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法:英語課堂教學的十種導入法

2021-02-19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

英語教學法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善歌者使人繼起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怎樣使人繼其聲、繼其志,這便是教學的藝術。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師的循循誘導,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從而更積極主動地參加課堂教學,為整節課的成功做好鋪墊。

因此,課堂導入的好壞是一節課成敗的關鍵所在。

那麼,怎樣使小學英語課導入得以成功呢?

以下列舉幾種方法

一、積極提醒,回到課堂

小學生都是一些生性好動的兒童,大部分人在上課鈴聲響過後,還沒從課間遊戲中收回心來。

教師應該提前進教室站在講臺上,學生看到英語老師來了,就知道下一節是英語,他們會立刻拿出書本,做好上課的準備。

如果學生在上課鈴響之後才開始準備書本,這邊急急忙忙,那邊慌慌張張,教室裡一陣騷亂,學生怎能把心收回來?

因此,教師要提前拿出一部分時間來提醒學生,讓他們儘快把心收回到課堂上來 

二、伴隨音樂,放聲歌唱

小學生在幼兒園學到許多琅琅上口的兒歌,這些兒歌都是小朋友喜聞樂見的。

小學英語課本中也有許多非常動聽的歌曲,例如:"Good Morning! In the Classroom. My Father and My Mother.」等等。

教師應充分發揮音樂的優勢。

在新授之前,放一段優美動聽的音樂,讓學生的身心得到放鬆。

也可以讓學生放聲歌唱,愉快的歌聲帶學生們輕鬆地進入課堂。

三、前後銜接,溫故知新

前後銜接,也就是從整體結構出發,承上啟下地導入新課,在開始新課前,先溫故已學過的知識,可以使學生把前後所學知識銜接起來,從而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使學生胸有成竹地走進英語世界。

教師可以針對上節課的內容,設計一些聽力、對話或筆頭練習,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感覺,學生在熟悉並掌握了舊知識後,有了成功感和滿足感,就會有更大的求知慾望。

例如:在學習Book3 Unit7 Lesson19時,可以先複習以前所學過的數字表達法:時間表達法,電話號碼錶達法等等。

通過複習數字,引出關於Telephone Number這一課,這種前後銜接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抓住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從而更生動地「溫故知新」,更積極地走進課堂。

四、通過圖畫,再現情境

課堂圖畫的主要形式是掛圖、剪貼畫、簡筆畫、幻燈圖片等。

色彩繽紛、栩栩如生的圖畫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更快地進入角色,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還可以幫助他們理解抽象的知識,培養他們的觀察力、想像力和思維力。

例如:Book3, Unit16, Lesson17,用in、on、under、beside、behind、between等介詞來表示物體的不同位置。

教師首先出示小狗相對於盒子的不同位置的六張圖畫,讓學生觀察,要求學生用英語說出圖意。

這種不給學生固定主題讓學生自由發揮的方法,給於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路。

通過在觀察的基礎上的練說,使學生把語言訓練和生活實踐密切結合,又能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五、懸念誘導,吸引學生

懸念,也就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設置一些懸念,能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激發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學生一旦有了興趣就要刨根問底地尋求正確答案,思路就緊跟著老師。

例如:Book4 Unit7 Lesson19這一課是關於寫英語信的,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

「Have you a pen friend?

Have you ever written to him or her?

Do you want to write to him or her?

Let's write to your pen friend, ok?

Do you know who is Fang Ming's pen friend?

What does he write to her?」

這時就很自然地轉入了「英語信」這一課的學習。

這種懸念誘導的方法,吸引學生自覺主動地走進課堂,使他們從一開始就成為探求問題答案的主動者,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但教師提問時,要注意提問的廣泛性。使每個學生都有答題的機會,而不能只針對幾位成績好的學生,這樣無疑會挫傷其他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將自己排除在課堂之外

六、利用實物,加強直觀

由於小學生年齡較小,生活經驗不豐富,知識範圍有限,決定了他們對直觀、新穎、有趣的材料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學中的實物、直觀教具是必不可少的。

老師走進教室,從身後拿出一隻可愛的玩具小熊,學生們能不睜大眼睛盯住他嗎?老師趁熱打鐵地說:「Bear, bear, 小笨熊。」

聽學生們不由自主地跟老師一起說:「Bear, bear,小笨熊。」

看,有的小淘氣鬼還在表演呢!看那樣子還真像只小笨熊!

