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頻道 - 探店「廣告界故事大王」勝加:深度閒聊4小時,送你6000...

2020-12-14 經理人分享

勝加講故事的秘笈到底是什麼?

寫在前面的話:

數英於2019年全新上線「探店」專欄,該欄目將會從尋訪各家代理商開始(陸續延伸)。在分享各家所長與之共勉的同時,亦可促進業內對各個公司的了解,從而為行業創新合作,挖掘更多可能。

本篇篇幅略長,但該有的乾貨一個都不少,收藏下來慢慢看,一定會有收穫!


採訪:Roy、吳小寶
撰文:吳小寶


探店  第三期
勝加 SG

童話大王鄭淵潔說:「人和動物的最大區別,就是人會講故事。」

勝加,一直信奉「觀點用故事表達」的理念

當事實或廣告以故事形式呈現

才有可能在場景、情節、人物上與你產生共情

勝加,廣告界的故事大王,這不是自譽,來自於江湖人稱。精準的心理洞察、走街串巷的煙火氣,不經意就種進你心裡,悄然地以故事力量為品牌圈粉,同時也為勝加加冕無數廣告大獎。

勝加講故事的秘笈到底是什麼?帶著這個疑問,數英探店小分隊來到了位於上海愚園路的勝加總部,拜訪了勝加總經理兼首席創意官馬曉波,以及四位創意合伙人劉鵬、周華安、周駿、佘凱。

馬曉波:一位厚積薄發的創意人,也是當下中國最會「講故事」的創意人之一。信奉「觀點用故事表達」的創作理念。


劉鵬:勝加創意合伙人之一,擁有超過10年的ATL全案廣告經驗。


周華安:勝加創意合伙人之一,前麥肯廣告執行創意總監,有著18年廣告從業經歷。


周駿:勝加創意合伙人之一,2001年畢業於東華大學視覺設計專業,先後服務於多家4A廣告公司。


佘凱:勝加創意合伙人之一,從業13年,曾就職於奧美、TBWA、麥肯等傳統4A。


起初大家面面相覷微有拘謹,但隨著82年的Coca-Cola頻頻舉杯,微醺間暢聊模式便逐漸開啟。整整四個小時的深度閒聊,我們一窺到勝加說故事的方式以及故事背後的功力修煉大法。

勝加沙發休閒區

勝加辦公區



一、

16年詩與風雲
堅持廣告的「基礎與傳統」

踢不爛:《未完成》
銀聯:《付出必有回報》
卡薩帝:《不凡管家學院》
方太:《油煙情書》、《媽媽的時間機器》等…

看完勝加的廣告作品,難免會有「勝加出品,必屬精品」的感覺。文案紮實、美術高級,透露著往往傳統廣告公司才有的氣質,其實這正源於勝加對基礎與傳統的堅持傳承。


1、堅信:有傳統,才有未來

作為曾經奧美最早的一代創意總監,創始人孫衛東先生奠定了勝加重視基本功的路線。比起天生的創意天才,以創意起家的勝加更注重4A體系下不斷沉澱的基本功。例如,Slogan、品牌故事、長文案、產品名……現在不被重視的文案基礎,在勝加依然是一種傳統。

08年加入勝加的劉鵬,便透露了一段十年前的小插曲:「當時廣告圈盛傳方太的廣告可以碾壓汽車組,我就對背後的廣告公司產生了好奇。去面試的時候,馬總給我出了一道題,給某兒童香皂品牌取一個名字。我回去想了兩天兩夜,寫了大概20多個名字就來勝加了。」

作為當時的面試官,馬曉波揭露了認可劉鵬的原因。比起二十多個名字,更看重的是他能多維度結合產品和兒童特性給出不同的答案,這是屬於傳統廣告人應當具備的紮實基本功。除了劉鵬外,其它勝加創意人的聚集,也正是因為他們對傳統手藝的堅持,以及對未來的追求與渴望。

馬曉波說其實邀請這些從業十幾年的傳統廣告人加入勝加非常不容易,尤其很多人還是二進宮,出去再回來,每個人都請吃了好幾頓飯,「一方面是因為覺得勝加需要他們,另一方面他們也需要勝加提供的創意空間,來爆發小宇宙。作為創意夥伴而言,我們思想、價值觀的契同,是一個磨合且漸進的過程。」

