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新印刷所:首部《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誕生地

2020-12-13 東方網

原標題:傳承紅色基因  | 又新印刷所:首部《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誕生地

  97年前,在這裡,首部《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印刷出版。

  10年前,在這裡,原盧灣區經過地毯式文物普查,一處新的不可移動文物被最終確認。

  這裡,就是上海市復興中路221弄12號,原辣斐德路成裕裡,又新印刷所舊址。

圖說:舊改前的又新印刷所舊址。黃浦區文保所供圖

  陳望道「勇」譯紅色經典

  初冬時節,復興中路順昌路口,一片舊改工地,居民已搬遷完畢。工地上,一幢三層舊式磚木結構石庫門裡弄建築被綠色防護罩小心翼翼地包裹著,十分醒目。這裡,就是又新印刷所舊址——97年前,紅色經典《共產黨宣言》在這裡印刷出版。

  一個人,與這部紅色經典密切相關,他就是陳望道。數十年後,陳望道的身份是復旦大學校長,修辭學大家。

  1920年8月22日,俞秀松、李漢俊、陳望道、沈玄廬、施存統、袁振英、葉天底、金家鳳8位青年發起創立了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陳望道時年29歲。早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諳熟日文和英文。1920年2月,上海《星期評論》周刊特邀從日本留學歸來的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準備在這個刊物上轉載第一個中文全譯本的《共產黨宣言》。於是,陳望道依據戴季陶提供的日文本,並參考陳獨秀取自北大圖書館的英文本,在家鄉義烏的柴房裡「勇」譯紅色經典。

  陳望道在分水塘村老宅柴房裡,憑藉一盞油燈、一塊鋪板、兩條長凳、老母親送來的三餐,藉助《日漢辭典》《英漢辭典》,夜以繼日地翻譯,用他的原話說,就是「費了平常譯書的五倍工夫,把彼底全文譯了出來」。

圖說:青年陳望道。黃浦區文保所供圖

  自辦印刷所承印經典

  1920年,《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原本打算在《星期評論》刊發,不幸,《星期評論》因故被迫停刊。這時,中共上海發起組剛剛建立,陳獨秀與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商量後,決定以「社會主義研究社」的名義秘密出版此書。於是,陳獨秀在辣斐德路成裕裡租下一間房子,建立一個小型印刷所,取名「又新印刷所」,寓意《大學》裡的 「日日新,又日新」。

  又新印刷所承印的第一本書,正是陳望道先生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920年8月,《共產黨宣言》初版印刷1000冊,很快售罄。這本書比如今市面上的小三十二開本小一些,紅色封面上是馬克思半身坐像。畫像上方印著四行繁體字,從上往下依次是:「社會主義研究小叢書第一種」;書名;「馬格斯、安格爾斯合著」——馬格斯就是馬克思,安格爾斯就是恩格斯;譯者姓名。大概是印刷時排字工人太激動了,「產」和「黨」,兩個字顛倒了順序,封面標題錯印成了「共黨產宣言」。

圖說:1920年8月第一次印刷版本。黃浦區文保所供圖

  錯了,馬上改。再接再厲,9月再版,書名更正為《共產黨宣言》,加印1000冊,隨即又是銷售一空。借著《共產黨宣言》的火爆銷售,又新印刷所趁勢而上,印刷了《馬克思資本論入門》等一批革命書籍,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的廣泛傳播做出了重大貢獻。

  「又新」,名字起得好,《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後不到一年,彪炳史冊的中共一大在距離成裕裡不遠處的法租界望志路石庫門裡召開,由此開啟中華民族復興的新紀元。

圖說:1920年9月第二次印刷版本。黃浦區文保所供圖

  文物普查翻「紅色家底」

  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首次以完整形式在我國出版。

  這本紅色經典的歷史價值,不言而喻。歲月流逝,《共產黨宣言》初版本存世僅數冊。而又新印刷所也曾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湮沒在歲月中,僅僅是老城廂石庫門裡弄「成裕裡」尋常人家的住所而已。

  2007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開始,原盧灣區文保部門在全區範圍內開展「地毯式」的普查——那些記載於文字或者流傳於口頭,卻並未被確認為不可移動文物的舊址,特別是「紅色家底」,一個也不能疏漏。文保人員一遍遍對照文獻資料,實地勘察,訪問當地居民,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此期間,又新印刷所舊址被確認。2007年12月,又新印刷所舊址被盧灣區公布為不可移動文物。

  如今,順昌路、復興中路交界處的成裕裡,屬於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新天地板塊。伴隨舊改推進,成裕裡已完成居民搬遷。該地塊眼下已是一片工地,但工地上的又新印刷所舊址被妥善保護著。將來,在一片新建築當中,這處老建築如何發揮好傳承「紅色基因」的特殊功能,黃浦區政府、文保專家和建築學專家們正在積極論證——明天,值得期待。

  專家點評 經典何以成為經典?

