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被免職不等於「被拿下」?您不知道的內涵都在這裡

2021-02-14 廉潔九江


原標題:

官員被免職不等於「被拿下」 解讀免職降職撤職辭職改非內涵


政府依法享有任免權,常會發布一些領導幹部免職通知。通知裡面一般只有免職對象的姓名和免去的職務,不會對領導幹部的免職原因進行說明。因此,有些人就認為官員被免職就等於「被拿下」。這是錯誤的理解。對此,記者結合具體案例,就免職、降職、撤職、辭職、改非(改任非領導職務)等專業用語進行解讀。

  5月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發布消息,免去彭道賓的省統計局巡視員職務。

  彭道賓出生於1956年2月。因此,彭屬於滿60周歲退休。

  免職的退休幹部正常享受所在級別的退休待遇。


  4月11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發布消息,免去辜華榮的省財政廳副廳長職務。

  辜華榮之所以被免職,是因其在4月1日被江西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任命為江西省審計廳廳長。

  被免職者的級別和待遇以新任職務為準。


  2013年6月,江西省人民政府發布消息,免去周文斌南昌大學校長職務。

  當年5月,周文斌涉嫌嚴重違紀,被組織調查。

依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除了上述三種免職情形外,條例還規定以下情形也應免職:非組織選派,離職學習期限超過一年的;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原因,應當免去現職的。

免職是法定的人事處理種類,是中性詞。免職只是意味被免職人不再擔任原職務,一般不具有懲戒性。因此,官員被免職不等於「被拿下」。

  2014年10月,萍鄉市湘東區原區委委員、臘市鎮原黨委書記李德林,因與他人在上班時間、公共場所參與賭博(賭資較大),其行為已構成嚴重違紀,被撤銷黨內職務。

  撤銷黨內職務,是黨的紀律處分用語,是指撤銷受處分黨員由黨內選舉或者組織任命的黨內各種職務。撤銷黨內職務是重於警告和嚴重警告的處分,是一種比較重的黨紀處分。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十三條規定,「黨員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處分,二年內不得在黨內擔任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或者高於其原任職務的職務」。


  4月18日,南昌市紀委發布消息,南昌市青雲譜區司法局原局長毛志明,因收受下屬單位及個人贈送的消費卡並在下屬單位報銷發票,其行為已構成嚴重違紀,由區監察局報區政府批准,決定給予毛志明行政撤職處分。

  行政撤職,是指任免機關或者行政監察機關給予違反行政紀律,需要承擔行政紀律責任的公務員的一種行政處分。

  《公務員法》和《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規定,公務員在撤職處分24個月期間不得晉升職務和級別,不得晉升工資檔次,處分期滿不視為恢復原級別、原職務。

撤職與免職的不同之處在於,撤職是一種處分形式,分為撤銷黨內職務、撤銷行政職務兩類。

《公務員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受撤職處分的,按照規定降低級別」。也就是說,與免職不同,被行政撤職處分者要降低級別,且工資待遇也要受到影響。黨內撤職和行政撤職的禁止晉升時長均為兩年。兩年後,被撤職者還有恢復級別乃至繼續晉升的機會。


  5月2日,江西省紀委監察廳官網發布消息,九江市八裡湖新區黨工委副書記(正縣級)楊琦,因違規插手幹預工程項目,被開除黨籍,並被撤銷正縣級職級待遇,降為辦事員。

  《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黨政領導幹部在年度考核中被確定為不稱職的,因工作能力較弱、受到組織處理或者其他原因不適宜擔任現職務層次的,應當降職使用。降職使用的幹部,其待遇按照新任職務的標準執行」。

「降級」作為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的六大種類之一,排在警告、記過、記大過和撤職、開除之間,其嚴重程度僅次於撤職。

與撤職一樣,降級處分的有效期也是兩年,期間不得晉升職務和級別,不得晉升工資檔次;處分期滿不視為恢復原級別、原職務。與撤職不同的是,降級有可能只降一級,也有可能連降好幾級。

對於「斷崖式」降級的官員,基本上已沒有可能官復原職;對於降級幅度不大者,依然有恢復原先級別甚至晉升的可能性。

  2015年4月29日,南昌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29次會議決定接受張鴻星辭去南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職務的請求。2015年5月26日,撫州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補選張鴻星為撫州市人民政府市長。

  張鴻星屬於因公辭職,是職務變動中的正常程序。


  2002年,時任江西省委黨校副校長李步超,申請辭職,下海創辦企業。

  李步超屬於自願辭職,就是領導幹部因個人或者其他原因,自願提出辭去現任領導職務或者公職的個人意願。


  2010年,進賢縣三裡鄉某村黨支部書記因弄虛作假等違紀違規問題,被責令辭去村黨支部書記職務。這屬於責令辭職。

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辭職包括因公辭職、自願辭職、引咎辭職和責令辭職。第五十九條規定:「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和因問責被免職的黨政領導幹部,一年內不安排職務,兩年內不得擔任高於原任職務層次的職務。」


  2015年,南昌市7名領導幹部,因為考核基本稱職,被改任非領導職務。

  《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巡視員、副巡視員、調研員、副調研員、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科員、辦事員,都屬於非領導職務。

