為教育必須依賴於生活並改善現實生活,通過教育來使兒童獲得更好的發展,具備構建美好生活的知識和能力。為此,杜威特別看重生活本身所蘊含的當下性與社會性的教育意義,因為生活所具有的其他意蘊都要落實到這兩個方面。
  • 對「教育即生活」的理解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1869-1952)提出: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教育與生活緊密相連,其重要原因還在於:教育就是為了服務社會,讓人們更好地生活。還有的老師讓學生親自到操場上去量、去畫,說這是把教育融入生活。從根本上講,這也是有助於對知識的理解與內化,沒有觸及教育即生活的本質核心。把教育融入生活。其關鍵是讓學生對生活的實際有所感悟,對未來的社會有所認知,對自己的行為有所改進。那教育如何融入生活呢?通過怎樣的載體來實現呢?
  • 幼兒啟蒙教育——生活即教育
    教育活動中不僅要體現正面教育的思想,也要滲透生活教育的理念。即社會性的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藉助於日常生活,並且是為了日常生活而進行的。從表面上可以看出來,生活教育,意味著生活與教育的結合。這種結合一方面使得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滲透有教育的因素在裡面,從而是教育對生活的改造;另一方面也使得教育過程體現出生活的特點,因此是生活對教育的影響。同認知教育相比,社會性教育更加的貼近生活。因為社會性,本來就是生活中的認識、情感、意志和行為。
  • 【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活
    關於教育的本質和目的,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和「教育無目的」的觀點。在杜威看來,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因此,教育就是兒童現在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預備。教育就是要給兒童提供保證生長或充分生活的條件,而不問他們年齡的大小。由於生活就是生長,因此,杜威認為「教育就是生長;在它自身以外,沒有別的目的。」
  •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從歸國前後到去世前夜,陶行知始終圍繞著「生活教育」理論筆耕不輟,著述多達400餘萬字,建構起了一套目標明確、內容豐富、理論完善、操作可行的學說體系,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的充分肯定和一致認可。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源自於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觀點。
  • 天學網: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當代中國教育,核心素養是學生的必備素養,讓學生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基礎上,勇敢地面對社會,學會如何在社會上立足。自教育改革以來,就把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放到了重要位置。作為深耕英語教育近十載的天學網,一直在潛心研究核心教育背景下中學英語教學的方式和方法,並針對高中英語教學精心定製了解決方案,融入了聽力教學和聽說教學,自主研發了《百朗英語》系列教輔書籍。常言道「孰能生巧」,沒有大量的聽說訓練,就不會有良好的運用性輸出,也就不能活學活用到生活中。
  • 杜威: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從做中學
    杜威: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從做中學 約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
  • 師道 | 杜威:教育即生活
    杜威從自己的實用主義哲學出發,就教育本質問題提出了他的基本觀點,「教育即生活」和「學校即社會」。在杜威看來,教育是兒童現在的生活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預備,最好的教育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經驗中學習」。因此,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過程之中,教育除了他自身以外無目的。
  • 「理念共享」生活即教育
    卷首語: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生活有多廣闊,教育就有多廣闊。他的「生活即教育」這一觀點,讓我感觸頗多。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說法,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係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教育結果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
  • 杜威:「教育無目的」「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學」
    :「教育無目的」    教育是什麼:「教育即生活」怎麼進行教育:「在做中學」 1.    (一)論教育本質    從實用主義經驗論和機能心理學出發,杜威批判了傳統的學校教育,並就教育本質提出了他的基本觀點,"教育即生活"和"學校即社會"。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認為,教育就是兒童現在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預備。他說:"生活就是發展,而不斷發展,不斷生長,就是生活。"
  • 教師招聘備考-細品杜威的「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本質論的主要內容之一。「教育即生活」思想的基本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教育具有生活的意義(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教育即生活」,強調的並不是在教育與生活之間劃上等號,將教育等同於生活,而是強調教育對生活的影響——對兒童生活的影響,對社會整體生活的影響。
  • 生活即教育,一切課程都是生活
    □記者 趙珊 文 洪波 圖  核心提示  本報「走進校園」活動在二七區建新街小學首戰告捷,王訪卉老師講座主題「我要筆直地成長」在這裡受到同學們的追捧,有其必然的原因,因為在平日的教學中,建新街小學積極倡導「做、讀、玩」的教育教學生活方式,提倡「為學生創設體驗學習、特長發展的自由天地」的教育發展理念,正和這次活動的主題不謀而合。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細品杜威的「教育即生活」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公共基礎知識:細品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關於杜威的教育本質論相關內容是重要考點,但考生往往在複習過程中也只是記住理論與人物的簡單匹配,並未深入理解其內涵,為了幫助考生進一步深刻理解杜威的這一理論,從而輕鬆複習,據此進行相關的梳理,助力考生複習。「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本質論的主要內容之一。
  • 父母知道這3條,在家實踐「生活即教育」理念
    今天在公司跟同事們討論的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可以作為家庭教育的指導原則,父母知道這三條就可以利用點點滴滴的機會進行適時的教育引導,「生活即教育」。下面就介紹一下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以及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實踐,希望對爸爸媽媽沒有幫助。
  • Enwise教育入駐上海悠方,共同感知生活即教育
    近日Enwise教育集團籤約上海悠方購物中心,將於10月迎來上海首家Enwise LETS House嬰幼兒成長中心的盛大開業。目前Enwise教育在華東區域落子蘇州紅唐、上海悠方兩家直營中心,為Enwise在華東地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是實現2021年全國布局目標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