  陳望道先生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不過一萬多字。

  《共產黨宣言》的譯者不在少數,何以陳望道聲名最重?民國年間,印刷所不可勝數,何以又新印刷所這棟建築得以被「呵護」至今?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能從後世連篇累牘的介紹、評論中獲得大致的了解。《共產黨宣言》的陳譯本無疑是紅色經典,今天,我們仍然需要深入解讀經典,因為,我們要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而解讀紅色經典的過程,其實是一次次整理和發現的史料「科普」過程。比如,我們解讀《共產黨宣言》陳譯本,還可以去又新印刷所不遠處——新青年編輯部、團中央機關舊址等陳望道的革命足跡中尋求答案。

  一個好消息是,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與復旦大學檔案館籌劃的一場關於青年陳望道的展覽,將在明年1月開展。這同時也是復旦大學陳望道故居紀念館開放的一次預演,我們可以藉此感悟「經典何以成為經典」!

  王娟(黃浦區文保所所長)

相關焦點

  • 中新網:講活歷史故事 紀念陳望道首譯 《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
    這場「真理之甘信仰之源——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周年主題展」,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國共產黨最早成員之一,著名學者、翻譯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全譯本、積極投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左翼文化運動,以及在復旦大學教書育人、治學治校的人生軌跡,同時展現了現代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也是陳望道長年生活、工作的地方。
  • 百年前,《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在上海問世「真理之甘 信仰...
    本報訊(記者李婷)1920年,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在上海出版。這是《共產黨宣言》的首個中文全譯本,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的傳播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也是陳望道長年生活、工作的地方。
  • 漲知識|《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在上海誕生,翻譯者是他
    該印刷所設於上海辣斐德路成裕裡12號(今復興中路221弄12號),是一幢兩層石庫門房屋,鄭佩剛曾回憶:「委我全權負責。我便在辣斐德路成裕裡租一房子,建立『又新印刷所』(即『日日新又日新』之意),第一次印刷了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
  • 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
    重溫真理味道 汲取信仰力量:做「宣言精神」的忠實傳人1920年,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出版,這是《共產黨宣言》的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翻譯和出版,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理論開始系統地引入中國,也為不久之後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誕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對此後中國的革命、建設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 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重大歷史意義
    正在這時,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來到上海,得知陳望道翻譯的中文版《共產黨宣言》已完成但出版遇到困難的消息後,便告訴陳獨秀、陳望道,他願意資助出版。經懂日文、英文,又對馬克思主義有深入研究的陳獨秀、李漢俊等人校閱後,1920年8月,陳望道翻譯的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在上海拉斐德路(今復興中路)成裕裡12號的一個名叫「又新」的印刷所正式問世。
  • 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 100周年座談會在...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陳望道和《共產黨宣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8月21日,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座談會在浙江義烏舉行。本次座談會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復旦大學主辦,復旦大學望道研究院、中共義烏市委承辦。
  • 浙江日報: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重大歷史意義
    正在這時,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來到上海,得知陳望道翻譯的中文版《共產黨宣言》已完成但出版遇到困難的消息後,便告訴陳獨秀、陳望道,他願意資助出版。經懂日文、英文,又對馬克思主義有深入研究的陳獨秀、李漢俊等人校閱後,1920年8月,陳望道翻譯的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在上海拉斐德路(今復興中路)成裕裡12號的一個名叫「又新」的印刷所正式問世。
  • 關於《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
    關於《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你關心的問題來了!》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問世,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作了思想和理論上的準備。推薦閱讀《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來啦!8月22日上海義烏雙城首發!
  • 《共產黨宣言》的「秘密」 首次印刷竟成《共黨產宣言》
    「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摘自《共產黨宣言》《共產黨宣言》被各國共產黨奉為經典之作。
  • 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一百周年座談會義烏舉行
    1920年初春,陳望道受上海《星期評論》社委託,在義烏老家進行《共產黨宣言》的翻譯工作。4月下旬,陳望道完成這部經典著作的翻譯工作。同年8月,《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在上海面世,首印很快售罄。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提到過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時的一個故事:紅糖蘸粽子是義烏的傳統食物,一天,陳望道的母親為他送餐後在屋外問:「紅糖夠不夠,要不要添些?」
