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有多大權力?

2021-02-15 陪伴記錄成長

王忠坤的聽書筆記  陪伴你的第942天

2021.1.16


註:筆記和原書不完全一致,參考時請回原書確認。


《九人》

作者及背景:傑弗裡·圖賓,哈佛法學院,擔任過紐約市布魯克林區聯邦助理檢察官,現為《紐約客》雜誌職業撰稿人,CNN 資深法律評論員。

分類:法律34


本書講解了獨立於行政分支之外的美國最高法院,從一開始便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但奇妙的是,大法官們的政黨背景並不決定最高法院的整體走向,有時政治局勢甚至能將最高法院推向總統不希望看到的方向。


一、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內兩派的分歧焦點

聯邦最高法院的職能主要是解釋憲法,因此,涉及州政府或聯邦機構等非常重要的案件才會被最高法院受理。經常發生的情況是,某個公民認為某個州的某條法律或某個判決不合理,訴至聯邦最高法院,由最高法院判定其是否違憲,所以最高法院可謂「管法律的法院」。美國沿用判例法,所以最高法院對具體案例的判決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日後次級法院的判決。最高法院既能決定當下,又能影響未來。

最高法院設有一名首席大法官,八名大法官。首席大法官領導最高法院,但本質上說,他的權力並不比其他人大。九名大法官各有一票,最高法院的判決遵守簡單的少數服從多數原則,獲得5票的一方勝出。大法官實行終身制,如果總統任期內有大法官去世或辭職,這屆總統就有了任命大法官的機會,兩黨都希望能增強己方在最高法院裡的力量。

最重要的一個議題,稱得上是劃分兩黨成員的重要標準,也決定了大法官的提名和聽證程序,就是對墮胎的態度。在最高法院裡,案件被分成兩類:墮胎案和其他一切。自由派支持墮胎權,保守派則根據保守程度不同,有的堅決反對墮胎,有的建議限制墮胎。美國對墮胎的判決基本參照1973年的羅伊案。在這一案件中,一名聲稱遭受強暴而懷孕的德克薩斯州女性將該州告上法庭,因為州法律禁止了幾乎一切墮胎行為,除非是為了挽救孕婦生命。50至70年代的最高法院由自由派掌控,當時的最高法院判定得州法律違憲,侵犯了婦女的隱私權。它提出了三階段標準:妊娠期前三個月可以自由墮胎,中間三個月需要在保障婦女健康的前提下墮胎,後三個月禁止墮胎。這一判例成為之後保守派千方百計想要推翻,自由派則想要維護的重要判例。自由派和保守派的主流分歧還有其他體現。在宗教方面,保守派認為公民有權在公眾場所進行宗教活動,自由派反對。在種族方面,自由派認為應當制定對少數族裔的優惠政策,保守派反對。在性取向方面,保守派認為同性戀需要受到限制甚至禁止,自由派反對。在死刑方面,自由派主張廢除死刑,保守派反對。

對於如何解釋憲法,最高法院中有兩種針鋒相對的標準,憲法原旨主義和憲法能動主義。原旨主義指的是完全遵從憲法制定者當時的想法,哪怕過了幾百年,情況已經非常不同,也要按憲法字面意思釋法。相對的,能動主義強調要根據現實情況靈活運用憲法,用憲法來滿足新時代社會和公民的需求。這本質上是個誰去適應誰的問題。這兩種主義和政治立場沒有絕對的關係,但與政治立場類似,也是造成大法官們意見相左的原因之一。


二、從1990年到2005年,美國最高法院內保守派居多,為什麼沒有右傾?