勝加會議室


2、嚴謹、全面的作業模式

既是為了迎接網際網路環境的改變,也是為了及時應對客戶更多元化的業務需求。2014年以前,勝加還是以單一創意廣告為主體,後來逐步更改作業模式,拓展滲透不同業務方向成立子廠牌,形成了現在的勝加內容網絡。

整合營銷勝加廣告(上海/北京)、創意機構勝觀、創意機構技能冷卻、社會化傳播凡人互動、娛樂營銷橙美、文創設計同璽、體驗營銷 T&D Works,這是目前勝加內容網絡包含的七個機構,從策略提案到創意執行再到整個傳播的管控,有大致的分工,也有靈活的協同合作,彷佛一個4A公司。

在問及勝加的內容網絡和4A體系有什麼區別時,馬曉波誠懇地回答:

「嚴格意義上講,我並不認為說勝加和4A本質上有什麼不同,都是以持續積累品牌資產為核心,建立更整合性的傳播解決方案。如果一定要說勝加和4A的區別。在勝加,創意人會有更加充分的授權;勝加的機制更機動靈活,創造力和反應速度更強;無論是價值觀還是生意的利益,勝加都注重和創意夥伴共榮共生。」


     在工作環境設計上,勝加也是以給予創意人更多空間為原則

在傳統的基礎上與時俱進、靈活變通,16年來,不斷出街的優秀作品,便是勝加傳統力量延續的最好證明。傳統在其眼裡並非復古守舊,它更像時代的根基,幻化入廣告這門藝術裡,執拗地傳承著一代又一代廣告人的夢。


二、

用故事為品牌塑造
獨一無二的社會角色

人們喜歡聽故事勝過於道理,這可以追溯至人類的崛起,《人類簡史》裡正是因為講故事,智人才變成了現在的我們。於故事以娛,植故事以義,勝加的作品在傳統基本功的加持下,也許不能流芳,但定能以共情喚醒人間正道,用故事幫助品牌成功。


1、Timberland《未完成》:以故事促進商業增長

即使過去3年,很多人對Timberland的第一條「真是踢不爛」片仍然記憶猶新。那是Timberland第一次向外界傳遞「踢不爛」的精神,也是第一次以「踢不爛」這個名字走進消費者視野。視頻一經上線,就得到了大批年輕人的認可。

好故事的開始,就是因為要繼續。當第一支廣告片如此成功時,踢不爛的精神已然奠定,勝加要做的就是在第二條片中讓這樣的精神觸動更多人,幫助品牌實現商業增長。

Timberland《未完成》

「我走的時候叫Timberland,回來時才叫踢不爛。」這句廣告語是很多人心中2018年最佳文案之一。勝加用一個「未完成」的概念,以擬人的手法去素描了鞋子的歷程,折射出人在不同時間段的生活軌跡,不止年輕人,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在這支片子中找到共鳴。

面對外界對於兩條廣告孰優孰劣的討論,勝加認為其忽視了廣告背後目標市場的改變。當勝加提出Timberland品牌要從小眾走向大眾,要把大黃靴賣給普羅大眾時,客戶當即便表示了認同。

Timberland的品牌方曾在某次採訪中說道:「第一條的成功奠定了踢不爛的精神,而第二條不只講態度,更是講人的一生。」

馬曉波也進一步揭曉了影片背後的思考:「當品牌目標市場發生改變時,講故事的方式也變得不同,這條片子講的便是普通人的生活經歷。」

原本小眾的Timberland大黃靴,以更平凡的姿態走進了我們的視野。來自Timberland品牌數據顯示,這條廣告在朋友圈投放之後,整個Q3、Q4的銷售增量達到了38%。在如今的快營銷時代,無論是商業層面的業務增長還是品牌層面的消費者溝通,這支「未完成」的廣告都實現了雙贏。


2、卡薩帝《不凡管家學院》:以故事詮釋嶄新生活方式

卡薩帝1月份上線的品牌片《不凡管家學院》,虛擬了一個凌駕於荷蘭皇家管家學院之上的學院。作為這個案子的操刀者,周駿為我們講述了作品背後的思考邏輯:

「相對其他家電品牌而言,卡薩帝單價非常高。從某個角度而言甚至可以跳脫家電領域,把它看成一種奢侈品品牌。所以我們一開始思考的重點不是創意,而是如何跟客戶在理解產品上達成共識。」


