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高考志願,俞敏洪給出了兩條建議,堪稱成長的「捷徑」

2020-08-22 聰語話情

有關於「人的成長」,其實是人生中不會停止的命題,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要考慮這個問題。

小時候想要長大,長大後想要變強,變強後會遇到更強的人,到我們古稀之時,好像有關於成長的話題就會停止,其實不然,我們會回憶,會思考,有關精神層次的思考,會到達頂點。

高考對於現代的中國人來說,就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是真正走向「成長道路」的第一步,所以在高考中,如何選擇一個對自己成長有利的合適的學校,就是重中之重。

很多家長在為孩子挑選學校的時候,衡量的總是專業與工作崗位是否對口,學校名氣是否大。這兩點固然很重要,但是對於「人生」這條漫長的道路而言,這兩個條件卻不是那麼的重要,只是相對重要而已。

「英語教育大牛」俞敏洪在高考前夕對天下的高考考生提了這樣兩個建議:

  1. 大學要挑一個離自己家遠的地方,不能說越遠遠好,但一定不能太近;
  2. 挑選大學的時候,主要考慮的是大學所在城市,越大越好。

對於家長,俞敏洪也提了一點建議:最好不要跟著孩子去他大學所在的城市。

歸根結底俞敏洪只說了一句話——給孩子自由,讓孩子去經歷,無論經歷的是挫折還是苦難,都要讓他去經歷,而且最好不要給他能看得見的後盾。

一、我們最終總要靠自己

我們最終總要靠自己,哪怕這個時間因為父母幫助的緣故而無限推遲,但最終的時候,我們總是要靠自己,而且只能靠自己。

成長是人生的一條主線,人生離不開成長,成長會反哺人生。

成長是痛苦的,成長是非常非常累的。成長是從泥裡面爬出來,成長是從坑裡面跳出來,成長是從痛苦中走出來,沒有誰是開開心心就成長起來的。

看過一部紀錄片,說的是「泰拳」的訓練是如何的殘酷。「泰拳」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拳種,以膝肘為主要進攻點,其實泰拳的腿也是非常厲害的。

泰拳在如今世界上享負盛名,但是其訓練卻極其殘酷。為了讓訓練者的骨骼更為堅硬強大,訓練者從小就踢樹,踢各種堅硬的東西,在疼痛中讓自己的骨骼變得更為堅硬。

如果沒有針對性鍛鍊過的拳手,與泰拳手對攻,一定會敗得很慘。

在這個紀錄片中,一位久負盛名的泰拳大師說:每一個泰拳手都經歷過骨折、癒合,再次骨折,再次癒合,在這個過程中,骨骼會愈發的強健。而這,也是泰拳手的骨骼比常規的拳手「硬」的主要原因。

我們的人生不就是這樣嗎?需要你趴下、站起來,再趴下,再站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抗壓能力,我們的心智,我們的經驗,會讓我們脫胎換骨一般的成長。

但是正如上述所言,成長都會帶著陣痛。而「可憐天下父母心」,每一對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受到一點傷害,面對他們的愛,我們作為子女的,也會對自己格外寬容,遇事就找爸媽。

所以,只有當我們真正地意識到後面沒人的時候,才是我們真正的開動自己的潛力,去應對複雜的人或事的時候,無論失敗還是成功,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一種成長。

與其到最後父母實在不能為我們提供能量,我們不得不自己面對,不如在這個時候就提前享受這些挫折,享受這些成長。

這叫「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二、別太高看自己,要學會與自己和解

有些人的心氣兒非常高,認為自己「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了,認為自己瞅準了時機了,所以成功一定會是屬於自己。

我想說的是:別以為破釜沉舟,就能成功,你看到的破釜沉舟的成功者,是他們成功了,所以你才看得到,那些沒成功的不知凡幾,只是你看不到而已。

歷史上最著名的「破釜沉舟」的失敗案例,莫過於說出「司馬昭之心」的曹髦了。曹髦一直被司馬昭扶持,在他二十歲的時候,終於不再願意被控制,所以就說出了那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話。

沒想到「破釜沉舟」的最終結果,卻是他連「傀儡」也做不成了。

中國人最愛說「成王敗寇」,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所以那些雖然「破釜沉舟」卻失敗的人,基本上不會被記載。

我們付出了如此多的努力,我們拼盡了身上的每一分力氣,最終卻還是迎來了失敗。

失敗是人生必須經歷的事情,它與「成長」是一對孿生兄弟,想要成長,必須經歷失敗,哪怕你是王健林的兒子也一樣。

當初給王思聰五個億讓他練手,投資失敗就要回家繼承千億家產的故事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吧。

