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在上海問世「真理之甘 信仰...

2020-12-12 中國青年網

本報訊(記者李婷)1920年,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在上海出版。這是《共產黨宣言》的首個中文全譯本,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的傳播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也是陳望道長年生活、工作的地方。日前在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揭幕的「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周年主題展」,匯集近300件圖片、實物、視頻展品,全景式地展示了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全譯本,在復旦大學教書育人、治學治校的人生軌跡,也從一個側面展現了一百年前中國先進分子對「真理味道」的不懈追尋和現代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

100年前的5月,陳望道帶著「費了平常譯書五倍功夫」的《共產黨宣言》譯稿從家鄉義烏返回上海,一頭扎進石庫門,與陳獨秀、李漢俊等人開始了審校工作。8月,《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由上海又新印刷所出版,首印1000冊很快銷售一空。本次展覽展出了各種版本的《共產黨宣言》,包括上海市檔案館保存的1920年8月第1版、9月第2版《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複製件,以及復旦大學珍藏的1926年5月版、1927年1月版《共產黨宣言》原件等。展廳內,還原了出版《共產黨宣言》的「又新印刷所」等真實歷史場景。現場還設置有親手複製譯本封面等多個互動環節,為觀眾帶來全景式沉浸觀展的體驗。

復旦大學保存的《勞動界》周刊(第一冊),是本次展覽的又一大看點。這一周刊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第一份工人刊物,陳望道是主要供稿人之一。記載了魯迅與陳望道之間來往的魯迅日記,也在本次展覽中亮相。20世紀20年代起,陳望道與魯迅、茅盾、胡愈之等知識分子積極提倡和參與婦女解放和語言文字改革運動。

1942年起,陳望道開始擔任復旦大學新聞系主任。他提出「好學力行」的系銘,鼓勵、保護進步師生,復旦新聞館由此成為進步師生爭取民主自由的活動場所。中共南方局曾讚譽道:「學校據點以復旦大學為最好最典型。」從展覽中展出的一份毛澤東籤署的復旦大學校長任命書可以看出,陳望道於1952年被任命為新中國成立後復旦大學的第一任校長。此後,他積極推動學校發展和學科建設,致力於營造良好的校風、學風。在他的提議下,自1954年至今,每年校慶期間,復旦均會舉行學術報告會。

陳望道還是一位對中國學術事業發展卓有貢獻的著名學者。他開創了漢語語法研究的新道路,《修辭學發凡》被公認為是中國現代修辭學的奠基之作。1977年,他在病榻上完成了他最後一部著作《文法簡論》(1978年出版)的定稿工作。本次展覽展出了《文法新論》手稿,《文法簡論》便是在此基礎上成書。

(來源:文匯報)

