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 | 村醫「招不進,留不住」影響村民就醫 看這三個地區怎麼...

2020-12-22 中國網新聞中心

中國網7月9日訊(記者 吳佳潼)近日,「河南省通許縣硃砂鎮36位村醫集體辭職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對此,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司長宋樹立在國家衛健委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回應,國家衛健委高度重視,已責令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立即調查核實情況。無論哪個環節問題出現,都要調查清楚,立即整改,保障鄉村醫生的合法權益,讓他們安心地為廣大農村居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宋樹立表示,鄉村醫生是廣大農村居民健康的「守門人」,是健康脫貧工作主力軍,在維護農村居民健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健康脫貧攻堅戰要在2019年底前消除鄉村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的空白點,穩定鄉村醫生隊伍。

村醫「招不進,留不住」情況時有發生,國家衛健委扶貧辦主任、財務司司長何錦國表示,其中原因之一是有些貧困村人口少,村醫工作量少,待遇低,國家衛健委正著力解決村醫待遇問題。

如何培養和留住鄉村醫生,各地一直在不斷探索。安徽、湖南、四川等地的典型經驗可以為其他地區提供借鑑。

安徽省

駐村醫生傳幫帶高科技提升診療水平

安徽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單向前表示,近年來,安徽省在解決鄉村醫生緊缺問題上取得一定成效,但村醫總體數量不足、質量不高、區域分布不均,年齡老化等問題依然突出。

為此,安徽省啟動實施「百醫駐村」行動,從省、市公立醫院選派優秀醫療人才深入全省村醫空白村駐村幫扶2年,每村派駐1人,擔任村衛生室負責人。目前,首批從省屬公立醫院選派50人已全部駐村開展工作。

「駐村醫生要做好角色轉變,為農村百姓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發揮能力優勢,打造村衛生室管理服務典型『樣板』。同時,做好『傳、幫、帶』工作,傳授適宜技術和先進理念,通過『師帶徒』培養村衛生室『接班人』。」單向前說。

此外,要從入口上拓寬村醫的來源,推行「編制周轉池」的制度,推動醫療力量向村裡延伸。建立村醫「縣招鄉聘村用」機制,簡化村醫招聘機制,健全退休人員返聘制度。

同時,參照駐村扶貧幹部和援疆援藏人才待遇明確傾斜保障政策,鼓勵引導優秀骨幹醫生開展駐村幫扶。落實在崗村醫養老保險制度,放寬職稱評定條件,對符合條件的村醫優先納鄉鎮衛生院編制管理。

單向前還透露,安徽省藉助科技公司開發了一套智醫助理系統,提高村醫診斷治療水平,今年將在五個縣區試點基礎上擴大到50個縣區,到明年實現全省鄉村全覆蓋。並開展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兩卡制」——服務認證卡,績效認證卡,覆蓋村醫服務過程中的服務評價、報酬核算、分配調整等,讓村醫多幹多得。

湖南省

畢業生調劑 執業醫生定期服務

湖南省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貧困地區因地處偏遠,受經濟發展、交通條件和衛生人員缺乏等影響,部分村級衛生服務網底不健全,全省還有1153個村衛生室「空白村」(其中無房無合格村醫的699個)。

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副巡視員、省醫改辦專職副主任王湘生指出,「基本消除村衛生室『空白村』」已被列為湖南省12項重點民生實事之一。截至目前,全省村衛生室「空白村」中,86%的房屋已經開工建設,65%的房屋已經完成主體工程,96%的村已經配備了醫生。

為消除村衛生室「空白村」,確保年內全省行政村衛生機構和人員「零空白」,湖南省採取一系列手段解決村衛生室人員問題。

王湘生表示,對本土化鄉村醫生進行培養和安排,從2017、2018屆已畢業,2019年即將畢業的學生中調劑安排到「空白村」衛生室執業。同時,統籌轄區內合格的鄉村醫生,一村多室的鄉村醫生調劑到「空白村」執業。

對於人口稀少,山高路遠難以留住鄉村醫生的「空白村」,由鄉鎮衛生院和上級醫療衛生機構安排固定合格的執業醫生定點定期為轄區內的村裡的群眾提供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四川省樂山市

「村來村去」定向培養 保障收入穩定人心

數據顯示,四川省樂山市有貧困縣4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8萬戶21.2萬人,其中因病致貧2.9萬戶。2013年,四川省樂山市2032個行政村中,有近500個行政村沒有鄉村醫生,佔四分之一。四川省樂山市委常委、副市長胡強強將其歸為「招不來、引不進、留不住、考不上」。

為解決鄉村醫生短缺現象,樂山市委、市政府先後投入1520萬元,舉辦 「民族醫士班」,成效顯著。「目前共免費定向培養474名鄉村醫生,逐步打造一支『本土化』、『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人才隊伍。」胡強強說。

在學員遴選上,樂山市按照「村來村去」原則,從無鄉村醫生的「空白村」中選送符合條件的學員,到中職醫學院校開展為期3年的全脫產學習,畢業後籤訂就業服務協議,回到原村從事鄉村醫生工作。

