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學生時代: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2020-09-05 熠明

前兩天幾個老同學相聚,聊起讀書時的趣事,不由對學生時代產生了不少感慨。

學生時代,可能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階段。

學生時代最博學多才

曾經有人說,自己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時候,就是當學生的時候。

回頭想想,翩翩少年時,也曾開口就是: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也曾精通亞里斯多德關於力與運動的主要觀點;知道胡克定律、牛頓第二定律;能夠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角;了解全球大氣環流。

那時候,總是有條件和時間去尋根究底。同學和網絡是興趣的來源,圖書館和老師則是現成的資源,無數扇知識的大門似乎都可以隨時打開。

而如今,滿腹學問被自動遺忘在記憶深處,再相見時,眼睛認識每一個字,大腦卻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東西。


學生時代是犯錯成本最小的時代

兒子開學的第一次英語考試就喜提墊底,以成功錯過所有正確答案的零分成為班級「零蛋三巨頭」之一。在第二次考試得了48分之後,他高興的自我表揚:進步迅速,未來可期。

我不禁為他的臉皮和樂觀點讚,默默咽下了所有責備。

想起曾經在得到聽過的一期音頻,說學生時代,是犯錯成本最小的時代。在校園這個安全的範圍內,學生們再怎麼蹦噠,學校都可以提供足夠的容錯空間和方向指導,會減少很多出校園後的試錯成本。

從這個角度考慮,還真沒必要把成績看得太過重要,讓孩子的天性在學校得到發揮就好。


學生時代能收穫最純真的友誼和愛情萌芽

去年好朋友請我們在武漢玩了兩天,告別微信上的話讓人感慨不已:「感謝各位微時,對我的照顧。「然而,當年又有誰計較她微不微時呢。

而她家兒子,喜歡上班裡一位女生,為了贏得青睞,默默用心學習,成功提高了成績排位。

真是一個美好上進的故事:為了你,變成更好的自己。

回首過去,誰的生命中沒有這樣簡單純真又美好的小記憶呢?小男生隨手把校服扔給某位女生時同學的調笑,無意中身體接觸時身體的悸動,全班男生共同為了某事團結打架的熱血……


學生時代是性格養成的時代

學生時代,是從一個啥也不懂的小朋友,變成一個社會人的時代。性格養成,就在學校和家庭的教育裡。

除了老師和家長潛移默化的言傳身教,也有很多忽然觸動心靈的瞬間。

記得以前班上一位同學特別愛去網吧,各種偷溜,曠課,逃學。有一次的某個冬夜,家人學校遍尋不著,媽媽急得場暈倒。班主任騎車找遍全城,終於在一處偏僻網吧發現正沉迷遊戲的他。

以為會挨批,沒想到班主任只說夜裡冷,網吧不安全,然後給他披上自己的外套,一路護送回家。最後,輕輕說了一句「以後別做對自己和家人不負責的事情了」。從此這句話,就擱在這位同學心裡,成了人生座右銘。


學生時代是打開眼界的初始階段

一直對大學時寢室同學的一句話印象深刻:「我是出來了才知道,原來世界這麼大。不是每個人都吃麵食,普通話還有這麼多腔調。」當時覺得好笑,後來想,她一定感謝那個走出了山村,見識了更大世界的自己吧。

雖然現在信息發達,人們可以從網際網路上看到不同的世界,但看到和經歷完全是不一樣的感受。

讀萬卷書,然後行萬裡路。如果可以,一定要在學生時代,把各種能嘗試的都去嘗試,去不同的城市,看不同的人生。


學生時代是最能感受家庭溫暖

在一般的家庭中,讀書是大過天的事情。什麼都優先孩子讀書,再考慮其他。

沒上學就要考慮買學區房,小學要接送,中學擔心中考過關率,高中更是家裡啥活不幹不說,還要宵夜伺候。

大學時代遠離親人,第一次真切體會到對家人的思念和牽掛。那個平日裡普通不過的家,忽然就成了夢中的聖地,總是充滿溫馨的光。哪怕平時再嚴格的爹媽,在思念中也變得溫情滿滿。寒暑假回家如同貴賓的待遇,都飽含著家人的關懷和溫暖(當然, 一般三天打回原形)。

