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羅米納飯店全景圖(資料圖片)
「邱吉爾花園」——《開羅宣言》發布前三國首腦在此召開新聞發布會(攝影 王蕾)
邱吉爾在開羅會議期間下榻的套房(資料圖片)
從埃及首都開羅市中心驅車向西20餘公裡,隔著很遠便能望見這個古老文明的傑作——金字塔。汽車繼續向前,經過一片高大的鳳凰木林,一座低調中透著奢華的飯店赫然出現在眼前。
坐落在胡夫金字塔腳下、三面被綠色植被環繞的米納飯店,自建成至今已有140多年歷史。它不僅見證了埃及的近代史,而且還見證了中東地區乃至世界歷史的諸多風雲變幻。
1943年深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曙光初現。時任中、美、英三國首腦的蔣介石、富蘭克林·羅斯福與溫斯頓·邱吉爾,在這家花園飯店外的一處草坪上召開記者會,著名的《開羅宣言》由此誕生。
自當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分別在重慶、華盛頓、倫敦將《開羅宣言》正式公之於世起,時間已過去整整70多年。但時至今日,每當工作人員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介紹飯店歷史的時候,《開羅宣言》仍是一個讓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
「米納(飯店)是埃及最有歷史底蘊的飯店。之所以這樣講,不僅是因為這140多年的歷史,更珍貴的是,它見證了多次著名而重要的歷史事件,」飯店營銷經理塔裡克·盧特菲告訴記者,臉上浮現出些許自豪的神色。
在寬敞的飯店大堂裡,花甲之年的盧特菲先生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向記者說起70年多前在這裡發生的事情……
「邱吉爾花園」見證歷史時刻
「1943年11月26日下午4時許,在《開羅宣言》正式發表前,三國首腦在『邱吉爾花園』的草坪上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三國已就共同對日作戰等問題初步達成一致意見。」盧特菲先生說著,指向大堂一側的落地窗。透過窗戶向外看去,目之所及是一大片地勢略有起伏的草坪。草坪後面,世界七大奇蹟之一——100多米高的金字塔幾乎觸手可及。
「這片草坪就是當年三國首腦公開亮相的地方。」他說。
美國羅斯福總統圖書館的電子文檔顯示:他們在向媒體宣布這一消息時,出於保密及安全等因素的考慮,並未向外界公開宣言的具體內容。「三國已決定,直到本月28日在伊朗召開的德黑蘭會議結束後,文件內容方可公布。」
透過當年為數不多的幾張珍貴的黑白照片可以看到,蔣介石、羅斯福、邱吉爾以及蔣介石夫人宋美齡並排坐著,後面站著十幾位一同參與討論和起草《開羅宣言》的三國代表團的主要成員。照片上的每個人都面帶微笑,氣氛顯得輕鬆而融洽。
盧特菲口中的「邱吉爾花園」是他們對這片草坪的「暱稱」。「這裡並不是邱吉爾下榻套房的私人花園。不過他非常喜歡這裡,經常在花園中散步、放鬆、欣賞日出日落,有時候也會選擇在這兒會見客人。」他說。
其實,歷時五天的開羅會議只有一部分是在這家飯店舉行的。「當時三國領導人中,只有邱吉爾在此處下榻,而羅斯福住在離飯店不遠的時任美國駐埃及大使亞歷山大·柯克的別墅裡。」盧特菲饒有興致地介紹道。如果是羅斯福主持會議,那麼會談地點一般會選在別墅內的某個房間。據悉,這棟樓後來被人買下,變成了私人住所,現已不再對外開放。
古樸大廳屢成歷史註腳
歷史上,米納飯店曾三次「閉門謝客」,其中一次便是因為舉行開羅會議。德國一家電視臺曾播出的一段關於開羅會議的影像資料顯示,飯店為會議的召開提供了非常嚴密的安保措施。除暫停對外營業外,飯店周圍還部署了大量警察及保安人員。「每個人在進入飯店之前都要被從頭到腳檢查一遍。」盧特菲說。
米納飯店的前身是一個規模很小的休息廳。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第五代統治者——伊斯梅爾帕夏在任時,為了方便自己和客人在飽覽沙漠風光後能夠稍事放鬆,便在緊鄰金字塔的沙漠中建造了這處私人休息場所。1869年,為了慶祝蘇伊士運河通航,伊斯梅爾下令在原址上擴大規模。雖然這處「小行宮」後來又幾經易手、改造、翻新和擴建,但飯店內的最高建築也不過是那一片接待過眾多世界名流的四層小樓,飯店裡「資歷最老」的魯巴亞特大廳也自始至終保持著原本的模樣。
魯巴亞特大廳自飯店成立之日起便開門迎客。與現在許多大飯店的豪華宴會廳不同,這個餐廳裡的陳設仍然是19世紀末期的風格,低調古樸中透出典雅的氣息。擺放整齊的桌椅在昏黃燈光的照射下略顯陳舊,一種淡淡的滄桑感撲面而來。
小小的餐廳僅能同時容納七八十人就餐,不過飯店很顯然不打算將其改造成富麗堂皇的大型宴會廳。「魯巴亞特大廳是米納的標誌,也是飯店歷史的見證者,」盧特菲說。
1977年12月,時任埃及總統薩達特、以色列總理貝京以及美國和聯合國數名代表在魯巴亞特大廳舉行會晤,就埃以戰爭及中東地區和平問題進行磋商,飯店因此又一次暫停營業。1993年,米納又迎來了一系列有關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和平問題的會議談判,這為此後雙方成功籤署和平協議奠定了良好基礎。
各界名流曾經「到此一遊」
米納飯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豐富多元的歷史文化、古樸典雅的外觀陳設,無不吸引著各國名流和遊客。除邱吉爾外,美國總統尼克森和卡特、國務卿基辛格、法國總統薩科齊、英國大將軍蒙哥馬利、黛安娜王妃、喜劇演員卓別林、小說家柯南·道爾等各界名人及不少國家的王室成員都曾「到此一遊」。
據盧特菲介紹,不少客人下榻時會特意挑選自己偶像曾經住過的房間。「他們通常會說,『我要住邱吉爾套房』,『我要住蒙哥馬利套房』,」他邊介紹邊帶記者進入邱吉爾住過的房間,「他兩次來開羅都住在這裡。」
「邱吉爾套房」雖然是一室一廳一衛的「戶型」,但至少有八九十平米大。寬敞的臥室和會客廳里舖著地毯,各種家具陳設一應俱全。一張造型別致的寫字檯置於房間一角,後方的牆上掛著邱吉爾的單人半身黑白照。另一側的牆壁上,三國首腦的合影以及三位領導人與宋美齡及各國代表的「大合照」,將遊客的思緒帶回到70多年前的那一刻。走出會客廳,站在屋外的露天陽臺上眺望遠處,兩座金字塔並排矗立在沙漠中,壯觀景象盡收眼底。
據說,邱吉爾為了能夠一睜眼就看到金字塔,睡覺時從不拉窗簾。「其實不光邱吉爾,很多客人都會這樣做。」盧特菲笑著說。
來源:參考消息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