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省消保委發布《APP付費會員制消費調查報告》。73.51%消費者表示APP付(續)費套路多,希望有關部門介入督促企業改進並加強監管。
手機APP付費會員制是一個全新的消費領域,行業發展迅速。為全面了解手機APP付費會員制的市場和消費環境,實施科學有效監管,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省消保委開展了此次調查。調查共選取6類、24個日常使用頻率較高的APP作為調查樣本。具體包括:視頻類7個(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視頻、樂視、搜狐、土豆、暴風影音);音樂類4個(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音樂、酷我音樂);閱讀類4個(掌閱、QQ閱讀、咪咕閱讀、書旗小說);音頻類2個(喜馬拉雅、蜻蜓FM);功能類4個(知乎、得到、大片、小影);辦公類3個(百度網盤、WPS、騰訊微雲)。
調查顯示,對於APP平臺付(續)費的清晰透明程度和產品服務的知情告知程度,消費者滿意度較低。不滿意的原因主要是APP付(續)費套路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消費者「被自動續費」現象普遍,自動續費扣款前後提示不到位,取消自動續費步驟繁瑣。
省消保委指出,對於自動續費,多數樣本傾向於引導用戶選擇自動續費功能,在沒有盡到充分告知甚至根本沒有提醒告知的情況下,使用戶在記不得甚至不知情的情況下延續繳費,同時取消途徑也很隱蔽和繁瑣,不同程度侵犯了用戶知情權、自主選擇權。
在會員付費制用戶協議公平誠信程度方面,24個體驗樣本中均提供了協議文本並與消費者籤訂協議,但在籤訂流程的設置上,消費者均無需打開完整協議文本即可完成籤訂;其中2個樣本對協議文本的重要條款無醒目標註(加粗或下劃線);10個樣本未說明一旦會員權益發生變化會告知消費者。
此外,過半平臺未事先約定額外付費產品範圍和原因,視(音)頻類尤甚;24個提供用戶協議文本的樣本中,所有樣本均明確約定,如果消費者中途解除會員協議,所付款項不予退還,必須接受會員服務直至最後一次續費期間結束。
省消保委指出,APP運營商單方面約定消費者中途解除會員不可退訂退費的「一刀切」規定,沒有對經營者的義務進行規範約束,忽視了經營者違約等情形下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涉嫌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是不公平不合理格式條款。
省消保委建議,充分履行告知義務,進一步保障消費者知情權;改善服務質量,進一步保障消費者自主選擇權;根據不同情況設定可退費標準,進一步保障消費者公平交易權;完善投訴處理機制,重視消費者訴求。(鄒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