懷念學生時代,歸來仍是少年

象牙塔裡學生,都終將進入紛繁複雜的社會,獨自面對世事變幻。所有學生時代的經歷,都積累成豐厚的人生基土,有無限種豐收的可能。

經歷世事後會發現,那曾經痛不欲生起早貪黑埋首書堆的日子,原來這樣單純美好、簡單快樂。

所以,我們都會懷念學生時代。


於是,雖然沒有了老師的督促,不再受制於父母,經濟變得自主,也依然有越來越多人主動付費學習,越來越多人早起鍛鍊,越來越多人摒棄無用社交。

像學生一樣,主動地學習,自律地鍛鍊,單純的社交,心靈也會變得如學生時代一樣純樸、自然、返璞歸真, 也許,這才是我們對學生時代最好的致敬方式。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相關焦點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原作出處竟與蘇軾有關
    在網際網路如此發達的時代裡,推陳出新了很多「網紅」句,「願你萬裡歸來,仍是少年」就是其一,這個很文青的「網紅」句包含了走向未來的躊躇滿志、夾雜著不忘初心的美好期待,即肯定了過去少年時代的美好回憶,又希冀了未來的萬裡鵬程,深受大家的喜歡,在網上曾經風靡一時。
  • 別再沉醉於「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了,蘇軾原句更有味道
    ,也是《訪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的「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你」。而最讓人難以忘懷的則是「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它衍化自蘇軾的詞——《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但別再沉醉於「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了,蘇軾的原句更有味道。
  • 伍佑中學:同學聚會,願你我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我和尹松同學會一直守候在這裡,隨時歡迎你們的回歸,陪你們一起去看一看香樟林,走一走母校的中心大道,漫步在鳥語花香、綠水環繞的西小島,一起回憶人生中最美好的那一段青蔥歲月……        願我們常聯繫、不相忘,願我們家庭和美,此生都平安健康!
  • 願爾出走半生,歸來依舊少年!
    這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了這麼一句話:「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別再沉醉「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了,蘇軾的原句更有韻味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作為一句網上的名句,傳播可以說是十分的廣泛了,很多少男少女走出社會,時不時把這句話拿出來感慨。該句話改編自《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是一本2016年8月15日由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作者是孫衍。
  • 畢業季「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火爆朋友圈,蘇軾原句更牛
    比如:「三裡清風三裡路,步步清風再無你」「一身清貧怎敢入繁華,兩袖清風豈能誤佳人」等等。六月是離別季,每當畢業季到來的時候,在朋友圈或者是微博中,永遠都少不了這一句話:「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句話在現代應該是出自孫衍《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本書中寫的就是青春的疼痛和傷感。其實這句現代的古風詩詞的出處要追溯到幾千年前的宋朝,蘇軾曾經寫的一首《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
  • 願你出走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
    大家可能猜不出來,現在被廣為傳頌的朋友圈金句,也出自這位詩詞大家之手,即「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相信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它是現代人根據蘇軾的《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所改編的。獻出原詞,以供欣賞: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 還拿「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當籤名?蘇軾的原句更文藝
    最典型的就是網絡上的一些「金句」,其實很多都是從古詩詞中衍生出來的:「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你」,出自李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網絡小說中很流行的「陌上花開」,其實出自五代吳越王寫給夫人的一首詩,全句為「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 樹德實驗中學校長易永倫寄語畢業生: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典禮以「歸來仍是少年」為主題,孩子們在滿滿的儀式感中追憶成長,憧憬未來。樹德實驗中學校長易永倫寄語畢業生:「未來人生,可能驚濤駭浪、風生水起,也可能清風徐來、波瀾不驚,不管怎樣我們都真誠地希望: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而對於「少年」的詮釋,易永倫闡述了三層含義。第一層,她說,少年自該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燦爛風華,有「少年心事當拿雲」的凌雲壯志,只有志存高遠方能胸懷天下。