此外,在課程設置上,為學員開設包括中醫學基礎、食品安全與衛生、疾病防控等30多項課程,確保學員對常見病、多發病等進行基本診治和急救處理。並通過走村串戶、巡迴服務,為當地群眾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

為保障鄉村醫生收入待遇,嚴格落實基本藥物制度經費、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經費40%下沉補助政策,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收入和補助等,讓學員自願紮根基層、安心工作。

下一步,樂山市將持續實施已畢業鄉村醫生培訓提能計劃,通過組織進修學習,鼓勵、支持參加高職考試,提升學歷教育等方式,實現全覆蓋輪訓。

相關焦點

  • 地處武陵山區的湖北宜昌百年關村兩代村醫接力守護村民健康——村...
    正像這兩株蒼老粗壯的榆樹無論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守望著錯落散居的山裡人家一樣,百年關村一老一少兩代村醫接力傳承、堅守崗位,守護著村民們的健康。老村醫:深山裡的「QQ救護車」「裴醫生,你今天在哦!快幫我看看我這個腰疼是怎麼回事。」在百年關村,幾乎沒人不認識老村醫裴光鑫,他在這裡當村醫已經50年了。
  • 村衛生室「飛」來大學生村醫小「海燕」
    接到電話後,裴光鑫立馬開上私家車,帶嚴萬美趕到縣醫院,又轉送市醫院,一刻不耽誤地進了手術室。  「不是裴醫生不怕累送我,我怕是都活不成命了。」多虧及時治療,嚴萬美的腸穿孔已痊癒,提起這件事她仍感激不盡。
  • 中國平安「三村工程」村醫培訓班在湖北襄陽舉行
    12月13日,中國平安「三村工程」村醫培訓班在湖北省襄陽市舉辦。本次活動由襄陽市衛健委主辦、平安養老險、平安健康(檢測)中心共同協辦。襄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王軍,襄陽市樊城區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熊健,平安養老險襄陽中心支公司總經理秦春柳、平安健康(檢測)中心襄陽分中心總經理陳雷出席活動。
  • 「獨手」村醫紮根深山26年 平安助力鄉村醫生做守護村民健康「120」
    要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長效脫貧,不僅需要產業扶貧,更需要健康扶貧。作為平安三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村醫工程」不僅是平安三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平安推進健康扶貧的方式。在平安「村醫工程」項目地之一的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仁和坪鎮,有這樣一位村醫,他26年如一日,駐紮在最偏遠的山村,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崗位上默默守護著當地村民的健康。不論颳風下雨、白天黑夜,只要村民有需要,他隨叫隨到。
  • 綿陽填補貧困地區村醫「空白」
    □彭雪 雷雪靖 本報記者 石小宏  「今年7月,我要回泗耳藏族鄉楊柳村衛生室當一名村醫。」2014年,兩縣共559個行政村中,僅有374名村衛生室從業人員分布在278個村,且人均年齡近60歲,遠不能滿足貧困群眾就近就醫的需要。  面對貧困地區村醫青黃不接的難題,近年來,綿陽市採取「本土化」定向招考、「委託式」定向培養、財政定額補助激勵等方式,為貧困地區建立一支相對固定的鄉村醫生隊伍,讓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病就醫,確保健康扶貧效果。
  • 「醫學畢業生任村醫」要點讚更要有「保障機制」
    (8月16日《經濟日報》)  眼下,農村人進城「看病難」是一個現實問題,一些村民為了避開「看病難」,不得不有病「硬扛」,甚至是「死扛」,只有等到病得不輕了才迫不得已進城看病。許多村民正是因為進城「看病難」而導致「小病拖成大病」,甚至「小病拖成死亡」。
  • 「第一村醫」張媛媛:為村民健康謀福利贏好口碑
    談起報名「第一村醫」的初衷,張店區中醫院婦科主治醫師張媛媛說道。今年38歲的她被派駐在張店區南定鎮小董村任「第一村醫」,2個多月的時間裡,她實實在在為百姓健康謀福利,贏得了村民的好口碑。   家門口放心診療 村民小病不出村   「張大夫的醫術很好,前段時間我眼角裡長了個『猴子』,給我做了個小手術,做得很好,沒幾天就長好了。」
  • 平安好醫生啟動「村醫工程」醫療扶貧培訓幫助廣西600村醫提升專業...
    記者了解到,此次培訓包括村醫專屬APP使用專業培訓、健康檢測報告解讀專業培訓、健康檢測一體機及醫視一體機使用培訓等內容,幫助村醫熟練使用項目組所提供的各類先進技術、設備,為當地村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健康服務。
  • 黑龍江一村民反映:村醫給患者注射過期近一年的藥
    湯原縣一村民反映:村醫給患者點過期快一年的藥監管部門:涉事村醫已被解聘藥品來源待查過期藥生活報訊(記者 王萌 文/攝)近日據村民介紹,該村醫務室的另一村醫此前還為她開出過食準字的「藥品」。這些藥來源哪,主管部門是怎麼處理的,25日,記者對此事進行了採訪。記者踏查:藥品過期將近一年25日,記者來到湯原縣香蘭鎮紅星村,據村民宿彥偉介紹,今年2月23日,她的婆婆胃疼,本村醫務室魏醫生上門點滴。
  • ...村醫難招難留的「長沙樣本」——從半醫半農到月入7000,跳馬鎮...