2000年,最高法院介入了小布希訴戈爾案,是最高法院加速左轉的導火索,這件事說起來不甚光彩,對經歷過的大法官而言更像是一種誰都不願提起的恥辱。

2000年大選中,小布希只比戈爾多了不到2000票,而根據佛州法規,如果候選人得票差距在0.5%以內,需要重新機器計票一次,候選人也有權在結果發表後72小時內要求重新人工計票。再次記票的結果將兩人的差距縮減到了300多票。戈爾抓住最後機會,要求在傾向於民主黨的幾個縣內進行人工計票。在這種你來我往的爭論中,分歧產生了,兩人一路上訴到佛州最高法院,得到了重新計票的判決。小布希繼續上訴到聯邦最高法院。聯邦最高法院以5比4判定終止計票,小布希獲勝。

聯邦最高法院在此次案件的爭議在於,在州層面上產生的爭議理應在州司法系統內解決,只有在真正涉及憲法的情況下,聯邦最高法院的介入才是正當的。只是因為共和黨人要求聯邦最高法院加速審理此案,大法官們就打破了規則和秩序,參與進總統選舉流程。他們的本意可能不是幫助任何一方成為總統,但他們實際上起到了這個作用。

在此之後,變化最大的人是大法官甘迺迪,甘迺迪屬於保守派陣營,但立場為中間派,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開始時,促使他左轉的是他以大法官身份進行的國際交流。西歐一向比美國更左,更傾向自由派,這種傾向影響到了甘迺迪在接下來幾年內的立場。讓中間派大法官左轉的另一個因素,是小布希在第一個任期後期的表現。他陸續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在美國國內招致無數批評之聲的同時,也將一個爭議焦點帶進了人們的視野:古巴關塔那摩軍事基地監獄的虐囚事件。最高法院最終以8比1支持了原告囚犯方,只有極端保守派的託馬斯大法官支持政府做法。


三、以2005年為轉折點,最高法院為什麼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變得更保守了?

2005年秋,首席大法官倫奎斯特因病逝世,小布希提名共和黨人羅伯茨為首席大法官。羅伯茨當時年僅50歲,對終身制的最高法院大法官而言,他算得上年富力強,在這個位置上工作30多年不成問題。羅伯茨是「司法最低限度主義」的支持者,主張儘量就事論事地做出判決,不制定基礎性、指導性的原則,使不同立場的人儘可能達成一致。這種觀點強烈反對司法能動主義。所以,羅伯茨雖然不算極端保守派,但他努力維持現狀、迴避焦點問題的態度使他在很多問題上成為保守派堅定的護衛者,超越了他的前任倫奎斯特。

後來,中間派大法官奧康納辭職,小布希提名了阿利託,在最高法院,只有黑人大法官託馬斯能跟他比一比誰更保守。最高法院損失了一名中間派,代之以一名堅定的保守派,天平已經不可逆轉地向右傾斜。此時,最高法院立場明確的保守派與自由派人數達到了4比4的平局,左右判決的唯一砝碼落到了中間派大法官甘迺迪身上,而甘迺迪非常享受這種權力,他的立場再次發生了搖擺。2007年以後,最高法院在關乎文化、宗教、種族和言論等方面的幾個重大案件中都做出了保守判決,甘迺迪都站到了保守派一邊。在小布希的第二個任期內,最高法院達到了近年來的保守峰值,甘迺迪「功不可沒」。


問題:在哪些職位上,我們需要終身制?

