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日是開羅宣言發表70周年,臺灣地區馬英九政府準備高調紀念,邀請開羅會議「三巨頭」的後人參加紀念活動。1943年,中美英三國首腦蔣介石、羅斯福、邱吉爾在埃及開羅發表宣言,決定了日本在戰後將臺灣歸還中國。馬英九今年早些時候強調,「沒有開羅宣言,我們今天恐怕就沒有機會在這裡開會」。
蔣介石在開羅會議上同羅斯福、邱吉爾合影
邀請邱吉爾後人參加紀念
今年是開羅宣言70周年,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馬英九政府日前宣布政府將擴大紀念,「外交部」將邀請當年開羅會議的參與者、英國首相邱吉爾外孫女埃瑪·索姆斯本月底訪臺,擔任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貴賓並發表演說,希望讓紀念活動更有意義。
今年64歲的埃瑪·索姆斯,是邱吉爾的外孫女,長期在英國《電訊》雜誌擔任編輯,哥哥尼古拉斯·索姆斯曾任英國國防部長。這次埃瑪·索姆斯允諾出席,也是首度有邱吉爾的後人訪臺。
據了解,臺灣「外交部」原本也計劃邀請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後人訪臺,但因時值美國感恩節假期,對方雖有意出席,無奈時間無法配合只好作罷。
開羅會議期間,蔣介石偕妻子宋美齡出席,與羅斯福、邱吉爾在會議舉行的「邁納飯店」草地上合影,留下傳世的歷史照片;蔣中正、羅斯福與邱吉爾也被稱為是「開羅公議三巨頭」。
除了邀請元首後人,臺灣「外交部」近日也派人到邁納飯店拍照取景,希望通過影像處理,在紀念特展中恢復當時場景,並營造出「今昔對照」的追思感。
此外,「外交部」也同英國廣播公司(BBC)購買有關「開羅會議」的報導影片,並請駐美、英、澳、俄外館協助,取得當時這幾個牽動世局的大國有關「開羅會議」報導的報紙和雜誌原版。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都將在紀念特展中一併展出。
蔣介石、宋美齡在埃及旅遊照片
力證蔣介石「三巨頭」地位
1943年11月底開羅會議召開,發表對日作戰宣言。蔣介石和邱吉爾、羅斯福在開羅會議上的「三巨頭」合照,也成為臺灣人熟悉的歷史教材。但除此之外,卻少見其他會議照片。
近期,臺灣文史工作者徐宗懋自美國國家檔案館找出40多張相關照片,加上搜集歐美報紙文獻,下月底將在「國史館」展覽中,展出一些漏網珍貴歷史影像。
開羅會議中,蔣介石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身份出席,與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並列,被臺灣視為中華民國再度登上強國地位的標誌。
但多年來一直有人質疑,「三巨頭」只是政府的「美化」。為此,徐宗懋費盡心思找到當年的《紐約時報》、《倫敦新聞畫報》以頭版報導開羅會議,並形容三位領袖是「三巨頭」的報導。
徐宗懋還指出,羅斯福、邱吉爾夫人皆未出席開羅會議,宋美齡卻與三巨頭平起平坐。從美英兩大報可見,宋美齡魅力徵服西方世界。《紐約時報》選「三巨頭與一夫人」照片做頭版,倫敦新聞畫報頭版雖未選宋美齡入照,內文卻放上宋和邱吉爾談笑風生的照片,形容她「雖不是代表,卻參與了大部分重要會議並擔任翻譯」。
此外,開羅會議期間,蔣介石與宋美齡抽空旅遊。美國隨行記者拍下多張兩人攜手共遊沙漠、古蹟的恩愛畫面。其中一張兩人從高處眺望古城,兩隻手緊緊相握,攝影從背後捕捉下這一刻。
「沒有開羅宣言,就沒有機會在這裡開會」
1943年12月1日發布《開羅宣言》,言明日本應將切取自中國的領土,包括東北三省、臺灣及澎湖列島,歸還給中華民國,這奠定了戰後遠東秩序的基礎。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今年9月稱,《開羅宣言》決定了日本在戰後歸還臺灣等領土,「沒有開羅宣言,我們今天恐怕就沒有機會在這裡開會」。
馬英九當時參觀紀念開羅宣言的展覽活動時稱,在開羅會議中,原本英國的代表不贊成在《開羅宣言》裡面有這樣的文字,而只支持日本放棄其他四大島以外的領土,但是因中方代表的堅持,再加上美方大力的協助,「最後還是照我們的版本通過」。
為此,臺灣紀念一直在積極籌備開羅宣言紀念活動,臺灣「國史館」特地派人赴美抄錄蔣介石日記,完整呈現蔣介石在開羅會議期間的內心感受。
該館主任秘書陳立文指出,日記裡記錄了開羅會議過程中,蔣介石如何去見前美國總統羅斯福、前英國首相邱吉爾,對羅斯福及邱吉爾的看法,及蔣介石自己感嘆英文不好,也感嘆看到宋美齡的辛勞,才知道外交工作多麼繁複,「他內心的感受,那個日記裡頭我們全部摘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