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更新隱私保護條款:不同意無法登錄

2020-12-14 快科技

近期,微信進行了版本更新,所有進入iOS 6.5.16 、Android 6.5.14最新版本微信的用戶,在首次登入微信時,會收到一條必讀消息《微信隱私保護指引》。

主要公示了微信保護用戶隱私的宗旨和細則。閱讀完畢之後,點擊右下角「同意」,才可正常體驗微信。

官方表示,保護用戶隱私,是微信一直堅守的理念,《微信隱私保護指引》讓這份保護更清晰透明,讓你在微信裡的隱私更安全。

下面是微信官方對《微信隱私保護指引》的問答。

Q:微信為什麼會上線這個指引協議?對用戶有何影響?

A:微信一直堅持保護用戶隱私,並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騰訊隱私政策》。近期為了讓用戶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隱私安全權益,微信在新版本中增設了針對微信產品的獨立隱私政策協議,即《微信隱私保護指引》。

用戶首次註冊或登錄新版本微信時,會彈出《微信隱私保護指引》,用戶僅需閱讀並點擊同意即可正常登錄使用微信,不會產生其他任何影響。(註:若點擊「不同意」可能影響正常登錄及使用微信。

Q:微信是如何處理用戶的個人信息的?

A:微信一直堅持保護用戶的通信隱私,這是我們的產品理念,也是我們的底線。

為了確保微信提供服務的安全,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微信的運行情況,我們可能記錄其他相關信息,例如,用戶使用微信的頻率等等。如果有任何超出範圍的信息使用,我們將在使用用戶的個人信息前,再次向用戶告知並徵得用戶明確的同意。

Q:用戶如何對自己的個人信息、隱私信息等進行管理?

A:首先,用戶可以按照《微信隱私保護指引》的說明,查看、更正或刪除個人相關信息,包括個人基本信息、聊天記錄、朋友圈等內容,並可以對「微信運動」、「微信支付」、「附近的人」、「搖一搖」等功能進行設置或停用。