教師應注意充分利用各種實物,如:文具用品、水果、各種玩具、教室裡的擺設、身上的衣物、人體器官等等。

這些現有實物的充分利用,不但從一開始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精力集中,為更好地完成整堂課的教學任務打基礎,而且使學生的學習更貼近生活實際,為今後的英語交際作下良好的鋪墊

七、開展遊戲,增強趣味

「玩」是兒童的天性,教師在課前充分利用教材內容,精心設計一系列知識性、趣味性強的聽、說、讀、寫教學遊戲。

從遊戲導入,使學生邊玩遊戲邊學習,在豐富多彩的遊戲中接受英語、喜歡英語,達到「玩與學」相結合的目的。

遊戲的種類有很多:猜謎語、順口溜、捉迷藏、小啞劇、找朋友、藏東西等等。

遊戲的設計一定要新穎,具有科學性和教育性,可以使學生在遊戲的過程中開動腦筋,自己思考一些問題。

例如:教師一進課堂就宣布:「Let’s play a game, today!」同學們一起高呼:「Great!」

Listen, touch your nose!同學們趕緊摸著鼻子,然後由摸鼻子最快的同學來發布命「Show me your foot!」同學們立刻把腳伸出來……

看他們那快速行動的樣子真是讓人啼笑皆非,整個課堂充滿了笑聲和情趣。

多給孩子們一些遊戲、多給孩子們一些歡樂吧

八、積極參賽,勇於奪冠

小學生好勝心強,教師在新課開始,引進競爭機制符合小學生可望獲勝的心理,能促使他們積極思維,充分準備,變被動為主動。

競賽的方式包括看誰聽得清、看誰說得好、看誰讀得準、看誰寫得好等等。

競賽可以全班參加,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還可以選代表進行。

例如:全班分成四大組,進行接力寫單詞比賽,第二位同學寫的單詞首字母必須和第一位同學寫的單詞的尾字母相同,假如第一位同學寫的單詞是take,那麼第二位同學寫的單詞必須以字母e開頭,如:egg、eraser、English、eleven、eight等等。

對於競賽獲獎的同學予以一定的獎勵,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還能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九、相互討論,得出結果

在新課的開始,請同學們聽一段錄音,並回答問題:What class is Tom in?

聽完錄音,請同學們自由討論,大家都開始議論紛紛,教師要因勢利導,使同學們抓住最關鍵的幾句話:

「We're in Class3, Grade6.」

「We're in the same grade, but in different classes.」

「I'm in Class4.」

由這幾句話可以推理出「Tom is in Class4, Grade6」.

這種討論法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討論過程中,學生處於主導地位,而教師則處於從屬地位,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就是學習的主人。」

在相互討論過程,教師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小主人地位,有利於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

多給孩子們一些討論的機會,讓他們都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

十、表揚鼓勵,充滿信心

有句話說得好:「八十歲的老頭都要聽好話,更何況是三歲的小孩呢?」

由此可見,表揚鼓勵的話人人愛聽。

教師在上課前,及時對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表揚鼓勵,使學生在聽講之前,就處於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有了好心情,學習起來效果自然就更好了。

比如,有的教師說:「上節課同學們表現都很積極,作業也非常認真,希望大家再接再厲。」

也有的教師這麼說:「今天大家精神面貌都不錯,我相信你們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還可以這樣說:「同學們,現代社會飛速發展,沒有文化就會被淘汰,每個人都應不斷地學習,你們有這麼好的學習環境,更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教師利用這些表揚鼓勵的語言去鼓舞、感染學生,使學生有飽滿的熱情和信心上好這節英語課。

上述十種導入法的具體應用,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密切聯繫的,設計導入時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將其靈活運用,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END