作為服務品牌的代理商,勝加不僅要清楚產品單價高的原因,也要洞察目標人群的真實需求。在不凡管家學院的故事成型之前,勝加前期做了很多的工作。站在高淨值人群角度,完全拋開了當下網際網路時代的環境和語境,不去追逐最新鮮最熱門的廣告形式,而是回到最本質的產品上,去思考它到底能帶給消費者怎樣的價值,如何讓他們的生活更美好。

卡薩帝《不凡管家學院》

經過大量的研究和調查,勝加發現所謂的富足,不單純指財富,而是從精神上理解財富的價值。正所謂:精神有歸處,即為富足。勝加通過這支影片,將「物善其用」重新解讀為一種品牌簡奢精神。而這支片子不僅從價值觀層面打動了客戶,也向外界詮釋了高淨值人群一種新的生活主張:懂事物珍稀,更懂珍惜事物。


3、銀聯雲閃付《付出必有回報》:以故事傳遞價值觀

在積累很多口碑後,勝加對「講故事」有了全新的思考。比起過去常常用方法論塑造品牌故事,現在的勝加更希望以故事傳遞品牌的價值觀,這不限於一種商業的渲染,根植的更是一種社會正能量的加持。來自銀聯雲閃付的廣告《付出必有回報》,就是勝加團隊在原本「講故事」的基礎上一次由術到道的轉變。

銀聯雲閃付《付出必有回報》

在這支影片中,故事裡的每個人既是消費場景中的支付者,也是工作場景中的付出者,每個人都懷揣付出必有回報的信念。同時,這樣樸實無華的精神,也是與現在的喪文化、消極主義所形成的一種對抗。怎麼才能吸引消費者關注,如何做得有趣、打動人,當人人都以為這是做廣告的第一步時。勝加卻在思考,這個品牌扮演的社會角色是什麼、它需要解決什麼社會問題、它應該向社會發出什麼樣的價值觀主張。

外號「華sir」的周華安也表達了對這條片子的欣賞:

「現在很多廣告公司以及廣告人都覺得,做廣告就是拿出各自好玩有意思的idea腦暴,包括現在很多公司也都這麼做。而勝加思考的卻是這個品牌的社會角色,怎麼樣更好地契入到現在社會的環境或者趨勢裡去。」


從Timberland品牌目標市場的改變、到卡薩帝對貴族生活方式的重新詮釋、再至銀聯對抗消極主義的價值觀輸出。在創作故事的細節背後,勝加更多會花精力在前期和客戶的策略溝通,以及與品牌高層達成的對產品的理解,還有價值觀的共識上。積小流,以成江海。至此,勝加作品背後幫助品牌優化長效管理的品牌資產核心方法論——「領袖人格論」便應運而生:

除了【觀點,用故事表達】外,致力於為品牌在中國消費升級時代下,在中國消費者重構價值觀與生活方式的關鍵階段,塑造獨一無二的社會公眾角色,以及完整的傳播內容體系。


今年5月份,勝加已對外界公布了前言之一:《從領導者到領袖的信仰之躍》,並表示將在年底前正式對外分享。在這個最好也最壞的年代,勝加不以二元去糾結,他們錨定道與義的大象,踏實且堅定地走出了自己盪氣迴腸的步伐。正如道德經裡所說: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三、

品牌背後的英雄
志同道合的朋友

勝加誕生過很多作品,也服務過不同類型的客戶,但談及經營理念由術及道的轉變,不得不提及勝加一位合作超過16年的老朋友:方太。方太《油煙情書》、方太《媽媽的時間機器》、方太中秋宋詞廣告《愛若無缺事事圓》、方太母親節國漫風廣告《陪著你住進童話裡》等…在16的時間長河裡,我們見證了勝加與方太合作的無數優秀作品,也見識到傳統品牌在營銷上的底蘊。當我們好奇幾位創意人最喜歡的方太作品時,他們卻提到讓我們有些意外的一支視頻:《我們的風雲》。