  •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最美的英譯來了!
    網際網路上有一句話非常有名,我們在各種地方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就是這句: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Sean O.在這個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這句話的橫空出世,安慰了人們空虛、疲憊、焦慮的靈魂,讓我們為之一振、鼓起勇氣、再次出發。下面就跟大家討論一下,「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句話的英語應該如何翻譯?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菊次郎的夏天》影評
    《菊次郎的夏天》這部電影也是一部治癒系的影片,電影在開始的時候是菊次郎和正男出走去尋找媽媽。電影的結束時菊次郎和正男回到故鄉。在這樣灑滿回憶的夏天裡,正男這一路治癒了菊次郎,而菊次郎也守護了正男。兩個人在這一次的旅行獲得了成長!這可謂: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晚安語錄: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如果你有足夠的勇氣告別過去,生活會獎勵你一個新的開始。其實,讓心情放晴朗也是一種堅強。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的時候,你內心已經兵荒馬亂,可在別人看來你只是比平時沉默一點,沒人會覺得奇怪。這種戰爭,註定單槍匹馬。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竟出自蘇軾?網友:不如原句
    於是就出現了很多出自古詩詞的網紅名句,"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就是白話和古詩詞結合的典型例子。提到這個網紅名句,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幾乎沒有人知道這句話,其實是出自宋朝大詩人蘇軾筆下,而且蘇大詩人寫出來的原詩句絕對比這句話高明許多。
  •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願你有高跟鞋但穿著球鞋,願你一輩子下來心上沒有補丁,願你的每次流淚都是喜極而泣,願你精疲力盡時有樹可倚。願你學會釋懷後一身輕,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最近,北京四中的老師分享了一篇初二學生的作文《願你》,一經發布就迅速火爆網絡...
  •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古詩原句其實更美,作者是蘇軾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文學是心靈最好的慰藉,有的時候不需要去看長篇大論,往往只要一兩句話,只要觸動了心靈便讓人流下暗藏內心深處已久的眼淚。比如說這句「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句話出自2016年8月15日出版的一本散文集《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作者是孫衍。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依舊有童心
    你想想,人家在童年啟蒙教育的時候,先認識的物件,是由白玉做的昂貴的盤子、是像神仙瑤臺裡用的精美的鏡子,白玉盤、瑤臺鏡,這才是李白身邊從小熟悉的玩具,然後再認識的什麼是月亮。 所以他才能在不懂事的時候,就以為月亮是掛在天上的白玉盤吧、是上了天的瑤臺鏡吧,一看這就是特別土豪的思維。
  • 十首童趣詩詞: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人最懷念的,永遠是小時候。那時候的自己無憂無慮,沒有煩惱。那時候的自己很知足,一件小事就能令自己開心愉快。當我們長大後,面對繁雜的人生,終於明白,小時候真好。人最懷念的,永遠是小時候。那時候的自己無憂無慮,沒有煩惱。那時候的自己很知足,一件小事就能令自己開心愉快。當我們長大後,面對繁雜的人生,終於明白,小時候真好。
  • 陳奕迅,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歌詞「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屬於我;十年之後,我們是朋友,還可以問候。」無論是男女老少都會情不自禁的跟著哼。憑藉這首《十年》,陳奕迅終於敲開了內地市場,奠定了自己「兩岸三地歌王」的地位。成為了真正的「情歌王子」陳奕迅的出現,成為了早已飽和的香港地區樂壇的新的曙光。在之後的十年裡,陳奕迅用自己的才華再次給香港地區樂壇帶來了無限可能。
  • 周深《胡同少年志》:西風瘦馬天涯,願你遊歷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然而這種「朝氣」充滿了中國風的復古,有一種情懷埋藏在音樂的寶藏中,京味十足的曲調讓你回到往日胡同的歡笑之中,一曲少年志,又像是一個故事,少年外出遊歷,懷念往昔的喜怒哀樂。突然想到一句話:志在滄波日遠,舟行水上雲間;願你遊歷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這些天,有一篇「網紅」作文《願你》感動了許多網友,一個正值青春年少的初二學生寫給未來自己的一封信,三言兩語就讓我們這些經歷過風雨的成年人感同身受,字字戳心。還有人在愛你,你憑什麼辜負他們選擇放棄?願你有高跟鞋但穿著球鞋,願你一輩子下來心上沒有補丁,願你的每次流淚都是喜極而泣,願你精疲力盡時有樹可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