    同樣是做村醫,在長沙市雨花區跳馬鎮關刀新村嵩山衛生室工作的張有為,比他的父親幸福很多。他父親從1969年開始,做了一輩子「赤腳醫生」,經歷過「養老沒保障、工傷沒人管」的艱難歲月。的確,待遇低、職業沒有吸引力、沒保障已經成了鄉村醫生招不進、留不住的主要原因。
  • 村醫王永新:行醫半個世紀 守護村民健康
    「無論白天黑夜,只要村民有需要,我一定第一時間趕到,只要能給病人解除痛苦,對我來說就是莫大的安慰。」王永新說,要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1982年,王永新考取了新的行醫證書,成了一名村醫。從外科包紮縫合到內科診斷,王永新不斷進修學習。隨著農村醫療衛生條件的不斷提升,覺世頭村新建的衛生室於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王永新成為了全村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中的一員。
  • 芳花綻放健康路――記「2020中國家庭健康守門人」最美村醫章小燕
    近日,由中國家庭報社、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家庭健康專委會主辦,家庭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陝西文明文化創意研究中心承辦的以「健康家庭·陝耀中國」為主題的「2020中國家庭健康大會」在陝西西安召開,大會發布「中國家庭健康守門人2020年榜」,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城關鎮衛生院「村醫」章小燕入選,受到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等部門的表彰。
  • 辛集招村醫啦~
    辛集招村醫啦~ 2019-08-29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寧夏公務員面試熱點:村醫集體辭職,你怎麼看?
    【導讀】華圖寧夏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19年寧夏公務員面試熱點:村醫集體辭職,你怎麼看?,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請辭原因是「我們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上級撥款越來越多,到村醫手裡的錢越來越少,工資發放不到位,上級層層剋扣,現在我們村醫已經生活不能自理 」。目前該縣大崗李鄉28名鄉村醫生集體辭職報告又被曝出,對兩起事件開封市衛健委已經介入。7月9日,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宋樹立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對此事件做出回應。
  • 最美村醫章小燕:芳花綻放健康路
    近日,由中國家庭報社、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家庭健康專委會主辦,家庭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陝西文明文化創意研究中心承辦的以「健康家庭·陝耀中國」為主題的「2020中國家庭健康大會」在陝西西安召開,大會發布「中國家庭健康守門人2020年榜」,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城關鎮衛生院「村醫」章小燕入選,受到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等部門的表彰。
  • 楚治——助力脫貧攻堅案例推介① |復星公益基金會:我們守護村醫...
    ,卻走遍了整個山村,幫助村民踏上健康之路。「鄉村醫生項目讓我們村醫感到一股來自社會的暖流,非常暖心。」 張威說,復星基金會開展的公益項目給鄉村醫生提供的保障和服務都是村醫們切實所需,如購買醫療保險、提供大病救助幫扶,提供繼續學習深造的機會,提供技術和理論方面專業知識的培訓,不僅能讓鄉村醫生安心做好工作,更能改善醫療環境,讓村醫留得住。
  • 平安養老險健康扶貧在行動 「村醫培訓班」在鄂舉行
    12月13日,中國平安「三村工程」村醫培訓班在湖北省襄陽市舉辦。本次活動由襄陽市衛健委主辦、平安養老險、平安健康(檢測)中心共同協辦。襄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王軍,襄陽市樊城區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熊健,平安養老險襄陽中心支公司總經理秦春柳、平安健康(檢測)中心襄陽分中心總經理陳雷出席活動。
  • 兩代人的芳華,幾十餘年的村醫生涯,她們是當之無愧的健康「守門人」!
    不畏懼艱難險阻,不畏懼嚴寒酷暑,哪裡有需要救助醫治的人,她就會出現在哪裡,她是中國衛生史上的一種特殊產物——「赤腳醫生」。帶上藥箱中簡單的藥品和醫護用具,第一時間趕到最近的病人身邊,這就是郭紅記憶裡母親的模樣。昭通市地處雲南、貴州、四川三省結合的烏蒙山區腹地,平均海拔2000米,位於雲南省東北部,是一個集「山區、革命老區、深度貧困地區、民族散雜區」為一體的市。
  • 村醫範繼臣:自研神奇手足貼 緩解鄉親風溼病
    更多內容請見中國鄉村健康最美守護人專題。 提起鄉村醫生,印象裡他們就是看個頭疼感冒等小病的全科醫生,保證村民「小病不出村」。直到見到河南省濮陽縣王稱固鄉小屯村65歲的村醫範繼臣,才發現村醫照樣能「身懷絕技,獨步天下」。 上世紀80年代,風溼病困擾著小屯村的村民,不少人關節變形,失去了勞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