《我們的風雲》
「他人眼裡的波瀾不驚,正是我們心中的詩與風雲」

《我們的風雲》就像一直被窖藏多年的好酒,微啟,香醇便彌散於我們的呼吸。勝加說,這條片子不為別的,只為致敬方太也致敬自己,更致敬他們之間16年的友誼。這支片子最初並非公開出街,而是作為方太20周年獻禮的發布會影片。注重視覺質感的周駿找到一位專業的攝影師,走進普普通通的家庭,記錄他們買菜、做飯等稀疏平常的事情。項目耗費近一年時間,記錄了20多個中國家庭的細碎光影,拍攝了3萬多張照片。

劉鵬說,「我覺得它非常舉重若輕。不管是從文案還是從美術形式上,都非常舉重若輕地去講述了日常的點點滴滴,匯聚成的大江大河。」

佘凱也對這支片子表達了由衷的喜愛:「這條廣告真的能觸動我,它反映出的廚房細節以及生活瑣碎,能改變我走進廚房時的心情和感受。

馬曉波也表示:「我覺得這條廣告最代表勝加的情懷和勝加的氣質。」

這支片的投放並不大,但耗時卻相當得長,用勝加的話講,就是兩個互相信任的朋友間的一拍即合,如此不計功利,單純而為之的心境源於勝加與方太16年的默契與信任,以及彼此間價值觀的交互融合。

同樣一拍即合的還有佘凱負責的《媽媽的時光機器》這個重要的品牌IP,佘凱很激動地告訴我們:

「做這個項目真的有一種盪氣迴腸的感覺,幾乎動用了公司所有的大創意去為這個大IP添磚加瓦,比如「要撿起心中的夢,先放下手中的碗」這句話便是劉鵬所寫。這就是源於你和客戶之間的長期合作,你才有充分的時間和資源去梳理問題,並幫助客戶解決。同樣,它還為消費者的生活帶來了價值以及正能量,包括方太造字運動等。這在國內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勝加做到了。」


《媽媽的時間機器》第一季

當一個【高端廚電領導者】轉變至【因愛偉大】的品牌,所謂的廚電功能型產品,就被勝加以關愛家人的一種方法或工具替代。馬曉波說:「方太從一家製造廚電的公司,變為一家製造愛的公司。觀念上的轉變,導致後面我們所有的廣告創意都變得不同,包括和其它品牌的合作,我們開始思考術與道的關聯。」

勝加也通過這場仿佛婚姻的陪伴,更加確定了未來的路:

1、觀點,用故事表達;
2、傳統的力量,隨時間而呈現不同的維面,緣起於人性的美麗永不褪色;
3、以陪伴和加持的方式共建品牌生態環。」


在方太和勝加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的一種最高智慧:美美與共,和而不同。方太尊重勝加講故事的方式,勝加也認同方太的價值觀。君子與謀,持不同而予共,以真誠相待實現合作共贏。

這一點也同樣體現在勝加創意人身上,很多作品都由他們相互合作完成。堅持奠定品牌社會角色的馬曉波、細膩不失全局觀的劉鵬、有著國際品牌視野的華sir、對審美有著苛刻要求的周駿、或是任何風格都能信手拈來的佘凱,他們之間雖然風格不盡相同,但都堅持著同樣的信念。

馬曉波總結道:「我覺得勝加的創意人,都是一幫心思比較單純的人,就是一個品牌服務者,只考慮如何把事情做好。我們自己可能年紀有點大,受傳統價值觀影響比較深,我們一直相信傳統沒有過時,我們也敢於去引領年輕人,而不是一味迎合。」


四、

探店接近尾聲
來點輕鬆的快問快答

Q、分享一本你們喜歡的書吧,很好奇你們不工作時都在學什麼?

佘凱:《烏克蘭拖拉機簡史》,有些書它是帶給你直接的一個經驗積累,有些書是幫助你保持開腦洞的心態,這本書就是用來開腦洞的。

劉鵬:因為想跟上我兒子的步伐,理解他的心境,最近開始看奧特曼,同時我也在研究娛樂營銷的東西,想試試理解現在的追星族。至於書,我推薦一本《第四消費時代》,有人說日本的過去,會是中國未來的樣子,不一定正確,也許從中我們可以解析一些趨勢。

周華安:《資治通鑑》,這是我隨身攜帶的(說完真的從包裡拿了出來)。資治通鑑就是個體系,就2000年來中國人怎麼想問題,其實從古至今我們想問題的方式可能都沒有變過,我覺得很有意思,是歷史也是未來。

周駿:近兩年看到的一本對我而言很有價值的書,就是李澤厚《美的歷程》。語言精煉、優美,可以說是中國美學簡史,純正的美學境界升級寶典。

馬曉波:我也很推薦這本書,它既是一本學術論著、又是一本優秀的散文集,每個時代的價值觀和審美都被精煉成文,非常值得一看。再推薦一本《企鵝歐洲史》,由十個史學家共同編寫,看起來比較輕鬆同時形成完整歐洲史體系。


Q、如果對新進員工只提一個要求,你們內心覺得什麼最重要?

