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病是什麼意思?五月病這個詞怎麼就突然興起了,很多網友都不大清楚,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解釋下五月病含義介紹。
「五月病」這一詞彙來自日本,在日本,學校的畢業和新學年的開始都在春天,四五月份一般是學生開始新的一段學習經歷,或者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開始一段新的工作經歷的時間。再加上4月底五月初的長達一周左右黃金周假期,就特別容易產生懈怠感。不少日本人在收假時懷念假期節意志消沉、慵懶倦怠、牴觸上學上班,這種病症被日本醫學界稱為「五月病」。主要表現為飲食習慣改變,失眠,興趣減少或注意力分散,對履行社會職責有牴觸感,反應遲鈍或敏感等。 所以,「五月病」的成因並不是月份,而是不適應環境的突然改變。現在五月病已經延伸出多種類型的精神症狀,在青少年人群中較為普遍。在我國五月病一詞正逐漸從一種近乎調侃的稱呼成為真正的精神疾病。
五月病主要以思維遲緩和意志活動減退為主,多數病例還存在各種軀體症狀。
一、心境
基本特點是情緒低落,苦惱憂傷,興趣索然。感到悲觀絕望,痛苦難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覺。常用活著無意思、高興不起來等描述其內心體驗。典型者有抑鬱情緒,晝重夜輕的特點。常與焦慮共存。
二、思維
思維聯想過程受抑制,反應遲鈍,自覺腦子不轉了,表現為主動性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思維問題費力。反應慢,需等待很久,在情緒低落影響下,自我評價低,自卑,有無用感和無價值感,覺得活著無意義,有悲觀厭世和自殺打算,有自責自罪,認為活著成為累贅,犯了大罪,在軀體不適基礎上出現疑病觀念,認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
三、意志活動
主動性活動明顯減少,生活被動,不願參加外界和平素感興趣的活動,常獨處。生活懶散,發展為不語不動,可達木僵程度。最危險的是反覆出現自殺企圖和行為。
四、軀體症狀
大部分抑鬱病人都有軀體及其他生物症狀,例如心悸、胸悶、胃腸不適、便秘、食慾下降和體重減輕。睡眠障礙突出,多為入睡困難。
五、其他
發作時也能出現幻覺,人格解體,現實解體。因思維聯想顯著遲緩及記憶力下降,易影響老年患者的認知功能。常有頭暈、頭痛、無力和失眠等主訴,易誤診為神經衰弱,後者起病前有一定的心理社會因素,如長期緊張、用腦過度等,情感以焦慮、脆弱為主,主要臨床相是與精神易興奮相聯繫的精神易疲勞、心情緊張、煩惱和易激惹等情緒症狀,及肌肉緊張性痛和睡眠障礙等生理功能紊亂症狀。自知力良好,症狀被動性大,求治心切。
抵抗辦法
用先進的思想武裝自己,抵抗歪魔邪道力量的入侵和侵害,樹立正確價值觀。自我調節是關鍵!
註:本篇文章內容轉載於網絡,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刪除。