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網】;
據國際醫學期刊《胃腸病學和肝病學》(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G&H)在8月份發表的一項研究[1]顯示,中國科學家在試驗中發現每天2次飲用240毫升含有44毫克原花青素的蔓越莓汁可能有助於降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是I類致癌因素,也是包括胃癌在內許多胃病的致病因素。據世界腸胃組織(WGO)保守估計,全球至少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在個別發展中國家,成年人在50歲之前感染該細菌的比例可高達80%,而兒童常常因為家庭接觸在10歲前就感染[2]。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十分「狡猾」的頑固細菌,傳統的治療方法是抗生素療法。研究發現,常用的三聯或四聯療法治療失敗率高達10-30%[3],並且大量使用抗生素對身體有一定副作用。
科學家一直試圖在大自然中發現答案,探索用非抗生素療法應對幽門螺旋桿菌,比如大蒜、姜和蜂蜜等。但是這些食品和提取物只能在人體外抑制細菌活性,在人體內的效果比較差。
因為本次試驗的科研團隊和國外科研人員早在10多年前就發現,定期服用蔓越莓汁可以有效抑制體內的幽門螺旋桿菌[4],所以科學家又把希望放在了蔓越莓身上。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期間,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流行病學研究室的研究者進行了一項名為「每日蔓越莓攝入量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抑制: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的研究,該項研究納入了522名年齡在18-60歲之間且幽門螺桿菌陽性的中國成年人志願者。
這些研究對象此前從未接受過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抗生素治療,他們按照組別每天飲用不同劑量的蔓越莓汁、果粉或安慰劑,試驗周期為8周。志願者分別在第2周和第8周進行測試,結果表明,每天服用2次240毫升含有44mg原花青素的蔓越莓汁,持續8周後,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出現顯著的下降趨勢。在本次研究中,攝入高含量原花青素的蔓越莓汁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抑制率為20%。在我國常見的癌症中,胃癌發病率排第二。因為人口基數大,中國的胃癌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佔到了全球患病總人數的一半。[5]幾十年以來,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研究人員一直在探索包括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在內的胃癌預防策略。本次試驗結果提示,在中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超過50%的胃癌高發地區,蔓越莓汁可能成為成人幽門螺旋桿菌管理的有效輔助手段。
由於大部分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都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很容易被忽略,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並不會隨著時間自愈,反而可能會引發消化性潰瘍、萎縮性胃炎,從而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中國科學家最新的試驗結果,對於非藥物治療幽門螺旋桿菌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Zhe-Xuan L, Jun-Ling M, Yang G, Wei-Dong L, Ming L, et al. Suppress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by daily cranberry intake: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 Gastroenterol&Hepatol. 2020 Aug; doi: 10.1111/jgh.15212.
World Gastroenterology Organisation Global Guidelines. Helicobacter pylori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ugust 2010
Monica P D , Lavagna A , Masoero G , et al. Effectivenes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treatments in a primary care setting in Italy[J].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02, 16(7):1269–1275.
Zhang L, Ma J, Pan K, et al. Efficacy of cranberry juice o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Helicobacter 2005;10:139-145.
Chen W , Zheng R , Baade P D ,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J].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6, 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