馬曉波:基本功+職業感+對廣告的熱愛,且必須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就是要做出影響力巨大的好作品。

劉鵬:一句老話,首先你能為他人提供什麼,其實這是社會或職場的基準,很多年輕人不明白,沒有去真正思考過自己的職業價值,不知道應該刻苦練就一門屬於自己的手活兒。

佘凱:希望能招到一幫保持初心,可以禿頭但是不油膩的年輕人。

猜猜看這些玩具出自誰的辦公室?


Q、你們覺得本土廣告行業未來方向或路在哪?

周駿:簡單來說就是本土廣告崛起了甚至開始走向國際化,以後各個廣告公司的專業會更加細分。

佘凱:如果廣告行業要發展,必須快速抓準這個時代的變化。現在正是在國際舞臺展露頭角的時候,品牌的格局在變大,所以廣告公司也要重新思考。

周駿:沒錯,包括一些中國科技公司紛紛去參加坎城,其實有可能並不是為了那個獎盃,而是為了在世界的舞臺展示,為以後的國外市場布局。我們應該多思考品牌戰略層面的東西。

 

Q、最後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不做廣告,你們心底深處潛伏著的願望是什麼?

周華安:我非常坦誠地回答,遠離鬧市,找個院子,周圍有山有綠樹,和朋友喝茶聊天。

馬曉波:我還是要做廣告,直到做不動為止,我再去華sir說的院子,閒漢敬老院,哈哈~

劉鵬:如果能一直待在廣告行業也蠻幸運的,如果不能,我就去做個博物館講解員。(鵬總聲音超級有磁性!!!強力推薦)

佘凱:起初選擇做廣告也是因為能安放我所有的喜好,也許以後能找到比廣告更好玩的事,那我就去做其它的。

周駿:我想去打理花花草草,做一個園藝設計,或者回歸老本行,畫畫去。為助力提升大眾審美而不懈奮鬥!

周駿的花園


【探店】後記

這是廣告營銷行業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壞在品牌對流量泡沫的執著,好在流量浪潮之後總有真實的東西留下。勝加便是其中之一,既能沉靜止觀,注重內容的正能量,更在乎品牌的社會責任,以及對人本身的關懷。在廣告形式和內容上,傾注了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闡述,觀察當下與前瞻未來,承載且預見並行,雲捲雲舒地嘗試從術及道的轉變。

就像馬曉波與周駿推薦的一本書裡說寫:時代精神的火花在這裡凝凍、積澱下來,傳留和感染著人們的思想、情感、觀念、意續,經常使人一唱三嘆、流連不已。——李澤厚《美的歷程》

 

文 末 福 利

最後,特別送上 數英·探店第三期 勝加 SG 獨家福利! 

在本文評論區,
回覆你最想向勝加的大咖們請教的一個問題,
勝加團隊挑選兩個最有價值的問題進行回答,
兩位幸運兒將獲贈勝加周邊小禮物一份
(關注數英官方微信、官方微博,也有小活動哦~)


關於探店:
《探店》是數英推出一檔全新原創欄目,旨在報導廣告營銷行業中優秀公司及團隊,為讀者帶來第一手詳盡、耐讀的內容,促進行業有價值的信息交流。若有優秀素材提供或相關事宜,可聯繫:editor@digitaling.com。