一個領導幹部從領導職務調整為非領導職務,即便職級沒有變化,但是工作任務和手中的權力會「縮水」。不過,如果在影響期內表現出色,也有再「轉正」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調離、改非、免職和降職的,還有可能再提拔。去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明確:因不適宜擔任現職調離崗位、改任非領導職務、免職的,一年內不得提拔;降職的,兩年內不得提拔。在影響期滿後,對德才表現和工作實績突出,因工作需要且經考察符合任職條件的,可以提拔任職。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相關焦點

  • 官員被免職不等於「被拿下」 解讀免職降職撤職辭職改非內涵
    原標題:官員被免職不等於「被拿下」 解讀免職降職撤職辭職改非內涵 降職 嚴重程度僅次於撤職,可連降幾級 案例 從正縣級直降為辦事員 5月2日,江西省紀委監察廳官網發布消息,九江市八裡湖新區黨工委副書記 與撤職一樣,降級處分的有效期也是兩年,期間不得晉升職務和級別,不得晉升工資檔次;處分期滿不視為恢復原級別、原職務。與撤職不同的是,降級有可能只降一級,也有可能連降好幾級。 對於「斷崖式」降級的官員,基本上已沒有可能官復原職;對於降級幅度不大者,依然有恢復原先級別甚至晉升的可能性。
  • 黃島爆炸免職官員復出 被免高官多久才能東山再起?
    被免官員並非不能復出 張大勇的復出讓民意沸騰:難道官員免職、辭職僅是暫避風頭,只待適當時機重新登上政治舞臺? 其實,被免官員並非不能復出。培養一名官員成本不小,如因一次錯誤就永不敘用,未免過於嚴苛。早在《夢溪筆談》中就有「免官敘用」的說法,被貶為朗州司馬的劉禹錫重獲徵召後,便有了「前度劉郎今又來」。
  • 免職官員半數復出
    熱詞站內搜索 7年來40名因突發被免職官員半數復出新華網重慶站 2015年06月27日 13:297年來40名免職官員半數復出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2008年以來引起輿論關注的52起官員免職案例,40名因突發事件被免職的官員中,半數復出。 例如「三鹿毒奶粉」中被免...
  • 免職官員的起復:如何讓公眾更信服
    被免職的官員重新復出,不是一個新鮮話題,但媒體梳理的數字仍讓人有所觸動—8月12日來自《新京報》的報導顯示,因「三鹿奶粉」事件當年被免職的3名石家莊市領導悉數復出,而這種在輿論風暴中被免職、隨後悄然起復的情況並非孤案。記者統計,2008年以來,引起輿論關注的52起官員免職案例,40名因突發事件被免職的官員中,半數已起復。圍繞官員被免職、復出的新聞事件,多有公眾質疑。
  • 免職官員「起復」還需分類對待
    梳理2008年以來,引起輿論關注的52起官員免職案例,40名因突發事件被免職的官員中,半數也獲相同「待遇」。(8月12日《新京報》)    官員犯錯被免職,該不該起復重用一直爭論頗多,有些民眾認為「一次有錯,百次不用」,只要「起復」之路還在,免職這個處分就不能真正發揮震懾作用;也有一些民眾認為,因為一個錯誤就否定一位官員所有的工作成果不公且不理智。
  • 6年85名被免職官員3成復職
    當年被免職的3名石家莊市領導,時任市委書記吳顯國、市長冀純堂、副市長張發旺已悉數復出。記者梳理發現,2008年以來,引起輿論關注的52起官員免職案例,85名官員被免,29人起復,佔比達34.12%。涉不雅照、「視頻門」被免者無人復職52起案例中,因突發事件被免職的達20起,40名官員被免。截至目前,半數官員均已起復,相隔一段時間走上了其他領導崗位。
  • 曝85名免職官員逾3成復職 「三鹿案」官員悉數復出
    涉「不雅視頻」者無人復出    生活作風問題也是官員免職的「主因」。52起案例中,不雅照、「視頻門」等作風問題被免的,達16起,27名官員被免。    "免職』實際上是個中性詞」,竹立家說,《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公務員法》的處分類別中,都沒有「免職」。對「免職」作出規定的是《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免職』適用面很廣,沒犯錯的官員也可以免職。即便犯了錯的官員,也僅是問責,不是處分。」
  • 媒體盤點:哪些省部級官員被免職後再度復出
    日前,有媒體稱,免職後的韓志然出現在保齡球館,跟友人切磋球技,出手總能一擊全中。「一個多小時裡,韓志然表情輕鬆,偶爾開懷大笑,完全不像一個正處於風口浪尖的官員」。韓志然此前任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2015年6月23日,因嚴重違紀被免職。
  • 張立:誰該為免職官員起復亂作為擔責?
    原標題:張立:誰該為免職官員起復亂作為擔責?  在備受關注的輿論風暴中被免職,隨後悄然起復,「三鹿奶粉」事件並非孤案。梳理2008年以來,引起輿論關注的52起官員免職案例,40名因突發事件被免職的官員中,半數也獲相同「待遇」。在免職與起復背後,透露了怎樣的問題?
