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晶片竟然集成了18000個電晶體,怪不得很難製造出來

2020-12-08 小夢姐聊時尚

晶片為什麼那麼難製造呢?很多時候會把晶片與原子彈在製造上用100比1來形容,也就是說晶片要比原子彈在製造難度上還要大100倍。其實這樣的說法並不誇張,晶片真的很難造出來,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立製造出晶片,就連科技高度發達的美國也是需要與多個國家進行合作來完成晶片的製造,那麼製造晶片為什麼那麼困難呢?

至尚風華

晶片是什麼?所謂的晶片就是智能設備的核心,也就是大腦,比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數碼產品都是離不開晶片的,晶片在智能設備上發揮著巨大作用,一旦智能設備失去晶片,那麼就只能變成一個擺設。晶片雖然只有人的指甲那麼大,但是晶片內部卻集成了一萬八千個電晶體,也可以把晶片比做成一個集成電路。要把一萬八千個電晶體加工在指甲大的晶片上,這樣的加工程度非常困難,還有製作晶片是需要光刻機的,雖然我們國內目前已經能夠量產出光刻機,但是這些光刻機在世界晶片製造水平還是落後很多的。

至尚風華

我們國內的晶片製造領域發展到了什麼程度了呢?雖然我們國內有中興華為等科技巨頭能夠研發出晶片,但是在製造晶片上是毫無技術的,雖然華為已經開始邁進了晶片製造的領域,但是想要量產出符合高端設備使用的晶片或許還需要很多年。雖然華為與中興這樣的科技巨頭對科技研發技術上非常努力,但是還有很多科技公司只想做一個收割韭菜的機器,也就是不重視技術研發,反倒是對商業化的收益看得極為重視。所以我們國內的科技公司應該團結起來,一起努力,儘快研發出走在世界前列的晶片製造水平,這樣才會讓我們國內的科技變得真正強大起來。