數英原創內容,轉載請遵守規範

更多精彩內容請訪問 數英網 - 文章頻道 - 項目頻道 - 招聘頻道

相關焦點

  • 文章頻道 - 數英公開課第3期:感謝歐派×意類、方太×勝加的精彩分享
    第3期數英公開課,從系列項目進行深度剖析,歐派 x 意類《狼人的中秋煩惱》系列、《共享爸爸》;方太 x 勝加《媽媽的時間機器》系列、《家庭幸福觀》系列、《王的雞》等,並邀請到分別的品牌方以及主創人員,共同揭秘系列項目背後全盤運作路徑及品牌不同時間階段的完整營銷策略。
  • 專訪勝加孫衛東:13遍「沒有後驅,不算豪華」的凱迪拉克洗腦廣告...
    從boss直聘重掀洗腦廣告的風潮,知乎、馬蜂窩、鉑爵旅拍,哈羅單車、新氧醫美、到近期再次在電梯刷屏的沈騰拍攝的易車洗腦廣告,越來越多的品牌不惜成本的投入洗腦廣告,但是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近期豪華車品牌凱迪拉克竟然也悄悄在社交媒體上傳了一支洗腦廣告,而更讓人詫異的是,這支廣告竟然是被成為廣告界「故事大王」的勝加廣告拍的。
  • 勝加18周年成年禮:北京勝加成立
    6月1日,勝加集團聯合業內資深創意人賀克剛(DAHE)共同創立全案服務新廠牌——北京勝加,並與上海勝加廣告組建成為一南一北兩大創意中心,打造覆蓋全國的創意內容服務網絡。這也是勝加送給自己18周年的成年禮。
  • 文章頻道 - 寒風刺骨的冬天,這對廣告圈CP用一支特別的做飯視頻...
    山川湖海,總會囿於廚房與愛,一聲聲呲啦的油火、轟轟作響的油煙機、譁譁洗碗聲......任何聲音,哪怕是一句「吃飯了」都能將深入黑暗漩渦的你輕輕拉回來。此刻的美食,無疑有足以抵抗全世界所有悲傷和迷惘的力量。在家也要好好吃飯,好好去愛呀。正是基於這樣的洞察,一支特別的做飯視頻走進了你我的視野。
  • 提前一周探店,花1小時「吃透」一道菜
    然而當你投身其中,你會發現,直播遇上實體商業,正在產生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日前,在上海促進消費的若干意見出臺之後,一場小紅書「雲探店」活動在上海多個熱門商圈展開,記者獲得最新數據,當晚直播的平均互動率達到27.9%,其中互動率最高的是BFC,達到44%,也就是說,100個觀眾中,有44名觀眾與主播進行了互動。
  • ——探店測評師
    開篇先講結論——「探店測評師」是個徹頭徹尾的龐氏騙局,是詐騙!為什麼著急說結論呢?實在是因為被騙子的騷操作給閃到了腰如果你在網上搜索「探店測評師」第一眼看到的大概是滿屏的質疑標題然而點進一篇篇文章裡去看
  • 暖心暖胃致敬教師,永和大王聯合輕輕教育送出6000份早餐
    9月迎來開學季,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知名餐飲連鎖品牌永和大王攜手知名在線一對一企業輕輕教育,聯合推出「溫暖教師節,情滿開學季」系列活動,為老師們送出6000份營養早餐套餐,向廣大教育工作者致敬,也向學生和家長送去暖心問候。
  • 文章頻道 - 完整回顧教科書級營銷案例:4 小時後逃離北上廣
    北上廣和文藝圈的朋友一早應該就被「新世相」四小時逃離北上廣的文章刷屏了,這場活動效果到底怎麼樣?現在是早上 8 點,從現在開始倒計時,只要你在 4 小時內趕到北京、上海、廣州 3 個城市的機場,我準備了 30 張往返機票,馬上起飛,去一個未知但美好的目的地。
  • 《永和大王2020·因為有你》:感謝每一位在疫情中付出的人
    近日,由永和大王製作的年度感恩短片《永和大王2020·因為有你》暖心上映,成功登陸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站,斬獲一眾網友的關注。短片講述了三個普通人的感恩故事,永和大王為愛發聲,用細膩、平實的鏡頭記錄了他們感人的故事。第一位普通人和飛雪是在蘭州長大的新深圳人,她最想感謝的是她哥哥,這位溫暖貼心的哥哥叮囑妹妹別出門,卻「每天來回兩小時,就為給饞嘴的妹妹送上好吃的」。
  • 嬰芭莎·孕嬰童博覽會,預約免費探店,送補貼紅包