相關焦點

  • 「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
    「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周年主題展」義烏巡展開幕 2020-08-21 1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真理之甘,信仰之源!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
    由復旦大學與上海市檔案局(館)共同主辦的「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周年主題展」在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開幕,力圖用好紅色資源、講活歷史故事,再現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從理論走向實踐的光輝歷程,為全市和學校的「四史」學習教育提供鮮活生動的歷史教材。
  • 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 100周年座談會在...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陳望道和《共產黨宣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8月21日,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座談會在浙江義烏舉行。本次座談會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復旦大學主辦,復旦大學望道研究院、中共義烏市委承辦。
  • 「追望大道、信仰恆在——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
    :8月21日,「追望大道、信仰恆在——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座談會」在義烏召開。焦揚表示,首個《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在義烏翻譯、在上海出版,復旦大學連接兩地,是百年歷史的見證者、參與者。作為黨領導的社會主義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宣傳和人才培養的重鎮,陳望道老校長工作治學50餘年的地方,復旦大學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託和期望,從《共產黨宣言》中不斷汲取真理力量,把望老首譯宣言、追求真理的精神不斷發揚光大,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一百周年座談會義烏舉行
    1920年初春,陳望道受上海《星期評論》社委託,在義烏老家進行《共產黨宣言》的翻譯工作。4月下旬,陳望道完成這部經典著作的翻譯工作。同年8月,《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在上海面世,首印很快售罄。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提到過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時的一個故事:紅糖蘸粽子是義烏的傳統食物,一天,陳望道的母親為他送餐後在屋外問:「紅糖夠不夠,要不要添些?」
  • 重溫宣言精神 感悟信仰力量——我區舉行紀念《共產黨宣言》首個...
    》首個中文全譯本出版100周年主題活動,重溫宣言精神,感悟信仰力量。  100年前,由陳望道先生翻譯的《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在浙江誕生、上海出版,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真理在華夏大地的進一步傳播,指引著無數愛國人士投身無產階級革命,為中國共產黨的創立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作為一方具有紅色革命歷史的熱土,上虞與《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有著百年不解之緣。
  • 真理之甘|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出版100周年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郝思斯中共一大會址收藏的《共產黨宣言》正文首頁。陳望道寫給鄭振乾的信。(資料照片)今年8月,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將迎來出版100周年。從1920年到2020年,《共產黨宣言》在中國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生命也與之緊密聯接。他們中,有人廢寢忘食學習宣言,有人捨生忘死保護宣言,有人探索創新講述宣言,有人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踐行宣言……宣言引領他們找到人生信仰的坐標,汲取精神的力量,並化為腳踏實地的行動。一起走近他們。
  • 中新網:講活歷史故事 紀念陳望道首譯 《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
    這場「真理之甘信仰之源——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周年主題展」,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國共產黨最早成員之一,著名學者、翻譯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全譯本、積極投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左翼文化運動,以及在復旦大學教書育人、治學治校的人生軌跡,同時展現了現代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也是陳望道長年生活、工作的地方。
  • 《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年,復旦成立望道研究院
    今年是復旦大學前校長陳望道翻譯出版《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7月17日,「傳承宣言精神,踐行育人使命——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學習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
  • 光明日報客戶端: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
    5月27日,在上海解放紀念日和復旦大學校慶日之際,由復旦大學與上海市檔案局(館)共同主辦的「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周年主題展」在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開幕。這一展覽再現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從理論走向實踐的光輝歷程,為「四史」學習教育提供鮮活生動的歷史教材。
  • 品真理之甘 溯信仰之源 陳望道之子將回義烏分享「真理的味道」
    近日,義烏市委宣傳部、義烏市郵政分公司等單位相關負責人一行共赴上海,為即將舉辦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首譯一百周年紀念郵票首發儀式,向陳望道之子陳振新(復旦大學教授)發出誠摯邀請。知悉義烏將要舉辦《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首譯一百周年紀念郵票首發儀式,陳振新教授很高興:「在父親的家鄉辦首發儀式非常有意義,因為這本書(《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就是在他家鄉的柴房中翻譯出來的。」
  • 獻禮《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 話劇《陳望道》在義烏公演
    8月20日晚,由復旦大學師生表演的話劇《陳望道》在義烏文化廣場劇院公演,復旦師生和義烏人民一同在百年前的歷史浪潮和百年後的信仰溯源中穿越,感受以墨為糖的初心光芒。今年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問世100周年、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作為復旦大學「紅色基因鑄魂育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校對話劇《陳望道》進行了全新的創作和打磨,並首次走出校園,來到陳望道家鄉義烏公演,在《共產黨宣言》翻譯之地重溯陳望道追求真理、堅持信仰的歷史脈絡,體悟和弘揚《共產黨宣言》精神。
  • 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重大歷史意義
    正在這時,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來到上海,得知陳望道翻譯的中文版《共產黨宣言》已完成但出版遇到困難的消息後,便告訴陳獨秀、陳望道,他願意資助出版。經懂日文、英文,又對馬克思主義有深入研究的陳獨秀、李漢俊等人校閱後,1920年8月,陳望道翻譯的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在上海拉斐德路(今復興中路)成裕裡12號的一個名叫「又新」的印刷所正式問世。
  • 關於《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
    關於《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你關心的問題來了!》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問世,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作了思想和理論上的準備。100年後,2020年8月22日,《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將於上海、義烏兩地首發,上海首發活動將在位於楊浦區國福路51號的《共產黨宣言》展示館舉行。郵票一套一枚,面值1.2元,由著名郵票設計師李晨設計完成。50*30毫米的方寸之間,「真理之甘」和「信仰之源」登上「國家名片」。
  • 陳望道:千秋巨筆傳真理,《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首位翻譯者
    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首譯者。是我國早期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先驅,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891年1月18日,在浙江義烏分水塘村的一家農戶家庭,陳望道出生了。求學陳望道的父親陳君元經過多年的努力,也攢了一些家業。陳君元是農民,沒有多高的文化,在生活中吃了不少沒文化的虧。
  • 浙江日報: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重大歷史意義
    正在這時,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來到上海,得知陳望道翻譯的中文版《共產黨宣言》已完成但出版遇到困難的消息後,便告訴陳獨秀、陳望道,他願意資助出版。經懂日文、英文,又對馬克思主義有深入研究的陳獨秀、李漢俊等人校閱後,1920年8月,陳望道翻譯的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在上海拉斐德路(今復興中路)成裕裡12號的一個名叫「又新」的印刷所正式問世。
  • 習近平講述的故事丨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
    (原標題:習近平講述的故事丨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
  • 方寸之間再現「真理之甘」 《共產黨宣言》翻譯出版紀念郵票22日將...
    紅印和藍印馬克思半身肖像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早期版本書影,透射著這本「小冊子」穿越百年的真理光芒;用鉛筆繪製的陳望道還是未及「三十而已」的年輕模樣,一手奮筆疾書,一手拿著沾了墨汁的粽子,「柴屋勤譯」的場景被高度還原;右上角,位於上海市楊浦區國福路
  • 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周年巡展在國歌展示館...
    7月1日,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周年巡展在楊浦區國歌展示館開幕。中共楊浦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東昌,上海市檔案局(館)副局(館)長鄭澤青和復旦大學檔案館館長黃岸青出席開幕式,並為「真理之甘·信仰之源」主題巡展揭幕。
  • 漲知識|《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在上海誕生,翻譯者是他
    1899年2月至5月,上海廣學會主辦的《萬國公報》連載李提摩太、蔡爾康合譯的英國頡德(按:今譯基德)所著《社會演化》前三章(出版單行本時書名譯為《大同學》),其中談道:「馬克思之言曰:『糾股辦事之人,其權籠罩五洲,突過於君相之範圍一國。』」這段話出自《共產黨宣言》,現在通行的譯文是:「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