起初的時候,「小王」做的很好,利用所有他能利用的一切,做了很多事,掙得盆滿缽滿。

但是風向一變,「小王」在很短的時間內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他失敗了。

這種背景的人也會失敗,更何況我們這些普通背景的人了。

所以,接受自己的「失敗」,也是一件有利於成長的事。

我們是平庸的,但我們也是世上獨一份的,我們可以接受失敗,但我們也會從失敗中爬起來。與我們的資質和解,是成功路上,最重要的一點。

三、堅持,努力,才有最大的可能性成功

開頭的時候說是成長的捷徑,其實成長並沒有捷徑,只有正確的路,在正確的路上砥礪前行,才有可能離成功越來越近,而這,才是人生有關與成長的「捷徑」。

其實,無論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是成功,還是失敗,都一定是暫時的,我們會遭遇失敗,但是也一定會迎來成功。

但是在這個轉變中,一定是由我們的努力與堅持作為地基的。

其實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成功」這一個本不應該當成首要目的的詞語,成長才是,「成功」只不過是「 成長」的副產品,當我們一步又一步的成長之時,「成功」自然會接踵而至。

但是當我們苦苦追求所謂的「成功」卻一直未果時,可能原因就是我們在本質上,沒有「成長」

高考只是兩天的時間,影響的卻可能是一生,願各位高考考生,都能明白何為「成長」,何為「人生」,何為「成功」。

最後,願諸位前程似錦。

相關焦點

  • 俞敏洪建議準大學生:填志願有兩條原則
    緊張的2020年高考已經結束了20來天,經過緊張的評卷、閱卷,各地高考成績紛紛出爐。從7月23日開始,各地紛紛開放了高考成績查詢,相信很多考生都已查到了自己的高考成績(考的怎麼樣?是喜極而泣還是沒發揮好,明年再來過?)。緊接著就是填報志願了,這同樣是決定你上哪所大學重要的一環。有網友曾說過,「考得好不如志願填得好」。
  • 高考志願怎麼填?俞敏洪建議讀大學去大城市,儘量離開家鄉越遠越好
    高考志願怎麼填?俞敏洪建議讀大學去大城市,儘量離開家鄉越遠越好  Emma Chou • 2020-07-06 09:17:28 來源:前瞻網
  • 高考報志願,哪些專業前景比較好?俞敏洪老師的建議你可以參考!
    隨著2020年的高考的結束,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莫過於是高考志願填報。因為高考的分數將決定著的我們去哪一類大學,而高考志願填報,也有可能決定著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工作的選擇。對此,我們可以先聽聽商業的大佬們一些心得體會和建議。
  • 俞敏洪的高考建議:臨考幾天無需再努力,填志願時最好遠離家鄉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也在7月3日給高考的學生和學生家長們提了一些備考建議。從如何度過高考的前幾天,到如何填報志願,選擇大學和城市,俞敏洪都做了詳細的分析。他還分享了自己經歷的3次高考經歷。大家一起來聽聽吧:俞敏洪:我高考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目標其實就是奔著大專去的。希望通過考上大專,進入一個師範學院去讀書。這樣可以離開農村,擺脫農村戶口。
  • 【俞敏洪建議讀大學去大城市】7月3日,俞敏洪在直播中建議高中生在...
    【俞敏洪建議讀大學去大城市】7月3日,俞敏洪在直播中建議高中生在填報志願時有兩條原則:儘量離開自己的家鄉,越遠越好;要去大城市,不一定是北上廣深,武漢、西安也可以。在最後他建議家長,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到哪個城市去上了大學跟過去住。俞敏洪,1962年9月4日出生於江蘇省江陰市夏港街道,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英語教學與管理專家。
  • 俞敏洪支招高考填志願:讀大學一定要去大城市嗎?我有2點建議
    建議讀大學去大城市近日,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老師在直播中建議高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地區的選擇要儘量是大城市或者是大城市經濟圈之類的地區。雖然高考成績還沒有出來,但小葛平時成績不錯,高考發揮得也行。接下來有個問題,就是小葛想初步確定一下填報志願的意向,是報我省的院校,還是報北京等一線城市的院校呢?小葛的父母傾向於讓他報省內的院校。他們認為在省內讀個重點大學,挑個好專業,守家在地不是挺好的嘛。
  • 俞敏洪:成功沒有捷徑,奮鬥是你唯一的出路
    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被記者採訪,這個18歲的小夥子講的話很扎心,他說:「高考是階層性的考試,農村地區越來越很難考出來,我是中產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能看到現在很多狀元都是家裡厲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識不一定改變命運,但是沒有知識一定改變不了命運!」高考仍然是寒門學子的一個轉折點。雖然說寒門難出貴子,但有志者事竟成!
  • 俞敏洪建議高考生讀大學去大城市,儘量遠離家鄉
    俞敏洪近日在直播中建議高中生在填報志願時有兩條原則:儘量離開自己的家鄉,越遠越好;要去大城市,不一定是北上廣深,武漢、西安也可以。在最後他建議家長,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到哪個城市去上了大學跟過去住。俞敏洪雖然說過很多不靠譜的建議,但是這個還是挺靠譜的。
  • 俞敏洪:2020高考該如何報考?建議遠離家鄉、到大城市發展