    展前預約福利:1、預約即送100元現金券2、預約領取超豪華大禮包(送對戒、送襯衫、送煮蛋器……)   攝影商家品牌名錄:韓國首爾寶寶兒童攝影、韓國童感寶寶兒童攝影、小鬼當佳兒童攝影 、展前預約、到店體驗專享特惠:1、探店即得50元現金車補2、邀請孕友送200元現金券3、100-500元現金券升級福利4、到店即送豪華大禮包月子養護商家名錄:月子會所——
  • 探店探店直播技巧
    一 永恆的直播三段式:預熱店鋪介紹、開播菜品介紹、高潮美食刺激今兒我來跟大家說一下探店直播,我們應該要做的一些準備。首先就是直播提前要做的事情,我們必須要對這個店有一定的了解,前期先要跟老闆溝通,了解店背後的故事,比如他的品牌故事,老闆個人的創業故事,還要菜品的一些介紹,有什麼特色,亮點,因為作為一個沒有去過店內的顧客來說,你全面詳細的直播,會讓他對這個店更有興趣,就像你做了一檔節目一樣。
  • 記者探店隱藏在南城西平的咖啡店:安靜文藝風格 適合小聚閒聊
    咖啡店一角 本版圖片均由記者 李夢穎 攝被疫情耽誤了許久的探店覓食之旅,是時候啟行了。聽同事說起,南城西平有一家很有調調的小咖啡店,不好找,但人總是很多。二樓的環境顯得更簡單些,適合三兩個人小聚閒聊。探店當天顧客很多,只剩二樓的一張空桌。在一樓點餐的時候看到的蛋糕種類不算很多,但每款都好想試,看上去簡單卻精緻。
  • 24小時店如何才能掙錢?永和大王、麥當勞這麼做
    從成本上看,如果所產生的經營成本、管理成本超過了營收利潤,24小時的經營模式就不能成立。筷玩思維注意到,在許多餐廳考慮自身情況停止24小時經營時,一些餐廳則深度推進深夜經營甚至24小時經營。還有一些餐廳在24小時經營上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品牌雙效益,全天營業越來越旺,這就和自身定位、整體經營戰略密切相關。
  • 文章頻道 - 2020 上半年最具人氣品牌項目 TOP 50,一切刷新!
    By:鯨夢 北京3、NIKE:新年不承讓Brand:NIKE 耐克By:W+K 上海4、統一「小時光麵館」:吃麵看個性,一碗麵的時間了解一個人Brand:Uni-President 統一By:待認領5、寶馬×寧浩賀歲微電影《巴依爾的春節》,充滿回憶殺Brand:BMW 寶馬By:
  • 24小時店如何才能掙錢?永和大王、麥當勞們這麼做
    從成本上看,如果所產生的經營成本、管理成本超過了營收利潤,24小時的經營模式就不能成立。   筷玩思維注意到,在許多餐廳考慮自身情況停止24小時經營時,一些餐廳則深度推進深夜經營甚至24小時經營。還有一些餐廳在24小時經營上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品牌雙效益,全天營業越來越旺,這就和自身定位、整體經營戰略密切相關。
  • 蘇州美食探店丨傳說中蘇州必吃的炭火烤肉,排隊2個小時才吃到
    這是一家在蘇州開了很多分店的韓式烤肉店,西城永捷、吳中萬達、蘇州中心...到處都是它的身影,但是我因為"平均排隊2小時"這個標籤一直沒敢去。但是又因為這家店太火了,實在是按捺不住好奇心的驅使,跨年夜的時候和男朋友去打了卡!就像網友吃貨們說的那樣,就算是五點就來排隊的我們還是失算了,前面等位69桌!
  • 抖音美食網紅「探店」或許是「硬廣」
    文/圖記者宗兆洋「抖紅」的流量餐飲店藉助抖音上的美食「探店」類視頻,海底撈、奶茶店等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藉助抖音又火了一把,記者發現,「抖音套餐」已經成為新一代餐飲店的標配。在濟南,像「黃老太牛肉燒餅」「王虎子大餅」等小吃同樣受益於抖音成為網紅。
  • 吃喝濟南|探店圖文的寫作技巧,讓你新手秒變老司機
    通常而言,探店類內容創作者通過圖文向讀者(潛在消費者)展示品牌,門店的環境、菜品或服務等信息,宗旨是寫出大眾喜歡、並且樂於分享的文章。本質來說希望可以從一個顧客的角度去分享這家店,從客觀的立場上去描述,會更具有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