相關焦點

  • 教學技巧 | 在英語課堂上如何巧妙的運用課堂導入
    問題有效地激發了學生聽的欲望,無形中提高了他們的聽力水平,這種導入方法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非常實用。利用視聽導入法不能局限於電影和歌曲,欣賞電影對白或相關音頻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課堂導入方法。教師應根據本班學生的真實情況和不同的教材和教學內容採用靈活多變的課堂導入方式;即便是同一教材、同一教學內容,課堂導入的方法也應因時、因地、因對象而異,既要具有趣味性,又要兼顧啟發性。最後,教師應注意課堂教學的實用性。課堂導入應該根據本班學生的聽力水平,有目的地去設計課堂導入的環節,同時應注意到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完整的系統。
  • 教學技巧 | 在英語課堂上如何巧妙的運用課堂導入
    問題有效地激發了學生聽的欲望,無形中提高了他們的聽力水平,這種導入方法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非常實用。利用視聽導入法不能局限於電影和歌曲,欣賞電影對白或相關音頻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課堂導入方法。我們在進行課堂導入部分操作時,時間以3~5分鐘為宜,導入的時間過長或過短都不可能被叫作成功的課堂導入,因為如果導入時間過長,就會顯得喧賓奪主,不僅會使學生在聽覺上的疲勞,減少他們的學習熱情,而且會影響整節課的教學進程。如果導入的時間過短,又會使課堂導入顯得蒼白無力,達不到對學生聽力技能訓練的教學目的和效果。
  • 英語教學 | 18種簡單易行英語課堂教學法
    想讓自己的英語課堂更有魅力,有效的教學方法少不了,今天小E整理了18種簡單易行的英語教學法,熟練掌握並靈活使用,一定可以讓老師們的課堂更加精彩!
  • 課堂導入 | 英語課堂教學的6大導入與提問技巧
    精彩的導入可以讓學生快速地投入到課堂,提高整堂課的學習效果。直觀導入法是指通過具體的實物,如:圖片、掛圖、簡筆畫、照片、幻燈片、錄音、錄像等等手段導入教學。直觀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直觀的手段要比言語描述更加生動,更加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學生的好奇心。
  • 英語課堂常用的6種導入法,讓你的課堂妙趣橫生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環節的重要一環,它是整個課堂的前奏,如同豐富晚宴的一道開胃菜,一把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一齣戲的序幕。在英語這門人文性、趣味性較強的科目上,有一個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更是至關重要。
  • 英語課堂常用的6種導入法,讓你的課堂引人入勝!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環節的重要一環,它是整個課堂的前奏,如同豐富晚宴的一道開胃菜,一把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一齣戲的序幕。在英語這門人文性、趣味性較強的科目上,有一個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更是至關重要。/ 簡筆畫導入法 /在課堂教學中,實物和圖畫有著特有的信息溝通作用,特別是簡筆畫,它能創設情境,有直觀、方便、節省時間、幽默等特點。因此,合理運用簡筆畫,尤其是在導入新課需教授的一些較為簡單而且形象化的單詞時,如girl, boy, apple, orange, car, horse等,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 英語課堂常用的6種導入法,讓你的課堂妙趣橫生!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環節的重要一環,它是整個課堂的前奏,如同豐富晚宴的一道開胃菜,一把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一齣戲的序幕。在英語這門人文性、趣味性較強的科目上,有一個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更是至關重要。/ 簡筆畫導入法 /在課堂教學中,實物和圖畫有著特有的信息溝通作用,特別是簡筆畫,它能創設情境,有直觀、方便、節省時間、幽默等特點。
  • 小學英語課堂的導入
    談談小學英語課堂的導入  【摘 要】導入環節是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以及激發學生探究和運用新知識的重要環節本文結合小學英語教學導入環節中的一些問題,講述了幾點方法。【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導入 英語課堂導入是英語教師在一項新的教學內容和活動開始前,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行為方式。俗話說:「Well begin,half done.」(好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導入環節的目的是使新授知識與學生已有知識之間建立有效的聯繫。
  • 高中英語課堂通用導入法
    課堂導入的作用為了激趣,更好地做到「課未始,興已濃」,雖然不同年段的英語課導入目的基本趨同,但是常用方式方法上會因為學情的差異而存在不同。
  • 【專題】英語課堂常用的6種導入法,讓你的課堂引人入勝!
    直觀導入包括以下幾種常見導入方法:真實的實物和圖畫,對新課的導入有很大的功效。在課堂教學中,出示實物和圖畫,變抽象為具體,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而且能促進學生學習語言的自覺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直接用外語感知事物和理解問題的能力。運用實物和圖像不僅形象、具體而且便於學生接受。