並且,用戶可在設備端進行隱私設置修改,設置個人添加好友方式、朋友圈公開權限等信息,及完成關閉地理位置識別、通訊錄、刪除微信支付銀行卡等操作。

用戶也可以隨時註銷帳號。註銷帳號後,該用戶的個人信息也將刪除或被匿名化處理。

此外,我們還設置了投訴舉報渠道,及時處理用戶的意見反饋。

相關焦點

  • 知乎APP彈窗更新,「霸王條款」隱私政策不同意就不讓你用知乎
    知乎APP彈窗更新,「霸王條款」隱私政策不同意就不讓你用知乎知乎APP最近彈出的隱私協議截屏。這兩天打開知乎APP,你可能會被彈窗提示知乎上線了隱私政策。通過隱私政策的要點簡介和11個章節條款,知乎逐一告知了將如何處理用戶的個人信息,並申明了保護用戶隱私的承諾。對用戶而言,知乎上線專門的隱私政策應該是一件好事,但卻引發了不小爭議。有用戶質疑,知乎為什麼要收集那麼多個人信息?不同意隱私政策就無法繼續使用知乎,用戶說不的權利只能是擺設嗎?
  • 知乎更新隱私政策:不點同意可選「僅瀏覽」,相關數據一月內刪除
    點擊播放 GIF 0.1M知乎隱私政策彈窗頁面。在概要頁面底部,用戶可以選擇「不同意」和「我同意」。當點擊「不同意」會跳轉到溫馨提示頁面,知乎進而為用戶提供三種選擇:「僅瀏覽」、「我同意」、「不同意並退出應用」。用戶點擊「僅瀏覽」將進入瀏覽模式,只是無法使用提問、回答、評論等功能。當用戶點不同意,跳轉至知乎溫馨提示頁面。值得一提的是,知乎承諾,瀏覽模式下所必需的信息將在一個月內刪除並採用去標識化、加密等處理。
  • WhatsApp更新隱私政策:用戶如不同意將無法使用
    流行的即時通訊軟體WhatsApp近日更新了其隱私政策,用戶如果不同意的話講無法正常使用這款軟體。該政策的主要變更就是Facebook可以通過WhatsApp來收集一些數據,以便在兩者以及Ins之間實現數據互通,精準廣告推送等服務。
  • 不同意安裝條款就沒法使用?新法規對APP霸王條款說「不」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電腦和手機上安裝應用軟體時,必須要同意它的服務協議或者隱私政策條款,否則這些軟體的功能就沒辦法正常使用。對此,網絡安全專家有不同的意見。記者體驗發現,在電腦上安裝應用軟體,必須要同意軟體的服務協議,否則就無法安裝。
  • 淘寶微信等隱私條款考核成績單9月24日公布
    微信、淘寶等如何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相關條款是否已整改?記者18日獲悉,「隱私條款專項工作」於7月啟動後,評審「成績單」將於9月24日在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個人信息保護主題日」發布。   2017年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18日在上海舉行。
  • 谷歌更新隱私條款 將無法單方面刪除YouTube視頻!
    【CNMO新聞】5月31日,谷歌宣布了新的隱私條款內容,將限制訪問Chrome和雲端硬碟中第三方加載項的用戶數據,Chrome插件開發人員只能訪問其應用程式運行所需的最少用戶數據。谷歌這些條款基於去年十月谷歌推出的「Project Strobe」計劃,「Project Strobe」將對第三方開發者訪問Google帳戶和Android設備數據以及圍繞應用數據訪問的理念進行徹底的審核。
  • 更新隱私條款引爭議,WhatsApp新政策推遲至5月實行
    即時通訊軟體WhatsApp近日因更新隱私條款引發爭議,1月15日,WhatsApp宣布將把新政策實行的限期由2月8日推遲至5月15日,讓用戶「有足夠時間閱讀和理解條款」。據路透社16日報導,WhatsApp表示,近日已收到多方反饋,稱該公司對隱私政策的調整令人感到困惑。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讓隱私保護跟上大數據時代
    登錄電商網站,推薦商品多是依據瀏覽痕跡;打開微博微信,廣告投放定向植入;打開理財客戶端,首頁也因人而異……通過對瀏覽記錄、點擊頻次的統計分析,從中挖掘出性別、職業、喜好、消費能力等信息,被不少企業視為理所當然的商機,然而在隱私保護方面鮮有人投入同等的關注,這無疑潛藏著巨大的風險。   大數據算法在商業應用中一騎絕塵,說明在個人和商家的博弈框架內無力解決好隱私保護問題。
  • 你沒看隱私條款,被蘋果知道了
    尤其是當我打開某一個 App 時,在使用之前,它總會彈出這樣一個隱私協議:「是否同意獲取你的隱私權限」?而當我勾選了「我已閱讀並同意上述條款」,才能進行下一步。但我們都知道,你其實並沒有讀,也不知道你究竟同意了什麼條款。