  • 《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誕生 設計師:願以...
    紀念郵票描繪了陳望道先生翻譯《共產黨宣言》的工作場景。 復旦大學供圖 中新網上海8月14日電 (陳靜 李沁園)1920年8月,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公開出版。記者14日獲悉,這一套一枚、面值1.2元人民幣的紀念郵票由魯迅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術委員會主任李晨設計完成,描繪了陳望道先生翻譯《共產黨宣言》的工作場景。記者看到,紅印和藍印馬克思半身肖像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早期版本書影,透射著這本「小冊子」真理光芒;用鉛筆繪製的陳望道還是年輕模樣。
  • 「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
    「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周年主題展」義烏巡展開幕 2020-08-21 1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個歷史圖片展上,有《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
    《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該圖片展是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基本陳列的輸出展,300多件圖片資料通過精巧的排版設計,全面完整地介紹了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歷史,詮釋了中共一大召開的偉大歷史意義專程來漢參加開幕式的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副館長徐雲根告訴記者,這是《共產黨宣言》的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分別是1920年8月首版本和9月再版本,「它們被稱為《共產黨宣言》『姐妹本』,是我館的『鎮館之寶』」。徐雲根介紹,這兩版《共產黨宣言》的翻譯者是陳望道。
  • 較早把《共產黨宣言》譯成中文的五個中國人
    陳望道就將以往各家所譯片斷也找來作為參考,上個世紀50年代周恩來曾就此事問過陳望道,《共產黨宣言》最初是依據什麼版本譯的,陳望道說主要是據英譯本,同時參考日譯本。  1920年2月下旬,陳望道秘密回到老家分水塘翻譯《共產黨宣言》。  3-4月份,陳望道將《共產黨宣言》譯完,隨即攜譯稿到上海,準備在《星期評論》連載,但當他到上海的第二天,該刊便停刊了。
  • 陳望道:千秋巨筆傳真理,《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首位翻譯者
    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首譯者。是我國早期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先驅,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891年1月18日,在浙江義烏分水塘村的一家農戶家庭,陳望道出生了。求學陳望道的父親陳君元經過多年的努力,也攢了一些家業。陳君元是農民,沒有多高的文化,在生活中吃了不少沒文化的虧。
  • 較早把《共產黨宣言》翻譯成中文的中國人
    陳望道:《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首譯者陳望道,原名陳參一,1890年12月生於浙江義烏一個農民家裡。1915年留學日本,學習文學、哲學、法學等,並在課外努力鑽研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1919年5月陳回國,在杭州「浙江第一師範學校」任國文教員,並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年底,他接到《星期評論》編輯部邀他翻譯的約稿信和一本日文版的《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
  • 《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年,復旦成立望道研究院
    今年是復旦大學前校長陳望道翻譯出版《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7月17日,「傳承宣言精神,踐行育人使命——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學習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
  • 《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8月22日正式發售
    單枚整版8月21日晚上,記者從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郵政業務部了解到,中國郵政定於2020年8月22日發行《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郵票一套1枚。郵票圖案名稱為:《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郵票面值為1.20元,計劃發行數量為750萬套。關於郵票的故事,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郵政業務部介紹說,1920年初,陳望道收到邀請翻譯《共產黨宣言》,精通日語、英語,又有出色漢語功底的陳望道,當仁不讓地接下了這份重任。
  • 真理之甘|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出版100周年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郝思斯中共一大會址收藏的《共產黨宣言》正文首頁。陳望道寫給鄭振乾的信。(資料照片)今年8月,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將迎來出版100周年。從1920年到2020年,《共產黨宣言》在中國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生命也與之緊密聯接。他們中,有人廢寢忘食學習宣言,有人捨生忘死保護宣言,有人探索創新講述宣言,有人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踐行宣言……宣言引領他們找到人生信仰的坐標,汲取精神的力量,並化為腳踏實地的行動。一起走近他們。
  • 追尋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譯者陳望道的足跡,《閃亮的名字...
    圖說:東方衛視《閃亮的名字》第二季即將收官 官方圖1848年2月,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在英國倫敦第一次出版;1920年8月,陳望道首譯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在上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