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小學英語課堂的導入
【摘 要】導入環節是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以及激發學生探究和運用新知識的重要環節。本文結合小學英語教學導入環節中的一些問題,講述了幾點方法。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導入
英語課堂導入是英語教師在一項新的教學內容和活動開始前,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行為方式。
俗話說:「Well begin,half done.」(好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導入環節的目的是使新授知識與學生已有知識之間建立有效的聯繫。導入環節設計的好壞是決定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好的導入,能讓學生從課前就激情飽滿,興趣濃厚,對本節課充滿期待。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相反,如果導入欠佳,一開始就會令學生覺得這節課沒意思,學生的精力就會分散,注意力也不集中,教師講課的情緒也較低落。以下是筆者在教學中一些實踐,與大家共同交流。
一、常用的幾種導入方式
(一)、遊戲導入,營造持久的英語學習氛圍
著名語言學家克利斯說:「要儘量在語言的藥丸上塗上歡樂的果醬。」還有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師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整個身心都充滿歡樂。」遊戲正是寓教於樂,轉被動為主動,變乏味為有趣,使遊戲與教學得到統一。從效果看,遊戲激活了課堂氣氛,也幫助學生消化了當堂課的內容
在閩教版三年級下冊Unit 4 PartB的學習前,我讓學生玩「老狼,老狼,幾點了?」(「 Wolf, wolf, what’s the time?」)這個遊戲可用於與數字或時間相關的知識操練,大家圍成一圈一起問「wolf, wolf, what’s the time?」當說到約定的時間時所有同學跑向自己的座位或指定的安全區,被抓住的學生要進行扣分或表演節目的處罰。諸如此類的遊戲我在每單元都會設計一些。。
(二)、兒歌齊歡唱,增強課堂活力
唱英文歌曲是學生喜愛的教學形式。通過唱歌的方式創設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由此導入新課,是很多教師常用的導入手段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所選歌曲應與新課內容緊密聯繫,使學生能在悅耳的音樂中感知新課內容。學習Body(身體)時,單詞多又難,不易記憶,先讓學生 聽一首「人體部位」的《Head an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按照歌詞用手指向身體的各個部位,使學生對歌詞意思有了初步的認識,然後再播放幾遍,邊唱邊指。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就在這一瞬間被激發了起來。
(三)、巧設懸念,激發思維火花
學生對自己一眼就能看透的事物從來不會感興趣,懸念則是一種興奮劑。教師在教學導入中給學生設下懸念,可以勾起學生強烈的尋根探源的欲望。教「水果類」單詞時,把準備好的水果裝進一個大包裡, 用What’s in the bag ?的句型提問,促使學生不停地猜想,最後找到答案,獲得成功的喜悅。
這樣的導入新課,又能啟迪學生的心智,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欣賞力。在複習和鞏固環節,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聯想精彩的表演,效果很不錯。
(四)、故事導入,牽動學生心弘。
老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用簡單的英語向學生講述一個與本課話題相關的簡短故事或故事摘要,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講的話題上,再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強化或補充所需的內容,增強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的興趣。例如:在閩教版三年級下冊Unit 4 PartB的學習時,我給學生講述了「狐狸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故事,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成功開啟了一節成功課堂的大門。
(五)、複習導入,讓學生溫故而知新。
複習導入法是一種教師經常使用的較為傳統的導入法。教師可以採用「溫故知新」的複習方法導入新課。這種方法雖然「老套」,但便於學生鞏固已學的知識,便於將新舊知識系統地聯繫起來,便於教師循序漸進地展開課堂教學,同時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很快轉移到新的內容上。
二、課堂導入的原則
無論採用哪一種導入法,都必須遵循幾點原則。導入的目的是要為學生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激發他們積極參與語言交流的熱情,並實現向新內容的自然過度,減輕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降低學習內容難度。為此課堂導入沒有定法,它必須因情況而導,因教師而異,更因學生而異。但要注意的是,精妙獨特的導入固然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然而把過多的心思花在導入上,則易給人頭重腳輕的感覺。因此,導入要簡潔,形式簡單,易操作,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宗旨。
三、導入中的誤區
(一)、時間過長,喧賓奪主。
英語課堂導入花費時間過多,使導入顯得冗長,從而影響整節課的進程。時間安排也有重有輕,如果只重視課堂導入,而忽視其它環節,那麼,再精彩的課堂導入也不能達到預想的結果。反而有點頭重腳輕的味道。
(二)、偏離重點,中心不明
英語課堂要有針對性,不能為了「導入」而「導入」。這樣就使得這節課一開始就中心不明,無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反而誤導學生.
(三)、生搬硬套, 過於牽強。
對於較沉穩班級和較活躍班級,就算是同一教材、同一內容也不能採用相同的導入方法,我們要分析好學情,才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另外,對同一個班級如果總是使用幾種老套的導入方法,也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因此「導」無定法,切忌生搬硬套。
課堂導入因人因時因地不同,方法多種多樣,不拘一格,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只要教師精心策劃,一定能做到導出氛圍,導出實效,導出活力,導出興趣,導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