  • 隱私條款 - 企業網D1Net - 企業IT 第1門戶
    用戶在使用本網的服務之前,應當仔細閱讀本協議,並同意遵守本協議及規則後方可成為企業網D1Net用戶,一旦用戶註冊成功,則用戶與本網之間自動形成協議關係,用戶應當受本協議及相關規則的約束。本協議可由本網隨時更新,用戶在使用網站產品和服務時應當及時關注,用戶同意本網不承擔通知義務。本網的通知、公告、聲明或其它類似內容是本協議及相關規則的一部分。
  • 特別提醒:12月8日起提交及更新App需要包含隱私信息
    提交流程介紹小編登錄了 App Store Connect(https://appstoreconnect.apple.com/login) ,將填寫隱私數據的流程體驗了一遍,大家可以參考一下:1、登錄 App Store Connect,在後臺左側點擊「App隱私
  • 隱私政策 - 站長之家 (中國站長站) CHINAZ.com
    站長之家Chinaz.com(「我們」)非常重視用戶的隱私和個人信息保護。您在使用我們的產品與/或服務時,我們可能會收集和使用您的相關信息。我們希望通過《站長之家隱私政策》(「本隱私政策」)向您說明我們在您使用我們的產品與/或服務時如何收集、使用、保存這些信息,以及我們為您提供的訪問、更新、刪除和保護這些信息的方式。
  • 蘋果更新App 隱私保護說明 下載前可充分了解隱私權限
    12月15日凌晨,蘋果公司對開發者頁面中關於App 隱私保護的詳細說明進行了更新,正式要求開發者提交更新或有新版本時,每個 AppStore 裡所有的 app 都要求提交新的隱私慣例信息,包括蘋果自己開發的APP,該要求覆蓋iOS、iPadOS、macOS、watchOS 和 tvOS。
  • WhatsApp與FB共享數據新政遭抵制 官方保證用戶隱私獲保護
    據外媒報導,WhatsApp在修改條款和隱私政策以整合跟Facebook的大量數據共享後遭到了強烈抵制。現在,該公司向用戶保證,其應用內部署了隱私保護措施。上周,WhatsApp開始通知用戶更新其服務條款和隱私政策。
  • 數據隱私的重建:重構人機互動中的「知情同意」
    例如,用戶對某項服務越熟悉,他們就越傾向於感覺到他們與該技術的交互所帶來的影響,而這種方式並不適用當他們第一次註冊這項服務時。此外,隨著軟體的更新,可能有必要重新考慮該服務的條款和條件。這就是為什麼在目前的模式下理解通知所說的內容是如此重要,以及是什麼導致了消費者對一些以不太明顯的方式收集和使用數據的企業的不信任。
  • 人民日報評APP權限"越界":隱私條款非"空頭支票"
    然而,當平臺逾越合理界限任性索權,一旦疏於保管防護,個人信息便大門洞開,難免被不法分子「乘虛而入」,不僅用戶信息安全無法保障,還可能滋生個人信息買賣、電話簡訊騷擾、網絡電信詐騙等亂象,侵擾網絡空間良性秩序。APP索權需要把好度。何為核心隱私,何為一般信息,明確合理適度的邊界是規範權限索取、守衛用戶隱私的重要前提。
  • 「告知同意」規則是個人信息保護的支點
    將同意作為個人信息處理的正當性基礎,已經成為個人信息保護領域的理論通說和實踐中的通行做法。但在網絡經濟高度發達的當下,個人仍面臨「難以自願、自由作出同意決定」和「難以充分知情」的現實困境,比如,在使用網絡服務提供商的服務時,用戶除了同意外幾乎別無選擇,如果不同意提供個人信息,則無法享受服務和產品。
  • 北京青年報:資訊時代保護好個人隱私是共贏
    原標題:資訊時代保護好個人隱私是共贏 9月24日,我國首次針對網際網路產品和服務進行的個人隱私評審「成績單」揭曉。微信、淘寶網、支付寶、滴滴出行和京東商城5家網際網路公司的做法獲得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國家標準委四部委認可。
  • 交匯點新聞隱私政策
    我們希望通過本《隱私政策》向您說明,在使用交匯點新聞的所有相關服務(包括但不限於網絡資訊、網絡社交等,以下稱「交匯點新聞服務」或「服務」)時,我們如何收集、使用、存儲、分享這些信息,以及我們為您提供的訪問、更新、控制和保護這些信息的方式。其中,有關你個人信息權益的條款等重要內容我們已用加粗形式提示,請特別關注。
  • 微信是否也洩露隱私?這三個函數不懂,你可能會由「監視」生成
    微信已有9年的歷史,我相信很多人在微信中保留了一些隱私,因此我們越來越關注微信的隱私安全。近年來,微信一直擺在用戶面前,意想不到的微信已經實現,因此在隱私保護方面微信做得很好,他推出了一些功能,及時保護人們的隱私,如果你擔心自己的隱私洩露,不妨在微信上了解這些設置來保護你的隱私,否則可能會將被保護人「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