==================================

這是今天北京早上的天空。

==================================

歡迎關注公眾號「陪伴記錄成長」,每天記錄一篇《得到》聽書筆記,陪伴你成長。

相關焦點

  • 作為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擁有多大的權力?她的薪水有多少?
    露絲·金斯伯格最終,最高法院以7票贊成,1票反對的結果,要求維吉尼亞軍事學院招收女生。法官託馬斯因為其兒子正在該校讀書,選擇了迴避,沒有參加投票。大法官的權力有多大?我們都知道,美國最高法院總共有9名大法官,包括1名首席大法官。他們都是終身制的,一旦獲得總統任命,除非去世、自願退休,或者遭到國會彈劾,誰也不能撤換他們。在審理案件的時候,每位大法官都只有1票,他們的權力是相等的。如果首席大法官在多數一方,其有權指定1人撰寫判決書;如果首席大法官為少數一方,則由多數一方的最資深大法官指定。
  • 聯邦黨人最後的反擊,最高法院大法官的逆襲。美國總統權力變遷史(四)
    所以在司法這塊,法院法官是處於劣勢的,你看其他國家的大法官權力都很一般,即便英美法系的英國也是如此,而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權力不在於他們掌握了司法權,而在於他們有一個特別的權力,就是憲法解釋權,就是解釋憲法條款的權力,這等同變相的立法權,甚至可以說把國會一半的立法權都搶了去。這才是美國大法官遠遠高於其他國家法官的特點。
  • 美國最高法院至高無上的權力是誰給的
    2000年的美國總統選舉,最後出現了大法官選總統的奇特局面。副總統戈爾儘管心裡不服,背後又有贏得多數選民選票的民意撐腰,但嘴頭上也得表示完全尊重和服從最高法院的權威,老老實實地宣布競選失敗。  是誰賦予了最高法院如此巨大的政治權力呢?是憲法嗎?不是。
  • 讀懂最高法院大法官與美國政局的隱秘關係
    有鑑於此,對美國最高法院及其大法官,我們很有必要多做一些了解。而另一方面,最高法院的運作規律,以及大法官們的秉性與好惡,連美國人也較為隔膜。除了開庭、宣判和參加重大典禮儀式,大法官們深居簡出,較少集體公開亮相,他們的庭審現場也不為外人知,導致最高法院成為一個頗具神秘感的機構。早年的許多大法官甚至認為,與公眾保持距離,可以維繫人民對法官的尊敬。
  • 既無「槍桿子」又無「錢袋子」,美國最高法院為何擁有無上權力?
    美國最高法院權力有多大?可以決定總統選舉的最終結果,可以審判總統布希訴戈爾案2000年,在美國總統大選的最後時刻,布希和戈爾的票數相差無幾,只剩下佛羅裡達州的25張選舉人票懸而未決。最終計票結果顯示,布希僅比戈爾多得1784張選民票,佔佛州總票數的0.0299%。
  • 三維度審視巴雷特就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10月26日,來自保守派陣營的虔誠天主教徒埃米·科妮·巴雷特以52:48的得票獲得美國參議院確認,並很快在川普的見證下於白宮宣誓就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從9月26日正式提名到此次獲得參議院確認並宣誓就職的一個月時間內,川普的這一大法官提名始終飽受爭議和批評。這種爭議包含對最高法院進一步保守化的擔憂,也包含對美國政治更加極化、美國社會更加撕裂的擔憂。
  • 美國最高法院「一錘定音」 大法官「背叛」了總統
    鶴翾 | 編輯刊載 據美國中文網消息,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1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做出決定,拒絕審理得州提出的一項訴訟,該訴訟要求最高法院認定賓州、喬治亞州、威斯康星州和密西根州
  • 讀懂最高法院大法官與美國政局的隱秘關係|《財經》讀書會
    近年來,美國社會保守主義、民粹情緒興起,政治議題極化,黨爭激烈,最高法院和大法官成為各種政治湍流相互激蕩中的「風暴眼」。美國最高法院守護著這個超級大國的司法公正,九位大法官則以其令人折服的司法能力和職業操守,深得民眾信賴。大法官們始終秉持自己堅定的法治信仰,在不斷湧現的爭議問題上作出最終裁決,引領法治乃至國家的發展方向。
  • 失衡的天平:巴雷特就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一美國參議院本周一(10月26日)投票確認唐納·川普總統對埃米·科尼·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就令人不安地打破了多項歷史記錄。首先,這是最高法院大法官任命過程中,反對票最多的一次。巴雷特的提名以52票對48票得到通過。
  • 卡瓦諾宣誓就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未來保守派佔據上風
    美國國會參議院6日以50票贊成、48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美國總統川普對卡瓦諾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提名。川普隨後通過社交媒體表示將於當天晚些時候籤署卡瓦諾的任命書。此後,卡瓦諾在聯邦最高法院宣誓就職。
  • 深度|巴雷特就任大法官,最高法院「右傾」將如何影響美國
    美國國會參議院26日表決確認總統川普對埃米·科尼·巴雷特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提名。巴雷特當晚在白宮宣誓就職。分析認為,隨著美國大選進入衝刺階段,這一任命對川普及其所在政黨來說是一大利好。長期來看,最高法院的權力天平就此「右傾」,或對美國諸多熱點議題產生深遠影響。
  • 歷數美國最高法院的女性大法官
    據MSN網站10月27日消息,經過本周一(10月26日)的參議院全體議員的投票,以52票對48票贊成,批准了對艾米·科尼·巴雷特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任命。 美國最高法院第一位女大法官是桑德拉·戴·奧康納不僅在美國獲得認可,而且在國際上也很受同行尊敬。她於1981年由共和黨總統隆納·雷根任命,在美國最高法院任職近25年。
  • 川普提名新任大法官 美媒:美國最高法院或處於歷史性變革邊緣