至尚風華

本文由至尚風華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未經作者允許禁止抄襲。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電晶體是怎麼生產出來的_晶片上電晶體怎麼種植
    電晶體是怎麼生產出來的_晶片上電晶體怎麼種植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14 10:22:32   電晶體是怎麼生產出來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
  • 採用全球最大AI晶片,Lassen超算系統集成Cerebras 1.2萬億電晶體
    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表示,該系統已經集成了Cerebras Systems的CS-1加速器硬體系統,後者基於Wafer Scale Engine專用AI晶片,尺寸是標準數據中心GPU的57倍,封裝了1.2萬億多個電晶體。
  • 晶片有幾十億個電晶體,連接電晶體之間的導線是什麼材料做成的?
    晶片製造非常複雜。幾十億個電晶體也不是我們想像的人為放進去的,而是直接在晶圓上通過光刻、蝕刻化學反應生成的電晶體(各種PN結)。同樣,連接電晶體的導線也不是像布線一樣布進去的。是通過離子注入和電鍍完成的,這個材料是我們最常見的銅。要理解導線如何生成,得先了解一下晶片電晶體的生成。
  • 為什麼晶片那麼難製造? 晶片的技術含量有多高?
    手機晶片是這個星球上集成度最高的元器件,它需要巨額成本和非常長的研發周期。「晶片行業10億起步,10年結果。」晶片研製出來,至少要賣幾千萬件才能收回成本。如果只賣100萬件,對不起,每個晶片的平均研發成本要1000多塊錢。
  • 晶片中電晶體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晶片內部製造工藝詳解
    晶片製造的整個過程包括晶片設計、晶片製造、封裝製造、測試等。這個過程將改變摻雜區的傳導模式,使每個電晶體都能打開、關閉或攜帶數據。一個簡單的晶片只能使用一層,但一個複雜的晶片通常有許多層。 此時,該過程連續重複,通過打開窗口可以連接不同的層。這與多層 pcb 的製造原理類似。更複雜的晶片可能需要多個二氧化矽層。此時,它是通過重複光刻和上述工藝來實現的,形成一個三維結構。
  • 電晶體是做什麼的_電晶體的三個工作區是什麼
    電晶體是做什麼的   電晶體,本名是半導體三極體,是內部含有兩個PN結,外部通常為三個引出電極的半導體器件。輸入級和輸出級都採用電晶體的邏輯電路,叫做電晶體-電晶體邏輯電路,書刊和實用中都簡稱為TTL電路,它屬於半導體集成電路的一種,其中用得最普遍的是TTL與非門。TTL與非門是將若干個電晶體和電阻元件組成的電路系統集中製造在一塊很小的矽片上,封裝成一個獨立的元件。電晶體是半導體三極體中應用最廣泛的器件之一,在電路中用「V」或「VT」(舊文字符號為「Q」、「GB」等)表示。
  • 晶片裡數十億個電晶體,如果其中一個出現損壞,會怎樣?
    我們再把每個組件放大了看,每個組件裡面的電晶體設計也是有冗餘的。比如存儲塊,它是由很多微小的塊組成。每個塊也是有很多電晶體組成。和上面同樣的原理,如果某一個電晶體出現問題,晶片也會將問題的電晶體屏蔽,轉而用冗餘可以用的電晶體工作。不會影響用戶使用,性能幾乎沒啥影響。2、晶片製造過程中,如果出現電晶體損壞,也是通過屏蔽來繼續使用晶片製造技術中,數十億個電晶體壞掉一個,甚至壞掉多個都是會發生的。
  • 晶片內有上百億的電晶體,它們是怎麼安上去的呢?
    如今的7nm EUV 晶片,電晶體多大100億個,它們是怎麼樣安上去的呢電晶體並非是安裝上去的,晶片製造其實分為沙子-晶圓,晶圓-晶片這樣的過程,而在晶片製造之前,IC涉及要負責設計好晶片,然後交給晶圓代工廠。
  • 晶片裡面100多億電晶體是如何實現的?
    兩者之間的距離就是通道,這個距離決定了晶片的特性。當然,晶片中的電晶體不僅是Mos管類型,而且還是三柵電晶體。電晶體未安裝,但在製造晶片時被雕刻。在設計晶片時,晶片設計人員將使用EDA工具規劃晶片布局,然後對晶片進行布線。
  • 詳細解析,晶片裡面100多億電晶體是如何實現的?
    如今隨著晶片製程的不斷提升,晶片中可以有100多億個電晶體,如此之多的電晶體,究竟是如何安上去的呢?這是一個Top-down View 的SEM照片,可以非常清晰的看見CPU內部的層狀結構,越往下線寬越窄,越靠近器件層。
  • 晶片有幾十億個電晶體,錯了一個怎麼辦?該怎麼保證可靠性?
    文/南方科技君許多了解晶片結構的朋友是否都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大型或者高精度晶片的內部有幾十億個電晶體,而且精度控制在幾納米的範圍內,比如華為麒麟990 5G處理器,不到一個指甲蓋大小的空間裡封裝了103億個電晶體。
  • 光刻如何一步一步變成了晶片製造的卡脖子技術?
    圖2(a)是一個電晶體的版圖。版圖按照製造工藝被拆分為至少5層掩膜版,如圖2(b)所示。晶片製造過程中要為每一層掩膜版安排一次光刻工序,經過5次光刻工序後,立體的電晶體就「堆疊」而成了,如圖2(c)所示。
  • 晶片大戰,中國砥礪前行,美國壓制華為,並且回遷晶片製造生產線
    所以如果它能變得又小又快,那就太好了,於是很多科研人員為了這個目標努力,首先有人發明了電晶體,這個電晶體能夠實現電子管的功能,並且體積變小了,功耗也變小了。在這個基礎上,集成電路問世,就是把電晶體和其他的電子期間都集成在一塊半導體材料上,這樣電路的體積進一步縮小,可靠性也提升了。在此發明的基礎上進一步商用,並且在設計水平和製造工藝上一步步提升。
  • 史上最大AI晶片誕生:462平方釐米、40萬核心、1.2萬億電晶體,創下4...
    WSE將邏輯運算、通訊和存儲器集成到單個矽片上,是一種專門用於深度學習的晶片。它創下了4項世界紀錄:電晶體數量最多的運算晶片:總共包含1.2萬億個電晶體。雖然三星曾造出2萬億個電晶體的晶片,卻是用於存儲的eUFS。晶片面積最大:尺寸約20釐米×23釐米,總面積46,225平方毫米。面積和一塊晶圓差不多。
  •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梅永豐課題組研發柔性薄膜組裝集成晶片傳感器
    物聯網(IoT)應用是「超越摩爾」技術路線中相當重要的一環,需要數量巨大的集成電路晶片來分析處理來自外部傳感器件的海量信號。目前,大多數傳感信號採集器件和信號處理單元均為分離設計,將在整體上產生更大功耗並佔據更大的空間。由此,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教授梅永豐課題組提出了將信號檢測和分析功能集成於同一個晶片器件中的全新概念。
  • 晶片製造到底有多難?顯微鏡放大到1000倍,終於看明白了
    針對手機晶片和電腦CPU,很多人一直有個疑問,生產一顆小如指甲蓋的東西,到底有多難?當把晶片放在顯微鏡下,放大1000倍後觀察,你一定會消除疑問。首先在材料的難度上,材料的純度幾乎接近100%,這還並不是部分的幾個,而是所有的材料都要精確,目前常見的晶片製作工藝,比如手機晶片上,最高的工藝是7nm工藝;而電腦CPU上,最高的工藝有14nm工藝。
  • 晶片 半導體元件產品的統稱
    將電路製造在半導體晶片表面上的集成電路又稱薄膜(thin-film)集成電路。另有一種厚膜(thick-film)集成電路(hybrid integrated circuit)是由獨立半導體設備和被動組件,集成到襯底或線路板所構成的小型化電路。
  • 紀念電晶體誕生71周年——改變世界30款晶片大閱兵!
    在經過多次失敗之後,他們終於在71年前的今天,實現了第一個半導體電晶體,也就是上文所述的基於鍺半導體的具有放大功能的點接觸式電晶體。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頓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八千名工程技術人員攻堅2納米工藝,臺積電意欲突破晶片製造極限
    工藝流程水準的高低決定了晶片的性能,現階段,世界上最好的和已完成批量生產的工藝流程當屬臺積電的5 nm工藝流程,但臺積電明顯不適合停止5 nm工藝流程,據了解,臺積電已啟動8000多名技術工程師全力合理布局2 nm工藝流程的研發,以維持其在晶片代工製造行業的領先地位。難道2納米就是晶片加工工藝的物理極限麼?
  • 小小一塊晶片,竟然可能導致汽車漲價
    對於網絡上的消息,大眾汽車並未否認其真實性,而是表示晶片供應確實不足,但並沒有像網絡消息中說的那樣嚴重,截至目前,大眾汽車對客戶的新車交付未受影響。面對晶片供應不足,各大車企的表態頗有意思。大眾汽車表示「正在尋求解決辦法」,蔚來、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表示「暫無影響」,而比亞迪不僅可以「充分自給」,還有餘量「外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