  • 廣東陸豐9官員辦公時間聚賭被免職
    廣東陸豐9官員辦公時間聚賭被免職 >   中新社汕尾4月30日電 (顏新陽 李春鳳)記者30日從廣東陸豐市紀委獲悉,廣東陸豐9名官員於辦公時間在鎮政府聚賭,涉事領導幹部已被免職。
  • 雲南昆明一官員上班時間帶下屬泡溫泉被免職
    拖:多官員拖慢工程進度被免職  閒:上班時段泡溫泉4人被問責  多:晉寧被問責人數佔總數1/3  跩:昆明市僑聯主席車堵醫院門  昨日召開的昆明市委工作會議上
  • 問題官員免職一月調別處復職 多次受賄再落馬
    可別小看這個辦公室主任,卻是個實權派人物,商業街所有的建設工程項目都歸他負責管理。  與蔣宗明一樣,林曉清也不乾淨,2001年8月因犯收禮錯誤,被撤銷溫嶺市土管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職務。2001年11月,他受命來到商業街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這個臨時性機構,出任副主任,擁有一定的權力。
  • 《中國新說唱》人稱押韻狂魔的他終不敵內涵王子,快嘴不等於說唱
    在今天的文章中,小編要為大家帶來的是《中國新說唱》人稱押韻狂魔的他終不敵內涵王子,快嘴不等於說唱。在最新一期中全國四強選手都在為自己最後的總決賽拉票,剩下的四位選手分別是吳亦凡戰隊的奪冠熱門人選那吾克熱,潘瑋柏鄧紫棋戰隊的顏值擔當ICE和被潘瑋柏用天才稱呼的艾熱和MC熱狗張震嶽戰隊的小老妹劉柏辛,可以說在拉票環節每一位選手都選擇了自己最喜愛的歌曲,那吾克熱憑藉一首紙飛機拿下了場外最高分,可以說很多網友表示那吾不是這屆總冠軍的話必定是內幕重重
  • 青島石油管道爆炸事故被免職官員張大勇復出
    【電纜網訊】2月17日,山東某報的一則報導低調披露了被免職官員張大勇復出的消息。 青島「黃島爆炸」事件被免職官員張大勇復出 2013年11月24日,各路人馬在故齋堂島街中石化黃濰輸油管線爆燃事現場進行清理工作。 據報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青島市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2月16日開幕,張大勇以「市黨政領導」身份出席會議並在主席臺就座。
  • 行賄官員葉縣長成了葉副局長
    至此,行賄官員葉慶隆被拿下,可是拿下後非但沒有判刑,7個月後他又復出了,曾記得的去年底在深圳,葉的一個親戚說葉說了,他沒事,也許真沒事,要不是南方周末前記者褚朝新在公眾號連篇追問,也許就放他一馬。迫於輿論壓力,葉最後被免職。榆林這些年憑藉煤炭發家,一躍成為西北明星城市,但是在山西長治人胡志強的治理下,榆林幾乎成了胡的天下,商人到地方官員都紛紛向其靠攏索官要資源。
  • 赤峰自來水汙染問責 松山區建委數名官員被免職
    內蒙古赤峰自來水汙染事件問責 松山區建委系統數名官員被免職新華網赤峰8月6日電(記者王宇天)8月5日,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黨委召開第36次常委會,決定免去馮玉國區建設局黨委副書記職務,提名免去區建設局局長職務;免去高玉良區建設局黨委委員職務,提名免去區建設局副局長職務。
  • 聯合早報:對官員「限宴令」治標不治本
    中新網1月7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7日刊文《「限宴令」治標不治本》說,地方官員設宴擺酒近期在廣東是大新聞。「限宴令」一出,效果立竿見影。但「限宴令」不只會讓眾多黨員幹部為難和不滿,對外界而言也有「做秀」感覺,治標不治本。
  • 蒙古包頭一官員開會無故缺席 讓下級代籤到被免職
    蒙古包頭一官員開會無故缺席 讓下級代籤到被免職   京華時報記者張然  1  操辦婚禮收禮提名免職  通遼市奈曼旗公安局副局長李樹海違規操辦女兒婚禮問題。2013年9月9日、10日,李樹海分別在該旗某酒店為其女兒操辦婚禮,收受禮金12餘萬元。
  • 三鹿被問責官員密集復出 王智才任農業部總畜牧師
    因三鹿事件受處分官員起復情況  被問責不等於「一棍子打死」  也有觀點認為,問題官員終身禁止復出的可能性非常小,培養一個官員耗費了大量的資源,不能出了問題就棄之不用。  復出之後都去哪兒?不乏「逆勢高升」  被問責官員復出案例雖然很多,但是他們大多數復出後所在部門和職位的「含金量」都有所降低。  因問責而去職的官員在復出時一般都是出任副職,甚至不乏降級使用。
  • 「免職」英文怎麼說
    文中的remove ... from the position就是指「免職」,屬於幹部任用的一種組織措施。英文中表達「免職」的相關說法有:dismiss from one's post(免職);be removed from office(被免職);to discharge from an office or position(撤換,把……免職);to end the employ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