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寧市召開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工作會議

2020-12-25 百姓生活湖南

百姓生活湖南常寧訊(丁海軍 朱紅豔)為貫徹落實省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和生態紅線評估調整推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推進全市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工作,5月6日,常寧市政府召開全市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工作部署會議,市領導鄒遠國、吳文明,市自然資源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衡陽市生態環境局常寧分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市旅廣體局、市林業局、市民政局、市編辦等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天堂山辦事處、西嶺鎮、羅橋鎮、廟前鎮、三角塘鎮、洋泉鎮、勝橋鎮、塔山鄉、彌泉林場等鄉鎮、林場主要負責人,大義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森林公園、溼地公園、地質公園、風景名勝區等自然保護地機構主要負責人,以及國家林草局中南調查規劃設計院有關人員參加會議。

會上,常寧市林業局局長謝金山傳達了4月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召開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和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推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工作要求,簡要介紹了全市自然保護地現狀和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前期工作開展情況,解讀了全市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預案,並就下步工作安排提出了意見。

常寧市政府副市長鄒遠國在講話中指出:自然保護地是自然生態空間中最重要、最精華、最基本的組成部分,開展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是構建科學合理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重要基礎,不僅是一項事關全局的工作,也是一項政治任務,各相關單位和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視,把握機遇,做實做細。他要求,要深刻領會文件精神,準確把握政策界限,確保工作不偏不錯。深刻汲取教育,堅持問題導向,實事求是,解決矛盾衝突;要堅持保護面積不減少、保護強度不降低的原則,統籌好局部與整體的關係,充分徵求各方意見,做到應劃盡劃,應保盡保。他還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和分工,確保工作質量,強力推進整合優化工作;要加強溝通協調,各有關部門要支持配合,形成合力,要加強工作調度,及時匯報情況,加強工作督促指導,確保按期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相關焦點

