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這裡是章小辮說劇,小編又來更新啦。最近小編白天黑夜的,一頓狂追惡補,終於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看完了。《知否》這部劇是由正午陽光出品,由我的女神趙麗穎(飾演盛明蘭)和她的夫君馮紹峰(飾演顧廷燁)主演,朱一龍(飾演齊衡),張佳寧(飾演盛如蘭),施詩(飾演盛墨蘭)和劉琳(飾演盛家大娘子)等聯袂主演的一部古裝宅鬥情感劇。
其實,小編在看這部電視劇之前,都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麼電視劇的名字叫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呢?幹嘛要取這麼冗長的名字呢,讓人捉摸不透。小編帶著這個疑問去追劇,心裡覺著興許在劇中能找到答案吧。可劇也追完了,還是不知所以然,小編也特意在網上查了查原因,可是眾說紛紜。最後,經過小編的分析,猜測大概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劇情改編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更符合全劇立意
這部劇的原著叫《庶女明蘭傳》,作者關心則亂。原著是一部穿越劇,講述的是女主在泥石流中喪生,後來穿越到古代成為盛府六小姐的故事,又稱《明蘭傳》。該劇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改編,刪減了8個人物角色,其中改動最大之處就是盛明蘭跟齊衡的感情,原著中盛明蘭跟齊衡壓根沒產生任何情感瓜葛,但劇版中盛明蘭和齊衡是初戀,且動了真情。這也為電視劇改名,鋪下了伏筆。但小編覺得,這次電視劇的改名,更能體現出全劇的精髓和立意。
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出自李清照詩詞中的一句話,切合意境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個名字,是出自李清照的詩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中的一句話,如下圖。
從詩詞意境上來看,有些傷感,意在惜別自己逝去的青春年華。而《明蘭傳》主要講述的是庶女盛明蘭酸甜苦辣的一生,主要還是想向觀眾展現明蘭勵志一生的故事。將劇名改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後,更能顯示出盛明蘭和齊衡之間那段美好而苦澀的初戀,就如逝去的青春一樣,一去不復返。同時也反映了古代女性,在封建禮教的壓迫下,是不幸的。她們沒有辦法去改變禮制,想要生活,就要捨棄一些東西,一切向前看,過好自己的人生。
三、綠肥紅瘦體現封建禮制男尊女卑的婚戀觀
按劇情來講,男女婚嫁之時,女子穿綠色嫁衣,男子著紅色喜服,這裡「綠」為女子,「紅」為男子。綠葉雖多,但紅花甚少,也象徵著古代男尊女卑,一夫多妻的婚戀觀。從另外一個層面上來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也可以說是夫妻之間,就應該是男瘦女肥,男子出去拼事業,女子在家操持家務,這樣才會幸福。
四、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譯為「知道嗎?知道嗎?經過風雨而理應更加明豔」正是女主明蘭
個人感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在以物喻人。正如李清照詩詞中的海棠紅花嬌豔柔美,雖然受盡呵護,終卻經受不住雨疏風驟的襲擊,就像盛家的其他女兒;綠葉雖一直當作陪襯,自生自滅,卻能在風雨的洗刷後更加鮮豔挺括,就如女主盛明蘭,所以才有「知否」一問。劇名翻譯過來就是,「知道嗎?知道嗎?經過風雨而理應更加明豔」,這正是明蘭啊!
章小辮有話說
好了,以上幾點就是小編對《知否》這部劇,劇名的分析和猜測,只是個人的見解,不代表官方的意思。大家在看《知否》這部劇的時候,有沒有同樣的疑惑呢?歡迎留言評論。另外如果大家對劇名還有其他不同的見解,可以發出來,我們一起討論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