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
教學目標https://www.shimengyuan.com/nianji/1642.html
1.通過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大致過程,感受前人勇於探索的精神。
2.會用相關數據說明地球的大小。
3.通過製作地球儀,了解地球儀的基本構造。
4.觀察地球儀,比較和歸納經線和緯線、經度和緯度的特點。
5.熟練地利用經緯網確定某一地點的位置。
教學重難點
1.觀察地球儀,比較和歸納經線和緯線、經度和緯度的特點。
2.熟練地利用經緯網確定某一地點的位置。
教學過程
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
地球是什麼形狀的?
球體
一、認識地球的形狀的過程
古代人為什麼說天是圓的,地是方的?
此說法正確嗎?
1、進一步認識https://www.renjiaoshe.com/jiaocai/1594.html
隨著人們視野的擴大,很多現象說明大地不是直覺的那麼平,於是人們臆想中的大地變成了一隻倒扣的盤子,天像一頂半圓的鬥笠。因此有「天如鬥笠,地如覆盤」之說。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經過長達3年的十分艱苦的海上航行,於1522年勝利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繞地球航行一周的壯舉,他們用自己的親身實踐證實了地球是球形的。
2、偉大的實踐----麥哲倫的環球航行
3、地球的確證形狀-----地球衛星照片
近代精確測量發現,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天圓地方
天如鬥笠,地如覆盤
推測:「地球」
麥哲倫環球航行,證實地球是一個球體。
確證:地球是球體
生活中哪些現象能夠作為地球是球形的證據?
討論:
海邊看到帆船的情況
2 發生月偏食
海船遠去時,先是看不見船身,最後才看不見船的桅杆。
提供現象1 ------海邊看船
月食時從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一部分是圓弧形的。
提供現象2-----月偏食
二、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地球的形狀:
2、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的不規則的球體。
(不過地球極半徑與赤道半徑相差很小)。
地球儀:
人們根據地球的形狀,並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製成地球的模型。
三、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仔細觀察地球儀有什麼特點?
地球儀與地球有何不同?
地球與地球儀
1、地球儀是地球縮小的模型。
2、在地球儀上,人們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來表示陸地、海洋、山脈、河湖、國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狀及名稱等。
3、地球儀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實際並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於確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經緯網和經緯度等。
4、地球儀上還有一個能使地球模型轉動的地軸,而這個地軸在地球上卻沒有。
地軸和兩極
1、地軸:地球旋轉的軸。
2、兩極:
緯線和緯度
經線和經度
思考
1、緯線的長度是否相等?緯線指示什麼方向?
2、最長的緯線是哪條緯線?它是幾度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