  • 信陽市自然保護地優化整合和
    6月21日,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張興遼帶領專家組來信陽市調研自然保護地優化整合和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工作,並召開座談會,聽取相關工作匯報。市長尚朝陽、副市長邵春傑和專家組成員出席會議。
  • 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召開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與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
    11月3日下午,市規劃自然資源局組織召開了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與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工作專題視頻會。市規劃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曹春華主持會議並講話。會議就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與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相關工作進行了部署,要求各區縣進一步提高站位、統一思想,確保自然保護地要100%納入生態保護紅線。會議就此次工作涉及環保督察、綠盾行動、違法用地核查項目等提出了明確要求;就兩項工作協調推進的有關技術問題進行了講解,對相關矛盾處置進行了案例示範,對下一步工作重點進行了交流。
  • 省林業局副局長繆傑到茂蘭保護區督導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調整工作
    4月27日,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繆傑率自然保護地管理處一級調研員夏忠勝、天然林保護中心副主任楊健到茂蘭保護區督導自然保護地優化調整工作。督導組一行首先與保護區管理局領導班子及各科室站負責人在局機關會議室召開工作匯報會,茂蘭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姚正明圍繞黨建、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調整、落實省委巡視組巡視發現問題整改情況、公益林補償資金使用、森林防火、項目建設、森林管護隊伍建設管理七個方面向督導組匯報工作,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分別就各自分管領域工作內容一一向督導組作匯報,各科室負責同志對工作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向督導組進行反饋
  •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收看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和生態保護...
    2020年3月16日下午,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召開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和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推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廣州市在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和各區分局設立分會場,市政府有關領導、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林業園林局、各區政府及區有關部門相關負責人共計165人參加了會議。
  • 濰坊市組織收看全國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和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
    3月16日,全國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和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推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副市長田民利、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劉建成、局領導班子成員及其他副縣級幹部、相關科室及直屬事業單位負責人在濰坊分會場參加會議。
  • 蘄春因地制宜整合優化現有自然保護地
    6月15日,縣長詹才紅在出席《蘄春縣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預案》評審會時強調,各地各單位要精準劃定自然保護地,確保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按照「多規合一」「劃管結合」的總體思路,我縣依據國家統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有關要求,計劃對赤龍湖國家溼地公園、太平省級森林公園、仙人湖省級溼地公園、橫崗山省級森林公園等現有自然保護地進行整合優化。赤龍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蘄春縣南部,總面積6667公頃,其中水域面積3533公頃,佔溼地公園總面積的52.9%。
  • 自然保護地體系示範省什麼樣?來青海看看吧
    來源:經濟日報大通北川和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記者從3月31日召開的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範省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獲悉,國家林草局與青海省共同啟動示範省建設工作以來,積極探索具有青海高原特色的保護、管理和建設之路,在自然保護地管理機構職能改革創新
  • 2019年中國自然保護地十件大事揭曉
    我國在自然遺產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功,體現了大國擔當,反映了國際社會對中國自然遺產工作的廣泛認同,為全球人口稠密、經濟高速發展地區開展自然保護提供了全新的中國經驗。為提高自然保護地晉升管理決策科學水平,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成立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級自然公園評審委員會」,承擔國家級自然公園類保護地(包括但不限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礦山公園、國家溼地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海洋特別保護區等)的新建、範圍調整及撤銷的評審工作,提出評審意見,制定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級自然公園評審委員會評審工作規則》。
  • 市政府召開第二十六次常務會議
    市政府召開第二十六次常務會議 2020-12-16 11: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自然保護地新政速覽
    我國經過60多年的努力,已建立數量眾多、類型豐富、功能多樣的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保存自然遺產、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重疊設置、多頭管理、邊界不清、權責不明、保護與發展矛盾突出等問題,必須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改革以部門設置、以資源分類、以行政區劃分設的舊體制,整合優化現有各類自然保護地,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 自然保護地政策法規知識問答
    必須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改革以部門設置、以資源分類、以行政區劃分設的舊體制,整合優化現有各類自然保護地,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實現依法有效保護,提供高質量生態產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讓當代人享受到大自然的饋贈和天藍地綠水淨、鳥語花香的美好家園,給子孫後代留下珍貴的自然遺產。
  • 東莞市林業局前來我市學習考察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管理
    12月10日到11日,東莞市林業局副局長江日年一行10多人前來我市交流學習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管理經驗。我局三級調研員李文虹及保護地科負責同志與東莞林業局開展了深入的工作交流。12月10日上午,我局和東莞市林業局同志就前一階段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工作開展了交流。我局詳細介紹了省林業局將我市定位為自然保護地體系試點市的有關情況以及我市在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做法。會上,雙方還就下一步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與空間布局、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與勘界立標、自然保護地規劃與審批、運營管理與保護等事宜開展充分交流。
  • 全國自然生態保護工作會議召開
    5月22日至23日,生態環境部在江西省南昌市召開全國自然生態保護工作會議。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江西省省長易煉紅出席會議並講話。
  • 「中國自然保護地十件大事」揭曉 看看2019年都有誰入選?
    五、各類國家級自然公園實現統一管理國家林草局成立「國家級自然公園評審委員會」,承擔國家級自然公園類保護地(包括但不限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礦山公園、國家溼地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海洋特別保護區等)的新建、範圍調整及撤銷的評審工作,提出評審意見,制定了《國家林草局國家級自然公園評審委員會評審工作規則
  • 中國自然保護地新政速覽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我國經過60多年的努力,已建立數量眾多、類型豐富、功能多樣的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保存自然遺產、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重疊設置、多頭管理、邊界不清、權責不明、保護與發展矛盾突出等問題,必須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改革以部門設置、以資源分類、以行政區劃分設的舊體制,整合優化現有各類自然保護地,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 關於常寧市板橋鎮超標準會議用餐典型案例的通報
    為進一步加強警示教育、嚴明紀律規矩,全面加強作風建設和紀律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現將近期查處的一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典型案例通報如下:板橋鎮在全市2018年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期間超標準會議用餐的問題
  • 普洱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七次會議
    》《爭取和落實國家和省支持西部大開發事項分工方案》《關於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實施意見》《關於深化影視業綜合改革促進普洱市影視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
  • 陝西省黃河流域已建成自然保護地173處
    央廣網西安6月18日消息(記者雷愷)記者從陝西省林業局獲悉,截至目前,陝西省已建成各類保護地271處,自然保護地體系基本形成。其中黃河流域共建成173處自然保護地,為保護自然生態系統、野生動物棲息地和生物多樣性發揮了重要作用。
  • 林業局與大自然保護協會06年合作年會在北京召開
    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林業局和大自然保護協會合作框架協議》,國家林業局和大自然保護協會(TNC)於12月27日在北京召開了雙方2006年合作年會。來自國家林業局造林司、保護司、計資司、科技發展中心、對外合作項目中心、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四川省林業廳、雲南省林業廳、北京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TNC的30多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議期間,雙方回顧和總結了上一年度雙方合作項目的執行情況,並討論了下一年度的工作計劃。
  • 我市參加全省林草工作交流會議並作發言
    12月17日,省林草局組織召開了全省林草工作交流會議,13個(地)市林草主管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分管負責同志及相關工作人員參加會議。會議由省林草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東旭同志主持。在各市交流發言環節,我局黨組書記、局長郭軍代表我市做了典型發言,圍繞2020年重點工作完成情況,「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介紹了我市在開展造林綠化,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營林生產,災害防控工作中的經驗和成績。郭軍局長表示:在省林草局的關心指導下,全局齊心協力,多措並舉,一是站位高,規劃引領走在前,二是思路新,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配套有保障。三是工作實,精細化管理顯成效,各項任務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