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正在熱播,我除了關注小明蘭的命運,也關心裏面的各種金銀首飾。基本上古裝劇的窮人家的橋斷都是,走投無路的時候會不得不典當一些金銀首飾。《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也不例外。變賣首飾的有兩個人物,一個是好人」衛小娘「(也就是明蘭的生母);另一個是壞人」朱曼娘「。
首先說的就是朱曼娘,她是顧廷燁在外面養著的妾室,因為出身卑微所以一直沒有被允許進入侯府的門。她本來是個賣唱的,見顧廷燁身份尊貴,是侯府的二公子,就裝可憐賴著他,顧廷燁也信了她是個溫柔純良的人,就收了她做妾室。朱曼娘還給顧廷燁生了兩個孩子,可惜這也沒能讓她嫁入侯府,顧廷燁為了她已經跟家裡鬧翻了,要搬出來自立門戶。
朱曼娘見顧廷燁馬上就要敗落了,就偷偷將家裡的珠寶首飾拿去賣了,隨時準備跑路的樣子。後來見事情敗露了,當然要狡辯一番,說自己知道以後要過苦日子了,那些珠寶首飾與其擺著,不如換一些銀鈔做一點小生意,我們受苦不要緊,重要的是要養活孩子們啊!實在是白蓮花一枚!
另一個說的是」衛小娘「。衛小娘是盛老爺的小妾,而這個手鐲就是衛小娘的嫁妝,是當年她嫁到盛家的時候戴的。衛小娘家裡沒有什麼錢,是為了賣藥賣身換到盛家的小妾。母親是善良人,這個嫁妝當時給了小蝶,讓她出去典當,但是明蘭和小蝶去偷偷的將母親的手鐲給保留了下來。
後來小蝶被林小娘誣陷,被趕出了盛府,衛小娘害怕小蝶吃苦,於是讓小桃把這個手鐲送給小蝶,小蝶一直都沒賣。後來在姨媽的幫助下,小蝶終於重新見到了明蘭,這個手鐲,也再次回到了明蘭的手裡。
在古代,金銀細軟等於現在的珠寶。當時除了裝飾之外,也是落泊時的救濟物品,所以有很多的當鋪。當代的我們,幾乎很難找到當鋪,是因為現在條件好,珠寶大多數用來做裝飾,用來當掉換米油等的少,市場根本沒有生存的條件。
那麼,古代的這些金銀細軟到底值現在的多少錢呢?我們以《知否知否》這個北宋時代的標準來預算一下,看看宋代的一貫合今天(2019年1月份)多少元人民幣?
古代貨幣基本以金,銀,銅錢(其實是含銅為主的合金)為主要貨幣。而宋代和後來的明清兩代的銀本位制不同,是銅本位制,銅錢是主要貨幣,金銀是不作為貨幣使用的。銅錢的基本單位為「文」,和「貫(緡)」,一貫合1000文。在討論古代貨幣的時候通常都會用上這麼個假設,就是: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
1)黃金基準國際牌價,金價基本上在400美元一盎司周圍波動。我們就以1250美元為一盎司。一盎司為28.3克。宋制1市斤為640克。1市斤有16兩,所以宋代1兩為今天的40克。這樣一算宋代一兩黃金相當於565美元,以今天美元對人民幣 6.76元來算,相當於11943元。根據假設1兩金為10兩銀即10貫錢,宋代一貫銅錢相當於1195元。
2)米價基準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因此一石大米就有 59200克,即59.2公斤。如果我們不考慮特殊的荒年或大豐收年的話,北宋初期的米價大約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間,中期(仁宗年間)在600文到700文之間,南宋初期米價則在2貫左右。那麼以此推算北宋期間大約每石1貫左右應該算比較合理的。如果按現今大米價格每公斤3.5元來計算,宋代一石大米59.2公斤合207元,也就是算1貫銅錢合207元人民幣。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有了兩個價格,按黃金是1195,按大米是207。因此就取個平均值,並歸整去掉零頭。因此我們有下面基本換算:
1兩金=7000元人民幣1文銅錢=7元人民幣
當然,這個算法不是學術觀點,只作為老百姓觀看古裝電視劇,武俠小說時換算娛樂而用。
如此看來,衛小娘的一個銀鐲子大會超過40克,就按40克的話,也就是宋代的一兩銀,相當於10貫銅錢,只能換得10石左右的大米,主僕四人夠吃5個月吧。還別說,真的蠻可憐的。
不過講真,現在一個40克的銀手鐲可買不到1200市斤的大米。古人的錢還是蠻值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