    當地時間9月26日,美國華盛頓,白宮玫瑰花園。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提名艾米·科尼·巴雷特接替已故傳奇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留下的空缺,出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在當天的提名宣布活動上,川普說道:「今天,我很榮幸提名我們國家最傑出、最有天賦的法律人才之一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
  •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在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開課
    2016年9月4日至9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塞繆爾·阿利託(Justice Samuel Alito)連同喬治城大學法學院訪問教授約翰·貝克(John Baker)在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PKU-STL)開設了為期一周的「美國最高法院法理與實踐」研討課。訪問期間,阿利託大法官還與國際法學院全體師生以及部分校友進行了座談和深度交流。
  • 巴雷特宣誓就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華輿訊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 國會參議院周一表決以52比48票通過川普總統對艾米·科尼·巴雷特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提名。這是川普任內提名的第三名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選,他先前成功任命布雷特·卡瓦諾和尼爾·戈薩奇兩名保守派大法官。巴雷特宣誓就職後在白宮南草坪發表講話。
  • 戈薩奇宣誓就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新華社華盛頓4月10日電(記者徐劍梅 劉陽)尼爾·戈薩奇10日宣誓就任美國歷史上第101位最高法院大法官,使美國最高法院恢復保守派佔據多數的局面。  戈薩奇當天上午在白宮玫瑰園,在美國總統川普的見證下宣誓就職。
  • 50比48,卡瓦諾成為美國第114位最高法院大法官
    【編譯/觀察者網 徐蕾】在3名女性的性侵指控、聽證會、投票推遲、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介入後,美國參議院最終還是將卡瓦諾(Brett Kavanaugh)送上了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位置。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10月6日報導,當天下午,美國參議院以50對48票,表決通過任命卡瓦諾為第114位最高法院大法官。當天晚上,卡瓦諾在最高法院宣誓就職,他由此正式成為美國第114位最高法院大法官,他也是川普任命的第二位大法官。
  •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人艾米·巴雷特
    美國總統川普26日在白宮宣布,提名艾米·巴雷特(Amy Barrett)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接替已故大法官金斯伯格留下的空缺。當地時間9月26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宣布,提名艾米·科尼·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現年48歲的巴雷特被視為一名立場傾向保守的法官。 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誰是艾米·巴雷特?一位來自美國南部的48歲白人女性法官為何能成為新任大法官人選?
  • 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被否,川普有求於其反對的加蘭德
    隨著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繼續反對眾議院民主黨人要求他提供財務記錄的國會傳票,他現在將被迫面對由前總統巴拉克·歐巴馬提名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候選人梅裡克·加蘭德,結果卻因參議院共和黨人宣稱拒絕通過任何大法官提名,採用拖延戰術將這個提名機會留給下任總統川普。
  •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魯斯·巴德·金斯伯格去世 享年87歲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歷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18日在她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家中去世,終年87歲。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發表聲明說,金斯伯格逝於轉移性胰腺癌的併發症。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茨表示,美國「失去了一位具有重要歷史地位的大法官」。金斯伯格1933年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法律學位。她於1993年由時任總統柯林頓提名成為聯邦最高法院法官。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由5名保守派大法官和包括金斯伯格在內的4名自由派大法官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