  • 英語教學 | 《英語教學法術語寶典》,建議收藏!
    Other Languages  供非英語民族使用的英語English medium school  英語授課學校English teaching;teaching English  英語教學WSD(English as a Second Dialect)  英語作為第二方言W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 教師如何做好英語課堂的導入
    一堂課的開始就如一幕劇的序曲一樣,好的導入能更有效地吸引更多的「觀眾」。好的課堂導入需要教師與學生間的相互配合。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通過師生互動導入到新的教學內容。那麼教師應該怎樣做好「導演」的角色呢? 第一、「承上啟下,憶舊引新」式的導入 這種方法也叫做複習導入法。
  • 小學英語課堂常用的導入方法
    在英語這門人文性、趣味性較強的科目上,有一個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更是至關重要。利用圖片、聲音、實物等進行直觀導入,可以讓學生對語言學習有直接和清晰的感受,增強教學直觀性,從而降低分辨難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直觀導入包括以下幾種常見導入方法:真實的實物和圖畫,對新課的導入有很大的功效。
  • 精彩的導入是好課的基礎,5大英語課堂專屬導入法,快pick一下!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環節的重要一環,它是整個課堂的前奏,如同豐富晚宴的一道開胃菜,一把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一齣戲的序幕。在英語這門人文性、趣味性較強的科目上,有一個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更是至關重要。今天明老師給大家推薦幾種英語閱讀課課堂導入的方法,讓你的課堂從上課瞬間開始就引人入勝!
  • 英語課堂中常用的導入方法合輯(小學~高中)
    英語試講中,一個引人入勝的開端可以吸引考官的眼球,讓考官迫切地想知道接下來的教學環節。教師們各有特色,教材各有內涵,學生特點千差萬別,導入設計也必然千變萬化。在此,依據各學段學生的不同特點,本文就小學,初中,高中的英語課堂導入方法與廣大考生做一個分享。小學課堂常用的導入方法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愛玩、愛鬧。
  • 教師提升篇:風靡全球的英語課堂教學法,讓您的課堂先人一步!
    ,哪些教學法能提高英語教師的課堂效率呢?今天為各位英語教師整理的風靡全球的教學法,讓您的課堂與眾不同!交際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交際法也叫功能法或意念法,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要了解學生的需求,在教學中每一個環節都讓學生充分理解、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中交際法經常採用二人對話、三五人成組的小組活動以及全班大討論等形式,在活動中培養其交際能力。探討的是如何把學用合一。
  • 全身反應教學法在少兒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貝樂學科英語對學術的不懈追求,一直是機構長久不衰的源頭動力之一,在教學中使用教學方法有很多種,今天就來重點聊一聊貝樂學科英語外教老師常用的全身反應教學法。什麼是全身反應教學法呢?全身反應教學法即為Total Physical Response,簡稱TPR,是指教師通過身體動作教授外語的教學方法。全身反應法倡導把語言和行為聯繫在一起,讓孩子更容易完成從聽到說的轉變,建立起良好的語言體系,減少陌生語言帶來的心理壓力。根據語言學習的規律,孩子學英語首先要牢固掌握的就是聽力能力,然後逐步拓展口語,最後發展到讀和寫的能力。
  • 英語課堂常用的18種教學法,你掌握幾種?
    我們都知道少兒時期是學英語的最好時光,所以這個階段的英語學習很重要,作為少兒英語老師來說最重要的無非就是英語教學方法。作為教師,必須精通英語語音、詞彙、語義、語用方面的知識,要具備較高的聽說讀寫技能,熟練流利地在課堂上運用英語教學,並把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應用到教學中。這18種常用的英語教學法,老師你掌握了幾種呢?
  • 英語課堂常用的18種教學法,你掌握了幾種?
    童話劇教學法內容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制約著語言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用。學生用書主體部分為經典的英美英語童話故事。在英語課堂上,當孩子們遨遊在光怪陸離的童話故事中,他們學習的英語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當他們和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童話人物交上好朋友的時候,他們的英語也會取得長足的進步。
  • 英語教學法應博採眾長
    原標題:英語教學法應博採眾長  ■王詠梅   縱觀英語教學法的研究歷史,曾先後產生了語法翻譯法、直接法、口語法、情景法,聽說法、交際法、全身反映法、沉默法、社團語言學習法、自然法、暗示法等幾十種流派。從最初傳入我國的語法翻譯法,到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直接法、視聽法、聽說法、交際法,以及《英語課程標準》倡導的任務型教學,都對我國的中小學英語教學產生過重要的影響。各種英語教學法都有其產生的時代背景、教學觀點和教學特色,都有各自的長處和局限。英語教師在選擇教學法時,決不能盲從某一種教學法,而應該根據教學目的和內容、教學對象的特點,開闊思路,博採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