    關於高考,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每年的高考也會引起很多經歷過的人的回憶、反思。這不,7月3號,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一次直播中也給予了高考考生們一些建議。,俞敏洪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給予了一番話與眾不同的見解。
  • 人生抉擇就像填志願,俞敏洪給考生的4條建議值得每個人深思
    「我一般建議高中生離開自己的家鄉去大城市,而且我覺得離得越遠越好」,前幾天俞敏洪在直播中給考生填志願選大學的這條建議引發全網討論,還上了熱搜。找了直播的完整視頻來看,發現這只是俞敏洪給出的建議中的一條,他總共給出了6條建議,每一條都很認同。我已經畢業10年了,以過來人的角度來說,如果當年填報志願前能看到這些建議或者說我的父母、老師能給一點類似的建議,我都能少走很多彎路。
  • 俞敏洪寄語中學生:成長為祖國的「參天大樹」
    俞敏洪在長水衡實中演講現場9月21日下午,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在長水教育集團雲南衡水實驗中學(本部)面對近3000師生發表了題為「成長為祖國的參天大樹」的專題演講。高中生目標一定要指向上好的大學眾所周知,俞敏洪前後三次參加高考,就算是第三次他也不敢將命運與北京大學捆綁在一起。第三次高考成績出來後,俞敏洪的分數全部超過北京大學錄取分數線。「填北大嗎?」「我當時哪敢填北大,我說這不行,萬一北大去不了,連蘇州大學都進不了。」後來老師幫他填的第一志願是北京大學,他順利被錄取。
  • 俞敏洪建議讀大學去大城市,聽懂這話的人都已經晚了
    原創保護,籤約維權,抄襲必究頭兩天,俞敏洪在他的直播上就告訴高考的學生們說,報考志願的時候有兩條基本的原則:第一條是,儘量離開自己所在城市與家鄉,並且越遠越好;第二條是要去大城市,即便不是北上廣深,那麼像武漢、西安這樣的新一線城市,也非常值得去。
  • 俞敏洪委員:建議將高考英語試卷的分數降至一百分
    中國經濟網記者郝紅波(專欄 微博)/攝    建議高考英語試卷的分數降至一百分    俞敏洪稱,中國的孩子們把很多時間放在英語學習上。他建議,英語在高考中的比重應該下降,比如從現在的150分降到100分。另外,難度下降。    至於對「降低英語要求會不會影響中國走向國際化」的疑問,俞敏洪表示,不會帶來任何影響。「因為那些希望走向國際化的人,他們自然會好好學英語。」
  • 高考在即,俞敏洪給出建議。致每位家長的一封信
    由於疫情影響,今年的高考比往年推遲了一個月,將在七月七號、八號兩天舉行。各位學子一定躍躍欲試,渴望魚躍龍門,金榜題名!就在此時,著名教育學家俞敏洪老師給出了自己寶貴的意見。
  • 中高考剛結束,俞敏洪在金華給家長們提了兩條建議
    「我給家長兩個建議,一讓孩子離家越遠越好,二讓孩子到開闊眼界的城市裡去……」今天(7月11日)上午,新東方創始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老師在金華,發表「家庭教育是最大的事業」的主題演講時說。
  • 俞敏洪建議讀大學去大城市,儘量離開家鄉,越遠越好
    7月3日,俞敏洪在直播中建議高中生在填報志願時有兩條原則:儘量離開自己的家鄉,越遠越好;要去大城市,不一定是北上廣深,武漢、西安也可以。在最後他建議家長,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到哪個城市去上了大學跟過去住。你同意嗎?
  • 人大代表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網友意見一邊倒,俞敏洪忍不住了……
    人大代表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網友意見一邊倒,俞敏洪忍不住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06 22:34:21
  • 俞敏洪:高考對英語的需求其實是偽需求,但取消英語的建議很魯莽
    對此,俞敏洪說:"未來全世界的旅遊你都不需要學外語。科大訊飛已經研究出了語言翻譯器,就是我現在拿著翻譯器對著我的嘴巴說中文,在放給你聽的時候就是英文,你說英文放給我聽的時候就是中文,所以滿足簡單的語言交流需求的話,那麼我覺得不學英語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 家長決定孩子高考志願,可能耽誤孩子一輩子,俞敏洪:家長落後了
    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一個好大學,選擇一個好專業,最好能在名牌大學就讀,這種願望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其實父母的這種願望肯定是想著為孩子好,但是有一些父母的行為太過激了,主觀決定孩子的志願,往往會忽略了孩子的興趣、愛好等,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導致孩子在大學期間不想學習,沒有學習的積極性。
  • 俞敏洪談高考英語改革:是一種福音 對改革有信心
    高考英語是最近幾個月的熱門話題,教育部正在緊鑼密鼓地研究和完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而改革的方向則是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  6月7日下午,在浙江大學舉行的「中國夢·創業夢」大學生創業高峰論壇上,俞敏洪、徐小平、王利芬作為創業導師來到了現場。  作為以英語起家的中國教育界的大佬,俞敏洪經歷了三次高考。他是怎麼看待高考英語改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